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被人遗忘的晚清对阵西方列强少有的胜利:第二次大沽口之战zt

来源: 头发与财富成反比 2017-10-27 05:14:3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039 bytes)

提到晚清的对外战争史,给人的印象基本上都是不堪回首,在工业革命武装起来的西方列强面前,清军似乎不堪一击,每战必败,而且往往都败得很难看,西方军队常常用不到三位数的微弱伤亡就击败清军,取得胜利。然而,在晚清历史上,有一场鲜为人知的战役,清军的对手是英法联军,结果清军大胜,而且清军同对方的伤亡比居然是1:15!这场战役,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英国不满足于所取得的利益,一直希望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而法国、俄国、美国等列强也都希望从中国获得各自的利益。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中国陷入大规模内战的漩涡之中。清廷的主要注意力和军力都放在了同太平天国交战上,英国趁此机会,伙同法国,于1856年10月借“亚罗号 事件”和“马神甫事件”,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爆发之初,双方主要是在广州地区交战。清廷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太平天国,对英法的挑衅实行“息事宁人”的态度,结果处处被动,终于在1857年底丢掉了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被俘。紧接着英法联军舰队又北上大沽口,双方爆发了第一次大沽口之战。由于清军准备不足,战术失当,武器落后,英法联军以微小的代价就攻占了大沽口炮台,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天津条约》签订之后,咸丰帝深感让步太多,贻害无穷,遂提出取消其中部分条款的要求。而英法方面不但拒绝取消部分条款,反而认为条约攫取的利益不够,还想进一步迫使清政府让步。在双方的这种矛盾之下,咸丰帝下令重建大沽口炮台,增加兵力,加固工事,并任命了当时清廷的第一名将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为主帅,准备同英法联军再次较量。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的指挥者——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到任之后,迅速整顿了大沽口的防务,并重新调整了炮台位置,增设了重型火炮,还布下了重重的木栅、铁链,挖掘了壕沟。防守大沽口的兵力也增加到四千人之多。当1859年6月英法联军舰队再次来到大沽口炮台的时候,他们还不知道大沽口的防御力量已经远非第一次大沽口之战时可比。英国舰队司令贺布认为,他所率领的二十一艘轻型舰艇和一千二百多名士兵加上协同作战的一百多名法军,已经足以打通大沽口,并直抵北京。在这样的轻敌情绪之下,贺布贸然发起了进攻。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一场惨败!

 

 

1859年6月25日拂晓,贺布命令英法联军开始攻击。以“鸻鸟号”为旗舰的联军登陆舰队,装载着数百名陆战队士兵,从海口驶入白河,准备夺取两岸的炮台。守卫炮台的清军奉僧格林沁之命,全都偃旗息鼓,不放一炮。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不打第一枪”,不给英法以挑起战争的口实,一方面也是为了麻痹敌人,隐藏自己的火力。等到联军登陆舰队到达拦河铁索之前,开始向两岸的炮台开火射击,这时候,早已怒火中烧的清军士兵立即开始开炮还击。由于联军登陆舰队都是轻型浅水炮舰,火力不强,而大沽口炮台经过加固整修以后又变得极其坚固,结果联军在和清军的火力对射中吃尽了苦头。打到下午4点,联军登陆舰队的旗舰“鸻鸟号”被击沉,船上四十名英军只有一人侥幸逃生。其余船只要么被击沉,要么被击伤搁浅在浅滩上。早上还信心满满的贺布,此时抱头鼠窜,逃到了法国军舰上。

 

 

 

 

心高气傲的贺布逃走之后,仍然不肯认输,下午5点,他又命令英军再次发起登陆作战。上千名英法陆战队队员,乘着二十多艘舢板,在随行的美国军舰的拖拽下,向南岸炮台蜂拥而来,企图首先抢占南岸炮台。然而他们一上岸就陷入了困境——南岸炮台前面是大片的泥泞海滩,僧格林沁早料到敌军会从这里发起进攻,又特地挖掘了三道壕沟,结果上千的英法步兵陷在泥泞里狼狈不堪,只能缓慢爬行。僧格林沁抓住战机,派出大批步兵,携带鸟铳、抬枪等轻火器前往南炮台,对着泥泞中艰难爬行的英法军队猛烈开火,英法军队被清军火力打得头都抬不起来。等到天黑之后,清军又释放火弹、喷筒,借着光亮继续猛烈射击泥泞中的英法军队。英法军队虽有少部分人艰难地爬到了炮台下面,但是步枪已经灌满了污泥,根本无法使用了。清军发现了这些炮台下面的敌军,又集中轻火器猛烈射击。打到半夜,登陆的英法军队终于支撑不住,趁着夜色掉头往海上逃去。剩余的英法舰队眼见惨败已经无可挽回,遂狼狈退出战场。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以中国方面的完全胜利而告终。此战,清军仅伤亡32人,大沽口炮台也只遭到了轻微的损伤,而英法联军伤亡却高达448人(一说近六百人),参战的十三艘英军舰艇,四艘被击沉或击毁,六艘重伤,法舰也有一艘被击伤,双方伤亡比竟达到了不可思议的1:15!这是中国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方列强取得的第一场重大胜利!这场战役胜利固然有英军统帅过于轻敌、战术失误、投入兵力过少等原因,但僧格林沁的精心部署、清军将士的英勇顽强也不容忽视。它说明,只要统帅英明、战术得当、将士用命,武器装备落后的清军还是有可能战胜西方列强的军队的。然而,遗憾的是,英法从这场战役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清廷从这场战役的胜利中却只是滋长了骄傲。一年之后爆发的第三次大沽口之战,面对改变战术、实力增强很多的英法联军,依然沿用老办法的僧格林沁终于一败涂地,并直接导致了之后八里桥之战的溃败和火烧圆明园的悲剧!

所有跟帖: 

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冯子才率清军获镇南关大捷。 -老生常谈12- 给 老生常谈12 发送悄悄话 老生常谈1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7/2017 postreply 11:08:1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