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回复:多种证据支持日本萨摩烧。造型上看这种广口不见于中国外销;绘画风格较杂,主次不分,不像中国

探讨一个问题。早期萨摩烧或锦江山造都是800度以下低温胎。什么概念呢?在水里吸水。这个瓶子烧温在1200度之上,瓷化极高,日瓷胎上无法相比。口磕漏胎就看出来明显是景德镇特有瓷土。清末都仿不出这种胎了,何论日本。器型广口源于青铜花觚,始见瓷器于宣德兴于康熙,以后历代传承,俗称胆瓶。普及到清朝嫁女儿都要这做陪嫁。这是150件,还有300件大的。民国有500件大地瓶。清中以后中国瓷器大量流入日本。萨摩烧基本以罐为主,间或有灯笼瓶仿型,也没广口瓶。酒瓶口更小。锦江山造太晚了。广口不过腹,仿的形不象胆瓶,底腹间突然收窄,不伦不类的。画法学的也不象胆瓶画法,不够鲜活灵动。这是清中较早的外销瓷,即卖澳洲,可能还会出口日本。中国瓷不仿日本,日本仿中国外销瓷也保留自己民族风格的。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