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 共最后的祖产,周期律正进入快车道。

来源: 桃花源主 2017-03-11 09:37:4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4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桃花源主 ] 在 2017-03-11 09:42:17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痴 渡禅师

 

http://washeng.net/HuaShan/BBS/shishi/gbcurrent/227667.shtml
我们这个社会一直都在改,一直都在缓慢的变革,从包产到户,到国企改革,从“抓大放小”,再到现在“央企混改”,每一个步骤都走得踏实坚定又谨慎,“公有制”这根共和国的脊梁在被缓慢的抽取,避免突然的更迭导致大厦忽倾。如果天下倾覆,这不是改革开放的初衷,改革是某个群体要将“公天下”变为“私天下”,他们要的是自家的“安邦”,本意并不是要国亡,这一点我相信他们也清醒的。所以,每一次大的改革开放措施出台之前,文艺界总会出一两个风头人物,总会有一两部文艺作品成为热点,不是这些文人有多厉害,而是印把子需要笔杆子为他们造势,所以选择了这一两个“幸运儿”。大家应该还记得铁道部改革之前的社会舆论场吗?在网上搜索一下当年的几条新闻:
【1、2012年4月23日:铁道部负债规模达2.4万亿,专家认为,要想根本解决铁道部的债务问题,只有政企分开,让铁道部履行政府管理职能,而把经营权交给市场。 
2、2012年12月26日,刘志军案开审:铁道部曝集体 贪腐案,曝性 贿 赂内幕; 
3、2011年,整个媒体爆炒温州动车追尾案,原本与高铁无关的一个案例,被牵扯到高铁身上;】 
就收集这几条吧,当年舆论就是这样将铁道部置之死地的。现在他们又要来了。 
没有时间细看《软埋》,也没有兴趣去看,只看了一下简介,以及作者的采访记录。

 

 

所有跟帖: 

刚开始说改革大家都拥护,后来发现每次改革都是刀子向老百姓腰包命根子砍去,才反应过来邓集团套路深, -海边居- 给 海边居 发送悄悄话 (116 bytes) () 03/11/2017 postreply 10:19:29

悄悄地进庄,打枪的不要,姓啥 不争论,向前看,不折腾 ~~; 高啊, 高家庄的 干活 ~:) -弓尒- 给 弓尒 发送悄悄话 弓尒 的博客首页 (57 bytes) () 03/11/2017 postreply 10:36:2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