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仕”究竟何意?

本文内容已被 [ ca981 ] 在 2019-03-07 09:40:10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学而优则仕”究竟何意? ——世人对孔子的十大误解(10)

石毓智

(2016-02-24 10:16:25)

         按:文化大革命的“批林批孔”运动给孔子按了一个罪名,批判他提倡“学而优则仕”。大众都把这里的“优”理解为“学习优秀”,这是误解了上古汉语“优”的意思,这里的“优”是指“优裕”。实际上,孔子提倡的是官场与教育界互动,这正是当今美国所奉行的政策。孔子的这一理念对当今的中国仍有现实意义。

 

        孔子还对这种官学互动做了理论概括:“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注意,这里的“优”不是今天所说的“优秀”,而是“优裕”,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他强调,做官的如果有充裕的时间,应该是读读书,提高提高自己的知识;而读书的如果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去做官,增加社会实践经验。这样政治家就可以及时充电,避免脑子僵化,政策长期失误;学者则可以及时修正自己的理论,避免出现只会纸上谈兵的空想理论家。

        官学互动,这也是当今美国的政治和教育的运作方式。拿一个我切身感受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小布什执政这八年,莱斯是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我从1996年到1999年在斯坦福大学读博士期间,莱斯是政治系的教授,同时兼任学校的教务长。按照斯坦福的体制,教务长就是大学的二把手。莱斯既有理论水准,又有管理经验,当然与小布什的政治理念相同,就成了美国第二把手的不二人选。一朝皇帝一朝臣,民主党的奥巴马执政,自然用与自己政治理念相同的希拉莉做国务卿,莱斯就回到斯坦福重新教书。

        通常说“教学相长”,其实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和大学的政法系来说,“官学相长”更重要。从大学里选拔政治家,可以提高政治家的理论水准;政治家回到大学教书,又可以提高教授的实践水平。

十四年的游离生涯,让孔子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与开阔的胸襟。虽然回到鲁国后还频频接受国君的咨询,但孔子的心思已经不再局限于政治了,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了未来。

         晚年的孔子理想就更大了,他认识到,政治只能惠及一时一地,文化才能流传千代万代。孔子对自己文化建设的定位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孔子一直把自己作为古代文化的传承者,只传述而不创作,笃信并且喜爱古代文献。客观上讲,孔子晚年所做的事情,就是传承;孔子一生的言行就是创作。

        孔子自身就是他这一理念的践行者。在他的一生中,时而出山做官,时而回家办学。孔子对中华文化的杰出贡献与他这种丰富的阅历不无关系。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