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议林彪和彭真在东北交恶 - 彭真和中共東北局爭論 - Part11

来源: 进屋砸砖头 2017-07-27 19:51:3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8557 bytes)


七、毛澤東、劉少奇在東北爭論中的角色和影響


綜觀以彭真為中心的東北爭論過程,以及彭真在「文革」前和相關人士的關係發展,毛澤東和劉少奇是兩名極其重要的「配角」。他倆有時「反客為主」,對彭真等人之間的政治互動設定框架,甚而投下令其激化的變數。以下對之簡要分析和評論。


(一)毛澤東方面


彭真主政東北局時期,可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
1945 9 月彭真受命主持東北局至同年底;另一是1946
年上半年,直至林彪接替彭真出任東北局書記。在這兩個階段,關於經營東北的戰略方針,毛澤東和彭真多是想法相近、甚而一致,毛澤東對彭真也指揮如意、如臂使指。


例如:毛澤東結束重慶談判後,1945 10 月中,主持制定了「竭盡全力,霸佔東北」的方針,彭真積極部署和落實,期以「拒敵於國門之外」。1945年底,毛澤東指示中共東北局要努力發展革命根據地,放棄「獨霸東北」意圖。但是1946 年春毛澤東對東北發出的命令,仍不時具有打大仗、攻據要地,以達成與國府分佔東北的企圖。彭真因理念相同而極力促成。共軍付出重大人命傷亡的四平之役,就是毛澤東決策定案,然後交由彭真就近督戰。


彭真為達毛澤東委交的使命和任務,對於東北其他同僚的建言和異議,就算不是充耳不聞,也表現得興趣缺缺,不免讓人有寡斷、不民主的議論;在政策付諸執行的過程中,彭真不讓講價和不顧損傷,更讓彭真的對立面決定攜手向中央告狀,反對由他繼續領導東北局。


毛澤東當然知曉彭真是其在東北忠誠不貳的代理人,但眼見彭真樹敵太多、勢單力孤,同時也確實需要有人為此前政策的結果─死傷者眾、撤軍北逃,出面負責,以平息人怨和穩定軍心;更重要的是,面對未來戰事升級,更需要的是懂得用武、用兵之人。毛因而同意改組東北局,由林彪取代彭真的職位。毛也可以藉此人事調度,展現其順應下情、採納眾議的領袖風範。


如何評價彭真主政東北局的工作表現?毛澤東的態度和作法,很值得玩味,也可反映其老謀、詭詐的政治性格。


一、毛澤東沒有因為東北爭論而拋棄彭真,在彭真遭到其東北舊敵圍攻時,還伸出援手。1946 年中,新改組的東北局通過「七七決議」,毛特地改寫部份內容,強調前段時期「我黨」「幫助東北人民創造了廣大的東北解放區」。117亦即基本肯定了彭真主政期間的工作成績(事實上,這也間接肯定毛自己先前對東北的領導有方)。對於陳雲、林彪、高崗聯手將彭真的東北問題定性為「路線錯誤」,毛在1949 年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也沒有同意,仍表示彭真是「好同志」。毛制止了陳、林、高對彭真問題的上綱上線和政治追殺,也算是給彭真送暖,並讓之心甘繼續為毛所用。


二、毛澤東雖不同意將彭真的東北問題看成是「兩條路線」那麼嚴重,但仍批彭真「捨不得大城市」並將之界定為次一級的「路線性錯誤」。也就是彭真領導東北局期間,尚未至背離「革命路線」、自行一套的程度,但彭真必須要承擔有關失誤和失策的政治責任。這可部份滿足彭真的東北「對頭」欲對彭真究責的強烈意願(他們未必完全不知彭真東北言行背後的毛澤東因素,可能懾於毛的權威,只敢追究彭真責任;毛或亦希望他們追究止於彭真,不要再往上面追)。對於毛而言,因有彭真在前面扛責,他可以迴避自己涉入其中的責任問題,續保其「一貫正確」的崇高形象。


毛澤東對彭真東北問題的「保中有批」、「又保又批」,以及其貌似公允但懷有個人私心的作法,導致東北爭論化明為暗、持續不休。彭真的東北宿敵們在毛對東北問題表態後,雖已不能再將彭真的問題無限上綱,但經毛認定:彭真在東北有錯、有責,而且問題性質也不輕。他們以此為憑、見縫插針,頻頻對彭真後來的政治任命和職位安排,提出質疑或阻撓。


彭真方面,他感戴毛出手相挺,從而避免被扣上「路線錯誤」的政治大帽。但彭真對於要由自己一肩扛起包括中央(毛)幕後決策在內的政治責任,總有些情緒(彭真預備提交1954 年中共七屆四中全會的東北問題檢討報告,一再過不了關,就可以反映其內心不無意見)。彭真雖然不敢因此怨恨毛澤東,但昔日東北對手對此舊帳的緊咬不放,讓彭真難以釋懷,也伺機向他們討回一城。


毛澤東評斷以彭真為核心的東北爭論,乃是基於政治考量,而非事實本身。1960 年《毛澤東選集》第4 卷出版,其中收錄毛澤東1945 年底寫的〈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毛沒有利用此一機會適當說明當年情形,反而該文題解又將複雜的歷史問題加以簡化(如只說東北局以林彪為首,未提東北局初期由彭真擔任書記),甚而為之增添更多不實的迷霧(如稱毛當時具體提出「讓開大路、佔領兩廂」)。118


1954 年彭真按毛心意自承在東北是「路線性錯誤」,直到1966 年其失勢以前,彭真和陳雲、林彪之間因東北夙怨而關係緊張、暗潮洶湧,毛澤東未嘗不知,但也不積極化解他們之間的敵對和尷尬。毛或許打的算盤是:下屬之間重重矛盾未解,正有利其從中分化和操控。毛澤東決定整肅彭真後,林彪重掀彭真的東北問題,並稱之「路線錯誤」,超出毛所界定的「路線性錯誤」,但也沒見毛勸阻,而是任之而去。


(二)劉少奇方面


1945 9 月至12 月,劉少奇兩次代理主持中共中央,對彭真的東北局工作進行指導和指揮。在此期間,劉少奇曾兩度對東北工作提出分散發展的方針。第一次是在彭真剛抵達東北不久,但彭真覺得中共在當地力量不足,因而沒有執行;毛澤東自重慶返抵延安後,10 月中旬中央改而確立「獨霸東北」方針。第二次是1945 1112 月之交,劉少奇要求彭真配合蘇聯欲將大城市轉交國民政府的外交部署,將中共的發展重心從中心大城市轉向至周邊創建根據地(劉對此提出「讓開大路、佔領兩廂」字句);然而,彭真仍繼續覬覦主要城市,並將力量布置在城市附近。劉少奇對彭真的堅持己見,頗感心急,甚至語帶不悅地來電催促。由上可見,1945 年東北工作方針的調整問題上,劉、彭之間曾存有的不一致。


1945 年底,毛澤東提出東北應以發展根據地為優先要務。但1946 年上半年,由於國內和東北情勢的多變,毛和劉少奇為首的中共中央,在較多的時候對彭真的指示,仍是偏向集中力量拼敵並奪佔要城。劉少奇就曾先後代中央發電指示東北局:「你們的一切決定於打敗蔣介石之進攻」;「必須打幾個勝仗」、「準備粉碎蔣軍的進攻」。119在這一階段,劉、彭之間在東北問題上,倒顯得較為一致。


劉少奇在事後如何看待、處理彭真主持東北局的問題,很值得觀察。因為這對彭真和林彪、高崗等人之後的關係,甚至是劉自身,皆造成了不利的政治影響。彭真離開東北局、調回中央後,主要協助劉少奇工作。劉少奇對東北局爭論,抱持多說無益、團結向前的態度。一方面,希望不影響彭真的工作情緒和幹勁;另一方面,期許彭真的東北對手不要對此念念不忘、窮追不捨,而要以增進黨內團結為己任。然而,高崗、林彪等人卻以為劉少奇是非不分、偏聽偏信,偏袒彭真;同時狐疑這是彭真從中誤導、搞鬼的結果,並對之有恃無恐、「拉虎皮作大旗」的行徑,感到不屑。他們對劉少奇在1950 年代初期建議繼續重用彭真,更是不滿,進而認定劉、彭結黨謀私。這是高崗向劉少奇發起進攻的重要原因;或也是林彪跟高崗說劉少奇「又私又貪」的一項來由。120


高崗遭毛澤東離棄後,劉少奇在政治上雖化險為夷,但毛仍要之帶頭在1954 年的中共七屆四中全會上作自我批評,並督促其他高官自省。毛要彭真就東北問題檢討,劉少奇當然要求彭真按毛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定下的「路線性錯誤」調子,作自我反省。彭真縱有不服,劉少奇也不予理睬,不但兩度親勸,更乾脆要彭真在東北的「冤家」陳雲出馬施壓,終而迫使彭真公開認錯。


劉少奇此舉可收「一石三鳥」之效:一、完成毛要彭真就東北問題檢討的任務,並為毛在該事中的個人責任加以開脫;二、一報彭真在1945 年秋冬屢次不聽劉指揮的嫌隙和不快;三、劉嚴令彭真檢討東北錯誤,事實上也是給自己一個自清的機會,證明自身對彭真毫無徇私、絕無袒護。


目前沒有資料反映,從1954
年以後至1966 年彭真倒臺以前的這段時間,劉少奇曾就東北局爭論發表意見。直到毛澤東打倒彭真以後,劉少奇代表中共向黨外細數彭真的歷史錯誤時提到:「在解放戰爭中,在東北,他也犯過錯誤」。121劉少奇在不久之後也倒臺,並遭人質疑當年在東北問題上支持彭真而非林彪,劉予以否認。122

所有跟帖: 

全文都挺好,唯独这段有点主观 -mingxiaot- 给 mingxiaot 发送悄悄话 mingxiaot 的博客首页 (212 bytes) () 07/28/2017 postreply 07:10:5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