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一门艺术,而不是单纯的技术。
所谓技术者,窍门所在也。写字的窍门无非就是起、行、收三个方面,所谓笔法精髓者也。如果说书法是技术,那掌握了书写的起、行、收就算大功告成了!真如此,那书法也真是太简单了。书法一路走来,历代大师们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日积月累而始有其成。每一个单字都耗尽了他们的心血生命。最终他们不仅写出了完美的字,也还把这些字放在一起组织出了思想的物理表达形式。这无疑也是技术,但更多的是精采的创意、创造、及高端的精神享受。一旦达到了这种成熟,那艺术就岀来了。
书法作为艺术向人表达了什么?简单而言,是表达了美感,效率,层次,和谐,还有丰富感受。己不是单纯的字,而是文章,意识。既是和谐漂亮的表达形式,又是丰富感情的友好载体。从此书法的世界开始变得多姿多采,再也不是追求单字的合理规范,而是有更多更好的创新追求。首先是群体的和谐统一、曰章法,其次神韵追求,拒绝平庸,其次是个性的表达,其次....,最终是综合气质的形象化达成,所谓气象者也。
书法作为艺术对书家又要求什么?这是很有争议的话题。书法艺术,首先是文字的艺术,汉字的艺术。因此汉字的可识度必须具备,即使是大草狂草也不能任意发挥。所谓践行法度者,既造新于法度之外,又合于先验法度之潜识者也!乱书之流应是另一类艺术形式了。其次书法作为表意的艺术需要艺术家通过个体的努力去开拓出一片新天地,用自身对传统文化的修养,审美,眼界,气度,境界去填充这个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片新天地既是主观表达,传递,也必然是反映客观存在的一部分,或多或少会体现对终极理解的接近,再接近。艺术虽无意于客观追寻,但无意才是真正。所谓心不死道不生也。
书法作为艺术有广阔的前景。有人说汉字结构固定,难有创新可言。此言差矣。汉字的结构限制不了字的起,行、收。书圣的“之”字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何况还有提按,徐疾,向背,呼应,以及墨法诸多方面的变化来丰富充实。更何况还有精神层面上对深刻内涵的承载与表达。有关形而上的讨论还是避过为佳:)
简要概括一下:书法作为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产物,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滋养。离开了中华文化,书法就会枯萎;根植于中华文化,书法则必如日出东方,光披万世而荣发无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