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是制造一种错觉。就像素描在两维的纸面上可以制造三维的效果,也可以用不透明的材料制作出透明的感受。懂得物理的道理会帮助制造这种错觉的。
一个杯子的色彩如果不同于它的背景,我们会认为它是不透明的。但即使是同样的颜色,我们还可能认为它是不透明的,因为可能凑巧是个绿茶杯放在了绿布上。但如果茶杯上出现了和背景类似的图案,我们就会觉得透明了,如果有些变形,我们会感到玻璃的存在,等等。里面很多细微的变化为我们提供hints产生最后有说服性的效果。超写实的画家们对这种细微的hints有很强捕捉和再现能力,所以能使得画面具有逼真的效果。而我们画不出这种逼真效果的人们,或是没有观察出那种细微的变化关系(绝对的和相对的),或是对颜色的调配还不能随心所欲地支配而无法再现这种关系。而这两点正是基本功训练所培养的能力。
人们说水彩的透明,是指的材料的特性。多数水彩颜料不具备覆盖性。第二层色彩会与第一层产生叠加,而产生新的色彩。这和画面的透明不太一样。比如,你可以用多层色彩叠加来画一个瓦罐,材料是透明的,但所画物体可以是不透明的。同样,油画材料多是不透明的,但只要把光线关系搞对,仍然可以画出玲珑剔透的感觉,就像张歌老师画的花瓶。
还有一种透明,是画面感觉。实际上和物理的透明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借用。那是一种光鲜的感觉。Sargent的画应该属于这类。画家对受光面和反光面的处理使人感到明亮,清新,色彩的运用鲜艳和谐,这些特性都与透明的特性相类似,所以人们常说画面透明。相对的 是画面混浊。我的感觉是画家有意强调了反光面的亮度和色彩纯度才带来了这种效果,不知对不对。
绘画的透明和物理的透明还不太一样。材料的透明与画面的透明也不太一样。
所有跟帖:
•
well said!
-G_Rainbow-
♂
(172 bytes)
()
05/30/2013 postreply
14:4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