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来说一个老一辈的故事(续一)--父亲和史叔叔的故事

来源: Sinojackia 2017-01-08 18:00:1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917 bytes)

看到许多回复,非常感谢,父亲那一代人都已经故去,但是他们的故事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我从小就是个爱听故事的孩子,每逢父亲小酌微醺之际,就开始讲他们当年的事,别人听过就忘了,可是我都记住了。

有些回帖中说在大动荡的社会中,人的命运是非常不确定的,对有些人的确如此,譬如史叔叔。(史叔叔参加革命后改了名字,为了避免有人对号入座,我在这里仍用他的本姓。对其他人也是如此。)

文革前有一部电影,《大浪淘沙》,真的写的是他们那一代人的故事。人们走到十字路口,各自东西。有些人随遇而安,有些人是注定要投身革命的。譬如我的父亲。

父亲的家乡是江南的一座省会城市,父亲家境虽不是赤贫,但也算贫寒家庭,他从小就性格耿直倔强,聪明又爱好文学,读了不少左翼文学的书籍,思想左倾。这在三十年代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父亲说他们上中学的时候,班上分为左、中、右三派学生。不用说,父亲是左派学生,和班上的右派学生,也就是支持国民党政府的学生斗的很厉害,经常有辩论吵架。

可是史叔叔不同,他家境富裕,父亲是一个下野的地方军阀,三妻四妾,生活富裕,吃香喝辣。史叔叔整个就是一个公子哥,富/军二代,对政治争论和社会问题完全不感兴趣,属于中间派,每天和班上所有的人都嘻嘻哈哈,因为有钱,时不时地请大家搓一顿。所以班上左派、右派学生都跟他关系很好。史叔叔跟父亲关系有些特别,因为父亲是班上功课最好的,尤其文章写的好,史叔叔不会做的作业、不会写的文章就都来找父亲。当然,做完之后,都要请父亲大大地搓一顿。

上到高中二年级,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要求高中学生都要军训,派军队教官来学校训练学生。国民党的军队教官可不是共产党的教官,打骂那是经常的事。于是父亲不愿忍受,就挑头找了几个人把那个教官打了一顿。当然他自己也没有好果子吃,被学校开除了。

开除就意味着失业,家里又穷,无法养活自己。只是学校的老师爱惜他的才华,遂推荐他到邻近的一所小学当老师。一年后,父亲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国民党政府的“清寒学生奖学金”。这种奖学金是当时政府为了解决一部分学生失学而设立的,它实在不能算“奖学金”,因为金额和名额都不多,而且毕业以后无论是否找到工作,都必须在几年内还清。其实更像今天的学生贷款。不论怎么说,父亲可以上大学了。

父亲一进大学,以他的气性,很快就找到了组织,参加了中共外围组织“民先”。1981年我陪父亲重访旧地,他带我来到现在青岛海洋学院所在地,大门的对面就是中山公园,当年叫“海滨公园”,父亲给我指,哪里是他们当年民先队员秘密聚会之处。民先队员们组织抗战宣传队,上街讲演,表演街头剧,发传单等等,这些在山东大学校史中都有记载,其中也有父亲的名字。也正是因为“民先队”的指示,父亲才着手组织学生南下,向后方撤退。在学生会三个干事中,除了我父亲,一个姓周的,也是民先队员,一个姓徐的,由我父亲介绍参加民先,然后带领一百多名学生南下,去追不知道在哪里的学校。

上节说到武汉。到了武汉,大家各奔东西,那位姓周的干事直接奔赴延安,后来父亲和他失去联系。姓徐的干事想要继续学习,于是决定告别大家南下找学校,但是也兜兜转转,后来进了四川大学。1949年以后成了国内著名大学的著名的教授,父亲在文革后才和他联系上,我硕士研究生就是读的那所学校,所以还去拜访过他。前两年我在网上看到他居然还活着,是他的弟子们为他庆祝100岁诞辰,这两年没有见到他的消息了。

再回来说史叔叔。当日本包围南京,父亲的家乡也危在旦夕,老军阀怕儿子闯祸,就给了一笔钱,让他到大后方去上大学。但是史叔叔不是读书的料,不想去读书,又不知道干什么,正巧就在武汉又碰上了父亲,在父亲一番鼓动之下,血一热,就跟随父亲前往山西参加牺盟会的抗日工作。后来又去了延安,进了抗大。

史叔叔因为出身军阀家庭,总是喜欢玩军事的东西,于是抗大毕业后坚决要求加入八路军。但是史叔叔性格很好,很会处理协调关系,又出身于有钱人家,见过世面,所以很快就进入了八路军敌工科,专门做八路军对敌工作和情报收集。然后一路这样走下去,1949年后就在解放军总参同样做敌后工作和情报收集。据说他当时掌管派往香港、台湾的情报人员,可以说,他就是电视剧《潜伏》里余则成、晚香的上司。1960年代他和父亲联系上了以后,送给父亲一盒茶叶,是他乔装之后潜入台湾买的,因为难得,所以送给父亲作为礼物。这个茶叶盒现在还在我家,上面中文字的“台湾”字样已经被他刮掉了,但是英文还是清清楚楚地写着“台湾高雄出产”。史叔叔1996年过世,根据他的夫人的回忆录,他还参加了1962年中印边界谈判,同样是做情报工作。

这就是父亲和史叔叔的故事。下一次讲“三剑客”的故事。

 

 

所有跟帖: 

很精彩,很亲切的真实故事。等着下一集。 -我不信邪- 给 我不信邪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8/2017 postreply 18:07:36

危险,在台湾暴露要杀头的 -hz82000- 给 hz82000 发送悄悄话 hz8200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8/2017 postreply 18:33:56

史叔叔已经过时,而且我没有用他的真名。 -Sinojackia- 给 Sinojacki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8/2017 postreply 18:46:05

已经过世。 -Sinojackia- 给 Sinojacki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8/2017 postreply 18:46:28

可以用编辑功能修改。 -zd3y- 给 zd3y 发送悄悄话 zd3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8/2017 postreply 19:55:24

不是,我是指以前早期,蒋在时 -hz82000- 给 hz82000 发送悄悄话 hz8200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9/2017 postreply 04:52:29

是的,隐蔽战线,都非常危险,所以我看《潜伏》才觉得步步惊心。 -Sinojackia- 给 Sinojacki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9/2017 postreply 08:12:43

好故事,等着看你继续写下去 -月城- 给 月城 发送悄悄话 月城 的博客首页 (137 bytes) () 01/08/2017 postreply 18:50:11

老兄上过四川大学,俺们还算校友呢 -mingxiaot- 给 mingxiaot 发送悄悄话 mingxiao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8/2017 postreply 18:56:01

错了,我没上过四川大学,是父亲的同学后来上了川大,那是上一辈的事情,我只不过见过他。 -Sinojackia- 给 Sinojacki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8/2017 postreply 19:14:06

鼓掌。 -scott29- 给 scott29 发送悄悄话 scott29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8/2017 postreply 19:02:12

记性好,听过故事而不忘的人,最适合写回忆、写见闻。写得很好,感觉写得也很快,请继续。 -西北东南- 给 西北东南 发送悄悄话 西北东南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8/2017 postreply 21:26:25

國民黨的教官制度相當失敗,造成許多學生開始反感國民黨。中共搞學運比國民黨成功太多了。 -歡顏展卷林中坐- 给 歡顏展卷林中坐 发送悄悄话 歡顏展卷林中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8/2017 postreply 22:31:29

这个故事表明那个时候山东还挺那个民主的吗!可以公开搞活动呢。现在你小样的试试! -太宇- 给 太宇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8/2017 postreply 23:57:33

你没看清楚吗,他们民先活动都是秘密的,但是抗日活动都是公开的,只是不能以民先的身份。 -Sinojackia- 给 Sinojacki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9/2017 postreply 08:14:14

抗战时期,所有流亡学生均可申请贷学金,又称贷金,用于支付学费及生活费,那是要还的 --hutu-- 给 -hutu- 发送悄悄话 -hut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9/2017 postreply 06:09:57

吃谁的饭,砸谁的锅。这种回忆好看。 -老北京人2- 给 老北京人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9/2017 postreply 06:20:16

一群20岁左右的大学生,兵荒马乱,外敌入侵,学校就说了句,你们自己到后方来找我们吧。谁不悲愤?有能力的就反了。 -Sinojackia- 给 Sinojacki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9/2017 postreply 08:18:3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