篇二,北岛中东部行记,第一天

来源: ALANTAO 2014-06-19 02:06:1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8576 bytes)
第一天,奔向火山
 

1. 小序

      2014.1.3. 晚,回到离开11天的家。好友JUDY把家里的狗、鱼、花草都照顾得好好的,他们一家已经和老狗TOBY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要求我们再出门时,一定把TOBY交给她们。

      一月八日的生日聚会也是我们把旅行分成两次的原因之一,属于一年一度的“例行公事”,但今年又多了些新含义。首先是侄女大婚,老嫂子自国内赶来;其次是本次参与翻越火山行的队员代表都来参加,差不多有40人。

        聚会过后又要上路了,MICHENAL为此次活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租房子到安排晚餐,事无巨细,安排得妥妥当当。

 

2. 红杉树林

         2014.1.10. 晴天。早晨8点,参加爬山的各路人马,五台车14个人齐聚在我家门前。考虑到五台车一路下来很难不分开,就约定好第一个集合地点在罗托鲁阿游客信息中心。

         8点半左右车队出发,途径新西兰第三大城市哈密尔顿(HAMILTON俗称蛤蟆屯)及若干个小镇,这一带属于富庶的怀卡托平原,人口相对稠密,但我们的篇幅有限,不能扯得太远。好在这是我们南下的交通要道,以后还有机会详述。

中午抵达北岛的交通要道及旅游圣地达罗托鲁阿(ROTORUA;凡来新西兰的人都会到此一游;我们的一位朋友两次从中国来新西兰居然都被带到这里,当然新西兰人自己也经常来这个温泉圣地。

罗托鲁阿毛利语双湖的意思,位于罗托鲁阿湖南畔,距奥克兰221公里,人口54700人。她是新西兰北岛的天然温泉之都;毛利文化之都和极限运动之都。

罗托鲁阿被称为火山缝上的城市,全市遍布热泉,市郊森林密布。整座城市依山傍水,空气中充斥着浓浓的硫磺味道。这里还以森林工业驰名,市郊有林地125万英亩,其中人造林30万英亩,主要种植加利福尼亚辐射松及少量红杉林新西兰林业研究所就设在该地区。

我们的集合地点在市信息中心。虽然来这里已不计其数,进游客信息中心倒是第一次。一走进大厅就被其庞大的气势,涌动的人潮惊呆了。不愧是旅游之都,一队队游客、一排排旅游大巴齐聚一堂,整个大厅满满当当,屋里屋外热热闹闹。这种规模在新西兰还真不多见,整个一个游客集散中心。

       大家凑齐后决定去不远处的红杉树林。队伍里只有我们去过,故MICHEAL说要跟我的车。我和ANGELA的车一起泊在路边,她不知道我和MICHEAL的约定,见我上车,马上把车倒出车位挡在路上,等我出车。这是交通要道,我若不走,势必影响交通,无奈何,只得出车走人。苦了MICHEAL,自己找路吧。

红树林距离罗托鲁瓦市中心约五分钟车程。这是一大片人工栽种的树林,因林中生长着高耸的美国加利福尼亚红杉树而得名。100多年前,新西兰人在这片荒芜的丘陵地带,种植了170多种不同的树,希望找出最能适应当地环境的品种。最终有三分之一的植物存活下来,长得最好的,当属来自加利福尼亚的辐射松和每株价值一万美金的红杉树。

试验成功后,当地大量种植,形成了今天的“红杉树林”。从种下树苗那刻起,当地政府就规定,任何人不得改变红树林里的一草一木,更不得砍伐任意一株红木。

    步入红杉树林,宛如走进一个梦幻仙境。五六十米高的大树一棵挨着一棵,伟岸挺拔。枝叶遮天避日,阳光只能透过针叶间的缝隙,零星地洒在地上,让人们得以感觉时间的存在。踩着厚厚的红木树皮和落叶铺成的林间小道,红红的、软软的,就像走在红地毯上一般。几棵卧倒在地上的树,树干上又长出新的生命。更有甚者在一棵树干上,竟然再生出七颗参天大树,显示出无比旺盛的生命力。据说电影《哈利波特》中的红杉树林就是选这里为外景地的。

红杉树林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负氧离子含量极高,这里有着清新、纯洁的空气;安全、富有诗意的环境,是情侣约会、儿童撒欢、人们锻炼身体的最佳场所。在林中常遇见一对对情侣及拖家带口、跑步骑车的当地人。由于国外游客与日俱增,一些不良习惯也带到这里,故有关部门立了一块用英文、中文、韩文书写的警示牌,温馨告知各位游客:

“您正在呼吸林中的清新空气,请勿吸烟”。

置身参天的红杉树下,使人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渺小。有一株二百余岁的红杉树,粗壮无比的树杆,起码要四五个成年人才能手拉手地将其围住。

我们的时间有限,今天只选择了一条半小时的步道,在森林里转了一小圈。下次有时间可以走两小时、四小时、八小时,甚至三天的森林步道。

 

3. 胡卡瀑布

下午2点左右,离开红树林奔赴目的地,快到陶波湖的时候,老伴说附近有一个胡卡瀑布。我马上告诉她我们以前来过,但老伴说没太深的印象。那有什么好说的,再看一次不就完了吗。转到岔路走了不到一公里就来到胡卡瀑布的山顶观景台。下车一看,蓝天白云下、葱葱幽谷中,一条奔腾着的,近百米长的白龙现在眼前,隆隆咆哮声震得你耳膜发痒。

这就是怀卡托河WAIKATO RIVER)胡卡瀑布(HUKA FALLS),这就是落差仅12米、每秒流量22万升的胡卡壶口。

很久很久以前,水的小伙伴们顺着大山的溪谷流进万顷无垠的陶波湖。这里太舒服了,尽情地酣睡;可劲的吃喝;慵懒地度日。除了陪几条傻鱼玩玩,被几艘船身蹭蹭,终日无所事事。千百年过去了,小伙伴们都舒服的要腻歪死了。有一天好事者从千年老妖那里带来一个消息:说只要能挤到大湖的东北边,就可以进入怀卡托河口,乐呵呵地走425公里河路,进入比这透明见底,没半点隐私的懒湖大百万倍的塔斯曼海,那才叫刺激,才算生活。

于是乎,小伙伴们顺着大船激起的暗流,慢慢地走向湖边河口,挂上了怀卡托的封号。一开始别提多高兴了,大家手牵着手,沿着100多米宽的河床,以不快不慢的节奏奔淌,间或河床拐弯或遇到讨厌的石头,小伙伴们就和空气兄弟合在一起,造几个激流、吐几朵浪花、闹点小动静娱乐一下自已。可走了不到两公里,就遇到了狭窄的河床、一段坚硬火山岩溪谷,小伙伴们没了先前的君子风度,淑女腼腆,争先恐后地挤进宽度仅十几米的河道。

小伙伴们都疯了,与赶来凑热闹的空气兄弟搅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个气泡,编织了一排排浪花。翻滚着、喧啸着;白花花、赤条条地涌挤在近百米长,10多米宽,十多米深的的峡谷河道,轰轰隆隆一路狂奔,争先恐后地跃下十几米高的壶口跳台,摔了个晕头转向、稀里哗啦。待再次醒来,空气兄弟已去,泡泡破了。毛利语“胡卡(HUKA)”,就是泡沫的意思。

 

4. 鳟鱼小镇

         下午五时许,来到我们住宿的图朗基TURANGI)小镇。MICHEAL事先在这里租了两栋度假屋。

       图朗基小镇坐落在陶波湖边,人口3900人,原是为水电站提供服务而建,如今是新西兰非正式的垂钓虹鳟鱼的中心。来这里可以参观汤加里罗虹鳟鱼中心,虹鳟鱼孵化场。但来此地的游客并不一定要垂钓,小镇也是到汤加里罗国家公园(TONGARIRO NATIONAL PARK)徒步旅行的理想基地,我们就是要从这里出发到火山步道的。冬季可以此为基地,去40分钟车程外的滑雪场。离小镇5分钟的车程还有一处托坎热温泉。

晚上,几家人凑到一起,吃着从奥克兰带来的食物,喝着啤酒、葡萄酒及林先生带来的自酿米酒,有五位朋友趁着酒劲响应我的号召,明天一起登顶。大家乐呵呵、傻乎乎、充满期待地度过第一个晚上。

 

2014.3.1. 於奥克兰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