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主体不是艺术家

来源: 英二 2015-02-04 17:21:2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623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英二 ] 在 2015-02-04 20:36:5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mypainting






艺术的主体不是艺术家

 

在艺术品市场,当代艺术品的价位为什么能如此的飙升呢? 你可以说是利润的多多善益,当然不会存在什么上限。况且,买卖双方你情我愿的商业行为,就像是云里雾里的算计,区区的几个为什么是怎么也说不清的。

然而,外行有外行人的看法,比如说,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些资本是下注在艺术家,还是在艺术品呢?这个答案倒是显而易见的,没有艺术家的存在还怎么操作呢?现代的审美意识是在偶像文化中被培植起来的。一个歌唱家,一个演员,或一个艺术家的偶像被制作为一个符号,置于文化工业的齿轮,然后在资本运作的传送链上不断地来回重复地呈现。符号在资本运作的转动中,在与某个价值标准产生重叠的瞬间,符号资本也就转换成了现金。

因此说,在对于诸如艺术的主体是什么?” 这样最古老的问题,在当代社会仍然可以做成一个很大的悠忽。

把艺术的主体按放在艺术家身上的行为意识,有没有道理呢?从艺术品买卖的角度来看,正常的买卖当然是看货而论价,一辆豪华车和一辆平民车的价格,尽管可以操作名牌效应,但价钱也不能差到天上去吧。所谓货真价实,购物是看货而不是看货主。如果因为货主的天姿国色,导致生意兴隆,那就已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同样的道理,艺术作品当然有品质的高低之分,其中并不乏优秀的佼佼者,然而,如果你想把无数中的一个搞成天价,就是雇上100个评论家也是完不成的任务。买家的疑问是,为什么要差那么多,为什么就是这一个呢?

然而,如果把观者的注意力引在艺术家身上,情况就可能大不一样,艺术偶像当然是独一无二的,天才多少年才有一个?他的画作也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一幅都可以是绝响。在这样的一个视域操作,100个批评家的作为,也只能填充其中的一点空白,现代媒体的虚拟动能无可比拟,就比如,一张极简的单色画,放在一个车库的角落会毫不起眼,然而,在套上一顶名家的光环后,就可能会流露出无穷无尽的景像。

卖啥吆啥,是自古以来的大实话。作家是要显示作品,画家要拿出你的画。书法家吗?写两笔看一下 …… 。评委的界定功能,也是基于作品,而不是研究艺术家。万物皆是复合体,艺术的名家效应无可非议,然而再奇妙的复合体,也有一个主体构成。对艺术而言,它的主体理应是作品而非创作者,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而不是一笔可以算计的糊涂帐

艺术的主体不是艺术家这个命题为什么重要,当然不是在于艺术品的买卖领域,而是关系到了艺术的意义和本质。

 

艺术的主体就是艺术家?

唯心哲学和形而上的美学理论,是它们的一脉相承成就了艺术家作为艺术主体的传统。它在艺术史的理论中存在两个源头。

艺术家被认作为艺术的主导因素,可追溯到康德的天才论。在康德的先验哲学中,天才是一种天赋能力,这种天赋是艺术的决定因素。与之相适应的就是艺术中表现说的兴起。基于启蒙思想,随着人的个性自由,人的主体性得到普遍认同,艺术开始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张扬和展现。“表现说批评传统的模仿复制,强调艺术家作为主体的情感表达。

德国浪漫派画家德拉克洛瓦就认为,艺术创作,感情的表达应该放在第一位。意大利表现主义美学家克罗齐更是宣称艺术即直觉,艺术是抒情的表现。表现说把艺术本质同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现相联系,表现说不是从艺术作品而是从艺术家作为逻辑起点来探讨艺术的意义,更明确地说,就是把艺术家的情感作为艺术的核心问题。

由艺术的自律概念autonomy)所引导的艺术理论是艺术的主体是艺术家的另一个支撑。

康德把他的自律概念引进他的美学理论,以自律抗拒他律,确立艺术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绝对具有主体精神的美学。为艺术而艺术的代表人物王尔德Wilde也明确表示:艺术除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艺术,如同思想,有它自己独立的生命。审美世界与现实生活的不可调和,表明了社会生活与艺术的隔离。艺术的自律性原则导致了形式主义的勃兴,而对形式的革新和理论探索又促使艺术日益成为更加封闭的系统。

罗杰·弗莱的形式主义理论就认为,艺术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情感反映,而是表现一种纯粹的审美情感,而这种纯粹的审美情感的表现不是诉诸对自然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诉诸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由此,更是把包括思想、技巧、情节、题材等全部内容都逐出了艺术的门外。

同样,观念艺术在于索尔·里维特的著名论断是:观念是制造艺术的机器。劳伦斯·韦纳如此解释观念机器说的原理是:1.艺术家构造一个文本。2.这一文本可能是编造的。3.这一文本事实上不需要被构造。不需要被构造的文本也就意味着,作为观念存在的艺术作品不需要依赖特定的物质或者现象而存在。(只是由观众来决定是否把它物化为某种具体的东西,或者解释为某种非物质就可以了)

 

艺术的主体不是艺术家

阿兰·巴迪欧(Badiou)说道:如果你认为艺术创造的真正主体是艺术家,你就把艺术创造当作了某个人的表达。如果艺术家是主体,那么艺术是那一个主体的表达,因此艺术就是某种个人的表达

无论是表现主义,是形式还是观念,在以艺术家,以及艺术家的情感为主导的艺术探讨中,都包含着对艺术的本质主义化倾向。

是艺术家使艺术作品得以成立,艺术家是艺术的立法者。然而,把艺术家,或艺术家的情感作为艺术的核心,就包含了极端的本质主义。情感表现主义只是把模仿说中再现的自然或理念,暗换成了更为主观的情感,而情感的模糊特征则必然的,更容易去惑乱视听,给艺术蒙上一种不知所云的神秘主义色彩。在理论上,如果说情感的表达可以使艺术充满活力,以至于表现主义的表达让艺术显得越来越扭曲和抽象,艺术就像弗洛伊德的心理暗示,或是那种类似于原始巫术的神神道道。

任何试图把理念或情感的内质强加给艺术,就是一种本质主义对艺术的否定,它在给艺术赋予一定的本质时,恰恰就将艺术彻底的背离了。

表现主义所要求的情感意味,或是形式主义的有意味的形式,其中的关键是,艺术家由情感的意味中分离出艺术,艺术家是主体。相应地,艺术家之外的自然、理念或情景则成了艺术的源泉,是为客体,或视为无物。这就是一种本质主义的预设,艺术家在这里扮演的是一个进行抽取,或呼风唤雨的角色。这时,艺术家就是艺术的代言人。

艺术家据于艺术的主体,艺术获得了形而上的绝对自由,而当它们呈现在形而下的现实中,这样的艺术就充满了主观的随意性,它们的表现既不愉悦人的精神,也不供养人的眼睛。它可能在宣称其中所包含的某种哲理,但这种哲理又常常是隐而不示,必须经过评论家的妙笔给它粘上一张张的标签。至此,艺术评论就成了二次开掘的角色,像是一种猜谜式的,破译密码式的活动,人们面对艺术,愁眉难展、费尽心力地找寻艺术家植入于艺术作品中的意义。

对占据了艺术主体的艺术家来说,现代主义艺术是关注怎样创作,当代艺术是关注创作背后的思想,其共有特征是,作品的本身都很难传达给观众,它们总有一个与之相对立的大众。因而,它们在本质上是无法通俗普及的,或者说是反通俗普及的。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现当代艺术的典型特征是把大众分为两个类型,一类人理解它,而另一类人则不能。这就意味着一部分人有一个理解官能,而另一部分则没有,就好像是人类的两种不同变体。这样的艺术不是面向一切人的,而是面向有特殊天赋的少数人。这就在民众中引起了愤慨 ……。因为大众不理解这样的艺术。那么,这就意味着这种艺术只是艺术家的情感而不属于一般人的情感。概括地说,它不是一种为所有人的艺术。

 

艺术作品如何作为作为艺术的主体

艺术的主体是由艺术作品构成的那个集合,而读者中心主义Reader-centrism)的命题,就是在于让艺术作品作为艺术主体的回归。在那里,艺术家不再对作品具有决定意义,艺术家甚至彻底地从接受者的视野中消失。

当然,对于读者中心主义者来说,他们的艺术接受是在于艺术作品,而不是艺术家。在那里,一定没有天价的当代艺术,只有货真价实的的艺术品买卖。

正如阿兰·巴迪欧(Badiou)所说:对于我们来说,必须说明的是艺术创造的主体不是艺术家。对艺术来说,艺术家是一件必需品,但不是必要的主体。因此,结论相当简单。艺术的主体就是艺术作品,此外无它。艺术家不是艺术主体代理人。艺术家只是艺术中被牺牲的那一部分,也是最终在艺术中消失的那部分。艺术的伦理就在于接受这样一种消失。艺术家总是想要公开露面,但对于艺术,这不是一件好事。对于艺术,如果你希望艺术在当下能获得一种极其重要的功能,如果你认为艺术差不多就是在市场的表达,那么,理所当然,艺术家的隆重出场是必要的。然而,如果艺术只是创造,差不多就是秘密的创造,如果艺术不是市场的玩意儿,而是市场普遍性的阻力,那么艺术家就必须消失。

强调艺术接受的意义,是从艺术接受者(大众)的立场出发来探讨艺术的意义。艺术是在艺术接受的敞开中构筑艺术的世界,这也是哲学在艺术理论中对形而上学的反叛,是哲学上的唯物论对唯心论的一种进取。

艺术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很久以来就被限制在极端知识化的规范中,理论总是试图将艺术纳入到它的语境中去思考。艺术淹没在理论中,也就在根本上背离了艺术的本身。在艺术接受的意义上,艺术在于创造一种具体的普遍性。在大众那里,艺术不再关心理念,也不专注于情感的表达,艺术没有那样的必要。艺术的意义是在于一种行动,是在于将自身暴露”在被展开的社会中,它不会害怕庸俗,也不害怕低贱。艺术正是在社会中的沉沦,或是升华,才开启了艺术的意义。在社会和时代的变更中,是艺术作品在不断的驱使艺术。艺术创作的活力也许正是来自于那种试图重塑当下的努力。也许真是大众的趣味才能作为一种姿态,并支撑起艺术的存在,才能应对我们这个时代种种的,(精英主义)的虚伪和浅薄。

 




 

所有跟帖: 

鱼盘子下面是调色板? 喜欢你的画! -Alabama- 给 Alabama 发送悄悄话 Alabam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4/2015 postreply 17:43:03

问好,走样了,是布头 -英二- 给 英二 发送悄悄话 英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5/2015 postreply 08:39:56

喜欢你的鱼! -xiaolanwa- 给 xiaolanwa 发送悄悄话 xiaolanw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4/2015 postreply 18:55:52

下了锅才好 -英二- 给 英二 发送悄悄话 英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5/2015 postreply 08:41:31

Well said -YZGallery- 给 YZGallery 发送悄悄话 YZGallery 的博客首页 (171 bytes) () 02/04/2015 postreply 19:54:46

他说的确实很有意思, -英二- 给 英二 发送悄悄话 英二 的博客首页 (129 bytes) () 02/05/2015 postreply 08:38:29

画不错,可惜有点小。水彩吗? -andrew0902- 给 andrew0902 发送悄悄话 andrew090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5/2015 postreply 06:26:09

是个小丙烯 -英二- 给 英二 发送悄悄话 英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5/2015 postreply 08:44:02

写得好 -幽幽茶香- 给 幽幽茶香 发送悄悄话 幽幽茶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5/2015 postreply 08:00:51

我们希望艺术的价值在于艺术创作本身,但是艺术市场不可避免的进入商品市场,对于艺术家的品牌炒作和追捧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这已经 -幽幽茶香- 给 幽幽茶香 发送悄悄话 幽幽茶香 的博客首页 (51 bytes) () 02/05/2015 postreply 08:04:42

所以说,艺术是过复合体,有点复杂 -英二- 给 英二 发送悄悄话 英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5/2015 postreply 08:43:22

英二兄文思泉涌,我上篇还没细看呢。 -幽幽茶香- 给 幽幽茶香 发送悄悄话 幽幽茶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5/2015 postreply 08:06:03

其实是存货,借这个机会整理一次 -英二- 给 英二 发送悄悄话 英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5/2015 postreply 08:44:47

英老师不仅画画得棒,文章也写得漂亮。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给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发送悄悄话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6/2015 postreply 03:18:0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