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议林彪和彭真在东北交恶 - 彭真和中共東北局爭論 - Part7

来源: 进屋砸砖头 2017-07-27 19:48:4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5900 bytes)


三、對彭真東北問題的不同評價


1947 年孟夏,彭真離開東北局,改任他職。1947 9 20 日,彭真透過葉劍英轉交給中共中央的信中,自言「誤事不少」。他表示:「我個人在東北這一段工作沒有做好。應付那樣大而緊張的變化多端的局面,實在力不勝任」。「我的主要缺點,是作風上的事務主義,政治思想弱,經驗不足,軍事上完全外行。因而對於許多事情都須從頭摸起,要一點點摸索,才可能摸出點頭緒。但這是當時的情況所決不許可的」注释62。但是彭真的對立面顯然不想對之輕饒。


(一)林彪、陳雲、高崗的主張:「路線錯誤」


如何看待和評價彭真主持東北局期間的表現?陳雲首先將彭真的責任和過失說成是「路線問題」注释63。林彪和高崗欣然呼應並有所發揮。1946
9 月,高崗在東北高幹會議上提出東北局原領導(亦即彭真)主觀上「亦有缺點」;林彪接而針對性地表示:「階級鬥爭是根本思想,只有如此,才能懂得應該發動群眾,如何發動群眾,發動什麼群眾。我們有些同志當了十年、二十年共產黨員,還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因此在許多問題上犯錯誤」。「一著錯,全盤錯,就要犯路線上的錯誤,成為工作分歧的出發點」。1947 5 2 日,林彪在主持東北局會議時也說:「東北工作中的毛病,其總的根源,就是在階級觀點模糊,對和平估計、戰爭長短、城鄉、建軍、敵我力量問題之錯誤,都出在這一點」注释64


林彪、陳雲、高崗對彭真東北問題的一次聯手出擊,更可見於1948 1123 日東北局通過的《關於東北解放後的形勢與任務的決議》。其中針對彭真主持東北局期間的工作表示:當時情況,極為困難。尤其是當時東北黨內少數領導幹部所存在的錯誤思想,更增加了當時的困難。這些同志對於敵人的和平陰謀抱著很大的幻想,對敵我力量的對比,以盲目的樂觀,代替了冷靜的科學的分析,對舊政權舊軍隊敵偽殘餘分子的階級本質,缺乏階級的認識,過分強調少數一時不能取得的中心城市的作用而忽視了廣大的鄉村,因而使他們背離了毛主席1945 12 月的指示注释65。在堅決依靠東北人民,堅決消滅敵人,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各種革命政策上發生了許多原則性的錯誤。這是在階級鬥爭的緊要關頭,少數同志喪失階級立場的一種非常危險的傾向。這種傾向,一開始就遭受到另一部份領導幹部的堅決反對,但仍給予東北人民解放事業以很大的損失注释66


按照中共黨內的政治是非標準和操作手法,林彪、陳雲、高崗將彭真的東北問題性質定為「路線問題」、「犯路線上的錯誤」和「喪失階級立場」,即指其政治上的錯誤,已嚴重到違背中央路線、發展成具全局性危害的程度;當事者不但會在黨內留下難以抹去的政治罵名,更要被追究政治責任。事實上,1949 2 月中旬舉行的東北局高幹會議上,高崗指出「東北黨過去是有原則的爭論,有原則的分歧」,「東北局的主要領導在一系列的重要問題上,犯了原則錯誤」,「在東北一開始即有爭論,直到『七七』[決議]」。高崗更提出「犯了原則錯誤」、「失掉立場」的人「應加處分」注释67。林彪、陳雲、高崗將彭真的東北問題說成是「兩條路線鬥爭」、「路線問題」,這或因他們認為彭真在爭論過程中自以為是、拒納建言、冥頑不靈(甚至意圖報復),嚴重拖累革命事業並損傷革命力量。然而,這種政治操作也有將問題上綱上線的傾向而為人詬病注释68。林彪、陳雲、高崗對彭真工作問題的一再突出和強調,對於彭真在更大範圍的中共幹部內的領導形象,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在東北的幹部中就廣為流傳「彭[真]在東北犯了錯誤,高[崗]來後才扭轉了局面」注释69、「彭真同志的屁股坐在馬歇爾身上」。幹部聞後甚而心生「彭[真]怎能作政治局委員和北京市委書記」的印象注释70


(二)毛澤東的表態:「路線性錯誤」


針對彭真領導東北局工作的評價問題,1949 3 13 日,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表示:東北局領導下的工作很有成績。吃了苦,走了路,東北全部到手,很慶幸。七大以後,全黨全軍,用腳走到東北,大約半年到7 個月的時間,有偏差,我們開頭也不了解。山海關、錦州守了兩星期,消滅敵人在錦州與瀋陽間,也是這麼希望的。後來林彪說不行,無槍、無糧、無政權、無經費、無鞋,老百姓正統觀念。於是讓開大路,佔領兩廂。這是陳[雲]、高[崗]、洛[甫]的主張。中央接受了,指示他們執行了,集中起來,勝利了。彭真的錯誤,捨不得大城市,那是不對的。不要說路線錯誤,因為時間不長。中央指示後,沒有堅持,但工作不能了,要調動注释71


從毛澤東的講話中可見:毛指出彭真主政東北有「捨不得大城市」的過失,因而決定「陣前換將」;相對地,毛認為林彪、陳雲、高崗、張聞天主張正確、成績卓著。然而,他沒有接受後者們對彭真問題所作的定性。關於彭真的錯誤,毛表示「不能算路線錯誤」,而是屬於性質較輕的「路線性的錯誤」,72並仍稱之為「好同志」。73


毛澤東雖然對彭真東北問題的性質加以緩頰,但對於彭真相關問題背後的中共中央(包括毛個人)角色和責任,卻有語焉不詳之處,為之後的有關爭論埋下重要的伏筆。對於中共經營東北初期的「獨佔」構想、「禦敵人於國門之外」方針和相關政策,毛表示黨中央因「開頭也不了解」而也曾如此期望,也就是承認彭真當時並非自作主張。但毛說之後中央就接受了林彪、陳雲、高崗、張聞天主張的「讓開大路、佔領兩廂」,這種說法失之簡單,也有諉過他人之意,不足以反映、概括他領導的中央從1945 年底到1946 年上半年這段時間內,對東北問題持有立場的動態變化。具體的問題如有:毛澤東在1945 12 月指示彭真為首的東北局要重視發展建設根據地,有簡潔明文對之發出「讓開大路、佔領兩廂」方針嗎?此時或其後的中央政策和指令,可以僅用這8 字化約表述嗎?另外,1946 年春中共在東北集中力量攻防大城市的決策(後來發展成四平決戰),中央在其中的角色又為何?此乃出面督率軍隊執行的彭真單方面的決定嗎?對於以上問題,毛澤東都沒有說明和澄清。對於1946 年堅守四平決策甚有意見的黃克誠,要直至1959 年廬山會議期間,方從毛澤東口中得知毛才是此戰的決定人。74彭真因為忙於接管北平,沒有出席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因而也無法為自己的東北問題發言和解釋。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