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纸收藏为吾家长辈所有,承蒙信任,代为保管。然不敢独享,谨贴于此,以飨所有金石书法及文物爱好者。
篇幅的右面是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的印记,左面文字是仲安老人在82岁高龄时借物抒情,以小楷一气而成。仲安女士是近代学者罗振常的次女。金石学家、甲骨文研究的奠基人,罗振玉为其伯父。
岳飞印传世的有两枚。一枚被盗,现不知其所。这一枚为罗振玉的旧藏,后不知何故,流落市井。五十年代,被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发现,即为吉林大学文物陈列室收购,成为镇室之宝。这枚印章,为铜质,龟蛇钮,高4.1厘米,印面长宽约4.7-4.8厘米。除了质地,总体符合仲安老人的描述。仲安老人把它说成是铁质,可能是记忆偏差,也可能,当时年轻,不能辨别铁铜,或许把金属质地统称为铁。二十出头的仲安,在伯父家里偶见这枚印章,因景仰岳王精忠正气,即取来钤印在几张纸上收藏。孰料得世事变迁,在整理旧物时,再次见面,已时隔六十余年。其间历经战乱、文革、抄家、拆迁,这几张印拓竟完好保存了下来。再次见到它们,心情是什么?我在这篇小文中没有看到太多的久别重逢的喜悦,只有物是人非的感叹。她写道“回忆多年来,沧桑屡易,伯父久作古人。其藏书楼中,珍本及金石甲骨等,已荡然无存,遑论区区一印乎。展示久久,感慨无已,因略志数言。” 今天,每每读到这寥寥数言,想到作者也已作古,不觉怅然。
图1,岳飞印记和仲安老人的楷书

图2和3,网上下载的岳飞印章外观
图4,岳飞章的印记
图5,为所藏边成先生的手书,因亦提及此印,故一并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