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这里关于超写实的争论,我去读了些支持和反对的文章。

来源: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2013-11-29 08:05:3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29 bytes)

读后感到:
“大众”级别的观者对超写实的主要质疑是, 有了照片,超写实的画还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还要画那么长时间去画一幅象照片的超写实?

有点儿艺术修养的人质疑超写时没有笔触的画法,无法使观者看到作画者的用笔,色彩的质感,很难判定绘画者的技术高低。而有笔触的绘画作品则比较容易让观者从笔触的流畅, 狂放与否来判定画者的功夫高低。

我的问题是:
超写实真的只是单纯地,百分百的复制相片或实物吗?逻辑推理一下(我是外行,只能有外行的思维,这是在现下我不能超越的): 肯定不是的,如果真是这样,超写实是存在不下去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象我这样对艺术懂之甚少的外行。超写实之所以在质疑声中依然存在和发展着,一定有他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在西方有笔触的绘画也是逐渐发展起来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绘画也不是有笔触的。 没有笔触的绘画主要反映了绘画对象一种静态的美。这种无笔触的形式对于物体的动态表现有局限,于是有笔触的绘画应运而生。有笔触的绘画在诞生之际争议也是颇多的。 也是在争议中渐渐发展到今日占重要也许是统治地位的。

其实对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总会有人喜欢或不喜欢,蒙娜丽莎也不是人人都喜欢和欣赏的。画者有画者选择他表达方式的权力。 观者有观者选择他喜欢那种形式的权力。 都可以自由的表达,亦可以讨论,甚至争论,但没有必要统一。艺术从来就没有统一过。

以外行的理解来打个也许不恰当,甚至有辱艺术的比方(请原谅,俺的艺术修养就是这个土水平): 就象女人背的包包,便宜的几块钱一个的,贵重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它们各自的存在从来不会妨碍到彼此, 因为消费人群不同。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自己特有的“读者”群 (消费者),有什么必要去一争高下呢?又有什么必要去否定一种形式呢?

个人愚见而已。


 

所有跟帖: 

回复:昨天看到这里关于超写实的争论,我去读了些支持和反对的文章。 -善和- 给 善和 发送悄悄话 善和 的博客首页 (849 bytes) () 11/29/2013 postreply 08:21:18

我觉得,用任何绘画手法记录下来的实物都不如你两眼看到的。 -田舍儿- 给 田舍儿 发送悄悄话 (87 bytes) () 11/29/2013 postreply 12:08:25

也不如造化本身奇妙。 -田舍儿- 给 田舍儿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9/2013 postreply 12:09:3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