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只为华夏美 zt

来源: 走马读人 2011-12-21 11:31:2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141 bytes)

倾情只为华夏美

 “豪情泼墨笔起处,神韵雅境跃眼帘。”这是记者日前在南京后宰门杨佐渝先生寓所处,目击杨先生即兴挥毫的切身感受。
    国画大师徐悲鸿可谓孺幼皆知,其已故的得意门生著名画家杨建候教授也是江苏画坛的一位宿将;杨建候之子杨佐渝,更是前赴后继;以一支过硬神笔,洋洋洒洒,如泉似涌地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丹青力作,真乃是:胸有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年过花甲的杨佐渝,精神矍铄,眼眸炯炯,看上去容颜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谈起他的画史来,他显得有一肚子话要对记者说。
    说到杨佐渝的出生岁月,还有一段催人泪下的故事:那是1938年,日寇大举入侵我中华领土,抗日烽火燃遍全国。一日,杨佐渝父亲杨建候在南京接到了徐悲鸿大师从重庆打来的电话,要杨家赴重庆避难,杨建候闻之立马携着已怀孕9个月的妻子打车乘船,赴赶重庆;就在杨建候夫妻俩急匆匆寻找徐悲鸿寓所时,杨妻被一担夫的扁担头猛不丁地撞到了肚子上,杨妻疼痛万分,捂着腆大的肚子,强忍着剧痛,硬撑到徐悲鸿的寓所前,忽然“哇”的一声,小孩竟然在徐悲鸿的寓所前诞生了……
    经过徐悲鸿大师的鼎力相助,杨家母子安然无恙,杨建候邀徐悲鸿为小孩取名为杨佐渝,“渝”为重庆的简称,“佐”则寓意为“落脚”、“安居”之意。
    几十年过去了,一提起幼时学画的情形,杨佐渝感慨不已,虽然徐悲鸿大师和先父杨建候教授都已乘鹤而去,但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杨佐渝从箱子里翻出一张已发黄的、经过放大的老像片对记者说,这是家父遗留下来的名画《解放南京》,画中一个背着木箱子的流浪儿便是杨佐渝,此画当时曾轰动全国,价值弥贵,记者接过一看,果然立意神韵,功力非凡,再现解放南京后欢庆的盛大场面。杨佐渝从小崇拜先父,自小酷爱、痴迷书画,每当夜深人静时,抑或雄鸡报晓时,幼龄的杨佐渝此时正聚精会神、忘我挥笔;等到家人起床时,只见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奇画妙作散落一桌。
    可十分健谈的父亲常对儿子沥血之作却没有半句的赞许之言,他对杨佐渝瑕不掩瑜的精美之作吹毛求庇,甚至严厉批评;杨佐渝深情地告诉记者,家父曾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过,作画时有“三忌”、“三不可”,即:切忌执笔浮躁,切忌急于求成,切忌好高骛远;不可沽名钓誉,不可靠吹捧出名,不可急功近利;作画先必须做好人,只有靠自己的勤奋、感悟和独创,可“学”但不可“仿”,“学”则生、“仿”则亡;只要功夫深,功到自然成。几十年来,杨佐渝没有忘记已故家父的谆谆教诲,他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一撇一划都绷紧着每根神经用心去画。
    这个“苦乐差使”伴随着他大半辈子的风风雨雨,也饱醮着杨佐渝的毕生心血———1962年,刚刚离开大学校门,时年24岁的他来到大东北“支援边疆”,在哈尔滨市第四十中学任教,此后,一场“文革”浩劫席卷而来,由于父亲的一幅美术作品,他一夜之间也成了反革命的“狗崽子”,在这异常严峻的时代背景下,杨佐渝任凭动荡时代一浪高过一浪的批斗,仍没有中断、泯灭对生活的信念及对书画创作孜孜不倦的追求。
    转眼间到了1983年春,已过不惑之年的他携着妻儿从东北终于回到阔别20多年的南京,调到南钢中学先后担任教导主任、校长兼党委副书记等职。人们惊奇地发现工作如此繁重的杨校长,却在“教书育人”之余,一幅幅飘着墨香的墨宝从他小小的宿舍里竟源源不断向世界延伸开来。是的,杨佐渝从来没有辍笔过,他是用心在画,以笔抒情,以画喻志。

在执教期间,正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当年徐悲鸿大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及其父杨建候先生严谨画风在他的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挥洒;他的美术作品先后行迹港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又频频在江苏省美术馆登台亮相。记者在杨佐渝仅有十几平方米的画室采撷了近年来部分获奖“清单”:国画《墨竹》荣获《中国扇面书画艺术大赛》荣誉金奖;《鱼乐》荣获第二届“王子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春来水暖鱼乐》获《97香港回归中国书画大展赛》铜奖,并荣获“当代中华书画艺术名家称号”;《红梅》在庆香港回归“中原杯”书画名家邀请展中获荣誉金奖……
    杨佐渝代表作《鱼水情深》、《双清图》、《报春》、《硕果》等作品选登在《中国美术选集》、《中国书法全集》和《著名书画家精品集》等画册中,其事迹也收入《中国民间名人录》、《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录》等辞书中,“宝剑锋利磨砺起,梅花香自苦寒来”杨佐渝与他的画将彪炳史册,流芳百世,被世人所传颂。
    1998年2月,宝刀不老的他在过60岁生日的那天,江苏省美术馆成功地推出了《杨佐渝个人画展》,国画大师徐悲鸿夫人廖静文专门为他题写了展名。那天,南京市副市长张连发来了,著名画家亚明、黄养辉、朱葵等等也来了,杨佐渝将平生40余幅呕心沥血而成的经典之作悉数推出,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次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南京日报》等新闻媒体相继作出了报道。一时间,鲜花、掌声向杨佐渝簇拥而来。临别时,他对记者说,最近有位台湾友人力邀他赴台湾办个人画展,他愿为杨佐渝举办“个展”提供全资赞助。面对台湾友人的善意,杨画师却笑着摆摆手,婉言谢绝。南京正致力于城建改造,他要忙着为金陵秀色添色增彩,暂时不能去台湾,包涵包涵……
    夜幕下的石城,融进于千姿百态、色彩斑澜的灯的海洋,显得分外安详而美丽。请问南京,您可知道,这里有一位年过花甲的国画师在默默地饱含着对南京的深情厚意而泼墨不止,他便是您的儿子———杨佐渝。

杨佐渝先生与徐悲鸿大师(宜兴人)的夫人缪静文女士

所有跟帖: 

好文,欣赏并长见识。 -汉至- 给 汉至 发送悄悄话 汉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1/2011 postreply 11:34:08

“学”则生、“仿”则亡 -走马读人- 给 走马读人 发送悄悄话 走马读人 的博客首页 (115 bytes) () 12/21/2011 postreply 11:36:22

白石说过: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华翰斋- 给 华翰斋 发送悄悄话 华翰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1/2011 postreply 19:10:1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