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一带一路”项目出海打拼的工友们,至今仍旧找不到回家的路。《华尔街日报》与《德国之声》调查报道:

来源: 希影 2021-11-05 16:39:5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292 bytes)

 

 

清零政策下的牺牲者

 

郑玉荣并非首次赴印尼打工,在新冠疫情爆发前,他也曾经在印尼工作。他说:“当时很顺利,合同上说工期6个月,6个月到了就回国了,没料到这次会这样。”

 

事实上,新冠疫情爆发后,在印尼的中国企业也面临困境:中国工人不愿意来了,而且在印尼失业率因疫情攀升的情况下,当地人也对中国企业雇用自家蓝领劳工感到不满。

 

研究中国与印尼关系的华裔印尼学者廖建裕6月曾在新加坡尤索夫伊萨克东南亚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的期刊中写道,人们原先认为来印尼工作的中国人是要补足当地所缺乏的专业技能,却发现他们大多是在矿场或工业园里提供劳力的蓝领工人,这使得印尼反对党及工会感到不满,认为他们抢了当地人的工作。

 

以德龙公司为例,光是去年他们就曾因为在疫情间引进中国劳工,而在苏拉威西引发了两次抗议行动。

 

“他们现在越是招不到人,就越不想放工人走。他们会强迫你干活,把剩下的工程做完,”郑玉荣说,“大部分的人也不敢表达愤怒,否则他(领导)就说你在里面‘蛊惑人心’、‘造谣是非’......我不知道他们会对我们做什么。”

 

除了护照遭扣押,中国政府疫情下严格的回国政策也让工人们陷入另一场恶梦。

 

根据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发布的信息,欲前往中国的旅客需在登机前7天及登机前48小时内在两家不同的指定机构,各做一次核酸检测以及血清IgM、IgG抗体检测,并配合不同航空公司的要求进行数日的“航前隔离”。以厦门航空为例,旅客需要在登机前7天入住厦航指定的隔离酒店,费用自付。

 

之后,使馆将根据相关规定及检测结果决定是否发放健康码。即便顺利得到“绿码”,旅客还需出示任职单位的工作证明、印尼居留许可证等资料。过程中得耗费的大量金钱与时间,都对工人造成极大负担。

 

在中国的“清零政策”下,这些海外工人成了无人闻问的一群人,回家的心愿一再破碎。郑玉荣多次向领导提过自己想回国,即便要全额自费都没关系。然而对方只告诉他:“反正你现在要走也走不了。”

 

长年旅居印尼、私下向当地中国工人提供谘询协助的高鹏翔(化名)向德国之声表示,多数中国工人不懂英语、也不懂印尼语。他们不仅与印尼社会脱节、没有相关法律意识,根本不晓得如何为自己的权利救济。

 

“有人打给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但使馆会要求他们自己与公司协商、或者向警方报警......但因为工业园区内就有警察,工人们认为警察跟公司是一伙的,也就不敢报警了,”高鹏翔说。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有些人选择踏上了最冒险的一条路:偷渡。

 

漫长的回家路

 

9月18日,马来西亚警方在柔佛州的海岸逮捕了在5名从印尼非法入境的中国人。来自河南的他们是经由承包商荣成公司招募,于今年3月飞抵苏拉威西,在德龙公司的三期项目打工。

 

在得知这则消息后,曾协助5名工人向公司争取工资的高鹏翔感到相当震惊。“他们当时其实已经顺利跟公司拿回积欠的工资了,但公司仍旧不还给他们护照。要知道工人的内心其实很脆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又遇到了蛇头,最终就选择去偷渡了。”

 

马来西亚政府最后并未起诉这些河南工人,且预计把他们遣送回中国,许多工人也因此在观望这条偷渡马来西亚的回国路径是否可行。“我身边的人都在密切关注他们的新闻,”一名同样位于苏拉威西的匿名工人说,“一旦他们成功被遣返,偷渡的人可能又会增加。”

 

中国“一带一路”企业对员工的严密管控,不仅限于印尼。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来自中国东北的罗一峰(化名)忿忿不平地向德国之声表示:“领导们都回得去,怎么我们都回不去?”

 

阅读全文:

所有跟帖: 

我党的海外支部开枝散叶。 -wenpu71- 给 wenpu71 发送悄悄话 wenpu7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5/2021 postreply 18:26:4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