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与刘备一朝

来源: 月潜 2017-12-06 07:48:0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755 bytes)

(该文转自http://www.fyjs.cn/thread-308846-1-16.html, 作者 逍遥一观

 

一般听过三国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就是刘备与赵云的关系不错,刘关张虽是结拜三兄弟,但他们通常都称赵云为四弟,互相间也像亲兄弟似的,这是演义的说法,实际上刘备和赵云之间的关系并不见得好。
赵云卒于公元229年,即便以七十岁计,赵云也生于公元160年,这个年龄是与刘备相仿的。从三国志上很难推测出赵云的年龄,有人以赵云长坂坡和北山战役的战绩认为赵云不可能这么老其实是不确的,因为三国上就有两个人在这个年龄上有这个战绩:一个是吕布,去世的时候是48岁,仍骁勇善战,有万夫不当之勇,与赵云长坂之战时年龄相仿;一个是黄忠,赵云北山战役发生在黄忠斩杀夏侯渊前后,而我们知道定军山时老将黄忠已经七十多岁了,要比赵云还大十几岁。还有一个,赵云是老病而死的,年龄不会太小,那么姑且就估计赵云生于160年吧。
史载赵云最早的出场是在公元191年,赵云被乡里推选出来,带了一帮子人投奔公孙瓒去了。(赵云不是世家大户,属于寒族,一个寒族能够被推选,想来赵云应该不会太年轻)公孙瓒正忧愁所有的人都奔袁绍去了呢?见到赵云非常欢喜,这个不争气的家伙就嘲笑赵云:“你们那地方的人不都奔着四世三公的袁本初去了吗?你怎么就能迷途知返来投奔我呢?”赵云回答的铿锵有力:“方今天下大乱,老百姓流离失所,忍受疾苦,我们是寻找能够行仁政的人,不是偏爱您呀!”,如果公孙瓒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一方英豪的话,听到赵云这一番话自会对赵云刮目相看,但事实上没有,公孙瓒把赵云打发给了刘备。估计当时赵云他们也讨论过是投奔袁绍还是投奔公孙瓒的来,袁绍家世显赫,投奔之人众多,赵云他们去了也不会被重视。公孙瓒比袁绍要差很多,而且公孙瓒正愁人都奔袁绍那儿去了,赵云他们投奔公孙瓒被获重用的可能性就很大。谁知道事与愿违,公孙瓒根本不重视赵云,赵云只有伤心离去,刘备是个英雄呀,看到赵云将才难得,就暗中结纳,这样赵云就“终不背德也”了。
后来赵云再遇着刘备就是200年了,也就是9年以后的事了,9年间赵云究竟干了什么不得而知。此时的刘备颠沛流离,赵云来刘备很高兴,就让赵云秘密训练了一批部队。此时的刘备在难中,赵云来投,刘备显得很亲热,连晚上睡觉都在一起,叫做“同床眠卧”。
202年,赵云在博望战役中俘获了同乡夏侯兰,请求刘备免除了他的死罪,夏侯兰懂法律,就荐夏侯兰为军正。赵云一心为公,不蓄私利,肯定会得到刘备的赞赏。
208年,刘备败于长坂坡,常山赵子龙一战成名,所谓“功高莫如救主”,刘备摔孩子收揽人心,此时的赵云在刘备心中估计分量不轻。刘赵是在蜜月期呀,不久刘备得了荆州,赵云就被命为偏将军兼桂阳太守。刘备是荆州牧,赵云是桂阳太守,职务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应该在黄忠、魏延之上。
213年赵云、张飞随诸葛亮出征益州,在江州诸葛亮兵分三路,张飞一路,赵云一路,诸葛亮自带一路,214年三路合围成都。益州攻克,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当时大家议论,主张把成都内外的土地分一分,各自享乐,赵云于此时却提出了不同意见:“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赵云什么意思呢?他的意思是说我们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先把那些房屋土地分给老百姓吧,我们这些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呢。这一下子,赵云可得众怒了。

同时赵云还有一件小事让刘备看着也不太舒服,什么事情呢? 原来赵云在做桂阳太守时,原桂阳太守赵范曾建议把自己的寡嫂,一个国色天香的美女嫁给赵云,可赵云呢,冷面拒绝了。前边我们知道,刘备也娶了一位吴氏,刘璋死去哥哥刘瑁的妻子。虽然法正以晋文公做对比,可晋文公娶怀赢那是一千年前的事呀,刘备手下又有几个人知道呀,赵云可是活生生的站在他们中间的一位呀,刘备与赵云一站在一起,备不住大家就会想起这件事。刘备不舒服呀,不舒服。不止刘备不舒服,还有一个人也不会太舒服,谁呀?武圣人。关羽跟着曹操俘获了一个人,叫秦宜禄,关羽就去找曹操,希望曹操把秦宜禄的老婆送给自己,曹操不答应呀,秦宜禄投降了自己,而且还给他封了官,自己这么干谁还敢投降呀。可曹操不答应,关羽就天天去磨曹操,曹操就很惊讶,关羽这么样一个人,怎么回?曹操的小心眼就动开了,就悄悄的去看了秦宜禄的老婆,这一看不打紧,惊为天人呀,得了,我自己得着吧,曹操把秦宜禄的老婆归了自己了(据小道消息,这个女子有一个名字:貂蝉)。关羽很不高兴,张飞打抱不平就去找秦宜禄:“秦宜禄呀,你投降了曹操,曹操把你老婆给弄他床上了,你还做他的官呀。男人吗?反了吧!”可秦宜禄还真不是男人,张飞反间计没使成,张飞脾气大,一枪就把秦宜禄给戳了。大家看看,刘关张这些事,站在道德完人赵云面前会是什么滋味?刘备不舒服,大家有意见,赵云又自觉地做个道德表率,于是乎,赵云就被慢慢疏远了。
219年,刘备与曹操争战于汉中,赵云类似于长坂坡的一幕又出现了,不同的是这次他连同张飞和诸葛亮的角色也一起扮演了。曹操屯粮于北山,黄忠认为可以劫粮就去劫粮了,结果陷入了曹军的埋伏之中,赵子龙就帅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正好碰到曹操的大军,赵云就与曹操的前锋部队战在了一起,打着打着,曹操的大军就把赵云围了起来,赵云直冲曹军的阵势,边斗边退,曹军在赵云的冲击之下是分分合合,就这样赵云突出了重围。当时张著受了伤被曹军包围冲不出来,赵云就又冲进曹军把张著给救了出来。曹操带着大军直奔着赵云的营而来,张翼正守着营地呢?一看曹军来了,立刻命令关闭营门。赵云连忙制止住张翼,命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操率军而到,一看:嗯!?赵云单枪独骑战在营门前,营门内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我们知道曹操疑心病很大呀,一看这样:是不是有伏兵呀。他哪知道赵云的兵都随黄忠偷粮去了,没人呢。曹操退兵了,赵云一见,立令:擂鼓,射箭!好家伙,曹军吓得争相逃命,据说曹军自相践踏,跳进汉水而亡的数以万计。三国演义诸葛亮的空城计可以说是赵云空营计的翻版,不过空城计是演义,而空营计确是历史上的事实,从这个角度讲,北山之战可以说是三国的巅峰战役之一。
汉中战役,刘胜曹败,刘备得了汉中,被手下奉为汉中王,刘备大封群臣,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被封为四将军,魏延被擢升为汉中太守,赵云毫无所得,仍为翊军将军,这对刚刚在北山战胜曹操的赵云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赵云不但与关羽张飞拉开了距离,连新降的马超、黄忠、魏延都不如了。
223年刘备病逝,刘禅继位,同为道德典范的诸葛亮掌握的大权,赵云立刻被提为中护卫,镇东将军,永昌亭侯。赵云为中护卫成为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一起组成蜀汉的前后左右中五虎上将。

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年代里,像赵云这样的寒族出身的人是很难获得比较好的机会的,也许赵云当年直接舍弃公孙瓒时就跟着刘备会得到刘备的重用。但赵云是一个有志向的人,他不会因为袁绍四世三公的权势而去投奔袁绍,当然也不会因为刘备一个皇叔的名片而投奔刘备。赵云需要观察,他是循仁政而往。这么一个具备独立的政治情操的人是不容易被当政者所喜的,赵云为了寻找一个符合他理想中的行仁政的人苦苦寻找了九年,九年够久了,赵云的大好年华已经过去了,岁月的年轮已经清晰可见了,可是赵云没有找到这样一个理想中的人物。四十岁的赵云在邺城又遇到了刘备,或许赵云已经累了,或许在赵云看来刘备还勉强合格吧?已届不惑的赵云就决定一生跟随刘备了,此时的赵云已经不是当初选择公孙瓒时的赵云了,那时他只不过碰碰运气,此时他却要付出自己的一生,自己的理想就寄托在了刘备的身上。所以后来有了长坂坡的一幕,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一幕,赵云迎着八十万曹军去了,大家都认为赵云是去投降曹操了,否则不是傻子吗?不是找死吗?这是一般人的想法,不是赵云的想法,长坂坡一战气贯长虹,赵云保住了刘禅,以自己的理想和生命保住了刘禅。颠沛流离的刘备终于找到了一个落脚的地方了,那是哪一年呢?公元213年,刘备已经五十多岁了,大多从一开始就跟着刘备的人差不多已经辛苦了二十多年了,统一全国、重振大汉已经成了少年人的梦,这些已届老年的人都已经失去了往昔的斗志,只想享受一下了,以偿二三十年来的苦难。可赵云没有,他的梦还在,他要告诉大家,我们还没有到享乐的时候。可英雄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赵云只能踽踽独行在深夜之中,赵云就如一轮明月,皓月当空对于这些人来说太刺眼了,自此后赵云就没有再升迁过,让他反思一下吧。我们不知道赵云是否反思过,我们只是知道,又是九年过去了……公元222年,他又在苦劝刘备:国贼是曹操,我们不能东伐孙权。可爱的人呀,你用九年的时间都没有想明白呀。刘备还是东伐了,此时的赵云已经六十多了,竟仍保持少年人纯真的梦。终刘备一世,赵云一直不获升迁,攻克成都后的翊军将军成了他的最高军职。即便在赵云大勇大智,运用空营计震走曹操这样让刘备感叹“子龙一身都是胆”的北山战役后,除了刘备震惊后发出一声感叹外,赵云是一无所得,当然他有部下的崇拜。
也许赵云真的是太老了,他不像诸葛亮:法正睚眦必报,祸乱蜀政,诸葛亮不管;大家要田园家属,安享晚年,诸葛亮不管;刘备要东伐孙权,诸葛亮不管。这一切的一切,根据我们对诸葛亮的了解,诸葛亮或许会知道的比赵云还要清晰,但是他不管。他了解一个迟暮英雄的悲哀,刘备已经没有盛年时的壮烈情怀了。他还年轻,他可以等待刘备死后行使自己的政治理想。可赵云不是,他始终为自己的理想激动,他不能等。刘备一死,赵云就任中护军、征南将军、镇东将军,中护军选拔将领,评选优劣,征南七擒孟获,稳定蜀国后方,镇东东连孙权,不让其蠢蠢欲动。诸葛亮对赵云的每一任命都有深意。诸葛亮要北伐魏国了,魏延要独领一军,诸葛不许,却让已经老矣,年届七旬的赵云独领一军,一出祁山,诸葛亮大败,独赵云领兵不败,奇吧?诸葛亮欲奖励赵云,可赵云年轻时的梦仍在:“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我们既然一出祁山失败了,就不要单独赏我了,把准备赏给我的东西放到赤岸府库了吧,到了冬天的时候在拿出来分赐给将士们吧。非但如此,赵云也一同由镇东将军降为镇军将军。赵云已经太老了,对于一个七十多岁的人来说随时都可能离去,第二年,赵云没有等来二出祁山,就带着他从仁政的梦去了。

像赵云这种正派清高的英雄,在中国历史上从来都是多遭物忌,命运多舛, 少有善终, 与于谦等人比较,赵云能得 荣老而终,已经算是不错了。 

所有跟帖: 

公孙瓒蛮结棍的... -小宁波♂- 给 小宁波♂ 发送悄悄话 小宁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6/2017 postreply 10:41:05

虽说曹丕篡汉,但是汉献帝还活着刘备就在成都称帝 -过客文- 给 过客文 发送悄悄话 (80 bytes) () 12/06/2017 postreply 10:51:28

這才真是顧全大局呢。漢獻帝下台後又活了14年。你能讓漢祚空著?14年空著等於承認曹魏的大統 -铁甲连环马- 给 铁甲连环马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06/2017 postreply 12:44:4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