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法因缘 之七》

来源: 银月亮 2024-01-25 19:59:3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888 bytes)

《我的书法因缘 之七》
不知不觉已经是大学四年级了。整个大学期间,读了好些美学方面的书。多数是西方人翻译成中文的各种绘画构图表现审美的理论。现在已几乎全都忘却了。还能记得的只有阿恩海姆论视觉美学。其中讲到的格式塔心理学会对书法有所借鉴。尤其是草书作品,正是通过由局部到整体的心理期盼而完成审美过程。当然阿恩海姆提到构图中的均衡和张力的论述对书法也同样有效。


从宿舍楼去课堂总是要经过三角地。不知何时起在三角地边上搭了一个书棚。一天无事去闲逛,看到一本硬皮精装的《中国当代书法家作品集》,便买下来。花了五十元,是我当时大半个月的伙食费了。这就是我的第二部葵花宝典。不同与《全国文汇书法竞赛获奖作品集》的仅仅是收集的作品来自各地成名的书家。各人标有省籍和年龄,一人一幅,共五百多幅。一路流览过来,我最为欣赏的多是四五十岁书家的作品。年岁更大,笔法间反倒现显出心力腕力的不足。二十多年过去了,想必许多人已经作古了。


先谈沈鹏。沈鹏书法多是行草。如能见到他的楷书,便知道他的书法的碑学渊源。沈鹏行草,下笔力道如有千钧,行笔滞重而不拙笨。沈鹏也是当今的书画论著作家,只是我从不曾读来。沈鹏在启功之后做过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较年轻一代书家中定有邱振中,江西南昌人。邱振中行草灵动鲜活而大度大气。笔走龙蛇,畅快淋漓。笔划勾连流淌,貌似随意,其实无一不有精心的安排。要达到如此境界,没有多年的磨练是难以做到的。


《中国当代书法家作品集》里没有陆维钊的作品。这位书家比好友沙孟海只大一岁,人生颇为坎坷。早在1980年就去世了。陆维钊擅长行楷和隶书。结字浑厚饱满,张力十足。运笔苍老持重。整体书法磅礴雄伟。晚年又独行一种沙孟海称为蜾扁而后正式称为扁篆的书体。我买得他的一本书帖。不曾想模仿学习,但很是着迷了一阵子。扁篆取了篆书笔法,用了隶书字形。在大篆小篆之外找到了一种新的品味。由大篆的古朴脆硬改来优雅刚韧。由小篆的呆板纤柔换得生动鲜活。实在是很有意思的尝试。陆维钊任教浙江美术学院,我曾经极其向往的圣地。1979年他主持第一届书法研究班,就有王冬龄,邱振中等晚一辈现代书家的中坚力量。


记不得是在海淀区还是琉璃厂的小书店,我寻觅到怀素《自叙帖》的书帖,得以见到整帖全貌了。真迹收藏在台北故宫。之为狂草,大概没想让观者认出字来。满目舞动的线条,丝毫看不到僧人的静虑禅定。怀素好酒常醉,想必是个自在逍遥的和尚。怀素运笔中直均匀。邱振中曾仔细论述怀素绞转笔法,而这也是他自己极为擅长的书法技巧。


北大办了一次学生书法展。我也递交两三件行草条幅。有落款,但没有印章,更没有装裱。如此散漫的态度,回想起来实在不应该。记得展览会上有好些好作品。印象中有件用墨色浓淡来表述的作品,有水墨画的感觉。而在另一件作品,笔划里特意地有些蚊丝般的皲裂。我不知道用何种技法达到这种效果。不该是印出来的吧。
大学四年就这样很快过去了。该是我有生以来最快乐的时光。入校时带着少年的诸般期望和梦想。离校时多少有些惆怅。行李托运回家。我只带一个简单的行囊去上海。最后一次回北京已是1995年的十二月中。

—写于2017年4月15日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