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自主与多样

教育的自主与多样

第一章、儿童时期的玩耍与学习

一、玩耍与学习的今与昔:

我在河北省中南部的一个小村庄长大,我的童年(约1970-1980)主要都在家里、附近的几条街巷、村边的树林和村外的田野里度过。没有任何买来的玩具,时间要靠自己打发,日子基本都在自得其乐中度过。春天时在田野里奔跑(趟倒了不少庄稼),捉各种飞虫,养幼小的麻雀,吹各种柳笛;夏天时爬到绿油油的大树上或茂密的矮树丛下歇息,用长满绿叶的细软枝条编帽子,拿着长杆捉知了,用皮筋和铁丝做的弹弓射鸟,到村南的水坑里耍水;秋天时利用堆在房前屋后的玉米秸捉迷藏,玩自己削制的捻捻转儿,用鞭子抽自制的陀螺,用铁丝推着铁圈儿在路上跑;冬天时弹玻璃球,堆雪人,打哧溜咣(晚上用水浇满在地上挖的一个长长的凹沟,第二天早晨就冻成了一条冰面,起跑后踩上去就会从这端滑到那端(哧溜),然后往往一屁股坐到在地上(咣)),造火药枪等。在8岁(虚岁)走进小学以前,大部分的孩子都不学任何东西,几乎没有人会数数儿、识字。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直到2000年左右,中国基本上不存在儿童的学前教育,除了某些大城市有一、两个青少年活动中心之外,也没有什么正式或专门的儿童游乐或玩耍场所。2000年以后,西方的儿童教育和玩耍模式逐渐被中国政府采用并推广。于是在许多城市的街边和幼儿园里随处可见由滑梯、秋千等组成的小型儿童娱乐场。大部分幼儿园也开始象西方国家的幼儿园一样用刀叉吃饭,连饭食的种类和样式也基本与西方的一样。欧美幼儿园流行的串珠子、给印好的黑白图涂颜色、各种剪纸及拼凑等也一丝不动地照搬到了中国。中国幼儿园里唱的歌也越来越多的来自欧美国家,有的利用了原来的旋律但把歌词改成了庸俗低级的歌词(就象过去的“两只老虎”),有的是把原词翻译成中文,有的直接就是原曲原词的英文。孩子们玩的芭比娃娃也都是与由国外设计、中国制造的出口货一模一样的白人男女,孩子们手里的许多图画故事书也与美国的一模一样,只是把英文改成了中文,人物仍是白人或黑人(我不知道这样长大的孩子在心里欣赏的会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是白种人的自豪感还是黄种人的自豪感)。

除此之外,现在的中国儿童除了识字、数数儿外,还开始了大量的阅读、背诵、算术、珠算,甚至连英语也都从小开始学了。我的侄女在石家庄,在上幼儿园时就会背三字经、千字文了。据说越好的幼儿园学的东西越多。到了小学,老师要求背诵的东西就更多了。我问她:“能不能不背,背这些有什么用?” 她说:“老师说这些都是国粹,必须背。” 然后又问我:“国粹是什么意思?” 我告诉她,国粹就是垃圾、污染,小孩子离的越远越好、知道的越少越好。

不仅如此,和外国的孩子们一样,中国的孩子们还都纷纷开始了学钢琴、小提琴、唱歌、绘画、舞蹈、体操等。有的小孩甚至要同时学习三、四种艺术。我的侄女还未上小学就开始跟着一个钢琴老师学钢琴了,而且还分了许多级,要不停地考试。

二、无所事事、悠悠荡荡与勤奋学习、忙忙碌碌孰优孰劣?

从我小时候的几乎没有任何玩具、不学任何大人设定的东西,到今天的玩不完的玩具、做不尽的手工、背不完的国粹、学不完的艺术,这究竟算不算一种进步呢?大部分的人都会说这当然是一种进步了,这不是进步难道反而是倒退吗?

1、儿童时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悠悠荡荡:

按照历史来看,小时候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人不但能成大才,而且也平均比小时候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地学习的人更有创造力、思考力、判断力和领导力。

以秦末汉初这段时间为例,最著名的人物莫过刘邦、项羽、韩信了。刘邦从小就整天游手好闲,不事劳作,也不学习,长大了也是喜欢喝酒、玩乐,讨厌读书、种田。他的哥嫂因此和他分家而过,他的父母也不和他一起生活。他常常在两个由女人开的饭馆里赊账吃喝甚至借宿:因为这两个饭馆与其它饭馆不同,从不向他讨账。她们不只是对他格外大方或怜香惜玉,主要的还是由于他在那里吃喝时总能吸引更多的人进来吃喝,算下来争得不少反多。韩信更是不书、不农、不工、不商,常常穿着破衣服、挂着长剑到处游荡。没有饭吃,又讨不到饭,就天天到河边钓鱼,钓的多了就吃得饱,钓不上了就挨饿。有个漂衣妇(受雇于洗衣房,专门帮人洗衣服的人,洗衣时往往在河边或江边)看他可怜,天天把自己分到的饭分一半给他。韩信虽然穿着破衣服,但却整天随身带着一把长剑。有一次被一个屠夫的儿子拦住去路,嘲笑他这么一个破破烂烂的样子却带着剑,要求要么彼此用刀剑打一架,等韩信把他杀了再过去(另一说为让韩信拿剑刺他一下),要么从他的裤裆下面钻过去。结果,韩信就爬下身子,钻了过去,在众人的哄笑声中站起身,继续无所事事去了。披坚执锐、破灭强秦的项羽小时候也是一个无所事事之人,不喜读书,只爱舞枪弄棍。

这三位当时最成功、最杰出的人物在小时候都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之徒,这之间仅仅是偶然的还是有一定的必然性呢?以我这个平凡而普通的人的感受来看,这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有一定的必然性。我小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无所事事、悠悠荡荡中慢慢地度过,时间长的仿佛永远也没有尽头,可玩儿的东西又如此之少,身边永远是时有时无的那三、四个伙伴。在这种日子中你有的是时间去胡思乱想,你也不得不通过海阔天空的胡思乱想来打发无所事事时的时间。我直到现在天天都爱胡思乱想的习惯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对我来说,只有当手停下来以后,脑子才会得到解放,才能开始各种思考。据我的观察,这也是大部分人的共性。可以说,正是童年和少年时(12岁以前)的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培养了我时时思考的习惯。这或许就是无所事事的主要好处吧。

以人及人、以心及心、以脑及脑,我觉得正是他们的无所事事使得他们能去思考,且更能进行关于全局和未来的思考。因此,无所事事使他们能息手而动心,变得更勤于思考,也更能发现并把握各种机遇。

另外,思考也是创造的源泉,勤于思考能增强一个人的创造力,使这个人更有创造性。对此,科学方面的例子也有许多。几乎人人都知道有个聪明的英国数学家叫牛顿。牛顿在七岁之前没有学过任何东西,也没有受过任何教育,在乡下跟着他姥姥在无所事事的日子中度过了他的童年,却在大约十四岁时就读完了大学。中国近期有个数学大师叫陈省身。陈省身直到大约十二岁时才进入小学一年级,之前也是在无所事事中度过的。提出进化论的达尔文不但童年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年轻时还是一门心思用在骑马打猎等游乐活动上,到上了大学还是悠悠荡荡地混日子。由此可见,所谓的小时候要进行智力“开发”的观点即使不是错误的,也至少并不总是正确的。

根据这些例子或再多的例子可能也无法得出无所事事能促进领导性或开创性人才的形成的结论。但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听说过哪个杰出的领袖或科学家的童年是在忙碌于烦琐细小的活动中度过的。

那么这种方式有没有缺点呢?任何方式都有缺点。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这样的人在长大后更容易喜欢空想、好高骛远,而不喜欢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工作与生活。当然,这有时候也是优点。但当全社会上的人都有这个倾向时,社会就会流于浮躁、懒惰、轻夸而缺乏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精神。这样的人往往就象中国古代社会的“士”。古代社会养“士”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闲着、歇着,以便能想别人所不能想、做别人所不能做。但当有太多的“士”时社会就会浮夸、懒惰、堕落,而且太多的“士”既容易增加社会的不稳定,也更是一种人才和资源的浪费。

2、儿童时勤奋学习、规规矩矩、忙忙碌碌:

现在的儿童在幼儿园里不停地做些如串珠子、涂颜色、画画儿、剪纸及拼凑等手工,其好处是能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有助于长大后在设计、制造等方面的成功。而早识字、数数儿也能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阅读、背诵、算术、珠算、英语则是既增长了知识,又做到了早期智力开发。钢琴、小提琴、唱歌、绘画、舞蹈、体操等则据说能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性格,长大后能学会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生活、适应社会,还能自娱自乐,如果一不小心成了名家,那更是边玩儿边挣大钱,名、利、乐三收,何乐而不为?

那么这些学习和活动有没有缺点呢?我觉得还是有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串珠子、涂颜色、画画儿、剪纸及拼接。按过去的情况来看,在整体上男孩子长大后比女孩子更有创造力、更有胆识、更有整体观、更有领导力、更善于思考。这除了男尊女卑的观念和风气这一原因外,也与女孩子性格上更柔顺和更能忍耐,以及家长和社会基于传统观念认为女孩子应学习更多的细小艺术有关。这一传统观念导致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倾向于教女孩子们更多繁琐的和涉及技巧的东西,如针织、手编、画画儿、钢琴、提琴等。而女孩子的更有耐心和更柔顺又导致她们能强迫自己沉溺于其中,不管是否喜欢。相反,由于男孩子相对地缺乏耐心,家长和老师又倾向于放纵他们,社会观念也不太强调男孩子学这些细致、繁琐的东西,所以他们很少被要求或鼓励学习针织、手编、画画、钢琴、提琴等。而且,即使有些家长鼓励或强迫他们去学,由于耐心有限和平时相对地受到的管束较小,他们表现出的厌恶和反抗也更强烈,结果也往往半途而废,不了了之。我觉得,正是女孩子更多地学习细小的东西而男孩子更多地无所事事导致了长大后女孩子在创造力、思考力和领导力上整体不及男孩子。

现在的社会上仍然是女孩子学得比男孩子多且早,而且学的往往是更细小、繁琐、冗长的东西。因此,可以预见,这样的一群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上仍然是男子能更多地创造,也更能处于领导地位。但问题是现在在我们的社会上,不论女孩子还是男孩子都开始天天在幼儿园里做起这些细小、繁琐、冗长的游戏来了。我担心在他们长大后,我们的社会将是一个缺乏创造力和领导力的社会,就象现在在欧美和日本长大的孩子。

为什么会如此呢?在我看来,这是由外界刺激、人的肢体动作与人的脑力思考之间的互相影响决定的。人的大脑在接收外界刺激时不能思考,往往要在刺激过后才能思考。人的大脑在身体做需要注意力的动作时也无法思考,要在不需要注意力时才能思考。所以思考往往需要安静、不分散注意力的环境和简单、无聊、无所事事的身体状态。每天中保持足够的枯燥、无聊、无所事事、彻底放松的时间才能促进思考、才能培养出思考的习惯。

因此,整天花太长的时间作一些细小、繁琐、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活动,如为空白的黑白图样涂抹各种颜色、用针织或用手编各种图案的织品、串珠子等,会不利于思考型和领导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儿童时期在忙忙碌碌、琐碎繁细中地度过的人长大后容易缺乏海阔天空的想象力,也会由于缺乏思考的习惯而缺乏创造力,且会过于注重细节和眼前,容易忽视大局和长远。这种繁琐的、机械的、重复的、细小的活动却是培养车间生产工人、办公室秘书或图书档案管理员的好方法。

我们再来看看早学习以及所谓的智力的早期开发。现在的儿童,每天从早到晚总是手脚不停地玩耍各种东西、学习各种知识,直至精疲力尽也不停止,说是要进行智力开发、早期培养。但这是否真能最合理地促进儿童的脑体发育是值得怀疑的。前面不论是牛顿、陈省身、达尔文的例子,还是刘邦、项羽、韩信的例子,都告诉我们早期的智力开发即使不是有害的,也至少不是对每个人都必要。在我看来,它最多对极少数的孩子有益,对绝大多数的孩子来说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为什么会如此呢?我觉得所谓的早期智力开发就象“拔苗助长”。 早期智力开发就是干扰大脑的正常发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证明早期学习能对大脑的发育起正面的促进作用,也尚未发现具有正面作用的新刺激方法。相反,倒是有些证据表明早期智力开发是有害的。

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弹钢琴、学拉小提琴、学舞蹈、学唱歌等,也同样不利于思考型和领导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凡是肢体性的、艺术的东西都是感性的、形象的,也从而是浅层的。艺术学习所刺激和锻练的大脑区域也必然是与感性、直观、形象相关的浅层区域。而涉及科学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却是抽象的、深层的。艺术学多了的人便不会或不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于抽象思考,其数理等方面的才能会被抑制。为了有利于思考型人才的成长和培养,不应全社会一窝蜂地让孩子们都去学艺术。

有人可能会说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不就会拉小提琴吗?其实,爱因斯坦的小提琴拉的很差,他也是在需要让自己的大脑放松时吱吱呀呀地拉几下。有人说钱学森不就既会钢琴又会提琴,科学也搞得很好啊。我觉得,他要是没有学过钢琴、提琴的话,可能会在科学上做得更好,甚至不应该不如他那位没有学过任何艺术的导师冯-卡门。

三、玩耍与学习的多样化:

上面的描述告诉我们,全国的孩子们既不能都无所事事,也不能都忙忙碌碌。如果都无所事事,他们长大后虽然都有较高的创造力和领导力,但会喜欢高谈阔论、懒惰散漫而不喜欢做踏踏实实的工作。一个充满这种人和风气的社会就会浮夸,他们的创造力也会由于缺乏实实在在的工作态度和踏踏实实的努力而难以转化为创新,他们的领导力也会汇聚在一起把社会引入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境地。这样的国家不但不会发达富强,还容易连基本的生产和生活都成问题。同样,如果都忙忙碌碌,他们长大以后,社会上的人虽然都能踏踏实实地完成具体的工作,但却缺乏创造力;都喜欢注重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却置集体利益与长远利益于不顾;都活的实实在在、斤斤计较、俗里俗气,却不肯有所奉献、付出。这样的国家也不可能太发达富强。

为什么不赞成全社会的儿童有相同或相似的童年呢?这是因为我相信:相同的经历和体验倾向于使人的行为模式和观念趋同,造成人与人之间差异性的缩小,不利于人的多样化。但我们的社会却需要不同技能和性格的人来满足社会的生产、创造、娱乐和服务,需要不同视野的人来看到社会上前后左右、远近大小的问题和机会,需要不同观念的人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看待各种利益和矛盾。为此,儿童时期的玩耍和学习应该多样化,以促进人的多样化,满足社会的需要。

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非要培养不同的人来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呢,培养全面的人才不是更好吗?问题是在才能上全面而又样样卓越的人才很难得到,在观念上全面的人才更是不可能存在。由全面的人才来实现社会的全面和完整既不现实,也不可能,甚至全面的人才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就表明他们没有在任何专业领域走得更深,因而是一种缺陷的象征。在我看来,全面、完整的社会要由各种不同的专才加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其间最多需要不多的一些全面人才起一些协调和润滑的作用。

全社会的孩子们应有各自不同的、尽量多样化的童年:无所事事、悠悠荡荡的童年,在玩具堆中度过的童年,在各种手工劳作中度过的童年,学习一种或多种文艺知识(诗、书、乐器、舞蹈等)的童年,学习一种或几种体育运动(球类、体操、跑步等)的童年,学习一种或几种科技知识(算术、机械、化学、生物、医学、天文、地质、气象、环境等)的童年,学习一种或几种社会或历史知识的童年,以及学习上面的两类或几类甚至全部的童年。

为了人的多样化,我们的社会应鼓励一些孩子天天学画画或弹钢琴,也要鼓励一些孩子多多少少学一点棋琴书画,更要鼓励一些孩子根本不学棋琴书画;应鼓励一些孩子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学习具体、实用的知识,也应保证有些孩子天天悠悠荡荡、无所事事;应鼓励一些孩子学习文艺,更应鼓励一些孩子玩弄科技。

我们的社会也应为孩子创造各种各样的游戏和学习。应有细小、琐屑的游戏,也应有粗旷、奔放、自由、简单、开阔的玩耍;应有讲规则、讲技术的游戏,也应有无规则、无技术的奔跑、争抢;应有室内的活动,也应有室外的场地;应有各种文艺类学习,也应有各种机械、科技类的作坊。不同的孩子或学校应有不同的侧重。

多样化提倡自由,鼓励每个人随心所欲地玩和学;也强调平衡,保证每种玩耍和做习都至少有最低数量的孩子在参加;更强调多样,使人们有彼此不同的童年,在有不同侧重的玩耍和做习中度过。

四、科技的重要性:

现在的儿童教育最大的缺点就是重文艺而轻科技。这一点不论在中国还是在欧美都如此。试想,如果家长们能让他们的孩子象学习钢琴一样从小到大跟着数学专家学习数学,中国会出多少大数学;如果家长们能让他们的孩子象学习钢琴一样从小动手接触科技制造和试验,中国会有多少大科学家、发明家脱颖而出。当然,科技受到忽视也不能只怪家长,主要原因还是我们的社会没有这种传统,欧美也没有这种传统可供我们抄袭,现在社会上也很少有人去系统地开发、制造各种适合于儿童玩弄的科技题材。

五、如何实现儿童玩耍与学习的多样化

要实现儿童玩耍与学习的多样化首先要在社会上树立多样化的观念,不但家长们要对儿童如何成长有不同的观念,儿童教育工作者也要有各自的信仰和理念,更重要的是各个幼儿园要有各自的信仰、理念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活动设施和活动内容。各个城市、城镇也应有各种活动中心。社会上应有象钢琴、提琴、绘画、舞蹈老师一样的科技类老师,如教儿童化学类、机械类、天文类、计算机类等的老师。

比如,为了使相当数量的儿童能从小接触机械、科技类的实物和操作,除了要开办一些注重科技类的幼儿园,还要在各个城市和城镇的社区建立科技操作与观察中心。儿童们不但可以在这种科技操作与观察中心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科技现象,还可以自由地动手做各种基本的、简单的操作。比如,气体的热胀冷缩,水的三态变化,物体的热发光,小鸡的孵化,蝴蝶的三态,拧螺丝钉,装玩具汽车,制作桌椅板凳,晶体的形成,糖的不同水合形态,酸碱反应,磁电现象,光声现象,天体观察,显微观察等等。应让儿童们通过科技玩耍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知识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

第二章、学习的代价

一、学科的代价:

考虑到人们正式接受教育的时间往往有限,每门学科又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和极大的精力来学习,所以学习每门学科都是有代价的。其代价就是学了这一门或这几门学科就意味着学习另一门或其它学科的时间和精力的减少,或学好了这一门或几门学科就意味着无法学好另一门或其它的学科。

几乎所有的中国学生都要学习英语,过去是从初中开始,现在则从小学就开始了,然后要一直学到大学,甚至还要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其间英语大约耗费了每个人20%左右的学习时间,可是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真正需要用上英语的人却连1%都没有。

上了大学后,有些学科明明白白与英语根本无关,却也要学英语,就更令人难以置信了。比如,学中文的、学绘画的、学声乐的、学体育的、学考古的、学中国古代历史的等为什么要学英语?这些人不但上大学时要考英语,考上大学以后要学英语,而且以后考硕士、博士时也要考英语。他们这一辈子用得着英语吗?半生不熟的英语能对他们的专业有何助益?而且,经过英语考试的筛选,又会淘汰掉多少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杰出天分,但外语能力弱或对英语极端厌恶的天才和优秀人才啊。最后过关的怕是都是些什么都能学一些、都肯学一些但又由于什么都学不透、学不通的平庸、平常之才吧。

学习数学对许多人来说也是浪费,比如学中文的、学绘画的、学声乐的、学体育的等。学习物理、化学等对学文学或文艺的也是浪费。把他们从小到大浪费在英语以及数理化生上的时间用在他们的专长培养上,那得出多少大作家、大音乐家、大画家啊。古今中外的大师如师旷、李白、莫扎特、贝多芬等要是生在当今中国,经过英语和数理化生的熏陶,怕也只能被培养成平平常常的文艺工作者吧。

其实,不光英语、数理化生等学科对大部分学文的人是一种巨大的时间浪费,其它的如语文、政治、地理、历史等对大部分学工、学理的人也是一种浪费。

学科的代价在于其学习的长期性和由此导致的时间和精力的巨大消耗。这种消耗意味着一个人在成长时期学习了这些学科就很难学好其它的学科;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学得多了,那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就会学得少了;学的科目多了,各科就很难学得精。因此,学科的代价也在于对才能的影响。

二、知识与学习的代价:

象许多东西一样,获得知识、拥有知识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不仅仅是学习时付出的时间和努力,更是这些获得的知识会改变和影响大脑本身的结构和功能。不经过医学手段或其它剧烈手段的重塑,这些改变和影响往往是持久的、难以磨灭的。

1、知识对空间的占据: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个生产车间,放得机器或东西多了,就会拥挤,就会使每台机器的运转和操作变得困难,除非在操作一台机器前把其它不用或很少用的机器和东西堆起来。而放的机器或东西太多了,怕是堆起来也不够用。如果把大脑比作一个安装车间,只安一个机器时我们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把这个机器安装的很大、改进的很高级,但当要在其中同时安装多个机器时,我们往往就没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把每个机器都安装的很大、改进的很高级。

那么我们的大脑究竟有多大呢?这个车间究竟放多少机器才算多呢?据科学家说,我们的大脑容量大得很,即使目前知识最多的人也最多只用了它的1%。但科学家的话往往是最不可靠的,因为现在科学家的工作就是否定过去科学家的观点,未来科学家的工作就是否定现在科学家的论证。而且即使容量大的很,能学习、记忆很多很多的东西,我们也不必把我们的大脑变成图书馆或可移动硬盘,我们大多数人的大脑除了记忆外还有更重要的功能要发挥、更重要的任务去完成,而这些功能和运作往往需要占据更大的空间,有的甚至是越大越好。

在美国各个城市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每逢春节往往都要举办一次联欢和表演晚会以庆祝中国新年。不论搬到哪个城市,我几乎都年年参加。到目前为止,在所有这些活动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晚会节目主持人。这位中国学生在台上大方、自然、自信,毫不拘谨、做作,又没有任何失礼或唐突之举,浑然天成。他把晚会带动的轻松、愉快、连续、流畅,给人以极大的享受,使我第一次发现主持人的作用竟有如此之大。其前及其后的主持人大都拘谨有余而大方不足。也偶尔有一、两个嘻嘻哈哈的,但放松的过了头,变得不成体统。

这些表现欠佳的主持人都是认真学习的博士或硕士,都是靠成绩优良赢得的奖学金出的国。而这位表现优秀的主持人却是靠家里父母的资助出国读书。他在美其间学习也不努力,成绩很差,曾经两次让老师叫去讨论是否还应继续学习或能否毕业的问题。在为人处世上他热心助人、与人为善,很少计较,给人一种头脑简单、思想单纯、不够进取、知识不多的感觉。他以前并没有当过主持人。

我觉得,正是这种单纯、少知、不学少术的大脑导致了他在台上的举止轻松、大方自然,而头脑复杂、多知的人由于一举一动都要经过大脑许多复杂的考虑和决策,在不知不觉中存在许多顾及和犹豫,于是会表现的拘谨、僵硬、迟钝、呆板,无法坦然放松,无法自然大方。可见,对于当主持人这个角色来说,似乎是头脑里的知识越少越好,大脑里空旷的空间越大越好。反过来说就是,看似简单的节目主持这一功能却需要几乎全部的大脑空间来最好地完成。

据我的观察,不止节目主持人这一工作如此,电影演员、舞蹈演员、体育运动员、商人、官员、诗人等也大都如此,其工作需要大脑空间的几乎完全空旷、空白。学习太多知识的代价之一就是难以在这些领域成为优秀者。

我有一个朋友是在中国西北长大的穆斯林,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其全部教育是从大约六岁开始在一个阿訇的指导下研习阿拉伯文的伊斯兰经卷,同时学习一些汉字。没有经过写作锻炼,也没有学过数理化。到现在四十岁了也只会最简单的加减运算,连二年级的小学数学都不会。可是,他的阅读速度很快,他能飞快地、一字不漏地连续阅读很长的社会性或文学性文章,而且对里面的内容都能很好地理解、掌握,甚至记忆。他翻译了许多阿拉伯诗歌,优美极了,比我过去读过的许多大师们翻译的文学作品都更有韵律、滋味和意境。他翻译更多的是穆斯林宗教领袖们的作品,有上百万字。我读过一些,觉得翻译的通俗、流畅、平易近人。我还看过他写的自传,讲他的成长经历和对伊斯兰各种经学、门派的认识,读起来如溪流轻快地流淌在连绵起伏的山涧之中,优美、安静,十几万字犹如一气呵成,无缝无痕,连绵流畅,真是好作品、好文笔。

我想如果象他这样只懂中文和一门外文的人去翻译这种外文的文学作品、哲学作品和社会学作品应该比其它的人翻译的要好,去当文艺、社会、娱乐类杂志或书刊的编辑也应该会比现在绝大多数的编辑都强。

其实不仅文艺工作需要大量的大脑空间,科技创造工作也如此。只是科技创造往往需要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而且各种知识和技术都有可能被用来进行提高,所以好的科技人员不得不学习、了解许多知识,但这往往也是以对创造力的牺牲来换取的。知识越多的人,尤其是死记硬背了许多知识的人,往往缺乏创造力、判断力和思考力。这种对创造力、判断力、思考力的牺牲是学习知识的另一代价。上一章中关于刘邦、项羽、韩信的例子也能说明知识和学习是有代价的,而牛顿、陈省身、达尔文的例子也从反面说明存在学习越早代价就越大的可能性。

2、知识对大脑不同区域的兴奋和抑制的影响:

除了储存的知识会占据大脑空间以外,知识对大脑更主要的影响在于这些储存的知识能直接导致一些大脑功能区域的兴奋,并由于不同大脑区域之间的正相互作用(相互兴奋)和负相互作用(相互抑制)而进一步导致一些其它功能区域的兴奋或抑制。如果储存的知识都造成相同或相似功能区的兴奋,并从而导致另一些相同或相似功能区的抑制,那么所储存的知识越多,兴奋区域的兴奋时间或强度就会越大,被抑制区域的抑制时间或强度也会越大。

以我们现有的粗浅知识来看,知识的自发兴奋至少会导致植物神经的抑制,影响人的健康和活力。我们都知道书读得多的人往往有呆气,我觉得就与此有关。所以储存知识的另一个代价就是它对一些大脑功能区域有兴奋作用,而对另一些功能区域则有抑制作用,而且极可能是知识越多,兴奋或抑制的程度越强、时间越长。这样以来,拥有相同知识的人会出现行为、思维和性格的趋同。

3、学习过程对大脑的影响:

除了储存知识对空间的占据以及储存的知识容易导致某些大脑区域的自发兴奋或抑制外,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本身也是有代价的,不管是通过理解来获得知识还是不经理解来获得知识。这是由于学习或储存知识时会有一些对应的大脑区域的兴奋,而一个长久的学习或储存知识的过程会导致这些大脑区域的习惯性兴奋。一旦这种习惯性兴奋建立起来,即使学习或储存知识的过程已经结束了或结束很久了,这种习惯性兴奋还会自发地时不时地发生。我认为,学习的时间越长、强度越大,这种习惯性兴奋发生的频率就越高、持续的时间就越长、强度也会越大。如上面所述,这种兴奋也同样会导致一些其它大脑功能区域的抑制。这种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大脑区域的兴奋以及由学习培养起来的学习后的一些大脑区域的习惯性兴奋及其对其它一些大脑区域的抑制可以算是学习过程的代价。

4、才能的相斥性:

上述知识与学习的代价或副作用会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才能的相斥性,也即一个人往往难以在掌握了某些才能后还能很好地同时拥有某些其它的才能。

我认为科技与文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才能是相斥的,对大部分的人来说是顾此失彼、不可兼得的。这可能主要是由于科技知识与学习科技的过程引起的大脑兴奋区域与文艺导致的兴奋区域是不同的,而且这两种大脑区域之间又有相互抑制作用。于是,科技学的多了就会导致大脑中那些科技区域的长期兴奋,而这种兴奋又导致大脑中文艺区域的抑制。反过来依然,文艺学的多了就会导致大脑中那些文艺区域的长期兴奋,而这种兴奋又会抑制大脑中科技区域的兴奋。这样一来,文艺学好了就很难学好科技,科技学好了就很难学好文艺。

我觉得,搞文学的不必去学数理,学过数理,尤其是学好数理的人,就很难成为好的文学家或文艺家了。同样,搞数理的也不必去学文学或文艺,文学或文艺学好了就很难成为好的数理学家了。

我说这些是为了克服当前的学生们人人都兼收并蓄的现状和趋势,并不是说都不要兼收并蓄了。我觉得应该有些人是兼收并蓄的,但有更多的人应该是专攻的。

三、对性情、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影响:

除了对才能的影响以外,知识、学习和学科还会影响人的性格、情感、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社会观念等。在这些方面,相同的知识储存或学习经历会倾向于使不同的人有相似的行为模式与思维模式。对于同一个人,多学了某种知识以后与不学这种知识时相比在这些方面会有不少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社会所需要的,也可能是社会所不希望的。也可能在这个时期或情况下是社会所需要的,在另外一个时间或情况下则不是社会所希望的。

比如,学习或背诵过诗词的人,看见夜晚天空悬挂的清亮的满月会情绪波动,往往忍不住会背上一两首诗或试着自己做上一两首诗。学过物理或天文的人,则往往会不禁想看清月亮表面的地质结构,想一想月亮的远近和运行,并由月亮的远近和运行想到宇宙的浩瀚,于是会忍不住观察起天上的星星来。而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则会想到嫦娥和玉兔,会进一步想知道她们现在还好吗,独自呆在月亮上是不是太寂寞、冷清了呢?

因此,就象各种职业的工作人员都有职业习惯一样,知识、学习和学科也会给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烙印,塑造人的性格、情感、行为、思维和观念等。相同的知识、学习和学科会朝着相同的样式塑造人们的性格、情感、行为、思维和观念等。

当全社会的人都接受相同的塑造时,人的多样化程度就减少了,社会就会不再健全、健康。比如,学过卫生、检疫、护理、医学或生物的人往往有洁癖,过于注意卫生。当全社会的人都受过类似的教育时,就会人人都倾向于有洁癖。当人人都有洁癖时,就成了社会风气或通病,就难以有人再能意识到了。其结果不但造成人们的身心过于紧张,还会降低整个社会群体的疾病抵抗能力。

因此,教育中知识或学科的单一或严重倾斜不但会造成人才才能的单一,还会通过知识或学科对个人情趣、观念和态度的影响而使社会风气趋向极端、使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念趋向单一,从而使社会僵化、落后。中国自汉朝开始,尤其是魏晋及其以后,整个社会的教育都彻底向文学方面倾斜,使得中国不但科技人才严重缺乏,还使得社会风气浮夸、骄纵,使得民众都倾向于追求虚荣和享乐。

不但知识或学科的单一或严重倾斜会不利于社会的维持和发展,所有的人或大部分的人都学相同的一种多门学科的组合也同样会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这是因为不论是单一的学科或知识,还是多门的学科或知识,只要大家学的东西都一样或相似,人们的才能就会趋同,人们的性格、情趣、观念、生活态度、社会观念、行为模式和思考模式等也都会同样趋同,从而会使社会风气、社会观念趋同、单一,使社会走向僵化。

一般说来,学习某种知识或某几个知识的组合的人越多,社会对这种人的需要就会越少,继续有更多的人去学这种知识就是社会所不希望的,不论是由于才能的原因,还是由于性格、行为和观念的原因。以古代社会为例,当太多的人习武时,就需要有人习文;当太多的人习文时,就需要有人习武。不但是才能和用途的原因——武可以保国、扩张,文可以保证灵活、自由,还有性格和行为的原因——武使人粗旷、务实,文使人细腻、虚幻。当太多的人都习文或习武时,社会就需要有更多的人去学技术和科学。如果教育没有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就会衰退、落后,不但内部混乱、贫穷,还会任外人欺凌、杀戮。

第三章、教育要多样化的原因

一、教育要多样化的原因

教育的多样化主要是由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决定的。社会需要不同的人就象人们每天需要不同的食物一样。我们既需要馒头、包子、面条或米饭等主食,还需要蔬菜、油、盐等做成的菜类。要想吃得好我们还需要鱼、肉、蛋、奶等,要想吃得健康还需要五谷杂粮,为了更多地享受我们还需要各种佐料以做精彩的烹炒。与此相似,社会也有各种不同的需要,而不同的需要往往要由不同兴趣、才能和知识的人来满足。

教育不但可以教人以知识,还可以影响人的才能和兴趣。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可以培养人们不同的知识、兴趣和才能,从而把人分化成各种人才,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这是教育的功能和目的之一。即使社会上的人都天生相同,不同的教育也能把他们变成不同功用的人。因此,为了培养不同的人才,社会需要教育,更需要教育的多样化。

除了分化人才这一目的以外,教育的多样化也是为了适应人与人之间的先天多样性。这种先天多样性既包括人与人之间在肢体、大脑等方面天生的结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人们在体能、技巧、记忆和思考上的差异,还包括人们在性格、爱好上的差异。这些先天多样性要求不同的人应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来培养。这样,在充分培养不同人才的特殊兴趣、爱好、才能和知识的同时,也更有效地分化了人才。

其实,不但在学校受到的教育是教育,上学其间在学校以外的经历和毕业离开学校以后的在社会上和家庭中的经历也是教育。我们不妨把前者称为学习,把后者称为经历。人们在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会有彼此不同的学习和经历(称为学习和经历的多样性),也会遇到彼此不同的机会(个人生存、发展和取得各种成就的各种可能性及其大小,称为机会的多样性)。不同的学习和经历会塑造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观念。不同的机会会给人不同的发挥环境和条件。先天的多样性和后天的学习、经历和机会的多样性一起造成人们彼此在能力、追求、观念和成就上的差异。

二、教育就象种庄稼:

学校培养人才就象农民种庄稼。不同的庄稼和蔬菜需要的种植节气和日期可能不同,有的要提前在头一年的冬天就种下(如冬小麦和郁金香),有的则要等到秋天才播种(如大白菜)。与此相似,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才能需要的教育起始年龄也不同。

不同的庄稼和蔬菜需要的不同日照、水分和温度,有的喜阴,有的需阳;有的旱一点儿好(如红薯),有的湿一点儿好(如大白萝卜);有的温度低一点儿好,有的温度高一点儿好。与此相似,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才能需要被教育的程度和力度也应不同。

不同的庄稼和蔬菜需要不同的种植密度和管理,有的可以密种且不需修剪,如玉米、小麦、水稻等,有的则要疏种且需要修剪,如西瓜、棉花等。与此相似,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才能所需的教育空间和教育手段也不一样。

不同的庄稼很少能混种,否则有些种类的庄稼就会被其它一些种类的庄稼所吃掉,甚至所有的庄稼都长不好。我曾经把香菜与白菜种在一起,结果最后几乎没有收获到任何香菜。与此相似,教育也不应把所有的人和不同的才能都放在一起培养,以避免有害的竞争,避免一些人才对另一些人才的消灭,或一个才能对另一个才能的歧视。

与种不同的庄稼需要不同的种法一样,对不同的人才也应有不同的教法。没有任何一种教育目的、一套教育方法或一种教学内容能适合各种人才的培养,也没有哪一种教育目的、教学方法或内容能全能地适合所有这些天生彼此不同的人。因此,单一的或少量的教育模式不能最好地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人才和才能,只有多样化的教育目的、方法、内容,才能适合多样化的人群,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和才能。

三、当前教育的单一化

与多样化相反,中国当前的教育基本上是单一的,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现在整个中国的小孩基本都用着一样的课本、看着一样的黑板、听着一样的讲解、学着一样的内容、做着一样的考题。不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99%以上的知识都来源于老师的口头讲授。

中国当前虽然也有了一些私立学校,但不论公立还是私立学校,教学模式也都基本一样。大家都要六周岁开始上小学,小学六年,主要学习语文和算术。然后进入初中,学制三年,主要学习语文、代数、平面几何、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然后进入高中,学制三年,主要学习语文、代数、立体几何、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然后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按分数高低和个人志愿进入各级和各类大学。到了大学,除了专业知识外,都要学习高等数学、英语、政治(或哲学)等,经过四年左右毕业。对此,大家都已习以为常,没有觉出有什么大的不妥之处。

但为什么都要通过上学获得教育?为什么都要通过书本学知识?为什么都要通过老师讲课学知识?为什么要一律六岁开始上小学?为什么要一律小学上六年?为什么都要学英语?为什么初中都要学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政治?为什么高中理科都要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生物、政治?为什么高中文科都要学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为什么到了大学都还要学数学、政治、哲学、英语?为什么都要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

我们不妨对所有的现实都问一个为什么,然后再看看是不是每个都是必要的、正确的,对所有的人是不是都应该如此。如此,我们也就同时知道该如何改变我们的教育了。

我们不妨首先来看一看关于入学年龄的问题。现在不论美国还是中国,小孩要一律五或六周岁才开始进入小学。那么,为什么不能鼓励或允许有些人三、四岁就开始,有些人八、九岁才开始呢?由于人与人之间智力的聪笨和发育的早晚不一样,性格的逆顺程度也不一样,所欲培养的才能也不一样,因此接受教育的起始年龄也不必一样。而且即使是同样类型的人,所欲培养的才能和方向也一样,也不必都同时开始上学。

有人可能说,“若允许早上校,那大家几乎都希望他们的小孩早上校,结果会造成教育提前,而过早接受书本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 我认为,只要家长端正了观念、认识到早上学的危害,就不会发生一窝蜂般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早上学的问题。另外,早上校也不见得就对小孩的身心发展不利,关键是看你教育什么、如何教育了。自己动手、自己观察、没有快慢、没有评比的教育方式应该不会影响小孩的身心发育。

还有人可能说:“即使同一年龄上学,如果你的小孩确实聪明,可以入校后跳级;如果不够聪明,可以以后留级。”我认为跳级或留级确实是一种选择,但不应该用这一种选择取代所有其它的选择。各种方式都有它的优缺点,对于发育晚的孩子,留级并不见得就完全比晚开始好。一是即使留级了,他们在不应该受教育的年龄也已经被迫接受了他们不应受到的教育或摧残,二是留级对小孩自信心和自尊心也是一种打击。而发育早的学生若跳级,则跳级后会换到一个新环境,既有压力又会失去原有的朋友、还会对其它同班同学形成竞争压力、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跳级并不总是比早开始好。

为什么全国学生都要接受相同模式的教育呢?是因为这种教育模式是最好的、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吗?显然不是,只是大一统、大同一的观念在作怪。人人都害怕自己的与别人的不一样,万一别人的比自己的好,自己不就落后了吗。于是,大家都要求全国同一。即使有人宁愿独立摸索,一旦建立也会被别人照搬过去:我无法让你与我相同,我就与你相同。总之,只有大家都一样了才好、才放心,才不会日夜忐忑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而且一旦有比较、有评比,就很难不“同”;一旦有考试、重考试,尤其是全省或全国统一性的考试,就不可能不“统”。“同”和“统”在某些方面本来就是同一个意思。

现在的教学方法都采用课堂讲解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要通过抽象思考和想象来学习。这种方法虽然有快速、省事、省钱且可以无所不包的优点,但牺牲了通过眼、手等感觉器官来获得真实、形象、直接、具体、活生生的认识的机会,以及通过这种学习来得到正确、深刻、全面的理解的可能。

抽象的理论知识只能代表真实现象的一小部分,真实的现象要复杂、丰富、精彩的多,也更能引人入胜、激发人们的好奇、兴趣、热爱和思考,从而能自然而然地培养学生们的兴趣和热爱。这不但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也能使他们毕业以后能以积极、热情、热爱、享受的心态从事生产、科研或服务行业的工作。不但使生产和科研的效率和效果大幅提高,也使人们在生产和科研中更有创造力和创造性。这些都是抽象的理论教育不能带来、无法实现的。

至于所有的人都得到全面的、多学科、多方面的教育,则不但是不必要的,也往往是有害的,这一点已在上一章“学习的代价”谈到。现在不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教育,在教学内容上都不但单一、同一,而且都是全面性、多学科的知识。这种单一的知识全面化教育不知已经毁坏、耽误了多少人才,又正在有多少的人才被这样毁坏着。

四、考试标准全面化的危害:

有一个国家需要制造各种武器,其领导者经过各种考虑后要求各种机动作战机器都要达到一个起码的同一标准:具有抗枪弹打击的能力,并能在陆地上奔驰。按照这样的标准造出来的飞机要有厚厚装甲的包裹,并有沉重的传动装置以实现陆地奔跑。这样的飞机由于其沉重和庞大必然导致隐身性、机动性和远航性的大大降低,在空中很容易成为其它武器攻击的慢靶。在与敌方的不能抗枪弹、不能在陆地上奔跑的飞机的格斗中也很难取胜。按这样的标准造出来的战舰又会如何?能在与敌方的不能在陆地上奔跑的战舰对抗时不被击沉吗?能造出象巡洋舰或航空母舰一样的大舰吗?我们的教育以同一的、全面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则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考试标准的统一化往往意味着考试内容的全面化,因为不全面化就不能适用于所有的专业。不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考试内容的全面化都会导致类似上述现象的后果发生。在2007年左右一个刚加入清华大学不久的年青画家因为与国内教育管理理念的不合,辞职了。我听说最后的促发因素是一个他想招为美术研究生的画家因为英语考试成绩不及格而连续多年无法考上研究生,这一年报考他了的研究生后又因同样的原因无法被录取。而他能招上的、门门考试都通过的研究生在他看来没有一个有画家的水平或潜力,都不值得培养。

为什么学美术的必须考英语?英语学得好只能说明一个人语言天赋好或喜欢学习语言,或肯下大力气学自己并不喜欢和爱好的知识,也即是比较规矩、自律的人。语言天赋好或规矩自律的人,美术才能并不见得就一定好,而且往往不会好。同样,美术才能好的人,语言天赋也不一定好。学美术的要考英语,这与学英语的要考美术差不多一样荒谬。

就兴趣而言,喜欢学习语言尤其是外语的人,对美术的兴趣并不见得高,而且往往不会很高,而沉迷于美术的人则往往更难以再对无用的外语感兴趣。规矩、自律的人也往往由于缺乏激情和兴趣而没有多大的创造力和前瞻力。因此,我们确实难以接受学美术要考英语这样的要求。

其实,不光美术、文学、舞蹈类不需要学英语,其它的大部分的专业如理工类等也并不需要人人都懂英语。要是人人都能熟练地运用英语,那还要专业英语人员和翻译干什么?何况人的精力有限、兴趣各异、才智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要求人们无论是干什么的都要学好英语,那会造成多大的时间和生命浪费,又会造成多少痛苦和压抑,又会埋没多少人才。如果英语真的那么重要,而中国文化、传统和科技又基本一无是处,全国的儿童们倒不如完全放弃中文而改以英语为母语。

对大部分的学科来说,不只外语知识和技能对其中的大部分人是不必要的,其它的许多学科对其中的大部分人也是不必要的,只要有一小部分人会就足够了。比如,语文考试除了对文学类的有用,对其它的学科来说就象外语一样无用。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的为什么一定要语文好?学工的为什么需要语文好?学美术、体育、舞蹈、演艺的也同样不需要语文好。而用语文作为一个考试科目来筛选这些方面的人才会筛掉多少真正的人才和专才啊?

多加入一个不必要的考试科目,并不仅仅造成时间的浪费或使考试变得复杂、困难,更严重的问题在于任何一个不必要的考试科目都会过滤掉一些因不善于此科目而被过滤掉的人才,留下一些因善于此不必要科目而被选中的人才,结果就是淘汰了大部分的真人才,选中的大都是庸才或假才。中国的高考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即使不作为升学或录取标准的科目,其平时的考试和测验对不喜欢或不擅长它的学生来说也是无尽的痛苦、打击和折磨。我们不妨以其中最不容易让人讨厌的体育为例,来看看其中的具体情况。不知从几何起,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的前两年,所有的学生都要参加体育考试,都要达标。体育不达标甚至不让毕业。

象人的智力一样,人们体质的各方面象力气、爆发性、耐久性等也受先天遗传的影响。有人天生就是傻子或弱智,对他们来说后天的智力和知识教育基本没有任何助益,再多的努力或责打也无法让他们达到正常人的水平。与此相似,有的人天生体质就有不足之处,而政府却制订了一个统一的体育标准,要每个学期都考试,要求所有人都达标。

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天生的在体力上耐力好但爆发力差。为什么说是天生的呢?因为有人告诉我,二脚趾比大脚趾长的人爆发力好,反之大脚趾比二脚趾越长的人爆发力越差。我想这里面也多多少少有一定的科学根据:跑步时在脚掌推进完后,就剩下脚趾的推进,一个大脚趾的推力显然不如再加上一个二脚趾的大。而且缺乏二脚趾保护而又过长的大脚趾甚至还会由于无法及时给予足够的推力而对地面发生磕绊起负作用。据我的观察,这一经验论点基本正确。

我的这位同学就是大脚趾出奇地长,比二脚趾长处一大节儿。短跑比赛时,他加速慢而且加速到一个较慢的速度后就再也无法更快了,所以他的短跑从来没有及格过。自从要求体育达标后,他的头上就永远地顶上了一团遮天蔽日的乌云,他的心头就有了又压又堵挥之不去的沉沉阴翳。从那儿以后体育达标就成了他的心病,本来整天和我们嘻呵玩乐的一个人在以后的几年中总是眉头紧锁,而且变得非常害怕、厌恶体育课。在达标考试前一、两个月,他就开始天天晚上沿着操场练习短跑,就这样到了考试时还是无法及格。还要经过两次补考,最后老师在轻蔑和不耐的呵斥后给一个勉强的及格了事。他的跳高也是在多次练习和补考后通过的。

我的这位同学何过之有?竟要受这种折磨。要说有过错也是他爹娘的过错,谁让他爹娘不把他的脚指头生得科学一点儿呢?由于天生的缺陷或不足,竟要经受如此打击和折磨,情理何在?而他在跑长跑时,却是耐力极好,几乎可以一直跑下去,速度始终不快不满地保持原有的节奏。因此他长跑的达标却是毫无问题的,他还跑过市里的两次马拉松比赛。可是不管他长跑如何,他的短跑还是永远也达不了标。我觉得这种体育达标就是一种明目张胆的歧视,是一种虐待狂为了变态的快感而对学生们进行的奋力抽打。象英语和体育一样,其它科目的考试也基本一律如此。在我看来,如果非要考试,不妨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长处任选两个科目来参加达标或及格考试。

我想身材短小又长着一颗大脑袋的爱因斯坦同志要是长在中国,在短跑考试时会是一幅何等模样。光一个体育达标怕是就会摧毁了他的自信,还能指望有什么创造吗?瘫坐在轮椅上的霍金也只能是被人扔在大街上用于发财致富的乞讨工具吧。

身体健康不论对学生学习还是以后工作确实都很有利,但锻练身体并不需要通过硬性的达标考试来监督。只要规定适当的运动量就足够了,没有必要通过达标考试来摧残或压制心灵的健康。如果硬要达标考试,也要放弃统一的标准,要因人制宜地各个确定标准,而这样其实也就等于没有什么标准了。

有人说体育达标是为了保证人民的体质,是国家出于对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视而采取的措施,是为了防止再成为“东亚病夫”。其实,“东亚病夫”是平民饥饿和官员吸食鸦片的结果,和体育达标没有多少关系,不然清末以前的中国同样没有体育达标,怎么就不是东亚病夫呢?

如果国家真的重视人民的身体健康,似乎更应该关心一下学生们毕业后的体育锻炼。按二十五岁毕业,毕业前这许多年的锻练能让人终身健康吗?我想最多能让人再受益十年,但三十五岁以后呢?平均说来,三十五岁到六十岁是个人工作和生活最重要、最繁忙的时侯。其间锻练身体的场所、设施以及人们的时间和心情都大不如上学时,而且随着青春逝去,身体开始明显地走上了下坡路,高血压、高血脂、骨质增生、肿瘤、癌症等开始随机光顾了。这个时候是人们最需要锻练身体的时候。在我们身体年轻的时候强调身体健康的国家在这个人们更需要锻炼身体的时侯反而不再进行达标考试了。当然,人们这个时候还是不需要达标考试,但更需要操场、跑道、健身房。政府应该广建这些设施,给人们规定运动量,并通过赏罚来鼓励人们通过锻炼身体达到规定的运动量。

第四章、教育的自主与多样

我们的社会需要多方面的人才,既需要不同方面的专才,也需要许多方面的兼才,为此我们需要教育的多样化。不但所教内容的侧重、宽窄、先后、取舍不已,教学的方法、目的和要求也应多种多样。这除了每个学校最好能针对各个学生因材施教外,更需要学校多样化。教育的自主与多样主要靠学校的多样来实现。

不同的教育会培养出不同才能、性格、能力和兴趣。人的个体之间又是如此的千姿百态、千差万别,先天的多样性和后天经历的多样性造成人们对各种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对各种技能的兴趣存在差异。因此,利用教育的多样化与个人的多样性可以很好地实现人才的多样化。

教育的多样化是指教育体系中应共存许多独立的教育系统或模式,各种教育系统或模式有各自独特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而且每个教育系统或模式的社会流行率(在整个社会中所占的份额)都不高于10%。

教育系统或模式的多样化主要靠学校种类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来实现,但其它方面的多样化也是必要且重要的。

一、单个方面的多样化

1、学校种类的多样化

(一)、种类举例:

学校的种类可以根据各种指标分成许多种,在此仅列举几种以做解释。

(1)、根据老师来源:

社会上学校的种类根据老师来源的不同应该存在家庭式学校、学徒式学校、专业式学校、兼职式学校等。

家庭式学校是指孩子在7岁-14岁之间至少有两年以上的时间主要从自己的父母或其它长辈(如叔伯、姑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处获得能力、技术、知识或观念。

学徒式学校是指孩子在7岁-14岁之间至少有两年以上的时间主要从直系亲属以外的、不以教学为主要职业的个人那里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来获得能力、技术、知识或观念。

专业式学校是指孩子在7岁-14岁之间至少有两年以上的时间主要从以教学为主要职业的单个人或多个人组成的教学团队那里获得能力、技术、知识或观念。

兼职式学校是指孩子在7岁-14岁之间至少有两年以上的时间主要从以教学之外的职业为主要职业的多个人组成的教学团队那里获得能力、技术、知识或观念。

(2)、根据学生的多少:

社会上的学校根据其学生人数的多少应该存在单散式学校、少集式学校和多集式学校等。

单散式学校是指孩子在7岁-14岁之间至少有两年以上的时间独自或仅与另外一个或两个孩子一起从单个人或多个人那里获得能力、技术、知识或观念,而且这单个或多个教授者中的每个在每年内所教的学生也不超过三个。

少集式学校是指孩子在7岁-14岁之间至少有两年以上的时间与多于两个但少于十一个的孩子一起从一个或多个人那里获得能力、技术、知识或观念,而且这单个或多个教授者中的每个在每年内所教的学生也不超过十二个。

多集式学校是指孩子在7岁-14岁之间至少有两年以上的时间与其它多于十一个的孩子一起从一个或多个人那里获得能力、技术、知识或观念。

(3)、根据设施和场所:

社会上的学校根据教学设施和场所应有教室式、研习式和实习式学校等。

教室式学校是指孩子在7岁-14岁之间至少有两年以上的时间在没有多少实践设施的房间或场所主要通过听讲和阅读来获得能力、技术、知识或观念。

研习式学校是指孩子在7岁-14岁之间至少有两年以上的时间在有实际设施的房间或场所主要通过观察和具体操作来学习能力、技术、知识或观念。

实习式学校是指孩子在7岁-14岁之间至少有两年以上的时间从社会上的科研、生产、服务、管理等工作单位处通过观察和实习来学习能力、技术、知识或观念。

(4)、根据资金来源:

社会上的学校根据资金来源应该有私立式、集资式、教派式、公立式学校等。

私立式学校是指学校除了从政府那里获得每个学生应分配的平均教育经费外还从学生或学生家长那里收取一定报酬的学校。

集资式学校是指学校除了从政府那里获得每个学生应分配的平均教育经费外还从社会上的实业或学生家长之外的个人那里收取赞助或资助的学校。

教派式学校是指学校除了从政府那里获得每个学生应分配的平均教育经费外还从宗教、信仰、主义或学术组织那里收取赞助或资助的学校。

公立式学校则是指仅从政府那里获取教育经费的学校。按照这个定义,当前收学费的中国和美国公立大学实际上已不算公立大学,而应算私立大学了。欧洲一些福利好的国家则还有真正的公立大学。但世界各地的公立小学、初中和高中等则大都还算公立学校。

(二)、一些分析与比较:

抛开公立、私立不谈,当前中国的小学、中学、大学基本都是专业式-大集式-教室式学校。现在大家都熟悉、习惯了当前的这种学校,往往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学校,其它的都是过时的、歪门邪道的或无法培养人才的。其实,纵观中国历史,大部分的伟大成就和发明都是由其它种类学校的学生创造的。

在夏商周及其以前,除了王公贵族受到的教育是专业式-单散或小集式-教室式或研习式的,其它的学校都是家庭式-单散式-实习式或学徒式-单散式-实习式的。中国大部分的重大发明和高超技术都发生在这个时期,比如冶炼、种植、养殖、丝绸、纺织、车辆、陶瓷等。

从东周开始,私塾式(专业式-小集式-教室式-私立式或集资式)的学校才逐渐走入民间,并大约从宋朝开始广泛流行于社会。这种学校基本没有培养出什么大家来,也没有为中国社会产生任何大的发明创造。

目前的这种现代式(专业式-大集式-教室式-公立式)学校在大约一百年以前才从西方流传到中国,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为中国培养出什么大家来。若考虑到物质投入和学生人数,这种大家都熟悉的专业式-大集式-教室式-公立式学校不论在人才产出还是发明产出上远远低于过去的家庭式或学徒式-单散式-实习式学校。

中国过去的祖传技艺基本上都是靠家庭式或学徒式-单散式-实习式学校延续、提高的,比如中医、中药如此,许多手工艺如木匠等也如此。其实,不光这些实用技艺如此,科学和社会学的也如此。

中国在夏商周及其前的每行每业都有专门的家族或部族来承担技术的保持和提高,以及相关器具的制造,结果作出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发明和发现。只是没有具体的人名记载,我们也无法就那个辉煌的年代来举例,但那时的人才培养都是家庭式或学徒式-单散式-实习式的。

据说祖冲之的家族过去在周朝时期负责研习数学。在汉朝建立后祖冲之的家族虽然失去了这一职业,但其祖父和父亲都继续热衷此道。祖冲之的数学就来自于家庭式教育,同时也是单散式-实习时教育。祖冲之的儿子接受的也是这种家庭式教育,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他们所取得的数学成就和达到的数学高度在以后的两千年里无人能及。据说1972年左右的一个现代数学成果被发现后才发现它早已记载在祖冲之的“祖注九章算数”里了。据说,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也是主要从他的姨姨或姑姑处学来的。

由此可见,家庭式教育或学徒式教育也并不是我们想象那么低级落后、一无是处。相反,在父母的教育下继承父母的职业或专业的子女不但能更快、更容易地出成果或取得成绩,也更容易出大成果、大成绩,能快速提高这个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不论是哲学、社会管理科学、商业,还是手工技能,还是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生物、机械、自动化、计算机,专业出身的父母平时的言传身教都能让子女收益良多,远远胜过学校老师的讲解。如果采用家庭式教育,让子女跟着父母来观察、来动手,大部分的子女都能很快占到这个领域的前沿,并很快在这个领域做出贡献。这能使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同时收益。

大家最瞧不起的家庭式学校有许多优点,其它大家不太排斥、目前又不流行的各种学校也同样有各自的优点。比如,在教室式学校、研习式学校和实习式学校这三种学校中,目前流行的教室式学校有快速、省钱、全面等优点,研习式学校则有培养学生的真实、具体、兴趣、观察、思考等优点,而实习式的则有培养学生的实际、现实、真实、实用、观察、思考以及直接从事创新等优点。因此,研习式和实习式学校应该更能培养出对专业和工作有情有爱的创造性人才。我觉得,在教室式独霸天下的今天,研习式和实习式应大力提倡、推广、发展。

另外,象研习史和实习式之对于教室式一样,相对于大集式,单散式和少集式也更能培养创造性人才。而家庭式、学徒式和兼职式比专业式的老师更能让学生接触到当前的知识和最新进展。

2、教学内容、进度、程度和深度的多样化

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是指对学生自始至终或至少两年内有的学校只教一科、有的学校只教两科、有的学校教三科、有的学校教四科、有的学校教更多科。教学进度的多样化是指对每门课有的学校进展速度很快、有的学校进展速度中等、有的学校则进度很慢;有的学校对每门课统一进度,有的学校则不统一进度而是让学生或老师自行决定进度。教学程度的多样化是指对每门课有的学校涉及的知识范围极广、有的学校则中等、有的学校则极窄。教学深度的多样化是指对每门课有的学校讲得内容极深、极细、有的学校则深细中等、有的学校则极浅、极粗。

举例来说就是有的学校可以从一入学就开始正式地教读写,而有的学校要入学几年后才开始教读写,有的学校根本就不教读写;有的学校读写只教到现在小学三、四年级的水平就停止,有的学校学生初中毕业读写水平就已博古通今、中外兼修,有的学校则不论水平如何一直到了大学和博士研究生时语文还是必修课。

有的学校根本就不教算术,有的学校算术只教到会加减乘除的水平就永远停止,有的学校高中毕业就教完了现在大学里的全部高等数学,有的学校则不论学生各自的水平如何、专业如何一直到了读大学和博士时还得修数学。

有的学校从来就不教英语,有的学校只教到简单的入门水平就停止,有的学校只要学生上一天学就要学一天英语,有的学校不论是什么课都全部用英语进行教学、聊天、生活,有的学校除了要求学生学英语外,还要学生学德语、法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有的中学和大学只学数学和物理,有的中学和大学只学化学和材料,有的中学和大学只学医学和生物,有的中学和大学只学电子和自动化,有的中学和大学只学机械和制造,有的中学和大学只学制药和测药,有的中学和大学只学网络和计算机。有的中学和大学只学一门理工学科,有的则学两门以上的理工学科。

有的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只学绘画类,有的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只学舞蹈类,有的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只学乐器类,有的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只学歌唱类,有的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只学辞赋类,有的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只学演艺类,有的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则学两项以上的文艺类。

有的学校只学文艺类,有的学校只学理科类,有的学校只学工科类,有的学校则学习两种科类以上的知识。

有的学校从小到大不让学生学任何具体实用的专门技术,只传授十几门五颜六色的抽象知识;有的学校除了一、两种专门技术外,还让学生学几门儿认为有用或必要的抽象知识;有的学校则让学生从小到大只学一种专门技术及与其直接相关的知识,除此之外不学其它;有的学校则让学生从小到大只学一种专门技术,除此之外不学其它知识。

有的学校根本就不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抽象知识而只学机械、材料和自动化等具体知识。有的学校则根本不学具体知识而只学抽象知识,除了教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还教历史、地理、政治、哲学、法律、外语、经济。

在第二章“学习的代价”中我们谈到了任何知识、学习和学科都是有代价的,不光是时间的代价,还有能力、性格、观念、行为和思维等方面的代价。所以,为了保证人才的多样化,需要知识和学习的多样化。多学一门知识不见得就比少学这门知识好。比如,诗词和歌赋,如果人人尤其是学理工的人都学习、背诵,不但影响其它才能的增长,从而影响生产和科技进步,还会通过影响人的性情而影响社会风气,使整个社会处于浮夸、骄纵、醉生梦死的风气之中。

不光诗词和歌赋不是人人都应该学习的,写作、阅读、音乐、舞蹈、演艺等也不是人人都应该学习的。不光这些文艺类的如此,理工类的任何一门学科也是如此:不光是学习文艺类的人不应该都学习这门或那门理科或工科课程,学习理工类的人也不应该都学习这门或那门理科或工科课程。比如,学美术、声乐或演艺的不应该都学习数学,学化学的也不应该都学数学,甚至研究物理的也不应该都学过数学。

同样,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不要作全面的学习,而是也应当有一些人进行全部学科的学习。

教学内容、进度、程度和深度的多样化就是要让大家尽量学得彼此不同,要让每一门知识都有一些人学也都有一些人不学,要让各种知识及其任意组合都有人学也都有人不学。学习同一门知识的人们也应该有不同的学习速度、强度、深度和时间。唯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们才能的多样化以及社会在观念、价值等方面的多样化。

在第二章“学习的代价”中我们提到大家都学过同一种知识会对社会造成伤害,与此相似,遗漏任何知识也会对社会造成损害。比如,当全社会的人都不懂卫生或生物知识时,就不懂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就会造成许多疾病如某些肝炎、肺结核、癌症、性病等在人群中的传播,也难以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

当全社会的人们都学习相似的学科组合时,由于人们的学习时间有限,必然会导致对某些学科或知识的遗漏。就象古代的科举考试很快变为文学考试而遗漏了科技一样,现在中国从小学到高中的高考教育也同样遗漏了机械类、材料类、商业类、经营类、管理类等学科和知识。唯有通过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使人们学习不同的知识,才能有效避免知识和学科的遗漏或丢失。

3、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一)、几种分类:

为了教育的多样化,教学方法也应该多样化。在我看来,教学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多种分类。

根据教与学双方主客的关系的不同可以至少分为:教为主式、学为主式等。教为主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到教学程度和进度的掌握等都由老师作主、决定。学为主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到教学程度和进度的掌握等全由学生作主、决定。

根据知识获得过程中主动者的不同可以至少分为:讲授式、自学式等。讲授式是指知识和技能主要通过老师的讲解来传授给学生。自学式是指知识和技能主要通过学生自学来获得。

根据教学所用材料可以至少分为:具体式、抽象式等。具体式是指一切知识都借助实物、模型、图例、影像等具体、形象的媒介或物体来教和学。抽象式是指一切知识都用语言和文字,也即老师的口头描述或书本的叙述等借助抽象的想象来教和学。

根据学生所用的外在器官可以至少分为:动手式、观察式、听讲式等。动手式是指一切知识都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得。观察式是指一切知识都通过眼睛对实物、图例等形象事物的观察来获得。听讲式是指一切知识都通过耳朵听老师的讲解来获得。

根据对记忆、理解与创造的偏重至少可以分为:记忆式、理解式、创造式等。记忆式要求一切知识都要记住。理解式要求一切知识都要理解。创造式要求学生能独自发现、推导或创造所有的知识和方法。

根据是否通过考试来强化学习至少可以分为:考试式、不考试式等。考试式为通过借助考试对学生的压力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记忆。不考试式为没有任何考试,避免学生的学习在考试的干扰和影响下失去理解、思考和爱好而变为以记忆来储存知识。

通过对上述有些教学方法的组合或混合,还可以产生更多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将“教为主”式、“记忆式”、“听讲式”与“考试式”等相结合。在这样的学校里教学内容等都由老师作主,学生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老师对书本的讲授,所学过的知识都要求记住,并通过不断的考试来检查、强化学生的学习情况。

再比如,可以将“学为主”式、“动手式”、“自学式”与“不考试式”等相结合。在这样的学校里既没有课本,也没有老师的讲解,教学内容等都由学生作主,学生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亲手操作、实践和试验,知识、技能和规律等都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获得。学校也不通过考试来检测学生是否学到了什么知识。老师的作用只是按照学生的设计和要求提供尽可能多且好的器材供学生们操作、试验,同时还可以提供一系列的题目或项目供学生选择。

在“自学式”、“书本式(抽象式)”、“理解式”相结合的学校里,老师不做任何讲解,学生通过阅读书本中的内容和思考来自己理解知识。

在“自学式”、“书本式(抽象式)”、“创造式”相结合的学校里,老师同样不做任何讲解,书本中也只有问题没有讲解,学生要通过自己解决书本中由易到难的问题来独自创造性地发现规律和方法。这种方法或许对学习数学等很有用。

在“自学式”、“动手式“、“创造式”相结合的学校里,老师同样不做任何讲解,学生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和试验来独自创造性地发现规律和方法。这种方法或许对学习科学类很有用。

除了上述通过不同类方法之间的组合产生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外,对于任何一门课还可以混合使用同一类中几个并列或对立的方法来教学。比如,对于同一门课可以部分内容用“讲授式”,部分内容用“自学式”;或部分内容用“动手式”,部分内容用“观察式”,部分内容用“听讲式”等。

(二)、一个提倡:

针对当前普遍采用的“听讲式”教学,我想提倡一下“观察式”和“动手式”教学,因为它们有“听讲式”所不能具备的优点和意义。

在我十岁左右时,我们家里请来本村的木匠做家具。我常常在木匠们中午回家吃饭、休息时玩儿他们的锯子、刨子、墨斗、榔头等。我兴致勃勃、趣味盎然、满怀激动地用他们的锯子锯各种木头,用刨子刨平各种木板,用墨斗在长木头上打下直线,用榔头钉钉子,用斧头劈开大大小小的木块儿。我现在的左手上还留着当时被滑脱的斧头砍中后留下的疤痕。在玩耍和使用时,我也对这些工具的精致感到震惊、赞叹,并爱不释手。比如,刨子接触木头的表面是那么的平整、光滑;各种锯子大小不同,却个个都很讲究、干净。只要把这些精美的工具拿在手里,心中就会有满是欢喜和满足。

当时对这些精美工具的惊奇和热爱在以后的岁月里一直深深地留在我心里,到我长大后在美国有了自己带车库的家后,我马上就给自己买了锯子和锤子等。虽然这些从普通商店买来的廉价工具都很粗糙,我还是常常热衷于用它们在自己的车库里胡乱制作一些小家具,如凳子等。由于时间和财力的限制,我的木工作品很低级,我喜欢的不是这些作品,而是用锯子锯木头或用锤子钉钉子时所享受的幸福和满足。我想,当初为时不长的美好经历和记忆已成功培养了我以后成为一个木匠的热情和爱好,如果在我长大后木匠仍是一种重要而又光荣的职业的话,我一定会选择木匠作为职业的。那样,我将会一生幸福地把职业和爱好合而为一,在谋生的同时还能从工作本身享受激情和爱,并因此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有创造性贡献的好木匠。

在我十二、三岁之前,我父亲在生产队里负责柴油机的正常运转和修理。这些柴油机主要用于从井里抽水浇地。有时我父亲会把坏了的柴油机拉回我们家修理,这时我就会蹲在旁边看,偶尔会让我帮一下忙。在我父亲离开时我常常会偷偷地摆弄一些拆下来的零件,好奇地端详一阵、触摸一阵。我非常喜欢拿着轴承、汽缸或活塞玩,非常喜欢它们那光滑、坚实的质地。我长大后也一直对机器、机械有好感,不但爱好奇地研究各种机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也喜欢从事机械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到了现在,对于成年的我来说,从事机械类的研究和制造工作实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

我的一位朋友从小在他父母工作的汽车制造厂长大,他母亲做汽车设计工作,他父亲做汽车制造工作,他常常在父母工作时呆在一边观看。他由此培养了对汽车的强烈热爱,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接受保送上了一个名牌大学的物理系。他发现自己不喜欢物理,就又转系去学习时髦的国际贸易。毕业后去了外贸公司工作。大约十八年后在他接近四十岁时,他辞了职,离开了在城市里的老婆孩子,带着自己的部分积蓄到了一个偏僻的郊区,租了一个加工厂的一个车间,雇了一个帮手,开始了自己的汽车制造生涯。他曾经对别人说,他一生最大的失误就是上大学时选择了被保送的物理专业,没有坚持去别的大学学自己喜欢的汽车专业。

许多人不理解他的这一举动,我则是知道他是最终被自己对汽车设计和制造的热爱牵走了。我想,这与我对木匠和机械的热爱相似,只是他爱的程度可能更高。这种热爱来自他小时候对汽车设计与制造的切身观察和玩耍,这一热爱是如此的强烈而又持久,以致于在他四十岁时还能把他拉回来。

我因此认为,对于许多人来说,少年时期的亲身观察和亲手操作对于兴趣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我觉得少年时期的亲身观察、亲手接触和亲手操作能使人通过活生生的感官认识对这种事物生出熟悉感和亲切感。这种熟悉感和亲切感会产生热爱,这种热爱会伴随我们的一生,并能让我们在长大后真正地对这类事物、这门技术或这门科学感兴趣、有激情,能让我们轻而易举、自由自在、自得其乐、满心欢喜地畅游于这个领域、工作于这个领域,从而容易在这个领域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我感觉这种通过具体接触产生伴随终生的熟悉感、亲切感和热爱的现象可能只能发生于少年时期,至少在少年时期最容易发生。这可能源于少年时期大脑既开放、接纳、包容所有的外界事物,又有最强的好奇心,对外界刺激也最敏感、最容易产生长久的记忆。所以少年时期更能够接受、喜爱一些事物,并自然地把它们做为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它们产生深深的熟悉感、依赖感和亲近感。以后再遇到它们时这种依赖感和亲近感就会被唤醒,会变得以与之相处为乐,以从事此业为乐。

到了青春期以后,人的心灵就不再那么开放、好奇、敏感,容易变得固执、麻木并排它,从内心深处难以再接纳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因而不但难以认同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更难以再产生熟悉感和亲切感。我觉得到了青春期以后就难以再培养新的、发自内心的兴趣和爱好了。就此而言,从四、五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兴趣和爱好的形成时期,错过了就不会再来。这也是我在此提倡“观察式”和“动手式”教学的主要原因。

这有点儿象人的免疫系统。在胎儿和幼儿时期,人的免疫系统排它性极小,倾向于认同、许可所有侵入体内的东西,并把它们记忆下来,以后再遇到时也往往作为正常成分,而不再产生排斥反应。这种免疫认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快速降低,代之而起的是免疫排斥,也即把原来不曾见过的一律视为异己,遇到入侵一律加以排斥、消灭。

4、教育目的和理念的多样化

教育目的应该多种多样。有的学校应该以培养知识性人才为目的,有的学校应该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有的学校则只以培养人为目的,而不以培养人才为目的。有的学校以培养兴趣和爱好为目的,有的学校以培养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而有的学校则没有任何培养目的。有的学校让学生以将来能对社会有所贡献为目的,有的学校让学生以将来能从社会获取利益为目的。有的学校鼓励学生损人利己,有的学校鼓励学生自私自利,有的学校鼓励学生明哲保身,有的学校鼓励学生损己爱人,有的学校鼓励学生舍己为公。有的学校鼓励学生追求名,有的学校鼓励学生追求利,有的学校鼓励学生不追求任何名和利。

教学理念也应该多种多样。有的学校认为人人都是生而自私、贪婪、残忍、邪恶的,有的学校认为人人都是生而无私、无欲、仁慈、善良的,有的学校认为人人都是生而双面、双性、双形的,有的学校认为人人都是生而多面、多性、多形而又可塑的。有的学校认为人和世间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有的学校认为人和世间万物都是轮回往复的,有的学校认为人和世间万物都是自生自灭的。有的学校认为社会是属于少数强者的,有的学校认为社会是属于大家的,有的学校认为社会是属于每个个人的。有的学校认为保守是最重要的,有的学校认为变革是最重要的,有的学校认为保守有保守的价值、变革有变革的必要。

有的学校认为集体是第一位的,有的学校认为个人是第一位的。有的学校认为社会的长久繁荣是最重要的,有的学校认为个人的及时享乐是最重要的。有的学校认为种族的延续和存在就是一切,有的学校认为尽情的欢乐和享受才是生命和生存的意义。有的学校认为有所发现和创造是人生的最大成功,有的学校认为“循而不做”才是君子的行为。有的学校认为扩张、侵略和杀戮是天经地义的,有的学校认为和平、退缩和善良才是存身立命之道。有的学校认为骄傲、自大、自以为是是人最为保贵的品质,有的学校认为谦虚、自卑、以人为师才是成功之道。有的学校认为人应该追求失败,有的学校认为人应该追求成功。有的学校认为社会从个体的失败和牺牲获利,有的学校认为群体从个体的成功和攫取受益。

教育目的和理念的多样化有助于社会观念和社会机制的多样化,不但是教育多样化的保障,也是思想独立和社会方方面面都能多样化的保障。

5、入学早晚的多样化

入学早晚的多样化是指有的学校让孩子们入学或开始学习的最早年龄为3、4岁,有的为5、6岁,有的为7、8岁,有的为9、10岁,有的为11、12岁,有的则为13、14岁,有的学校则是某个年龄(四、五或六岁)以上的任何年龄都可以入学。

对任何年龄都可以入学的学校,有的每一年各种年龄入学的孩子都混在一起,而有的则把孩子们按年龄或身高的不同分开。有的学校把同一年入学的孩子们归为一个年纪,教授相似的东西,有的学校则根本不分年纪,孩子们可以根据爱好和意愿自由地学习任何课程。

全国的孩子们应该平均几岁入学,不同的人同样有不同的看法。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信的研究或统计成果能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在很长时间之内,也不会有可信的研究或统计结果。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小孩,她或他究竟应该几岁开始进入学校学习,更是没有结论的,在很久、很久的时间之内甚至永远也不会有可靠的、正确的科学方法来给出答案。

看看历史,有的名人开始的早,有的名人则开始的晚。据说,莫扎特四岁就开始到处登台卖艺了,而陈省身到了十二、三岁还没有上学,也没有在家里学什么知识。

中国北方有句农谚叫“桃三、杏四、梨五”,是说不同的树开始结果的最早年龄不一样,桃树三年就可以开始结果,而梨树则要五年。与此相似,不同的人能够接受某种教育或知识的最小年龄也不一样。而且,对于同一棵果树,是否它一能结果就让它结,能结多少就让它结多少呢?我小时候我们家同时中了两棵一样大的小桃树。到了它们能开花结果的那一年,我妈妈要把所有的、刚刚长出的小桃子全部去掉,说是要让它们先长两年个儿,再结果。我等不及,坚决要求当年就让它们长桃子。作为妥协,一棵桃树上的果子全部被去掉了,另一棵的全部不动。结果,两年以后,没有让它结果的那棵桃树长的远远大于那棵早早结果了的桃树,长得桃子也远远多于那棵桃树。对某些人或某些知识来说,学习过早了恐怕也有类似的后果吧。

中国北方的麦子往往是冬小麦,也就是要在前一年的冬天就种下。如果等到第二年的春天才种,产量就会大大降低。对某些人或某些知识来说,学习太晚了恐怕也会有类似的后果吧。

所以,什么是早,什么是晚,为什么要早,为什么要晚,是很难确定的。对于冬小麦我们可以发现它最合适的种植时间,对于人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总结来发现人平均的最佳入学年龄以及不同的人及不同的才能应该开始进行培养的最佳年龄呢?可惜,目前我们对这方面的认识还太粗浅,社会对这方面研究的重视也不够。通过某些粗浅而零星的例子,我们大约知道绝大多数的人开始学习的年龄应该大约在3周岁到12周岁之间。但若欲进一步分类、限制就很困难了,而且也不太可靠了。而且我认为即使以后积累了较多的数据和结果,即使我们能发现一个平均的最佳年龄,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因此就让所有的或绝大部分的人都在这个年龄入学,因为人并不象冬小麦一样整齐划一,而且也并不都是冬小麦。社会需要的也不仅仅是小麦这一种作物,还需要各种其它的作物和蔬菜。

有人建议应根据智力发育的早晚把人分成不同的类,让他们有不同的入学时间。在我看来,这也是极其危险、有害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在某一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人在其它方面不见得相同或相近,有时甚至是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若按方方面面进行细致、精密的分类,结果就是每个人都自成一类。若仅按少数几个方面来把人分成几类,我们往往会发现每一类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甚至会超过类与类之间的差异。

即使每个人都可以被分别归类,即使知道为了培养成某种特定的人才,每一类人都有一个最佳的开始年龄,并有某一套具体的教学方法学习某一类具体的教学内容,我也不认为先精确或粗略地把人分类,然后再让欲成为某类人才的某类人都在这个最佳年龄入学学习最合适他们的知识的做法是正确的。除非我们肯把人分成足够多的类,比如几十类以上,并把欲培养成的人才分成几百类以上——如此以来,就需要几千种以上的学校,就自然实现了教育的多样化。在我看来,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有几百种不同的学校,并使任何一种的社会占有率都不超过10%,也就差不多够了,就可以算是实现了足够好的多样化了。

实际上,我不赞成把人分成类,因为我认为人与人真的是千差万别的,根本就不存在这类人或那类人,有的只是这个人或那个人。而且,对于整个社会或社会上的任何一个专业来说,我们不仅仅需要某类或某个专业人才的某一项才能,而往往是某类或某个专业人才的多种才能。除了专业才能之外,每一类专业人才中的一部分人最好还有一些其它的才能。比如,研究光学的人,除了大部分的人只需精通光学外,还需要有一小部分人精通数学,有一小部分人精通材料学,有一小部分人精通化学,有一小部分人精通量子力学、理论物理、电子学、自动化、计算机、天文学、生物学、人际交往、投资、管理、领导或办实业等。这些研究光学同时兼有其它特长的少量人才可以使光学吸收其它领域的技术和观念,或把光学成果实用化。除了每类专业人才的才能和知识需要分化外,每类专业人才的性格、观念等也应该多种多样,从而使这个专业保持足够的活力。

开始的早晚不但因人而异,因专长而异,即使对于同一个人学习同一个专长来说,开始的早或晚会对他以后的发展会有不同的影响,但究竟是早了影响好,还是晚了影响好,也是无法确定的。更主要的是,当太多的人开始得早时,社会就更需要开始晚的人;当太多的人开始得晚时,开始早的人就变得对社会更重要。

6、学校在其它方面的多样化:

学校除了在上面描述的各个方面实现多样化以外,还可以在任何其它方面实现多样化化。比如,有的学校只有男生,有的学校只有女生,有的学校既有男生又有女生。有的学校里老师全是男的,有的学校老师全是女的,有的学校既有男老师又有女老师。有的学校里老师全是年轻的,有的学校老师全是年老的,有的学校老师既有年轻的又有年老的。

有的学校里每个老师都是国家正规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每个星期或每个月还要接受一、两天的正式培训;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固定的老师,老师们都由各行各业的普通工作人员、管理者或专家来兼职。有的学校各门各科都有专门的任课老师来传授,且即使同一门课的不同主题也由不同的老师来传授,有的学校每个班则只有一个老师,这一个老师要教授所有的课。

有的学校规定每个班都要超过20个学生,不够20个时就要与其它班合并;每门课都要超过20个学生,不够时就要取消这门课。有的学校则规定每门课的师生比例都不得超过1:5,超过时即使会成为1:6,也要再加一个老师拆成1:3。有的学校每个学生大部分的课都是和20多个学生一起上,但每个学期可以选一或两门每次只和5个学生一起上的课。

有的学校从入学到毕业完全不分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也不分年级和班级,学生全凭兴趣和进度游走于各个专题或专项之间;有的学校从入学到毕业除了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进修各级外,还严格按年龄对学生分级分班,除了极少数极好的(低于1%)和极差的(低于1%)会跳级或降级外,98%以上的学生一律按部就班地上完各级才能毕业。

有的学校每个学生都有固定的教室和座位,从而都有固定的同桌的你,从入学到毕业一成不变;有的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固定的教室,学生升入每一个班级后都有一个固定的座位,从而也有一个固定的同桌,一年不变;有的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固定的教室,但学生的座位和同桌每过一个星期或月都随机地调一次;有的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固定的教室,但学生们没有固定的座位,可以随意坐,谁先来谁先坐;有的学校每个班级都没有固定的教室,教室都因课而变,学生们可以随意坐,谁先来谁先坐。

有的学校老师用白笔在黑板上写字,有的学校老师用黑笔在白板上写字,有的学校老师用蓝笔在绿板上写字。有的学校从小就用计算器和计算机,写字、阅读和数学等都用它们完成,有的学校从来就不让学生用计算器和计算机,写字、阅读和数学等都在纸上和算盘上完成。

有的学校用一个围墙围起来,学生们日日、月月、年年都生活、学习、玩乐于其中,人人都在儒家的书房式学校里执行着老子“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的伟大哲理;有的学校搞开放式办学,根本就没有校园和教室,走“与工农相结合”的办学方式,但不仅仅是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学生们“不但要学农、学工”,更要向科学家学科学、向工程师学技术、向艺术家学艺术,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而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方式;有的学校则是兼而有之。

如此等等,任何可以想到的都可以试行。

二、组合的多样化:

通过上述这些单个方面的任意组合可以设计出更多种的学校,再加上其它许多人的许多其它设计,就可以实现学校的多样化。如果再允许学生既可以选择一个或一种固定的模式和学校,也可以奔走于各个或各种不同的学校之间,就可以使教学更加多样化。在学校和教学多样化的基础上,再通过将任何一种学校的社会占有率都限制在10%以下,就可以实现教育的多样化。

三、教育多样化的意义:

在我看来,既没有任何一个我、你或他人刻意设计的具体的教育模式是最正确的、最全面的或最合理的,从而应在全社会普及推广使其处于主导地位,也没有任何一个我、你或他人随机构想的教育模式是完全错误而不可行的。这是教育多样化的原因和意义之一。

举例来说,在上面“教学内容、进度、程度和深度的多样化”中提到:“有的学校从小到大不让学生学任何具体实用的专门技术,只传授十几门五颜六色的抽象知识;有的学校除了一、两种专门技术外,还让学生学几门儿认为有用或必要的抽象知识;有的学校则让学生从小到大只学一种专门技术及与其直接相关的知识,除此之外不学其它;有的学校则让学生从小到大只学一种专门技术,除此之外不学其它知识。” 在这几种方式中,你觉得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呢?其实,好与不好都是相对的、都是因环境而变化的,正如老子所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人可能觉得上面的第一个方式不好,那是由于我们现在的教育几乎全是这个样子。有人可能觉得第二个方式最好,但当我们的教育全都是第二个方式时,你就会发现第一个和第三个也有不可取代之处。

有人可能说上面最后一种一直从小到大只学一种专门技术,除此之外不学任何其它知识的教学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其实,这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早已存在,那就是体育学校。许多小孩从三、四岁开始就天天在家长的安排下、在教练的指导下在体育馆或教练馆里抛洒着汗水、带着憧憬和梦想一点一点地向奥运冠军前进。为了体育上的荣耀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可以这样,为了科学和技术我们应该更能够这样。科学和技术应该远远比体育更重要,而且在体育上搞个不上不下,以后何以为生?让孩子学点儿技术和科学,以后即使不上不下,在工作、谋生和就业上应该还是仍有帮助吧。

有人可能觉得最后一个太狭隘、知识面太窄,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根本行不通。你不妨看看丁俊辉。有人说他文化程度低,难以成大器,劝他读读大学,提高提高素质。我倒觉得他读完大学的那一天就是神童变成庸人的那一日。人们常常说人家美国的运动员都是大学生,素质就是高,奥运会上常常一个人能得好几块金牌,却不知道那几乎全是吃药吃出来的。素质与知识无关。我常常看到的农村没有文化的妇女们并不比大学生们的素质低。我想,丁俊晖如果连小学都不曾上过,那他就会更纯朴无知、专心致志,得冠军就会更早、更多、更容易。

祖冲之和张衡并不见得懂世界地理、历史,也不懂化学、生物,更不懂英语、体育,可是他们的才华和创造有几个今天对这些无所不通的本科、硕士、博士、教授、院士能及?因此,学音乐、绘画、舞蹈、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哲学、英语或历史的又何必都要知道其中另外一行的知识呢?

扁鹊、华佗的知识面很窄,但后来通四书、精阴阳的饱学之医连两、三千年以前的麻醉和手术都不会,眼看着那么多人中风瘫痪,那么多孕妇难产而死,却只会袖手旁观。由此可见,知识面宽不见得就比知识面窄好。

古代和现代的中国,目不识丁的乡下农民沿街叫喊着劁猪骟狗,在一、两分钟就能找到正确的器官或组织并做好绝育手术,而气象严然、端坐高堂的名医、妙手竟连简单的剖腹产都不会。那些被人吹捧为华佗在世、扁鹊重生的名医、妙手资质真的就不如我们劁猪骟狗的乡下人吗?肯定不是,都是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观念的单调、狭隘造成的。

我在农村时,我们生产队里有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在他姐姐结婚不久就跟他姐夫学上了劁猪,没有两个月他就推着自行车沿街叫喊了。刚开始时周围的人都对他的水平持怀疑态度,觉得这么个笨人也能劁猪?本村没人用他,他就天天在外村走街串巷。后来有的人家猪该劁了,把猪圈拱反了天,别的劁猪的又没来,就只好找他。结果没有发生任何问题,这样渐渐地就家家户户都用他了。我由此知道,任何技术只要教授得体都不难学。

如果中国的医学不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而使中药和针灸彻底形成垄断,我想中国的手术医学怕是早就炉火纯青了。象给癌症病人做手术啦、给孕妇做剖腹产啦,应该早就普遍流行了。

再看看现在,高楼大厦平地起,哪个不是民工建?受过良好教育的城里人,怕是不仅仅是不屑于干这个行当,怕是想干也不会吧。博士、硕士满堂的高科技公司,造真芯片不会,造假芯片也都束手无策,最后还得请农民工来打磨、处理。人人都是无所不通、无所不精的全才,往往就意味着人人都是一无所通、一无所会的废物。

任何事物一旦形成垄断或独尊,任何领域一旦确立权威和正统,它就会走向单一,就会停止不前、有退无进。多样之意义不可不知,多样之必要不可不察,多样之体制不可不行,教育之多样不可不速行。

四、教育多样化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学校的这种多样化可能会造成学生们的过于分散,减少孩子们彼此交往、交流和玩耍的机会。为了使分散的学生们有互相接触、玩耍和活动身体的场所和机会,除了在学校里让学生们有共同的玩耍、放松时间外,还应在各个生活区建立体育游乐场和体育游乐馆,每天尤其是周末要免费开放。体育游乐场馆除了提供锻炼身体和嬉戏玩乐的空间和设施,还要组织各种体育和游乐活动,象足球、排球、篮球、乒乓球、网球、舞蹈、游泳、合唱以及各种游戏和节目排练等。这既可以让学生们锻练身体,还可以让他们培养一些体育爱好,更能让他们交一些朋友、增加与他人的接触和了解,在感情、信息、知识、技巧、看法和观念上得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样就可以增加与他人相处、共事、打交道的经验,培养协调和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还可以从别人那里得到启发、增强能力、开阔视野、舒展心胸。除了公立体育和游乐场馆,还应鼓励私人和组织建立他们自己的体育和游乐场馆或其它形式的锻练和玩耍场所和方式。也即,体育和游乐场馆也应多样化。

第五章、政府和社会对教育多样化的影响:

一、政府对教育的导向作用

在学校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方面,在单一化社会里政府的导向作用是最根本的、最有决定性的。政府往往通过权力(权)、名声(名)和财富(利)来影响教育。更确切地说,教育几乎完全被权、名、利所牵引,并因此被政府所引导。

任何时候的社会都需要多样化的人才,但政府往往对此视而不见或知而不行。即使龚自珍呼吁“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古代的中国政府仍然通过科举只招收文学人才。于是在花天酒地、吟诗做赋、歌舞升平之后就是社会的混乱和战败、崩溃和灭亡。

对于父母来说,教育子女就象农民种庄稼,什么能卖出去并卖个好价钱就种什么。人的脑子和身体就象土地。同一块土地除了最适的庄稼又可以种多种其它的庄稼,究竟种什么庄稼既取决于主人的爱好更取决于什么庄稼能带来收益、带来最大的利益。社会和政府鼓励什么样的才能、奖励什么样的才能、使有什么样才能的人获得权、名、利,父母和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当社会和政府让很多会作诗写赋的诗人得势时,天下大部分的父母都会努力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诗人。究竟吟诗做赋对社会有无好处,则不在考虑之内。当社会和政府重用很多会礼仪交际、谦让退缩的人时,天下大部分的父母都会努力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会礼仪交际、谦让退缩的人。究竟会礼仪交际、谦让退缩对社会有无好处,则不在考虑之内。当社会和政府让很多会考试的人得势时,天下大部分的父母都会努力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能考试的人。究竟善于考试对社会有无好处,则不在考虑之内。

政府错误的引导方向是有害的,但即使引导方向是相对正确的,单一方向的引导也往往是有害的。比如,如果社会和政府奖励的是大批埋头苦干者、科学技术创新发明者、社会知识理论创新发明者、善于操作或制造机械者等,天下大部分的父母就会努力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这样的人。这样的引导方向固然比只奖励文学人士对社会更有好处,但长久执行下去也会由于文艺创造的过于贫乏而使社会陷入僵化、失衡的境地。

所以,政府应该要么不做引导,把教育和人才培养完全交给市场来调节,要么进行多样化、多方向的引导。炎黄时代和夏商周时政府平衡发展各方面的技能,才有了包括诗词、数学和技术方面的巨大进步。东汉时政府招揽多方面的人才,才有了汉赋,才有了张衡制造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才有了对民间造纸术的接受、推广和提高。由唐宋开始只鼓励诗词人才,于是基本只有诗词的大量丰富。在我看来,引导教育的最好方法是政府和市场共同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来引导,也即既有政府多样化奖励的引导,也有市场需求的调节。

如果政府不做干预,社会对人才的各种需要大都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来实现。这种调节机制就象商品市场的价格调节机制,当某类人才缺乏时,这类人才的就业机会和报酬就会提高,从而吸引更多的人从事此业。但这种市场调节机制既不是完美的,也不是万能的。首先,它不能对足够多的不直接产生利润但又对社会的持续进步有贡献者给于足够大的报酬,比如翻译家、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社会学家等。其次,民众的盲目追求也会使人才供需出现大的失衡,导致人才的耽误和浪费,就象使商品供需出现大的失衡导致商品的滞销或毁弃一样。因此,对于教育来说,政府的干预和社会需求的调节都是必要的。

实际上,教育多样化的实现和维持也需要政府的干预。政府干预的主要目的应是防止垄断的出现,也即防止任何一种教育模式在社会上所占比率超过10%。同时还要支持新出现的教育模式、保护一些要消亡的教育模式。

二、比较或统一衡量的危害

为了实现或维持教育的多样化,需要防止在各个学生、各个学校、各个教育模式或各个教育系统之间进行比较或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这种比较或衡量的结果会对父母、子女和学校起引导作用,会导致比较或衡量出来的“好学校”或其经验或模式走向垄断,比较或衡量出来的“差学校”及其经验或模式走向消亡,最终导致教育多样化的消失。

美国的教育在西元2000年以前要比现在好得多。现在由于实行了统考,各个州基本上都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进行全州统一考试,按考试成绩评估每个学生和每个学校各年纪学生的学习水平,各学校之间的考试成绩在网上公布。各个州、城市或县对所有公立学校都要按学生们的考试通过率进行排名,通过率和排名情况也在网上一起公开,家长和学生可以随时查阅、比较。

与此同时,联邦或州的上级教育机构又对各市或各县教育系统的考试通过率制订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各市各县的教育系统为了完成上级的要求只有硬压各个学校,使各个学校都要有很高或越来越高的通过率。

这种排名和对通过率的要求给校长和老师们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使他们被迫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把课堂时间更多地用在对考试内容和考试题的反复训练上。上课时的拼写、阅读和算术大大增加,其它的动手活动大大减少,课后作业量也明显增加。

这里小学的课后作业都要求家长的参与。课后作业量增加就意味着学生需要的帮助和讲解增多、就意味着父母参与时间的延长和精力消耗的增加,会导致父母对学生责难的增加。其结果就是作业变成了一种折磨、恐慌和负担,而不再是原来设计的让作业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架起一个交流和互动的桥梁。孩子也会由于力不从心、差距加大以及父母的责难而越来越自卑。若一直照此走下去,就会出现美国教育的中国化,自由、宽松的美国教育将成为人们的回忆和梦想,就象黄帝到尧舜时代的禅让制是其后三、四千年间中国人的美好回忆和向往一样。

这种对各个学校按考试通过率进行排名的现象也正在导致美国的第二大教育模式——磁石学校(Magnet School)的日渐消亡。与常规学校相比,这种磁石学校有更多的选修课,更多的空间和设施,更小的班级。因此,这种学校里学生们有更多可以自由选学的课程,有助于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但这种学校的考试通过率往往都低于常规学校,排名常常很落后。这是由于美国政府的通过率考试在小学基本只考语文、数学等,在中学往往只考语文、数学以及或有或无的历史和科学。这样,学了太多其它知识的磁石学校的学生们在这些科目的考试通过率自然不及主攻考试科目的常规学校的学生们。

于是,上网看完各个学校的考试排名后,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种磁石学校的父母就越来越少。结果,这种磁石学校由于生源不足而被关闭的越来越多。剩下的磁石学校往往通过改变教学内容以适应,也即把教学重点也放在考试科目上,结果就是这样的磁石学校与常规学校越来越接近、越来越相同了。

这种通过率考试不但影响学校的排名,还影响各个县(市加上周围的郊区和农村)教育系统的排名。政府规定各个县的总体通过率要不低于多少,低于这个值时要逐年提高,要在三年内达到要求。于是这些县的教育系统只有加压于考试差的学校,要求它们把考试通过率提上去。这些考试差的学校往往是磁石学校。它们便要求磁石学校在三年内把成绩提上去,否则就取消其磁石学校的资格和相应的资助。在这样的情况下,磁石学校只有被取消或被同化的命运。对于通过率低而又一直无法提高的普通学校,他们竟也来个一关了事。

由上述实例可见,统一比较、排名或衡量对教育是有害的,会打击、消灭教育的多样化。我认为,要想实现或维持教育的多样化必须取消对学校进行比较或排名的做法,必须取消统一考试。

在中国则是往往按各种升学率(如重点率、总升学率等)来对学校排名或比较,结果导致在整个中国,老师为了考试而教,学生为了考试而学。考试成了唯一或最重要的教育目的,根本无法考虑人才的培养,更无法考虑什么样的才能和人才对社会是有益的。于是教育是为了考试而不是为了培养人才。在这样的气氛下,教育的多样化更难以实现。我觉得,不但要取消学校的排名,更需要用人单位在人才录用上不再过分重视是否毕业于名校、是否有较高的学历,而是改为重视才能和潜力。

三、盲从、求同和攀比对教育和教育多样化的破坏作用

我认识一家中国人,他们刚从英国搬到美国,住的离我们不远。他们有一个孩子今年刚刚上了小学,和我的小女儿在一个学校。有一次他问我,附近几家美国邻居家里也有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们,怎么看不见来这个学校上学。我告诉他那些孩子大都上市中心的磁石学校,许多中国人也把孩子送到磁石学校去。第二次再见到他,他很不平地说,早知道有磁石学校就把自己的孩子送那里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磁石学校好。我问他为什么好,怎么个好法。他答不上来,只是觉得这是显而易见的,便生气地说:“要是不好,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把孩子往那里送呢?”。我说:“不是也有不少人往这里送吗?” 他说:“这是社区学校,住在附近的人大部分都图省劲儿,所以才送到这里。要是magnet school 不好,怎么会有人费那么大劲儿,让孩子跑那么远去上呢?”我说,别人争着去并不能说明好。他说,他问过一些老师,有十几年教龄的老师,他们也说那种学校好。我说,老师说好也不一定就好,老师往往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他气愤之极,说“你说的都是歪理儿,一肚子歪理儿”。从此就基本不再和我说话了。

我在国外认识的中国人大都是博士学历,大都名牌大学毕业,全是中国的精英。我发现,几乎家家的孩子们除了上学都还在学钢琴或小提琴。我问他们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他们往往在支支吾吾后说“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或者说“对上好大学有帮助。因为美国的学校除了考试成绩外往往还看重你有没有其它的爱好和才能。到时候在简历里写上这些,再附上一封这些老师的推荐信,就容易上好大学”,还有的会重复钢琴或提琴老师的老生常谈,说“能帮助陶冶情操、完善性格,以后更容易融入社会”等。

这种盲从心理人人都有,我自然也不例外。当我第一次知道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钢琴或小提琴时,我也突然很着急,顿时觉得是不是由于自己的失误把自己的孩子给耽误了,或者是不是自己的孩子还没怎么成长就让别人的孩子超过了。于是,我也赶快给我的孩子找了钢琴老师,我的孩子也开始了每星期学一次,每天再在家里练四十分钟的钢琴学习。学了半年左右后,我渐渐发现女儿刚开始时的兴奋变成了后来的不情愿,而且她也似乎越来越不如以前爱思考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想是不是别人的孩子都在学,我的孩子就应该也学。

带着疑问,我也开始观察、问询我的美国白人同事,想知道他们中是否有学过钢琴或小提琴的。我发现其中大部分的都学过,最长的在他妈妈的监督下坚持学习了十四年钢琴,每天早晨都被叫起来学。短的也学了四五年。我思考和观察的最后结论就是停止了我女儿的钢琴学习。主要原因就是学得人太多了,学过的人也大都呆头呆脑的。

我们2008年四月从美国的西海岸搬家到了美国东南沿海的北卡州。搬来后听说这里有两个中文学校,为了简单,在这里分别简称为R和C学校。我向大家打听了一下,大家都说R学校好,历史悠久,大部分的中国人尤其是在当地有头有脸的人都把孩子送到那里上中文,学生有几千人,而C学校较新,成立于2003年,到现在也只有一、二百学生。我本来就不太重视学校的好坏,尤其不太喜欢规模大的学校,所以在进一步发现R学校离我们住的地方远,而C学校离我们住的地方近后,就把我的大女儿送到了C学校学中文。

后来呆得久了发现,我周围的中国人宁愿多开30分钟的车也大都把孩子送到R学校去。有的甚至就住在C学校旁边几步路的地方,也宁愿开车去很远的R学校。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就说那里好,去的人多,而且大家都上那个学校。后来还发现,那里有繁体字课,也有简体字课,但以繁体字课为主。有些大陆人在报不上简体字课的名时,宁愿让孩子在R学校学繁体字也不肯换到教授简体字的C学校。中国人重视学校何以到了如此地步,我对此大惑不解。

其实,R学校规模大只是由于它过去是这里唯一的一个中文学校。当时本地的中国人基本都是台湾人,于是教授的就是繁体字,过去的学生也不多。后来这里的华人逐渐增多,那个学校的学生才迅速增长到了几千人。最后竟到了人满为患的地步,虽然增加了许多班级,每个班还是爆满。后来有几个大陆人觉得应该有一个大陆人办的学校,于是才在几年前办起了这个C学校。由此可见,C学校的人数少只是历史的原因,并不是教学质量的问题。

对学习中文大家尚且如此重视两个学校之间的比较,根据人数的多少就可以否定一个学校。我想,若是将学校与升学挂钩,情况会何等严重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种严重的求同或盲从心理下,两个本来一样的学校只要有一个由于纯粹随机的原因而首先出现一些成绩、人数或声誉的偏差,就会很快被另一个完全盖住,不是逐渐走向灭亡,就是永世不得翻身。

我上学时我们县的高中就正好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在大约77年恢复高考前或高考刚开始不久,我们县有大约五个高中,规模相当,名声相若,生源和师资也基本相同,根据人口分布合理地分散在全县。

高考出现后,各个高中在第一年的录取率上只有很小的差别,其中一中、二中稍好于其它的。于是,就有稍多的人,尤其是复习生和重视学习的家长,倾向于上一中和二中。其后争着上一中和二中的人就越来越多,一中和二中就有越来越多的好学生。大约三年后五中和三中就变得很差了。又过了一、两年,五中的高中部分就由于招生不足而被取消了。等到83年我上高中时,连二中也已经很差,在我高中毕业后的第二年,二中的高中也被取消了。

我上的就是二中,我也经常到附近的一中去,我没有觉出我们二中的老师比一中的差。可是在盲从心理下,大家还是纷纷争着把自己的孩子往一中送。于是,善于考试或喜欢学习的好学生大都去了一中,不太善于考试或对学习不太感兴趣的只能去二中,于是推动着二中的高考录取率继续逐年迅速下滑。最后二中每年能考上大学的只有一两个人,高中每个年纪的学生由过去的几百人下降到一百人,只剩文、理各一个班。同时,一中的招生数量则迅速上升,在我高中毕业时每个年纪大约有8个班,而且每个班都有更多的人。

2009年夏天又回国时我发现,现在连我们县的一中也成为差学校了,在一千多毕业生中能考上二本的只有寥寥几个。好的学生都跑到省重点正定中学了,据说正定高中每一个年纪就有好几千人。我想,如果听任自由竞争的话,全中国大概最后只能剩下两三所高中了。

由此可见,盲从、求同和过强的竞争(攀比)心理最后导致的就是单一化、垄断和独裁。文化大革命能在中国近代发生不是偶然的,妇女裹小脚能在中国古代普及并持久也不是偶然的,按文学才能来选拔官员并延续千年之久也不是偶然的。

不克服这种盲从、求同和攀比心理,不要说教育的多样化,就是维持当前单一化教育下学校的数量都是不可能的。为此,在社会上应该树立观念的多样化,只有大部分人都有了独立的观念和思考,有了求异思维,教育的多样化以及整个社会的多样化才能逐步实现。这种独立、求异的观念应从儿童和小学起开始培养,学校应强调学生们要独立、求异,要我行我素,要敢作敢当,要顶天立地,要自为自成。

第六章、成人教育及其多样化

一、成人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把教育限制在人们年轻时上学学习这个时间内,在人们毕业走进社会后,往往只在开始一个新工作时接受一点儿职业或专业培训,除此之外则基本不再接受任何正式的教育。偶尔也有些成年人上夜大、网大,但这些人毕竟只是少数,而且往往仍以年轻人为主。

那么,毕业后的年轻人、中年人和老年人究竟应不应该接受后续的成人教育,值不值得再继续接受教育呢?在我看来,不论是对社会、对家庭还是对个人,成人教育,尤其是多样化的成人教育,都是有益且必要的。我在这里把针对走上社会、从事工作的人们的教育统称为成人教育。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一个人离开学校走上社会的那一刻,就是他独立地谋生存、求成功的开始。从此他就踏上了漫长的以劳动换取衣食住行并生儿育女、奉养老人的操劳之路。路上有欢乐也有痛苦,有成功更有失败,有光荣更有屈辱,有顺风时的扬帆直下更有逆风时的苦苦挣扎,会遇到温暖和阳光更会遇到酷冷和风霜。

一路走来,即使是利刃也会被敲打得满是豁口,即使是皮鞋也会被磨得破损,即使是骆驼也会需要再次补充水分和食物,即使是坚强的心灵也需要安慰和鼓励。可我们的社会却对此视而不见,没有人来重新磨砺残缺的刀口,没有人来修理破损的皮鞋,没有人来补充骆驼的储存,也没有人来安慰我们伤痕累累的心灵或抚摸我们劳累不堪的身躯。

得不到合理的修复,不但我们自身失调、难受、痛苦,我们的家人尤其是我们的子女也即社会的下一代也会由于我们身心的不健康而无法得到最好的成长,社会也会由于我们无法达到或维持最有效地工作状态而运转艰难、效率低下,我们中严重失调的甚至还会杀人放火、为害社会。成人教育的必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在我看来,在心理和社交方面,成人都比有父母和社会照顾的、尚未开始工作的年轻人更需要接受心理、社会、观念、公德等方面的教育,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走向社会后所处的环境更复杂、残酷,他们所要扮演的全新角色有更大的责任、要承担更大的压力,他们也有更多的方面需要考虑、照顾,这时候与事业和工作相关的教育和咨询会对他们有莫大的帮助。他们在新角色下频繁受到打击或折磨的心灵需要得到辅导和滋润,他们时时直接面对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生活困惑使得他们的社会观念和家庭观需要得到增强和修正,公共道德也需要得到提高。

实际上,这看似是社会在帮助个人,其实更是社会在帮助社会自己,因为在社会帮助个人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社会也就解决了自身的大部分问题,比如:公德、公平、廉洁、公正、兼爱、平等、自律、守法、自爱、自立等。

同样,在知识和技术方面,成人教育也会比成人之前的学校教育更有成效、更能促进生产和创造,因而对社会更有益处。这是因为人们开始工作后,接触到的技术和问题都更真实、具体、实际、急迫,因而求知欲更强,学到知识、技术和方法后能更快地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能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和创造力,有助于迅速提高生产效率和科技水平。

除此之外,在人们成人后体育或身体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远远大于在年轻上学时。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长,走上社会、参加工作的人们由青年而中年,再由中年而老年,身体逐渐走向下坡,与职业相关的疾病也更容易发作,人们也因此比身体正在成长、壮大时更需要体育活动和锻炼。成人们健康的身体不但能为社会节省大量的医疗开支,更可以保证他们持久、稳定、高质量地为社会和家庭服务,从而有助于为社会增加更多的收入、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更多的进步。

二、成人教育的多样化

为了简单地区分,我们把成人前或正式工作前的教育称为学校教育,把成人后或正式工作后的教育称为成人教育。我认为成人教育包括和涉及的方面应该比学校教育只多不少,只是成人平均每年用于学习的时间往往要少于其用于工作的时间。

在我看来,成人教育至少可以包括身体锻炼、心灵修复(感情、信仰、宗教等)、职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公德教育、社会学(金融、经济、体制)教育、哲学和观念教育等。身体锻炼可以包括各种体育活动和运动,比如球类(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陆行类(跑步、走路、跳高、登山、自行车、骑马、划冰等)、水类(游泳、潜水、船类等)、空中类(人力飞行、滑翔、跳伞、翅翼飞行、火箭飞行等)、技击类(拳棍、刀枪、射箭、射击等)等。每个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任何活动,达到规定的运动量者能得到象征性奖励。

心灵修复可以包括任何有助于放松心情、滋润心灵、建立或强化生活信仰的活动,如唱歌(爱情歌曲、亲情歌曲、生活歌曲、奋斗歌曲等)、听道(道、儒、佛、伊斯兰、天主基督、各种大法等)、修身(如何提高情操、改进观念、完善行为等)、自省(反省近期行为的得失以及如何提高等)、践行(对自己错误的言行进行赔偿)等。

职业知识教育是指对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有助于职业技能提高的教育,可以包括职业技术的再训练和更新,职业知识的再学习和更新,以及与职业相关的其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训等。

专业知识教育是指对各种专门知识进行各种水平和阶段的学习,可以包括材料学、机械学、化工学、天文学、自动化、计算机、物理、数学、地理、气象、地震、环保、种植、养殖、外语等各门知识。这种教育用以满足某些人的爱好和求知欲,使某些人能在一个新的方向上发展自己的才能和职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和爱好选择任一科目中任何水平的课程。

公德教育是要对个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责任、社会义务和社会权力进行提醒和强化。公德教育在观念上也应实现多样化,使人们有不同的公德观。

社会学教育旨在让人们认识社会的运行现象、原理和规律,从而使人们能清醒地认识社会的现实和未来,避免社会上的芸芸众生都是任人欺骗、愚弄、宰割的群羊。社会学教育至少可以包括历史、体制、经济、金融、市场、舆论、管理、行政、廉洁、正义、公平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哲学和观念教育旨在使人们对世界、自然、社会和科技有各种独立的、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以防止社会的单一和僵化,保证社会的灵活多样。每个或每类哲学和观念教育课应大力宣扬自己所主张倡导的观点和观念,不同类的哲学和观念教育课应宣扬不同的观点和观念。比如,有的宣扬自私自利对社会有利,有的则宣扬克己奉公对社会有利;有的宣扬勤奋努力对社会有利,有的则宣扬懒惰散漫对社会有利。

除上面所列举的一些教育内容外,成人教育还可以包括各种其它内容。成人教育也要实行多样化,不但教育内容要多样化,教育方式和手段也要多样化。象学校教育的多样化一样,成人教育的多样化也要求任何一种成人教育模式或教育内容所占的社会比例都不超过15%。当其中具体的一类或一项教育内容或教育模式对社会人口的占有率超过15%时,要强行将其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多,并要求分解后的个体彼此有明显的不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