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大学里的告密者

来源: 千里 2016-04-12 10:19:1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853 bytes)
躲在大学里的告密者

【题记: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杨师群是一位老师,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的老师。2008年11月底,杨师群先生在博客上透露,因为自己在《古代汉语》课上对当今政府说了几句批评之言,班上两位女生竟去向上海市公安局和上海市教委告发,称杨师群为“反革命”。

    杨先生也因此遭到了有关单位的调查。从网上看到这则报道时,我感到有些荒唐,很是吃惊。我不禁联想到三年前卢雪松女士被学生告密的事情。卢雪松也是一位老师,吉林艺术学院戏剧文学教研室的老师。

    2005年,在一次课上,她向学生讲述了林昭——这个在毛泽东时代罕有的清醒且勇敢的女子——的故事。并且,为了使学生们有更真切的认识,她组织班上学生观看了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然而,令她想不到的是,班上的学生竟去向校方检举,称卢雪松在课堂上讲述反动内容。学校官方收到消息后,秘密停掉了卢雪松的课。

    事后,知识界人士有个基本共识:这样的事情之所以发生,可能与吉林艺术学院作为地方院校的封闭性有密切关系,如果此事发生在一个中心城市的全国性高校,结果可能是另一番情况。

    可是偏偏三年之后,在作为全国中心城市的上海,再一次真真切切地上演了如此相似的闹剧。同样是发生在大学校园里,告密者同样是学生,自己班上的学生。这实在是向知识界人士的共识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我无法想象,当这两位热心的老师意识到自己的言论竟然被学生视成为“反动”、“反革命”,甚至被告发到有司之处时,他们的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卢雪松先生的朋友、网络知名作家冉云飞在《大学里的极品告密者》一文中提到:

    几年前,遇到卢雪松之时,曾问及告密一事,从谈话中,可以感到,卢雪松对告密的学生没有怨恨,而是充满了深深地悲悯。因为,他们虽然是大学生,却也只是中国愚民教育下的牺牲品而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多少人曾告诉我们,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百家思想自由交流的天地,是精神成长的净土。而当怀着这样的期盼,步入大学校园之时,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片贫瘠的土地。在这里,思想开不出花朵,自由独立的翅膀被硬生生的扯断,校园里一位普通的老师,仅仅在课堂上讲述了对政府的几点不满,竟会被学生认作反革命,这是谁的悲哀?而放眼世界,华夏之外,在哪一个自由的国度,你能够看到这种闹剧?也许,这也是一种中国特色。

    蔡元培先生曾多次说:“人言有良社会斯有良大学,吾谓有良大学斯有良社会。”如果大学校园成为告密者的天堂,学生们没有独立的思想和进谏的本能,只知歌功颂德、拍政府的马屁,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老师作为附势的本钱,那么蔡先生所说的“良社会”又怎么可能在他们手中形成?

    老师是没有错的。一位大学教师,有权利也有义务对政府提出任何意义上的批评,这是其作为知识分子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言论自由的应有之义。因此,这些老师不仅没有做错,反而因了他们的行动,展示为人师者的良心,若不是出于对学子的关爱,对国家的满腔热忱,他们又何需煞费苦心向学生揭露被隐藏的历史,又何需向政府提出批评给自己惹来祸端?试问在当今中国的大学里,依然拥有这种意识和胆量的知识分子,还剩多少?有这样的老师,我们难道不应该倍感庆幸吗?卢雪松女士被停课之后,曾经给告密的学生写过这样几句话:“你,我的学生之一,我想说,我在课堂上的全部努力,是希望你在一个荒谬的世间逐渐做一个精神健全的人。”

    “人在社会上立足可以有许多方式,我比较欣赏回归真实的内心生活。但那就需要退出许多虚假丑陋织网的纠结,这已只能做为个人化的选择而存在了。”短短几句,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学生的无限关爱,对未来一代成才的殷切期望。她全心全意掏心窝儿地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勇敢地捍卫作为大学之基本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样的教学理念,不可谓不珍贵;这样的老师,不可谓不伟大。然而,他们热情的投入换来的是告密的回报,他们关爱的拥抱换来的是冷冰冰的匕首。这并非偶然现象,这种告密风潮其来有自。从49年开始,中国就已经逐渐沦为了告密的土壤。最典型的莫过于每次运动、斗争的前前后后,都会兴起揭发检举的风潮。在文革之中,别说师生之间,就是父母和子女、丈夫和妻子之间都要被迫划清界限,互相揭发检举。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知识分子,绝少数没有充当过告密者的角色。这种毒素已经深入了当代中国畸形的传统之中,一直延续到今天,延续到原本健康、单纯的大学校园之中。近些年来,在中国的高校里,创一流大学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形象活动搞得轰轰烈烈,钱财也砸进不少,但如果连基本的言论自由都保证不了,世界一流大学之梦岂不只是意淫?高等教育又有什么指望?!而如果一个国度的大学教育都被如此阉割,又能够指望谁去实现所谓民族的伟大复兴,又奢谈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谁当为此负责?学生自然有错,他们成了告密者,成为了扼杀言论自由的帮凶,作为成年人的他们,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但是,有罪的,又岂止是这些学生?如果不是政府的不良引导,如果不是权势的威逼利诱,天真单纯的学生又怎会走向告密者的道路,又怎会“大义灭亲”,向自己亲爱的老师下手?真正需要改良的是环境,真正需要反省的是政府。一个文明的国度,公民永远是国家的主人,政府只是打理日常事务的管家,绝对不可以凌驾于人民之上。为了保证一个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对于政府的批评和监督是必不可少的。更何况在中国,权力垄断信息造成消息闭塞已是有史以来的“传统”,由此造成的官方愚昧甚至丧权辱国也是人们不愿提起的真实历史。这样形势之下,公民更有义务提出批评,政府也更有义务接受批评。

    因此,任何一个公民,对于政府和执政党的批评权利都是天经地义的,不能受任何形式的束缚。况且,一个自信且勇敢的政府,必须有承受任何批评的胸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会因接受公民的批评督促而进步,不会因公民的言论自由而步入危境。

    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中国的统治者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左传》中的《子产不毁乡校》一文中讲到,郑国大夫然明向执政者子产提及毁乡校(乡间公共学校,又是议政之所)之时,子产回答道:“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奈何毁之?”并用防川作为比喻:“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两千五百年前的中国人就有这样的思想,这是很难得的,而两千五百年后,若是还有执政者将言论自由视作危害自身安全的洪水猛兽,甚至将此观点散布在精神独立的大学校园里,毒害单纯柔弱的莘莘学子,只能说是难得的混账不可救药了。

    蔡元培先生执掌北大时就提倡“自由民主”“兼容并包”,提倡对学生的教育应从健全人格做起,现在先生已经故去,如果知道当今大学里依然是人不敢言、万马齐喑,知识分子唯唯诺诺、趋言附势,学生充当起官方的雇佣告密者,以出卖师长作为巴结官方的利器,他在九泉之下怎能瞑目?!

    恢复自由的精神,恢复大学的尊严,此其时矣!而要迈出这一步,请先从消除告密的土壤开始,请先从政府的反省开始。告密者:一种历史幽灵的闪现朱大可告密者(GMZ),一种历史上曾经声名狼藉的幽灵,突然浮出水面,成了当下的新闻热点。

    武汉晚报的报道称,湖北大学数计学院某班出台新班规,要求学生实行“盯人”战术,每名学生暗中监视另一名同学,并在所谓“天使信条”上写下对被监视对象的意见。这些披着“天使外衣”的告密者,以“关爱同学”的名义复活,蔚成校园文化的诡异风气。

    与这种“天使心肠”相比,发生于华东政法大学的杨师群案,给人了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这所我曾经应邀前往演讲的学校,涌现出两名杰出的学生告密者,她们将自己的“古代汉语”老师告到市教委和公安局,理由是在课堂上“批评文化”和“批评政府”。课堂上的自由争论本来无可厚非,反驳老师的观点,也是教学民主的一部分,但令我惊讶的却是告密者的心机——一方面向教委告密,企图端掉老师的饭碗,另一方面向公安告密,要把老师送进监狱。正是基于这种“双管齐下”周密手法,她们从网民那里荣获了“极品告密者”的称号。

    在中世纪的教会独裁时代,告密者曾经把大批无辜者送进异端裁判所,令她们以女巫的名义被活活烧死。这种告密传统此后在东德达到辉煌的高度。乔治奥威尔的反面乌托邦小说《1984》,就是这种现实的寓言体镜像。但所有那些西方史迹,跟本土厂卫制度相比,却只能黯然失色。朱元璋是中国的告密者教父,率先设立锦衣卫以监视官民,此后,历代皇帝又设东厂监视锦衣卫,再设西厂监视锦衣卫和东厂,复设内行厂监视锦衣卫和东西厂,甚至利用江湖流氓建构更为庞大的眼线和告密网络。这种复杂的四重监视体系,培训了庞大的告密者队伍,成为专制王朝的最大帮手。

    清代不仅承袭了这一传统,而且在特务政治方面变本加厉,形成以告密文化为特征的“核心价值”。雍正四年,江西乡试主考查嗣庭引用《诗经》中“维民所止”为考题,遭小人告密为“雍正去头”,结果戮尸枭众,满门抄斩。扬州举人徐述夔日下晒书,风吹书页,信手援笔题诗:“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被人告密,遂被斩首弃市,整个家族均遭株连;毕生为御诗润色的沈德潜,因《咏黑牡丹》一诗中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之句,被告密者捅给乾隆,惨遭死后剖棺戮尸之祸。杭州人卓长龄所著《忆鸣诗集》,书名“鸣”与“明”谐音,被告密者指为忆念明朝,图谋不轨,乾隆大怒,亲令开棺戮尸,连孙子都被斩首。本朝马屁作家夸为“盛世明君”的乾隆,秉承康熙雍正的遗志,在众多告密者的支持下,亲自制造了130多件冤案,把文字狱推向华夏流氓社会的巅峰。在我的个人生命记忆里,告密者曾是一种规模盛大的文化形态,朋友、同事、亲戚和亲人之间互相检举,罗织罪名,俨然一场经久不息的互虐式狂欢,而他们的每一种指控,都会成为政治迫害的重大依据。

所有跟帖: 

你在大陆呆过吗?知道大陆学校的自由风气吗?这种文章也会相信? -薛成- 给 薛成 发送悄悄话 薛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2/2016 postreply 10:31:04

知道茅于轼吗?知道袁鹏飞吗?他们都在公开讲课,都不用告密,有谁当回事了么? -薛成- 给 薛成 发送悄悄话 薛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2/2016 postreply 10:33:20

对,早过时了 -糊里糊涂2020- 给 糊里糊涂2020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2/2016 postreply 11:32:35

我有个朋友64时是上海高自联的,后来被捕受审时公安局把他们开学生会议录音片断放给他听要他交待。他感觉那录音片断 -ViBravo- 给 ViBravo 发送悄悄话 (116 bytes) () 04/12/2016 postreply 10:44:07

王丹在6.4前在北大的民主论坛也是公开的。从这个角度讲6.4阻碍了民主进程。没有6.4,赵紫阳不会倒。 -薛成- 给 薛成 发送悄悄话 薛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2/2016 postreply 10:52:18

现在的告密大概都是告包二奶,贪污之类的事,一大帮公知,教授网上,课堂上骂政府共产党,还用得着告密? -糊里糊涂2020- 给 糊里糊涂2020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2/2016 postreply 12:28:31

你是雾里看花,小骂帮大忙的有的是,某些话是半句也说不得的 -coach1960- 给 coach1960 发送悄悄话 coach196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2/2016 postreply 12:43:28

大学里潜伏不少国家安全局的,留学生中也有。所以大家平时不要乱说话。 -0101011- 给 0101011 发送悄悄话 (82 bytes) () 04/12/2016 postreply 11:57:18

没事,就是骂骂领导人,又没有反华行动,没人会当回事。国内饭局子里像老毕那样找乐子的多得是。 -薛成- 给 薛成 发送悄悄话 薛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2/2016 postreply 13:06:35

现在经济好,政治氛围较宽松,当然问题不大。但是, -0101011- 给 0101011 发送悄悄话 (145 bytes) () 04/12/2016 postreply 13:17:2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