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哪裡,哪裡就是中國

来源: mobamo 2021-08-07 20:04:2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722 bytes)
「我在哪裡,哪裡就是中國!」


2018年4月,美國之音記者首次前往余英時寓所採訪近三個小時,當時,余先生正在寫他的回憶錄。余先生也給記者回憶了當時他離開中國的情景。他說,本來他在燕京大學讀書,寒假的時候去看香港探望父親,休假結束後就做火車回北京,火車還在廣東的時候,他突然想到父親年齡大了,又跳下火車,買了黃牛票,從羅浮橋又回到香港,那一年是1950年。

余英時這一走就是29年,直到1978年10月,余英時第一次回到中國大陸,真正體味到城郭如故人民非,雖然也激起過他的中國情懷,但是親朋好友的故事讓他越發有一種化鶴歸來的感覺。1989年後,余先生立誓不回大陸,並說:「我在哪裡,哪裡就是中國!」

對此,青年學者羽戈說,這句話仿自德國作家托馬斯·曼。1938年初,曼流亡美國,對記者說:「這(流亡)令人難以忍受。不過這更容易使我認識到在德國瀰漫著荼毒。之所以容易,是因為我其實什麼都沒有損失。我在哪裡,哪裡就是德國。我帶著德意志文化。我與世界保持聯繫,我並沒有把自己當作失敗者。」說到文化,余先生還有一句名言:「哪裡有自由文化,哪裡就是我的故鄉。」這則可呼應本傑明·富蘭克林的名言:「哪裡有自由,哪裡就是我的祖國。」

雖然,余英時先生曾表示,自己對政治只有「遙遠的興趣」,但是,他非常看重自己「知識分子「的角色。在《歷史與思想》自序中,他曾援引美國史學家霍夫施塔特(Richard Hofstadter)的話說,知識分子必須具有超越一己利害得失的精神;他在自己所學所思的專門基礎上發展出一種對國家、社會、文化的時代關切感。這是一種近乎宗教信持的精神。正是在這種信持之下,余英時先生成為當代華人世界中持續關注現實、堅持在公共領域發聲的知識分子。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现在他过世了,中国就没了?地球也不转了。 -jin_yin_hua- 给 jin_yin_hu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07/2021 postreply 20:30:50

没必要抬杠,意思是他对中国的念念不忘。 -BeyondWind- 给 BeyondWin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08/2021 postreply 04:13:51

“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 - 富兰克林的名言 -parentb- 给 parentb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08/2021 postreply 05:52:0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