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前半生》中变成了“贺怼怼”?靳东:贺涵犀利狠辣却也善良柔软

来源: Vita_Bella01 2017-07-12 16:56:5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5818 bytes)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E1ODI2MA==&mid=2651791531&idx=2&sn=e3c83f3653ba4818071c362ce8acff02? 

由靳东、马伊琍、袁泉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大戏《我的前半生》正在北京卫视品质剧场热播。该剧一经播出,势头颇猛。豆瓣评分一度冲到8.2分,收视率更是节节攀升,以#我的前半生#为话题的微博阅读量近3.7亿,还有37.4万条讨论!

 

无论是演员搭配,还是内容着眼点,《我的前半生》都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由靳东、马伊琍、袁泉、雷佳音、吴越、陈道明、邬君梅、梅婷等组成的“王炸般组合”,实力与影响力,观众都有目共睹;剧中对于当代都市人情感观、价值观的深度探讨,对于女性独立精神的探寻,也在开播之后,数度成功引爆话题榜。

 
 

 

剧中,靳东再度饰演一位“高端人士”——咨询界精英贺涵,气质儒雅、冷静睿智,有人说这个人物是欢乐颂里“谭宗明”的加强版,但细看之下就会发现,相比老谭浑然天成的成功,贺涵无疑展现出了商业精英更丰富的一面:

 

资深、专业,所以才会在离职时被众多大客户心甘情愿追随;他面对职场商战游刃有余,才能做到无论面对胜负,都能从容不迫的着手下一步计划;

 

深谙世事,所以在面对失婚家庭主妇罗子君时,才总能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所在;

 

情感克制,事业至上,与唐晶恋爱十载,依然把事业放在生活的首位,当两人卷入同一场商战时,“交情是交情,生意是生意”仍是他信守的原则。

 

同样是职场精英,老谭是一个成功温和的完美男人的话,那贺涵这个商场精英则带有一点凶猛的攻击性,这种桀骜与犀利,理智克制地隐藏在儒雅睿智的气质之下。如果说老谭像“面子”,贺涵才是那个“里子”,面子与里子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当代都市精英图谱中的极具特色的代表性人物。

 

“如果生活中碰到贺涵这样的人,可能觉得挺事儿的,假模假式的,但其实这种人挺有意思的。我觉得一个人对自己有过高的要求,甚至于有了一种稍微的病态,可能他才能在他的领域里做到高精尖。”咨询圈的新鲜背景、倾向于关注当下的现实题材,正是吸引靳东接演这部戏的原因。

 

“一片一片贴出人物”,  

戏里戏外“行动大于一切”

 

拍《欢乐颂》时,靳东只有40场戏,这其中还包括N多场打电话的戏份。在如此有限的空间里,他只能努力从字里行间里找一些人物关系,最大化地呈现人物的完整形态。也正是这份用心,让他饰演的老谭成功跳出剧本中“霸道总裁”、“护花使者”的简单套路,打造出“极品男神”新标杆。

(靳东《欢乐颂》)

 

而面对贺涵时,靳东只觉得更加酣畅淋漓,因为这个角色不管是感情线、人物关系、人物变化都是完整的。

 

虽然剧中并没有铺开说咨询圈里的事,但对这个行业的好奇,也是吸引靳东出演这个角色的原因之一。他时刻提醒自己,“每饰演一个人物的时候,都要力所能及地去掌握一个行业。”对于靳东来说,每部戏都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过程。他说道:“学习完这个行业之后,我觉得不管是戏里还是戏外,都有巨大的收获,这是让我最开心的一个事。”

 

为角色下苦功夫,是靳东一贯的工作态度。《伪装者》中汪曼春的扮演者王鸥曾看到过他的剧本,标注密密麻麻,细致到了每一场戏该有的情绪和语气,有的地方还写着“大提琴”“钢琴”……问过后才知道,原来那是他认为适合的背景音乐,有助于演戏时更好地代入情绪。

 

在靳东看来,“一个人物能够最终呈现,一定是要花很长时间,一点一点像贴片一样贴上去的。”拍摄这部戏的过程中,他会根据自己的理解,不停的给贺涵添加东西,有时是一种职业气质、一种生活习惯,“比如咨询圈的人一般不会花太多时间跟你聊天,他们说话言简意赅、一针见血;”有时是姿态、形态、走路的方式等细小的东西,“一个人形成的习惯或风格,往往都体现在他不经意间的动作中,是他的职业、所处的位置、身份等构成,习惯成自然。剧中看似很小的细节,其实包含了角色的生活态度和‘三观’”,靳东说。

 

谈到贺涵这个角色的优缺点,靳东如是剖析这个角色,“从局外人来看,他最大的缺点是不近人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我就是要用最短、最快、最有效的时间和方式达到我的目的,其实也并无不妥之处。”在靳东看来,“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把贺涵这个人物概括了的”,但体现在表演上,靳东践行的却是戏剧法则之一“行动大于一切”来呈现贺涵这个角色,“剧中贺涵不会喋喋不休的去告诉对方说,我喜欢你,要照顾你之类,通常都是把所有的事做好,体现在行动上。”比如换了房间、装修好房子才向唐晶求婚。

 

就这些特质而言,靳东表示自己某些方面跟贺涵挺像的。在家庭教育中,他也践行“行动大于一切”的原则,“像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一定是你的行动对他产生了真正根源的影响,而不是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反而引起他的逆反心理。”在作品上,他表示自己一直不太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因为不想说太多让别人觉得像说教,在他看来,他所有的观点和态度都已经在作品里了,“大家看我的戏就足够了”。

 

被称“贺怼怼”

靳东:现实残酷,宁愿毒舌

 

剧中贺涵面对被抛弃的家庭主妇罗子君时,没有丝毫安慰,而是频频毒舌打击她,虽然这些话后来被一一印证都是真理,但网友对这样的人设还是略有微词,“是不是有点演过了?”还将其角色冠名“贺怼怼”。

 

对此靳东反问:“你怎么奢望一个能力特别强的人,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跟对方说好话呢?在我看来那是不可能的。在我最初设计贺涵这个人物的时候,就是言简意赅、干净利索,没有多余的废话,绝不拖泥带水。”

 

在靳东看来,贺涵正因为深谙世事才会这样,“现实就是这样,没有人会给你太多空间,让你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今天这个时代的市场上,现实主义题材太少,而现实又是如此残酷,所以我宁愿饰演一个尖酸刻薄的贺涵,让大家更多关注自己周遭发生的事情,这也是我拍一部戏的意义所在。”

 

相比靳东以往的角色,贺涵的犀利狠辣让角色更富色彩,但面对其不近人情,为达目标不择手段的一面,靳东也曾矛盾过。作为演员来说,他始终心存美好,认为“生活的疲累、艰辛都不足以把人打垮,根源在于人始终有特别美好的愿望。”故此他希望自己饰演的角色,也能够积极向上。但贺涵呢,在故事的前半段可能真的算不上太“美好”,因为他太过理智、太过“冷血”、还有一点点毒舌,当观众站在失婚妇女罗子君的角度来看时,一开始可能并不会喜欢他。但最终靳东还是坦然接受了这个角色,因为在他看来,“诸如贺涵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如果他能够被大家接受,拿来讨论,我觉得才是最有意义的事。”

 

被问及生活中的靳东是否也有“毒舌”属性时,靳东直言:“我在生活当中好像也不是那种特别会说漂亮话的人。”

 

随着剧情的推动,观众会发现,毒舌只是贺涵性格中的表面,贺涵的真正的内里状态,大概是靳东所理解的,“他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但归根结底他心里是一个极其善良、极其柔软、极其感性的人。”在后期,他愿意为了爱的人放弃一切,足以证明这一点。

 

纵观靳东以往饰演过的角色,不难看出一个共同点:角色一定是一个重感情的人。靳东表示,这跟自己的价值观息息相关,而人与人的可爱的点也在于这。靳东表示:“回顾那些80年代的电视剧,如今回头还能看的,一定是人物关系特别好,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情感特别饱满的,这就是作品和观众之间的共鸣。”

 

 

从不刻意转型,喜欢水到渠成

 

初次看到《我的前半生》中贺涵的造型与人设,不少网友疑惑:“靳东怎么又演了一个霸道总裁?”

 

而看剧之后,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别之处。

 

《欢乐颂》系列中的老谭:身家上亿,谈吐不凡,是安迪的忠实拥趸,但好的有点像千年备胎。↓↓

 

《伪装者》中的明楼,表面风光,做事严谨,实则游刃于两方,步步惊心。↓↓

 

《我的前半生》虽也是霸道总裁,但又格外的不同,他一面是对生活吹毛求疵,对感情专一,一面却毒舌且“自私”,为达目的决不罢休。↓↓

 

大概当网友看到穿西装扎领带,又是同一个演员演的角色时,都会习惯性认为这个演员是在重复一类人物。于是当靳东选择出演喜剧类电视剧《恋爱先生》时,又会有新的疑问“他是想挑战新的角色吗?”对此靳东直言,作为演员,想要在自己有限的艺术生涯里,去演不同的人物类型,塑造不同的角色的愿望是肯定的,“但我从来没有刻意为了所谓的改变而改变,因为就像生活的未知一样,你也不知道未来会有哪些题材来找你。”他坦言自己更喜欢这样一种“水到渠成。”

 

从演员到出品人,把控整部剧的质量

 

除了演员,靳东在《我的前半生》中还有另外一个角色——出品人。

 

首次聊这个剧本,靳东回忆:“应该是2015年,大概九、十月份,可能还早,我记得挺热的。”而买下剧本的时间则更早,2011年。从2011到2017,一部好剧兜兜转转到今天才拍成播出,其中有很多人的执着与付出。

 

在创作上,靳东有若干偏好:他喜欢聊剧本时,能够有理有节把自己真实想法说出来,而又不让人反感的人,比如导演沈严,“他很注重保护演员们的情绪、想法和感受,会提前很早去现场,把东西都布置的很好”;他会在每拍一部戏之前,拿出大量时间来做案头工作,会跟导演、对手戏演员聊很长时间,因为在靳东看来“戏剧之所以能够称其为戏剧,最起码演员之间要勾勒出人物关系应有的一个形态”。

 

他也会觉得当下的某些拍摄习惯并不好,比如有的演员拍完一个镜头就离开现场了,好像剩下的故事跟他没关系一样,在靳东的认知中,“一场戏中当你知道镜头要拍什么时候,自然而然知道怎么表演,彼此是相辅相成,完全息息相关的”;他敬佩用心表演,时刻在现场“每个道具都惦记着”的陈道明老师,两人一致的工作态度,让他们走得特别近,私下两人会“喝一小杯红酒,小酌一下”,也会“谈谈戏剧,谈谈影视,谈谈当下,谈两代人不同的理解和认知。”

 

也正是这样一种创作心态,推着靳东一步一步从演员到出品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靳东形容:“就像你设计好了图纸,最终出来的效果,跟你当初的预期方向偏差不大。”

 

在靳东看来,当下社会渠道五花八门,载体多屏互动,想要像以前那样靠影像或视觉冲击对观众产生影响,已经很难,“一般不会超过一分钟”,在这种情况下,认真勾勒人物关系、刻画人物性格就显得弥足珍贵,也易于从内里打动观众。这也是为什么他选择出品《我的前半生》这部剧的意义所在,“我们尽可能如实的去反映我们当下的这个情况,当然会有各种不同的声音进来,我觉得都是可以接受的。我们无意说教,只是力所能及从一个最客观的角度去呈现,表达这样一个时代。”

 

作为一个演员时,靳东对自己的要求是把自己的戏演好,随着演的戏越来越多,他不再满足于这一点,他希望整部剧都好,而出品也是创作的一部分,且话语权更大。

 

靳东的“前半生”

话剧是“心里的一丝牵挂”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跟靳东聊起话剧,他总是显得特别嗨。

 

我的根在舞台上”靳东用这句话表示他对话剧的热爱,“之所以在舞台上这么多年,从不间断,也绝不允许自己离开的根源是,只有在舞台上表演才是连贯和持续的,舞台更像人生,大幕一拉开,没有回头路可走。”从专业层面来讲,比起电视剧拍不好可以再来一条的表演方式,舞台剧上,演员力所能及把一切经过精心设计的细节,不留痕迹的表演出来的表演方式更考究功夫。

 

前不久,靳东与自己的几位好友一起成立了北京当代话剧团,成立后的第一部戏,他选择了易卜生的《海上夫人》。“在此之前,我演话剧从来没有间断过,只不过没有像现在这样被那么多人关注过,”靳东感慨。“话剧真的是举步维艰,因为它的受众面越来越窄,今天更是一个快节奏时代,没有那么多人有耐心看完一部话剧。”

 

但对于喜爱它的靳东来说,不管如何,这条路还是要走下去,因为“不管再快、再高速的时代,人起码有那么一个时刻,需要静下来。如果一个人连静下心来都不懂的话,我觉得这个世界越来越可怕,一味去追求快或完成什么。”况且,对于演员来说,“它是一个更加系统,并且持续连贯的一个培训学院,所以到今天,我也没有忘记初心。”对于话剧,靳东表示“心里总是一丝牵绊。”

 

拍影视剧,一条不行还可以再来一条,容易养成演员的懒惰心理,但舞台剧不行,站在台上就得全神贯注,“哪怕你只是站在那里,手指头轻轻抠了抠裤脚,观众的目光都会被你这微小的动作给吸引。”这种对表演的敏感与专注,是靳东一直都在追求的,所以他希望自己在未来一两年之间,能够争取演一个话剧角色,用舞台来督促自己不要懒惰。

 

对于影视剧,靳东也不拧巴,他表示,“如果有一天,我实在没有精力或兴趣,我也会很直白的说出来,我就不做了。”

 

 

后记

 

对于自己塑造的贺涵,靳东也用“每天跟要开屏了似的”来调侃他。“试装的时候,我进了服装间一下子就慌了,特别长的两个钢管衣架,一溜有二三十件衣服,有十一溜,我第一反应,这要是穿一遍,一天也穿不完。最后基于对贺涵这个人物的了解,我只选了一些。”少既是多,是他戏里戏外贯穿的法则。生活中,靳东的服饰风格也格外简单、随意,“永远黑白T,一条运动裤,怎么舒服怎么来。”

 

对于工作和生活,靳东向来要求自己做到两点:做事之前想清楚初衷,不做无谓的忙碌;忙过一段时间之后,一定好好的进行一段反思,“像过电影一样,想自己过去三四个月做了什么。”他也表示,未来一段时间,自己也会重新调整步伐:“这两三年太累了,没有一定时长的休息,或者补充营养,会让以后的人物略显苍白,或者相较而言不是那么丰富和丰满。”谈到这,靳东表示:“大家可能再也见不到我一年拍三部戏了。”

 

所有跟帖: 

这部剧很有观赏性。剧中人物的刻画都多少有些夸张,但是却是现实生活中典型人物的精炼提纯。故事也很吸引人。楚乔也很好看。 -wantong- 给 wantong 发送悄悄话 (88 bytes) () 07/12/2017 postreply 17:34:4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