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村老家熬过了疫情,唯一的解法是认命

来源: weed123 2022-12-24 07:21:1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925 bytes)
 
      
 
凤凰网 |2022-12-24        
 
看上去,我老家那个河南小村庄是熬过了“疫情”。
 
我爸告诉我,每一家、几乎每个人都感冒过了。很多人都从感冒中恢复了,那些年轻一点的,也就一两天。
 
村里有20多个老人,没有谁因为这一波感冒去世。没有人喊120,你喊了也不一定来。问题是,真的没有人愿意喊120,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人们排队去唯一的乡村医生那里看病。我妈去看了,她发烧后退烧,但是睡不着。我怀疑她是血压出问题了,输液后她症状缓解了,睡眠改善。
 
我爸也去了。有一次打电话给他,他正在排队。他抱怨自己的咳嗽,吃了药没有太大用,现在要过来重新拿一下药。他说,挺多人排队,估计有四十个。
 
这位医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曾为我我的曾祖母看过病,那是他刚刚开始行医的时候。我爷爷食道癌晚期,我去诊所请过他,他也能过来处理一下(我那时内心讥笑,癌症都能看?)他是我父母主要依赖的医生,而我初中毕业一脚踩在玻璃瓶上,也是他过来包扎。
 
应该说,每一个感染的人,都从他那里获得了治疗的机会——新冠没有特效药(外国有,要进口),也没有谁能治疗新冠,全国人民都吃布洛芬,说明真没什么合适的药。但是,他看感冒,应该有丰富的经验。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他提供了治疗和抚慰,相当于一个全科医生的角色。
 
过去十几天,我注意着我父母的一举一动。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我老家已经悄悄完成了一种话语转换。他们不再认为是“疫情”,而是认为它就是感冒。“每一家人都感冒了”,所以,没什么好怕的。
 
没有人见过抗原。人们感冒了、发烧了,然后又好了。没有人阳性,因为没有人测抗原,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抗原。过去三年,全员核酸倒是做过很多轮,有时候“富裕”得“一家一管”。
 
我妈认为天气是一个原因,“一直没下雨,零下4度,但是没有下雪;如果下雨了,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感冒了。”
 
这种话语转换,当然只是一种自我安慰,但是除此之外,他们又有什么办法?他们没有条件去医疗挤兑。镇上买不到退烧药,我爸到安徽一个镇上才搞到一点退烧药——在我很小的时候,遇到搞不定的事,大人总是会跑到安徽去。
 
很难说我老家创造了什么“抗疫经验”。总结出最根本的一点,无非是认命。人们对小孩子发烧更在意一点,因为那是整个家庭的未来。成年人则是能扛则扛,没听说“感冒”能死人的。
 
至于老年人,则已经完成了另一种心理建设:老天真的要你走,那可没什么办法。幸运的是,老天这次没有怎么发脾气。可能是这个多灾多难的地方,过去受的苦已经太多了。
 
我老家可能代表着“最困难的地方”的某种面向。
 
河南农村的疫情,和北京一定是不同的。人们看到北京的医疗挤兑,会认为河南农村一定在这个基础上再惨很多倍。实际上可能是另外一番景象:大城市很多8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这次要防范的重点,而在我老家那个村子,80岁以上的很少,人们活不了那么久。
 
我爸所说的“老人”,其实是像他那样的,六七十岁。大城市的人们要防范的基础疾病,癌症、脑血管等等,早就发挥过它们的作用了,带走了该带走的人。这是巨大的不幸,它却不是现在才发生的。
 
这就是一种更严重的不幸:面对奥密克戎这样的病毒,所有人本来应该是平等的;但是事实是,即便是在病毒面前,城乡也是不平等的。不但是资源和机会的不平等,在对待健康的观念上,也存在着鸿沟。
 
乡村当然是沉默的,这可能就是它的命运。

所有跟帖: 

默默祝愿父老乡亲都没事! 其实美国也没啥特效药。Paxlovid 对轻症转重症也许有用,但尚待大量临床经验证实。 -悠游感叹- 给 悠游感叹 发送悄悄话 (165 bytes) () 12/24/2022 postreply 07:33:36

另外农村和城市比 人口希疏.有关系? 也没条件打疫苗? -香山- 给 香山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4/2022 postreply 07:36:52

其实感冒主要也是靠休息多喝水.发烧了有条件就吃点退烧药.没有的 我们就喝姜汤大被子盖子 捂个一,两天.:) -香山- 给 香山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4/2022 postreply 07:40:01

被子捂着发汗那是冷感冒,热感冒要清火 -过来人2- 给 过来人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4/2022 postreply 07:42:16

噢,那是回忆当年农村少药的普遍作法.美国不建议捂着.冷感冒应比热感冒多很多? -香山- 给 香山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4/2022 postreply 07:50:52

祝福乡村的父老乡亲,挺过来不容易 -月亮_66- 给 月亮_66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4/2022 postreply 07:38:30

”我们这边乡村“指的是老家那边,不是美国。 -西岸人家- 给 西岸人家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4/2022 postreply 09:41:52

我老家是河北南部。和文中情況差不多。大姐兩口子77歲,恢復了 -dong140- 给 dong140 发送悄悄话 dong14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4/2022 postreply 10:08:23

祝福,农村老人的身体素质还是比大城市养尊处优的要好得多 -GP2X- 给 GP2X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4/2022 postreply 10:22:27

病毒是生命进化的基本形态,这个世界没有杀病毒药,这对城里还是农村是一样的公平。新冠病毒只要没有感染肺部就没必要找医生。 -大河边的人- 给 大河边的人 发送悄悄话 大河边的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4/2022 postreply 11:38:28

the treatment plan is the same for covid, flu, rsv... -helloworld1000- 给 helloworld1000 发送悄悄话 helloworld100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4/2022 postreply 12:37:3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