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的起因是源于中国的苦难文化

来源: 遍野无尘 2017-05-16 13:47:0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71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遍野无尘 ] 在 2017-05-16 13:51:0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中国的文化深深的大上了苦难的烙印, 特别是现代文化。就是我们常说的“苦难的中华民族。”

战乱,饥荒,匪患, 水灾,虫害,各种各样的苦难造就了近代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 我们可以把这些称作为文化特征。

有人说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等。其实中国人选择这些信条的原因,还是源于中国人的苦难环境。中国人宗教的选择也主要是道教,佛教这些在心灵上能“逃避”苦难的宗教。中国人的插队,过街不守规则,好酒,好赌等等都是源于苦难文化。现在中国那么多贪官其实还是因为中国苦难环境所衍生出来的苦难文化。穷怕了,再多的钱(亿万数量级),也永远感到自己是个“穷人”。

一句话,苦难文化的特征是,不安,忧愁,担心,对前途不确定性的焦虑。

这个是大多数少人的心态,也是毛泽东当时的心态。一般老百姓焦虑的是将来的生计,孩子们的学业,出路等。 毛泽东,作为国家的领导人,焦虑的当然不是钱和找工作,而是国际形势和国家的方向前途。

毛泽东当时对国际形势发看法是,可能要“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甚至要准备中国死几亿人。”要“备战,备荒为人民”。这是毛的真实看法,所以要搞“三线建设“,”要搞原子弹”,一切立足于战争的可能性。

毛泽东对当时国内的形势是怎么看的呢? 担心“睡在身旁的赫鲁晓夫 ”会让中国改变颜色,担心中央“出修正主义”。“三分之二组织的领导权不在人民的手中”。所以要整党内的“走资派”。 都到了文革的后期,老毛的估计还是“走资派还在走”。 你看看老头子整天焦虑到啥程度了。还想着要“过七八年再来一次。” 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清华的书记刘冰写信批评谢静宜,老毛一看,马上就想到“矛头是对着我的。”看看是不是焦虑的有点过度了。

所以说毛泽东搞文革,主要是焦虑中国会不会改变颜色,出修正主义。我不想讨论老毛的焦虑对不对,但是这种焦虑是典型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国的苦难文化的直接影响。所以说文革时中国的(苦难环境造就的)苦难文化的结果应该还是有道理的。

所有跟帖: 

那点担心都成了现实呢。何止修正啊, 争相直奔资本主义。 -needtime- 给 needtime 发送悄悄话 needtim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6/2017 postreply 15:08:55

是最坏的结果--权贵资本主义,但绝大多数人也受益。看起来,老人家的忧虑是杞人忧天。 -海岱清士- 给 海岱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6/2017 postreply 16:10:5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