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作家立的随笔——房子II

来源: 2017-04-25 19:42:2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862 bytes)

本文没有入选任何出版物,由非作家,业余写作爱好者,立,创作完成。

 

房子

杜甫的有一些诗,我一直不能喜欢。比如那首,“车辚辚,马萧萧”。在中学时学到他的那句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当时,我和哥们们都兴奋得相互击掌欢庆,把帽子扔到空中,如果不是老师上课时不让我们戴帽子的话。不过,后来这句我也不喜欢了。杜甫的诗感情一旦不加控制时,写的就不好了。至今仍然不喜欢他的这句大庇天下的狂想。而且知道了,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也未必天下的寒士都会笑逐颜开,搬进杜公馆里。可能有人仍然住在自己的狗窝里,有人仍然驾车沿着公路流浪。有人会把两千元卢布直接捐献给教会。总之,我觉得这首诗真是一首糟糕的诗,它没有能用诗的方式表达出一种优美的崇高的情感,而是有些世俗气。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缺乏个体的独立性,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这就是两千多年来,文人写的诗中很少很少有追姑娘的大胆的情诗,而是连篇累牍没完没了的写那些离愁别恨,相思之情。如果把那些相思的诗去掉,再把哀怨个人仕途失意的诗去掉,中国古代文人写的诗就所剩无几了。后来,有一天读到奥登写的《Refugee Blues》中一段写到房子的诗句,一下子非常的感动。那种感动,是一种诗触及到心灵的感动。那里是只有某种神性的东西才能够触及到的地方。再次想到,人不是动物,诗是永恒的。


Dreamed I saw a building with a thousand floors,
A thousand windows and a thousand doors:
Not one of them was ours, my dear, not one of them was ours.
                                              Refugee Blues - By WH Auden


奥登的声音太好听了。但是,奥登的诗是无法翻译成中文的,比如那首我极喜欢的,carry her over the water,就是这个简单的标题,怎么翻都变扭,没有奥登的那种声音,和那声音里的情感。所以我一直不喜欢他。我觉得他要是今后写的诗能注意到这点有所改进,我还是会喜欢他的。可惜,他已经不再可能写诗了。在天堂里,没有人写诗,也没有人工作。我非常向往那里。那里的生活美好,每天,从早到晚,人们都在睡大觉。而且

不存在失眠的问题。

天堂旅馆

天堂是一座很大很大的旅馆,
里面没有人拥有土地,
每个人都有一间自己的房子,
房门上写着你的名字,
屋子里摆着一束鲜花,
房间的水瓶中装的是
天堂里的水。

每天都有许多人入住进来,
但从来没有人离开。

天堂是一座旅馆,
在每一条道路的尽头,
大门朝着你敞开。

所有的人都在赶往那里,
但从没有人从里面走出。

那里只是另一种制度,
而非自由。

在天堂,
每个人都拥有一间房间,
一把小板凳,一张床,
和一束鲜花,
插在天堂的水瓶里
盛开。

 


2017-04-25 晨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