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前倨后恭”

李光羽编文,陈惠冠绘画。

成语“前倨后恭”是出自西汉·刘向编《战国策·秦策一》:“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正是根据这个历史典故提炼出成语“前倨后恭”,意思是说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01)战国后期,洛阳有个名叫苏秦的读书人,到秦国向秦惠文王游说,劝他实行“连横”政策,诱骗部分弱国随从秦国进攻其他弱国,达到各个击破、统一天下的目的。

(02)秦惠文王以为秦国羽毛未丰,不肯采纳他的意见。苏秦接连十次上书,均无结果。日子一长,黑貂皮袄穿破了,带去的黄金百斤用完了,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家。

(03)到洛阳时,苏秦的样子真够惨的:缠着绑腿布,穿着破草鞋,背着行李;身子枯瘦,皮肤黧黑,脸有愧色。

(04)一进门,家里人见他这副模样,都不理他。妻子不下织机相见,嫂子不为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说话。

(05)苏秦见了这般情景,深有感触,长叹道:“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都是因为我学问不到家,未能取得荣华富贵,这是我的过错啊。”

(06)从这次失败中,他得到了教训:读书在精不在多。于是全力钻研姜太公的《阴符》那篇文章。读到夜深,疲倦已极时,便拿锥子刺大腿,用以祛除睡意,继续攻读。

(07)一年以后,苏秦的学识,突飞猛进,对天下大势,已能了如指掌。这回他不再去见秦王了,而是转向赵国,对赵肃侯陈说利害,劝他执行“合纵”政策,联合韩、魏等五国,共同对付秦国。

(08)赵肃侯听了很赞赏,封苏秦为武安君,拜为相国。为了执行“合纵”政策,赵肃侯给他兵车百辆、绸缎千匹、玉璧百双、黄金万镒(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或二十四两),请他再去游说列国诸侯。

(09)苏秦从楚国回赵时,路过洛阳,这一次声势煊赫,威仪跟国王差不多,再不是当年从秦国回来时那副狼狈相了。

(10)父母听说苏秦衣锦荣归,马上把房子打扫干净,准备好酒宴,到城外三十里处迎接,妻子低着头,侧目而视,嫂子匍伏前行,连拜四拜,跪着请罪。

(11)苏秦见了这番情景,回想起上次回家时的场面,十分感慨,便问嫂子“何前倨而后恭?”嫂子惶恐地答道:“因为叔叔位高而多金!”

(12)听了这话,苏秦又长叹一声:“唉!人穷了则父母不认儿子,富贵了连亲属也畏惧啊!”以后人们便用“前倨后恭”来形容势利小人的丑态。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