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我的父亲河(散文)

来源: 老幺六六 2016-11-22 19:16:2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388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老幺六六 ] 在 2016-11-30 01:20:06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谨以此献给我的父亲和所有的长江航运老前辈

 

                   

    “将你额上的皱纹/读成蜿蜒起伏的长江/又将波涛滚滚的长江/幻化为你刚直的脊背/枕着长江的浪花/做你青壮的美梦/五十载河东河西/大轮船拖出白发莹莹/作别长江的摇篮/掬一捧江水/洗涤皱折里的疲惫/ 捡两颗江石作健身球/ 用心地搓揉/沉重而浪漫的一生/……我看见您 黄昏的眸子里/ 闪烁着一盏/永不熄灭的航标灯” 我的这首题为《老船长》的小诗,20多年前发表在《现代工人报》上,当时我拿着报纸兴奋地跑回家,父亲只瞅了一遍,什么也没有说就递还给我。第二天清早,父亲做了热腾喷香的泡饭,我稀里呼噜地扒了两碗,然后怀揣着暖暖的父爱去上班。

  
父亲不愧为青年才俊——三十岁那年穿上了船长服,好不神气!他是继“洋船长”以后,中国的第二批船长

 

   如果要问,小的时候什么事情让我最高兴,那就是到朝天门码头去迎接返航归来的父亲。每一次在父亲归来的前两天,全家人就开始激动不安了。母亲一次又一次跑到客运站询问船位和到港时间,外婆忙着准备父亲最喜爱吃的菜品;母亲打扫完清洁就开始打扮自己,我们几个孩子兴奋得叽叽喳喳吵个不停,并用好奇的目光看着母亲精心打扮,然后任由母亲打扮我们。

    父亲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妻子

  
  
    我们家离港口不远,一路小跑,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朝天门。我们穿着最喜欢的衣裙,跟着漂漂亮亮的母亲一路小跑来到四码头,坐在高高的石梯上,眼巴巴地望着水天极目处。

    “呜……呜……”当船头隐约出现在天边的那一刻,我们挥舞着小手绢叫道:“到了!到了!看见了……”妈妈意味深长地笑着说:“听,爸爸在叫你哥哥的名字呢,‘武’……”

   有的时候,我们望眼欲穿,脖子都仰酸了,可爸爸的船就是不出现,再一打听,原来不是执行特殊任务去了就是因气候突变而误点。于是,我们就像一只只焉了气的皮球,悻悻然跟着默不作声的母亲往回走。

 

    滚滚东去的长江啊,你是父亲终身服役的连队;五十载踏浪归去来兮,家只是他长途跋涉中温馨的客栈。

    来去匆匆的父亲和他的弟兄们,驾驶着“荆门号”(东方红64号)、“江陵号”(东方红34号)往返于重庆—上海,重庆—武汉之间,每半个月或8天回来一趟,而每次都是傍晚或深夜到家,第二天天不亮就离去了。依稀记得,父亲走的时候,总会站在孩子们的床前,用修长的手指逐个摸一摸、捏一捏小脸蛋,待我们揉开惺忪的睡眼之后,已不见父亲的踪影。按规定海员每年有40天休假时间,但父亲从未休完,往往是中途接到电报就立即出发。对此少不更事的我,不免耿耿于怀,直到成年以后也在潜意识里埋怨父亲只顾在外面闯荡……

 

     真正地、认真地解读父亲,是在他老人家去世两年之后。当已过不惑之年的我从重庆乘船东下重新感悟长江时,面对父亲的魂灵,我不禁怆然泪下!

      薄雾掩映着初醒的山城,晨光在东方舒展着橘黄的手臂,轻缓地为她揭开那层面纱。在光雾缭绕中,长江和嘉陵江急切地拥为一体。呜……一声深沉而坚定的汽笛,猛烈地震颤着我的心弦,倏地打开记忆的闸门——

    1933年,正值花季的父亲,只因家道中落,无钱供给念完高中,于是,嗜书如命的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成都有名的石室中学,与一位表兄结伴到重庆谋生。

    时值国家内外交困、兵荒马乱、经济萧条、民不聊生,求职谈何容易?父亲一度濒临绝境。他住在一家破旧的小旅店,肚囊空空地躺在床上,无神地望着昏黄的灯光,蓦地爬起来挥笔疾书,遂将抒怀小诗投于某报,取得微薄稿费,聊以自慰。

    终于,父亲有了一份工作,那就是在卢作孚先生开办的民生轮船公司当清洁工,不久公司船员养成所招聘水手,父亲通过文化考核有幸入选,并在重庆北碚接受培训数月。从此,他与长江结下了不解之缘。

    17—30岁,在这人生的黄金时代,父亲以坚韧的毅力跨越了一个又一个障碍,登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水手—舵工—三副—二副—大副—船长,成功地实现了人生的蜕变。孔子的“30而立”在父亲这里演绎得淋漓尽致。

 

      仰望父亲矗立于船首外观察台那伟岸的身躯和如炬之目光;聆听父亲在驾驶室沉着冷静发出的“左满舵……右满舵……”的命令,是多么令人心往神驰,尤其欣赏他翘着大拇指引航的独特气魄,那种万里长江只等闲的潇洒魅力,在他神气的海员制服和大圆帽上行云流水般地闪动着,吸引和感染周围所有的人。那一刻,一种崇高而美妙的激情充溢着我幼小的心灵。

    记得孩提时,不时有长辈逗问我:“小六,你长大了干什么?”我总会抬起稚气的小脸蛋,毫不犹豫地脆生生回答:“我要做一个女船长!”

    命运却没有把我送给长江,为此,我深深地遗憾了多年。惟其如此,我更爱恋长江,要知道眼前这条江河是生我、养我、育我的父亲河啊。

     我的思绪随轮船顺江而流。

    那森严的峭壁和层峦叠嶂、那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那每一块礁石、那每一片浅滩,都是父亲忠实的朋友,那引导轮船灵活行进的航标灯是父亲不倦的眼神和不灭的灵魂。

 

    我靠在船弦支颐沉思:我那书生气十足、满腹经纶的父亲、那待人接物一贯地温良恭俭让的父亲、那连一巴掌一句重话都舍不得给孩子的父亲,是如何制服川江的惊涛骇浪、战胜长江的每一处暗礁险滩的?在他漫长的领航生涯中,是如何多次化险为夷而安全行驶半个世纪的?

    在父亲的领航生涯中有这样一个智斗危难的惊险故事:70年代末,已过耳顺之年的父亲带领长航水上工人大学的学员在“东方红”实习。一次该船在武汉刚刚起航,船尾突然失火,并向着船身(轮机部)迅速蔓延,数百个生命危在旦夕,这时有同行主张马上靠岸,而父亲坚决不同意,因为这样势必秧及岸边船只和建筑。怎么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父亲冷静而果断地说:“调头!”原来,他根据风向判断,调头后烈火将向船尾飘去,即可把火势控制在最小范围,然后集中力量灭火,方可扭转局势。这一招果然很灵,妄图吞噬生灵的火老虎终于被制服了,数百颗悬吊的心一下放了下来。老船长在江上智斗火灾的事迹,通过《长航简报》和海员们的口碑传为佳话,而父亲回到家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到此事。我好奇地问父亲:“当时那么危急,怎么会想到那一招呢?”父亲浅浅一笑,说:“是从‘赤壁之战’中得到的启示。”

          

 

    天渐黑……

    黑暗夹着冷风从四面八方向轮船包围过来,船顶的探照灯警觉地扫射着江面。

    我踱到舱外,来到船首,一任狂烈的江风,吹打冰凉的脸颊、凌乱头发和衣襟、启开那尘封已久的记忆……

    就是在这样的夜晚,不,是在寒冷的冬夜,父亲患了胃出血,他忍受剧痛,用热水袋敷住患处,迎着猎猎江风站在驾驶室从容地领航……

    抗战时期,日本鬼子猛烈地空袭长江,父亲和他的弟兄们,带领着逃难的同胞,东躲西闪、左拼右突、死里逃生……

    在那漫长而单调的岁月,没有电视和卡拉OK、甚至有时连无线电都中断了……父亲却安然地度过了近两万个日日夜夜……伴随着他的,是长江的风浪声和留在心底的妻儿的笑语。然而,寂寞却打造出了父亲那百折不挠的品质。

诗词是父亲的至爱。

 在父亲的身边总有一个小小的日记本,他把生活中的种种感受用诗歌的形式记载下来。在漫长的航运生涯中,他的诗歌日记本不知换了多少个;我和五姐考上大学,父亲在欣喜之际,送给我们的珍贵礼物是《唐宋诗词》,他不无感慨地说:“我这一辈子呀,每当遇到困难时总是靠着琢磨诗词来消除烦恼……”父亲的这一习惯,一直延续到生命的终结。老人家弥留之际对亲人说,夜里被病魔折磨得不行,他就在心里默诵豪迈的诗词,以驱赶病痛。

     健康开朗的父亲,因感冒发烧住进医院,最后却丧身于医疗事故。他这个从来没有向命运低过头的硬汉子,万万没想到生命的航船在第78个年头,猝不及防地撞上了社会的暗礁,在一声轰然巨响之后便沉没于历史的长河。半个多世纪的艰难险阻都被他泰然地甩在了身后;半个多世纪亲人一次又一次地翘首盼望……而妻儿长年累月的牵肠挂肚,刚刚平息了七、八年,父亲却遽然离我们而去,想到此怎不让我心生生作痛。

    扼腕叹息之时,抬头又看见航标灯。它在黑夜的前方坚定地闪烁,也在我的泪光中闪烁,更在我的心里闪烁,我想它还将闪烁在子子孙孙生命的航程!

 

    想起初到异乡的我,被孤寂折磨得辨不清方向,父亲来信谈到早年如何战胜挫折的经历,并鼓励道:“六儿,挺一下困难就过去了!”此刻,老人家的声音如江涛以穿透时空之势久远地翻滚回响……

 

    江风吹干了挂在我脸庞的清泪

    枕着长江柔软的波涛,躺在秋千般的摇篮里,我渐渐地进入了梦乡……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父亲的胸膛如此博大、如此温暖;轮船偶尔奏出的汽笛声,犹如父亲那亲切而熟悉的鼾声,让我在梦里平添了几多安全感。

 

    在长江这幅瑰丽夺目的画卷中,三峡是其中的绝笔。

    瞿塘峡是三峡的最险处,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年关。”此刻,那汹涌澎湃的激流、那雷鸣般的涛声、那冷面无情的巨大漩涡就在脚下呼啸示威,而沉载着数百个生命的轮船必须冲过去而后生。我的耳畔骤然响起父亲洪钟般的声音:“冲过去!稳住!左满舵……”

    啊,终于冲过去,又冲过去了……

    我这才明了父亲那种临大难而不惧的九死一生的韧劲从何而来;我这才明了父亲那副看起来并不厚实的肩膀,为什么能够挑起赡养和抚育一家三代十几口人的担子。

   二哥为父亲写的那幅遒劲有力的挽联赫然出现我的眼前:“五十载战恶水斗险滩领尽大江风骚呕心沥血为航运创千秋功绩 // 半世纪顶风口跨浪尖行遍巴蜀吴楚含辛茹苦为子孙树一门风尚”

     我为父亲豪迈的一生骄傲,更为长江打造了一大批睿智而超然的航运勇士而赞叹。因了民生公司和他们,结束了长江航运长期以来,只能由洋人一手把控的历史。

   

     狭窄的巫峡,两岸对峙的奇峰险些锁住激流。巫山12峰姿态各异,婀娜多姿,变幻无穷,尤以守望长江的神女峰为之最,她亭亭玉立于朦胧的轻纱里。

    江涛追随曲折的山势迂回向前,轮船在陡窄的峡廊中稳步行进。真可谓:“胜似闲庭信步”啊!

    我沐浴在亮丽的朝霞和柔和的江风中,欣赏着这一幅幅神奇飘渺的图画,目触父亲的文艺渊源所在,我对父亲内在的诗情画意心领神会。

         

     告别巫峡,轮船急切地投入西陵峡的怀抱,一路尽是急流险滩。然而,幸有屈原、王昭君陪伴和“兵书宝剑”护卫,难怪父亲不怕寂寞与黑夜。或许,对父亲来说在千万个漩涡中绕着泄滩、青滩、崆岭滩迂回突进,不过是在玩味一种叫做“走出迷宫”的军事游戏罢了。

 

    长江像一匹脱缰的骏马,呼啸着奔腾了两天两夜之后,戛然安静下来。

    柔美的晨风轻吻着劳累许久进入小憩的江水。天光一色,“极目楚天舒”啊!

    父亲深沉的歌声从空中飘然而至:“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早晨太阳晒鱼网/迎面吹来大海风……”听着听着眼眶又禁不住泛潮。

    此刻的大客轮,如一叶秀气的渔舟徜徉在宽阔无际的江怀,而船上的人犹为渺小,在光雾交错的幻影中,已经成为宇宙中的一粒粒尘埃和江上溅起的一滴滴水珠,深深地融入大自然之中。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矗立在岸边的朗朗赤壁,敲响荡气回肠的警钟——提醒每一个过客:光明磊落、乐观豁达、惜时如金、谦逊待人。这是父亲做人的宗旨和信条,这就是为何在父亲的身上很难出现一丝浮躁的缘由。他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宽容大度,哪怕在文革时遭到曲解,也未改变做人的初衷;最让人钦佩的是,在那个动乱的岁月,他和母亲总是对落难的朋友慷慨解囊相助。

 

       长江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包罗万象、应有尽有;长江是父亲的社会大学,使他终身受益、裨益无穷。父亲自17岁步入长江航运事业,60岁后受聘于长航武汉水上工人大学任教,80年代中期,卢作孚先生的儿子三顾茅庐,请父亲出山相助。于是年逾古稀之年的父亲又被重庆民生轮船公司聘为技术顾问。在担任教师和顾问期间,父亲执笔撰写了多篇航运论文,绘制了多幅富有价值的河床图(其中有的是与其他航运专家合作完成的)。   

     如果说李清照是沉醉于莲花深处,一时不知归路的话,那么父亲却是陶醉于长江的深处,终身都不知归路啊。他就像那永远不知疲倦的长江,奔腾着去迎接和拥抱一个又一个新的太阳,直至融入东海……

    长江把无限的关爱奉献给了父亲,父亲又倾其所有的血汗回报长江。

    我深深地感激长江,为我们锻造出乐观幽默、智慧刚强的父亲,从而也给了我一颗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的灵魂。

 

    父亲驾鹤西去多年了。多年来,每当我从远方返回故乡重庆,总忘不了一个人去朝天门码头站一站,看望看望长江。

    啊,长江,我亲切熟悉、慈祥和蔼的父亲,您听见您的女儿在唤您吗?掬一捧江水洗去脸上的尘埃,好似父亲温热的手指从我的脸庞滑过,一时间,我闻到了父亲身上特有的海员气息;侧耳聆听江涛拍岸的节奏声,分明是父亲的脉搏在有力地跳动……

    恋恋不舍地和长江道别。蓦然回首,只见江天交接处,一艘轮船的身影在暮霭中时隐时现。哦,冥冥中长江又把远航的父亲送回家来了,刹时,孩提时那久违的甜蜜涌上心头……

 

    长江在,父亲就在;长江长存,父亲就长存。

    我深深地爱着这条生命不息的江河——生我养我育我的父亲河!

                      (备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中国图片网/鸣谢)

 

 

                            

 

 

    

 

 

                                                                             

 

 

 

                      

 

 

 

所有跟帖: 

郎才女貌。 -尼微- 给 尼微 发送悄悄话 尼微 的博客首页 (173 bytes) () 11/22/2016 postreply 19:50:42

多谢尼微美赞! -老幺六六- 给 老幺六六 发送悄悄话 老幺六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3/2016 postreply 00:08:49

赞六六 -狮子羔羊- 给 狮子羔羊 发送悄悄话 狮子羔羊 的博客首页 (224 bytes) () 11/23/2016 postreply 04:13:39

我替父母感谢狮子羔羊美赞! -老幺六六- 给 老幺六六 发送悄悄话 老幺六六 的博客首页 (182 bytes) () 11/23/2016 postreply 22:46:59

看到长江就看到了父亲,原来写作是家传的。 -废话多多- 给 废话多多 发送悄悄话 废话多多 的博客首页 (125 bytes) () 11/23/2016 postreply 04:43:39

谢谢多多!是的,家父的文笔不错。我逊色许多。 -老幺六六- 给 老幺六六 发送悄悄话 老幺六六 的博客首页 (140 bytes) () 11/23/2016 postreply 22:50:42

谢谢多多不吝赐教!我修改一下,减去了一些。放一放,再思考一下,或许有更好的思路。 -老幺六六- 给 老幺六六 发送悄悄话 老幺六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16 postreply 20:18:30

好文! -风起云止- 给 风起云止 发送悄悄话 风起云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3/2016 postreply 07:34:21

多谢风起云止拨冗来访。有您等朋友的鼓励与支持,我就有更有兴致和信心写作了。 -老幺六六- 给 老幺六六 发送悄悄话 老幺六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3/2016 postreply 22:53:23

80年代坐东方红号游长江三峡,船长好帅!大家抢着和他跳舞,我们有一张合影,手握酒杯 -hz82000- 给 hz82000 发送悄悄话 hz82000 的博客首页 (38 bytes) () 11/23/2016 postreply 11:37:25

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嘉崚子- 给 嘉崚子 发送悄悄话 嘉崚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3/2016 postreply 14:11:04

谢谢嘉崚子!我替父亲谢谢朋友的高度褒奖。是的,我们的父辈是中国的脊梁! -老幺六六- 给 老幺六六 发送悄悄话 老幺六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3/2016 postreply 22:55:59

赞赏感人好文! -碧蓝天- 给 碧蓝天 发送悄悄话 碧蓝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3/2016 postreply 15:40:44

多谢蓝天在百忙之中拨冗跟读并支持!您的好文让我目不暇接。 -老幺六六- 给 老幺六六 发送悄悄话 老幺六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3/2016 postreply 22:59:4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