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得169

来源: 北平 2018-06-19 06:24:3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78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北平 ] 在 2018-06-19 07:56:0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世上根本没有圣人存在。以孔子为例,撇看后儒吹颂,单看《论语》,孔子喜怒哀乐亦如常人,唯知识见解超过当时之人。如,“是可忍熟不可忍!”嘴上怒极,却无行动,还是忍了;“子见南子”,正门不通,也试着随俗走后门。这些行为都有不“恒”之嫌。

儒家教人做好人、善人、君子,努力成圣。而现实却是“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这种的人多多,而且混得都不错,此中矛盾儒家又采取“隐”的方式处理,这样做时间长了,就形成一种思想上的“虚而为盈“风尚。如,子曰,“食色,性也。”而宋儒言倡导,“灭人欲,存天理。”显然,前者更贴近现实,后者以虚为盈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虚而为盈,看上去很美,如,仁者无敌,很美很诱人。而现实往往是冷酷的,如,进化论认为人的祖先是猿猴。那些遗老遗少当然接受不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