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河(102)

来源: 尼微 2016-01-25 23:08:1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926 bytes)

       昨天商量的结果是先去侗乡再去苗寨。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大家就都醒了。秀清妈妈也起来马不停蹄地为大家准备了可口的早饭,用过早饭,开始收拾行囊等待向导。随身除了两把雨伞简单衣物和一些小礼物外,还为云贞秀清准备了两双胶鞋,分装成两个小包由友明和小万背着。

 向导是秀清姐姐同事的弟弟,是当地的苗人,对当地的风景人文非常熟悉。听说有从北京来的朋友想参观苗乡侗寨非常热情,志愿来给云贞秀清做向导。大家收拾完毕就在院子翘首以待等着向导。

  街角一阵汪汪犬吠,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脚步渐近。大黄,不认识我了吗?女性温柔的声音从清晨寂静的街道传来,大黄呜呜地低鸣,似乎在和熟人打着招呼。

  他们来了。秀清听出这是姐姐的声音,急忙欣喜地打开院门,两男一女站在门口。

 姐。秀清喊着把三人迎进院子。

      秀清姐姐指着其中一位面色黑红的小伙子说,他就是你们的向导。

 “鸟荣“ 小伙子向大家说了句苗语,紧接用汉话问候“你好”,自我介绍苗姓叫夸勒,汉姓吴,吴舫,你们可以按汉人的习惯叫我小吴或小舫。听小伙这么一说大伙顿时都放心了,刚才还担心怕语言不同没法沟通。

秀清姐姐见大家交流很好就和另一个年轻人离开了,他们还要赶去上班。,

 

   五人朝着水泥坝的车站走去,随着向导上了汽车,大约过了一小时的时间,车停了,大家又下了车。向导指着白云深处说,我们今天就到哪儿去。

  云贞友明舒张了一下四肢,环视四周,一望无际的绿色层层叠叠蔓延开去直到天际。一面是翠绿的青山,山上毛竹杉树油桐郁郁葱葱,脚下蕨菜随处可见;另一面是平缓的丘陵,漫山遍野种满了茶树,吴舫走在前面,友明云贞紧随其后,一路上友明有问不完的问题,吴舫也借事询问了北京的情况,一路又说有笑,没有一点身在异乡的感觉。

  停一下。经过一处缓坡时云贞喊住了大家。友明,你不是想看茶园吗。云贞从园间小路

朝茶园深处走去,友明秀清等也尾随了过来。

 这是绿茶。云贞蹲下身看了看挂在枝头的老叶子。

  好眼力。这一带种的多是绿茶。现在是休眠期,茶树也被剪掉了1/3。吴舫手摸着枯黄的茶树解释着。年前刚深翻了土又施了肥剪了枝,新叶要到3月才会长出来,那时就会是采摘春茶的好时节,全寨子的人都会忙起来。

    低矮的茶树高不过膝,一行行一排排布满了山包,一行人穿梭在茶园。忽然传来一阵淙淙的流水声,顺着声音,穿过茶园边的竹林 ,眼前一亮,一条清澈的溪流像条玉带将无边的绿 色撕开,带着银光缓缓而来, 更让大家惊奇合不拢嘴的是河上的桥。

   友明虽读书不多,但文革这几年也是走南闯北见势不少,也亲眼见过无数的桥,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卢沟桥等等,再加上从画报上看到的桥,少说也不下几十座,可就是没见过眼前这样的桥,犹如巨龙卧江,气吞山河。

  大家站在桥头放眼望去,桥长有四五十米长,宽約有四米,桥上不仅铺满木板,还有三座壮观的亭楼,中间的鼓楼最高,足有五层,飞檐重叠。

     吴舫指着桥头的匾说,这座桥叫老人桥,是以一位受人景仰的老人的名字命名的。这种桥叫风雨桥,全身没有一棵钉子。关于风雨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于是边走边给大家讲。一行人步入桥内,但见桥面两侧有精致的栏杆和舒适的座位,可供人们憩息。吴舫指着桥身上挂着的很多草鞋说,这是供行人换用的,我们这儿民风朴实,今天没下雨,否则还会有人挑来干柴供行人取暖。桥壁上雕有雄狮、凤凰、麒麟等吉祥之物图案,古香古色,栩栩如生。友明心里寻思着一点不比皇宫的建筑差。

  走到桥中间的亭子,中央还有神龛。吴舫解释说这应该是侗族供奉泗州佛,真武大帝的,旁边还应该有香炉,现在砸四旧,香炉都扔到河里去了。

   一行人忘我地站在桥上,桥下是淙淙的流水,迎面吹来的是含春的微风,仿佛到了世外桃源一般,静谧的山林,一尘不染的河水,心一下子像被洗过一般清爽空灵。

    歇息够了,大家才恋恋不舍地踏上彼岸,顺着小路爬上山坡,远远望见在浩瀚的绿色深处,几缕炊烟袅袅升起,那就是我们要去的侗寨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