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评电影《芳华》,只分析人物

青春是绚烂芬芳的花季,每个人都渴望在熏得游人醉的春光里绽放,只为美人折,这就是总让人怀念的“芳华”,稍纵即逝的“芳华”。冯小刚的《芳华》不过是用电影的方式诉说了晏几道笔下“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或是朴素唱的“那片笑声让我想起那些花儿,她们都老了吧,她们还在开吗?幸运地是我曾陪她们开放。“

对青春的眷念,不止是因为它的短暂,美好,根本是因为,这时期,多数人从假装大人到真正长成大人,从懵懵懂懂过渡到认识了自己,明白自己要什么;这时期,友情来得容易,维护成本也很低,很容易找到归属感。因为不够成熟,没有形成独立的三观,急于从身边人的评价认识自己,获得认同感。学校,部队这些集体生活,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交往的平台,固定的,规律地生活使我们很容易与他们建立紧密的联系,扮演我们想要扮演的角色,春暖所以花开;这个时期,只要融入集体,就不用害怕孤独,只要接受集体既定的生活模式,就可以轻松回避“我是怎样的存在,我该如何存在”这个常让人困惑,甚至痛苦的问题。

从小缺乏关爱的小萍,原以为进入文工团这个大集体,就可以摆脱拖油瓶的命运,获得一直以来渴望地爱。但谁让她是半路进来的成员,林丁丁这个小团体,为了显示自身的中心性,难以避免地要孤立,排挤新人,其她成员为了避免也被孤立化,一般会选择与团体站队。这与层出不穷的校园霸凌是一样的情况,无所谓什么善恶,不过是暴露了人性中的弱点。想起小时乡下各村间因为地界划定问题,两个村民大打出手,其中不乏身处不同村的父子,翁婿等,平日里他们也都是互相照应,无冤无仇的乡里乡亲。 郝淑雯后来看到刘峰深陷困境,慷慨相助,不正说明她其实也有善的一面。花开两面,一面是魔,一面是佛,成魔还是成佛,对于不成熟的,没有稳固价值观的青少年而言,主要决定因素还是环境。

至于活雷锋刘峰,萧穗子有句算是说对了,他更愿意牺牲,这样就可以被当成英雄,被人歌颂。他渴望荣誉,享受被人需要,所以可以没有底线,无原则地“学雷锋”,这是低自尊的人对世人的一味地讨好,这是他寻找自我价值的途径。即便婚后,刘峰在妻子抱怨他整天呆家里,不出去赚钱,他为讨好妻子南下,结果妻子又跟人跑了。不是好人没有好报,而是要做有原则的好人,不仅知道自己要什么,也得明白该捍卫什么。一面呈现着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形象,一面却倾心于一个爱慕虚荣的女子,可惜你能给的只有体贴,温情,而不是她要的荣华富贵。最后,刘峰与小萍走到一起,也算各取所需,并非真正的爱情。小萍渴望一个拥抱,甚者把自己冻病来获取母亲的拥抱,惦念刘峰十多年的也是为一个拥抱,而刘峰能给的恰恰是呵护式的拥抱。

小萍恨林丁丁,不止是因为是林丁丁害得刘峰被下放,分开了她在亲身父亲死后,剩下唯一关心,在乎她的人,还因为她内心无比渴望,珍视的温情,竟被林丁丁无情地,甚者厌恶地抛弃,这对她的自尊是多么大的打击呀,莫怪她说“一辈子不会原谅林丁丁。”连带着一起把文工团都给恨了吧,所以她装病不肯当替补。她从进文工团一开始就是为了融入集体,摆脱过去的孤独,无依无靠,要一种被认可,被接纳的归属感,而不是为了当领舞。但是, 当卫生员救死扶伤的过程中,何小萍终于获得了她一直渴望的认同感。只是后来被宣传成英雄所带来的过度关注,让她迷失自己,这才是她精神失常的真正原因,而不是战争的创伤,月下独舞应是唤起了她潜意识里的自我。

这些年轻人如果是朴素歌里的那些花儿,那刘峰应该是“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何小萍是陆游笔下“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经历过的人总是特别怀念那个时代,因为那是个大变革的时代,不觉间改革的”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各自散落在天涯”。芳华过后,无论结甜的,酸的,苦的,还是涩的果,都曾姹紫嫣红过。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