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议林彪和彭真在东北交恶 - 彭真和中共東北局爭論 - Part3

来源: 进屋砸砖头 2017-07-27 19:39:5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6347 bytes)


(一)1945年底工作方針轉變的爭論:


從「獨霸東北」到發展根據地。彭真率領的東北局東出山海關後,要如何經略關外的「白山黑水」?19459月底,中共中央(因毛澤東前赴重慶與國府進行談判,由劉少奇代理主持)一度主張東北局採取向鄰近蘇聯、蒙古、朝鮮的四周邊陲地區分散發展的方針,將來再圖控制南部(南滿)的鐵路幹道和沿線大城注释11。但彭真認為初來乍到對環境不熟悉,加上當下人手不足、許多人員還在趕來東北的途中,所以實際上沒有執行此一分散發展的方針,而是將黨員幹部和部隊主力置於南滿。10月中旬,毛澤東返抵延安後,認為國軍尚未進入東北,國府主要關注關內,能用於東北的兵力也有限,以及蘇聯紅軍對中共東北局態度友善並加以鼓勵注释12。他決定「改變過去分散的方針」,親自主持制定了「竭盡全力,霸佔全東北」的工作方針,也就是主張集中主力在從錦州至瀋陽的一線地帶,阻絕國府軍隊出關入境注释13


彭真對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新定的工作方針悉心領會、堅決執行。10月下旬,彭真指示東北人民自治軍將領:當前作戰方針和任務是配合蘇軍佔領東北、保住瀋陽,拒敵於山海關內注释14。時至11月中旬,彭真猶饒有信心地認為:


前「滿州國」的軍隊可以成建制地順利收編(他以摘拿成串葡萄為比喻),憑藉相關力量可以實踐完成「拒敵於國門之外,獨佔東北」的政策。另外,彭真也認為在東北中共比國民黨更有政治影響並享有群眾的好感注释15。相異於態度樂觀、積極推行黨中央「獨霸東北」方針的彭真,東北的其他中共要人之間卻逐漸形成了退避鄉村、長期打算的看法,並促使中共中央調整原有的工作方針。一是來自前線的軍方將領。黃克誠領軍趕赴東北後,發現實際情況遠不如原先預期的光明,甚為擔憂重蹈當年中共西路軍孤立無援、兵敗河西走廊的覆轍注释1611月下旬,他向毛澤東反映中共部隊遭遇的「七無」困境(無黨組織、無群眾支持、無政權、無糧食、無經費、無醫藥、無衣服鞋襪),並提議暫不作戰、進行修整,「以一部主力去佔領中小城市,建立鄉村根據地,作長期鬥爭之準備」。毛澤東要黃克誠直接向彭真領銜的東北局請示和提出建議。然而,黃回憶「先後給東北局發了三封內容類似的電報,提出建立根據地的建議,但始終未見回音」注释17。相對於彭真的不予回應,黃克誠所提的不宜「策疲乏之兵,當新羈之馬」,應及早建立後方根據地、站穩腳跟後再尋求與國軍決戰的意見,為林彪所採納注释18。面對在11月間已開始出關進擊東北的國軍,林彪沒有按中央、東北局(彭真)「守住大門」、節節抵抗的指示行事。他主張避免倉促應戰,以防被各個擊破;引對方拉長、分散後再伺機突擊弱點注释19。另一是來自北滿地區的政治領袖。1120日,高崗、張聞天、李富春抵達瀋陽後,即參與彭真主持的東北局會議。高崗、張聞天在會上表示:蘇聯勢必會將主要城市交予國民政府,國軍也會湧入東北;在敵強我弱之下,中共在東北應避走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以作長期應戰的準備。彭真則繼續堅信中共的優勢地位、蘇方的支持和奪佔南滿城市的重要性。雙方爭得面紅耳赤、不歡而散注释20。高崗、張聞天轉赴北滿後,與11月初成立的北滿分局書記陳雲交換意見,感到所見略同、一拍即合。不久,三人聯名向中共中央提出〈關於滿洲及北滿工作的意見與請示〉,反映他們不同於彭真將工作重心置諸南滿的意見。他們主張:獨霸東北已不可能,宜將發展重心轉至北滿、東滿、西滿的中小城市、鄉村地區,盡快在其中建立根據地注释21


中共中央看到情勢急遽變化,特別是
11月下旬蘇聯聲稱要履行對國民政府的條約義務,讓國軍接管東北主要城市和鐵路幹道,以及東北軍方和北滿黨人紛紛提出轉赴邊陲地帶發展的意見後,也認為原先「獨佔東北」、控制各大城市的計畫已無可能。11 月下旬起,中共中央(毛澤東因病休息,由劉少奇代理主持)表示為了「照顧」蘇聯在東北對國民政府的條約「信用」,開始要求彭真及東北局將工作發展重點,轉朝創建農村根據地的方向調整(劉少奇在發給中共駐重慶代表團的電文中,對此用「讓開大路、佔領兩廂」形容;相關文字有無發給彭真和東北局?這是否成為黨中央此時和其後對東北局指示的核心方針和唯一內容?後來皆成為爭論的議題)。1228日,毛澤東代表中共中央發給東北局〈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其中指示:「我黨現時在東北的任務,是建立根據地,是在東滿、北滿、西滿建立鞏固的軍事政治的根據地」;「建立鞏固根據地的地區,是距離國民黨佔領中心較遠的城市和廣大鄉村」注释22。毛的指示形同正式放棄了原先的「獨霸東北」方針,確認東北問題複雜、艱鉅,中共在無法一舉吞佔東北的情況下,必須從長計議、步步為營。


1945 11 月至12 月,東北局不少人提出要離開大城市和主要幹道而去發展革命根據地時,彭真反應消極、轉變遲緩,曾一度心想堅守瀋陽,而遭致林彪的反彈和不予配合注释23;另也遭到高崗、陳雲的質疑和催促注释24。劉少奇亦以個人名義致電彭真:「我對你們的部署總有些不放心,覺得是有危險性的」,「似乎仍有奪取三大城市姿勢」注释25。彭真意興不高、轉變緩慢的可能原因有:


一、對於東北的城鄉關係和區域發展格局,彭真認為有其特殊性,包括:大中城市林立、鐵路交通便捷;城市經濟和工業發達,其運作可自外於凋敝的農村;重要城市多座落、集中在南滿,而且當地人力、資源富饒,可供給軍需注释26。依此思路,佔有大城市和統領南滿,不但必要,更應優先。此外,彭真的城市管理專長,在此處也更得以適才、適所。


二、彭真對於情勢過於樂觀,對獲得蘇聯紅軍支持有過高的期待,特別是以為後者會將其佔領的城市要地和虜獲的日本軍隊武器裝備,做出有利於中共的安排。然而,實際的發展卻非彭真所期盼的順遂,甚至在11 月下旬發生蘇軍威脅中共限時撤離瀋陽等中心城市的情況。蘇聯佔領東北期間,有時重視自身的國家利益,甚於發揚國際主義、支援中共,這讓寄望蘇方奧援的彭真頗為被動。


三、彭真不懂軍事作戰(他自己也承認),比較看重主要城池的得失及其政治象徵意義,至於軍隊有生力量保存的關鍵意義,則較無體認;更重要的是,彭真似不曉得發展革命根據地對於維持、支援大規模軍事行動的至關重要,尤其是分化並動員群眾,促之參軍和提供後勤支援,以及藉此加大部隊移動的縱深空間和安全屏蔽。對於急需解決的兵源問題,彭真以為透過收編地方武力,軍隊即可以迅速組建和擴張,對相關工作的難度和複雜性有所低估,彭真後來也為此遭受嚴厲批評注释2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