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镜芙---船舶工程专家

来源: 土棉农 2017-09-21 16:51:0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1669 bytes)

潘镜芙

 编辑
潘镜芙(1930.1.20-)。船舶工程专家。浙江省湖州市人。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一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副所长兼副总工程师、驱逐舰总设计师[1]  。
潘镜芙主持设计的新型驱逐舰,把国内新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以系统工程观点更新设计观念,做到全舰有机协调、综合性能兼优,在研制电磁兼容等新技术领域作了开拓性工作。它的研制成功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对提高中国海上防御作战能力起着重要作用。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文名
潘镜芙
出生日期
1930.1.20
职    业
船舶工程专家
籍    贯
浙江省湖州市
毕业院校
浙江大学
性    别
学术职称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个人简介

编辑
1947年至1948年在同济大学新生院学习,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1955年起一直在舰船设计部门工作,1955年至1991年任第七O一研究所技术员、副所长兼副总工程师、研究员等职。曾作为总设计师主持设计我国第一代三种型号驱逐舰,是新型驱逐舰总设计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3]  。

成就荣誉

编辑
新型驱逐舰是战术技术性能先进、高新技术密集的水面舰艇,他在主持设
计该型舰中的成就是:
提出战术技术性能优越的舰总体方案,实现了完整的作战指挥自动化,实现柴燃联合动力装置装舰等新技术取得成功,带动了我国造船工业的技术进步。更新设计观念,采用系统工程思想,将平台与负载作为一个全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不追求单项指标先进,而要求达到全舰有机协调,实现全舰综合性能兼优,要求舰的总体性能达到国际90年代同类舰先进水平,舰上良好的居住性保证了舰员在海上能长期生活和执行任务。在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系统和电磁兼容等新技术领域作了开拓性工作,将舰上十余个分系统组成综合系统,可做到早期预警、集中指挥控制,使我国水面舰艇指挥控制功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较完整的电子和特种装备系统的设计方法。在研制中统筹安排模型仿真试验、系统陆上试验、系泊航行试验,确定新研制系统设备必须经过陆上试验、检验合格后才能装舰,将质量第一思想贯彻于研制工作全过程。正是这种严格要求,他主持设计新型驱逐舰首制舰(哈尔滨号驱逐舰)1997年横渡太平洋,访问美洲四国;2号舰(青岛号驱逐舰)2002年横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作环球航行,顺利完成出访和环球航行任务,经受了严格考验。该型驱逐舰研制成功,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我国造船工业的技术进步,其研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  。
他主持设计的新型驱逐舰,中把国内新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相结
合,以系统工程观点更新设计观念,做到全舰有机协调、综合性能兼优,在研制电磁兼容等新技术领域作了开拓性工作。它的研制成功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对提高中国海上防御作战能力起着重要作用。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潘镜芙院士也是中国最新型导弹驱逐舰170、171的总设计师。
潘镜芙院士长期从事舰船总体设计研究工作,先后担任我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总体设计主持人之一,新型导弹驱逐舰总体设计兼作战系统主任设计师。在舰船总体设计中,他着眼全舰综合技战术性能优化设计,采用作战指挥自动化、电子对抗、柴燃联合动力装置等新技术并获得成功;在作战系统电磁兼容等领域作了开拓性工作,使全舰能实现早期预警、集中指挥、软硬武器综合使用。为中国海军装备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1998年获得国防科工委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奖。

带动发展

编辑
潘镜芙主持设计中国第一代三种型号驱逐舰亦获得成功。第一代驱逐
潘镜芙潘镜芙
舰首次将导弹武器系统装备水面舰艇,其研制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舰队编队指挥舰增大远程通信和编队指挥能力,加装海上油水补给装置,使舰具有远航能力,参加中国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火箭试验,出色完成护航驱逐舰编队指挥任务,其研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代驱逐舰改进型首次将各分系统组成综合系统,有效地提高了舰的战术技术能力,其研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数十年来为舰船研制竭尽全力,经常深入科研、生产、实验第一线,他主持设计两代四型驱逐舰,每一型舰在技术上均有新的突破,都成为我国的主战舰艇,这些舰船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造船工业的能力和水平,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  。
潘镜芙的名字,一直以来是跟中国自主研发的导弹驱逐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在极其薄弱的科研基础上做出的许多开拓性工作,不仅让这一主力舰种迈进了国际先进行列,更有力地带动了整个中国人民海军装备的发展[4]  。
潘镜芙院士主持设计中国第一
代三种型号导弹驱逐舰获得成功,每一种型号都有新的突破。该型舰1980年参加中国向南太平洋产发射远程火箭试验,出色的完成了护航驱逐舰编队指挥任务;1985年首次代表中国海军出访南亚三国。首次将各种武器和电子装备组成全武器作战系统,为新型舰船设计发展打下了基础。潘镜芙院士在主持中国第二代导弹驱逐舰设计中,把国内新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组合,以系统工程观点更新设计理念,做到全舰有机协调,综合性能兼优,有效的提高了作战能力,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新型驱逐舰首制舰(哈尔滨号)1995、1996年参加二次海上演习,取得优异成绩,受到军委领导的高度评价。1997年哈尔滨号横渡太平洋,访问美国、墨西哥、秘鲁、智利;该型2号舰访问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在国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词条图册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