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4)

来源: 五刀口 2017-04-20 06:03:1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3532 bytes)

我:
这时中学已是军宣队、工宣队当家,还以首都中学红代会名义建立官方的《红卫兵》组织,出身好与工宣队走得近少数左派同学纷纷加入《红卫兵》。红卫兵中骨干分子倚仗工宣队撑腰,对我们毫不手软,有一次在课堂上,工宣队长突然把我叫到他办公室,劈头盖脸地质问道:“昨晚学校体育器材库被盗,是不是你干的?”我毫不示弱:“你凭什么说是我干的。”接着他拍着桌子吼道:“有人看见一个黄穿军装的人进出。”我也拍着桌子喊:“穿军装的人多了。”他顿时被我的举动振蒙了(其实他哪里晓得我是附小红旗发起人,当年因筹措经费和警察交过手),知道硬的不好使,他缓了一下神说:“不是你就算了,何必发火。”我也不客气:“诬陷我能不生气嘛。”“那你回去上课吧。”既然如此,见好就收顺着下台阶,当然我很清楚,肯定是《红卫兵》那帮人告密。刘师傅说起来蛮有气量,事后和我相处的挺好,也算是不打不相识。
在我第二次重回“狗崽子队伍”后,我们这些家庭出身“有问题”的学生与表现不积极的同学为伍,成为右翼群体,所幸我们这群体属于大多数。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充分体会到,一旦被打入另册,在这个政治高于一切时代,你就是贱民,权利、尊严所有一切都是奢谈。MZD同志“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使本应情同手足的童鞋们相互反目,这是无以伦比的悲催。
1969年底,父亲的历史问题终于查清,我呢“靠拼爹”又再次回归红二代行列,这时的我内心非但没有丝毫喜悦,反而有几分沉重。想想那些“狗崽子”们仍然在最底层挣扎,记得当年,我问父亲参加革命的动机,他老人家曰:“我看不惯那些人凌强欺弱,崇尚人人平等。”难道社会非要有人压迫人吗(尽管多数压迫少数),阶级斗争成为我心底永远挥之不去阴影。
1970年中,我毕业分配到国防工厂,离开熟悉的大学校园。次年1月参军入伍,退伍后进入邮电系统工作。同学间曾经的恩恩怨怨随着岁月早已消散,每逢回校园看望父母时,总觉倍感亲切。
文革后借着落实政策机会,北京各高校都有一个土政策:每家可以在本校安排一个子女。就此产生了“高校二代”,形成有意思的“世袭倾象”,以致现在各校附小、附中招生都有“高校二代”优惠政策。高校小社会化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深化,也在逐渐弱化,大院的孩子群体早已失去昔日的风采。
              2017.1.4.
  
注1:“红五类”即:革命军人、革命干部、工人、贫农、下中农是党依靠的基本力量;
注2:“黑五类”即: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
注3:“中间类”:既教师、银行职员、中农、“小土地出租”、“城市贫民”等属于可以团结的人群;
我:
作者的父亲是北航60年代的保卫处长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