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不谈色彩,谈谈笔触 (及冷军的风格,又是他!)
我可以说说我的体会。
油画相对素描,是更为综合成熟的画种,要掌握很难,甚至看懂门道都不容易。
油画必须看原作的,有些表现性的油画,相对比较容易通过照片和印刷看到效果,但是并不一定完全反映本来的面貌;而另外一些比较古典的油画,油色很难通过摄影传达效果,就更加有必要放在博物馆里供人欣赏了:)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就是一幅用晕染法完成的作品,你可以说看不到笔触,但是并不影响艺术效果的传达。
我的素描的确也是一种古典的技巧,但是跟那些花费了上百倍时间完成的作品相比,我更注重的是简洁的语言描述,是一种风格追求,但是不敢说这是唯一可取的风格,张歌的素描就是另外一种,也一样有艺术性。
Fongwei的油画水平很高,不是简单的笔触,而且是色彩的结合,表现的和印象派的色彩的融合,率性的和精妙的画风,给大家很大的震动,我相信在美国这是第一流的油画水平。
但是,如果说冷军的东西就没有了笔触,就完全是误解。
如果你看到过一些低级的商业油画,把裸女的屁股描抹得光溜的,其实一方面是趣味比较低,另一方面还是技巧不够,即使是表面光滑的物体,有功底的绘画还是能够体现出最微妙的结构关系来的。这样说来,画一个光滑的物体,要表现出最细微的变化,确实也不仅仅是耐心和时间,而是品味和理解,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大家一定都听说的,不管真的假的,其实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表面的笔触看不看得到不是一种标准,要具体地去看原作的细节,看结构的最紧密的关系,是行家的眼光才能判断的,而不是一个公式。
同样,中国人对书法比较有概念,好的书法不是一笔一划的象或不象,而是整个字在一个关系里的关系,是一种气场,如果一个人体的骨骼,动了一点点的姿态,全身的关节倾斜和细节都要变化,书法上也是一个结体的变化,每一笔都呼应得不同,要不断创作出新的平衡和内力,所以书法不是一个拷贝字体的工作,而是艺术了。
西洋绘画中国人接触不是很多,要多看,才能理解和品味,光靠照片和印刷品还不能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