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只是权力斗争吗?

来源: 为人父 2016-02-26 08:18:0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69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为人父 ] 在 2016-02-26 08:31:3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了解毛泽东和毛泽东的文革,需要回溯延安整风的历史。

高华对延安整风有这样一段描述:“在1949年9-10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对1931年-1934年党的政治路线的批判,得到了中央领导层绝大多数成员的拥护,毛泽东已获得对王明等‘教条宗派分子’的绝对优势。但是,王明等在全党,特别是在青年知识分子党员中仍享有很高威望,在全党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毛泽东不可以迅速将党的核心层的路线分歧向全党公开。然而为了彻底摧毁‘教条宗派’在党内的基础和影响,又必须在思想上和政治上‘搞清路线是非’,既对事,又对人。只有将上层与中、下层的斗争全面展开,才能为全党转变思想,接受‘教条宗派是机会主义路线的产物’这一命题扫清障碍。

从延安整风运动推动中共革命胜利之巨大成效来看,毛泽东的意图是有充分正当性的,俄式革命的概念若不经中国化的改造和转换,事实证明,是难以在中国真正发挥作用的,而‘无产阶级革命新人’又确保了中共干部队伍在严酷的战争年代和建国后,实现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只是在当时,中国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既要清除党内盲目崇苏的思想,又不能损伤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关系,更要维护斯大林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形象,还要考虑到全党思想认识的先有水平,故而毛泽东不能操之过急,他只能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革命年代》P178。

从高华这段话中,我们都能看出,毛的延安整风的重点是转变党的思想,是党内路线和政治斗争的一种形式。毛的权力斗争无不围绕着党的路线斗争,是以权力斗争为政治路线斗争服务的。

如果我们承认毛的这一特点,那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文革开始不久,刘少奇实际上已经靠边站了,毛的权力和威望无人可以动摇的情况下,毛还执意继续文革。虽然在我看来,毛式文革是左倾盲动,而且任何政治路线斗争都是和权力斗争交织在一起的,但我并不认为毛的文革是纯粹为权力而搞的。毛是试图通过这种政治运动来教育和转变全党的思想。至于毛的思想和想达到的目标对与错则是另一个问题了。因为,历史事实在那摆着,文革的过程一清二楚,只用权力斗争无法从逻辑上解释文革的发生和结束的。

所有跟帖: 

是这样的 -越王- 给 越王 发送悄悄话 越王 的博客首页 (586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08:35:10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公司更好呢还是为了个人地位和权力呢?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161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08:41:06

都不是。是为了毛自己的理念。毛一生追求的是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剥削,没有阶级。 -相对强度- 给 相对强度 发送悄悄话 相对强度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08:43:21

毛也想把经济搞好,但毛更重视社会主义的性质。如果把经济搞好会导致走资本主义的苗头,毛会毫不犹豫地牺牲经济,而保全社会主义。 -相对强度- 给 相对强度 发送悄悄话 相对强度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08:51:11

同意强兄之说。这种一意孤行好大喜功理念象隋炀帝。如果不是老毛是太袓,政治资本比 -QualityWithoutName- 给 QualityWithoutName 发送悄悄话 QualityWithoutName 的博客首页 (53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09:25:23

2个都说是为了公司好,到底好不好要看结果 -越王- 给 越王 发送悄悄话 越王 的博客首页 (165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08:51:11

文革一是打击党内走资派,二是打击官僚主义。但毛的这两个目标都失败了。 -相对强度- 给 相对强度 发送悄悄话 相对强度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08:39:00

毛在权力上是赢了,但毛是要从思想上铲除滋生土壤,是失败的。 -jin_yin_hua- 给 jin_yin_hu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08:43:47

赢只是短时间的,毛一死,毛的路线,就完全被抛弃了。 -相对强度- 给 相对强度 发送悄悄话 相对强度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08:47:14

有理。 -jin_yin_hua- 给 jin_yin_hua 发送悄悄话 (92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08:39:45

毛泽东是一个有强烈的个人思想个人理念和个人追求的政治家。权力对他来说只是实现理想的工具,他的理想和追求就是改造中国这个国家和国民 -FarewellDonkey18- 给 FarewellDonkey18 发送悄悄话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页 (1322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08:54:57

不矛盾。老毛想成就他那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有一般的行政权是不行的,一定 -QualityWithoutName- 给 QualityWithoutName 发送悄悄话 QualityWithoutName 的博客首页 (206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09:06:29

很多原因令毛决心大清洗,不止刘邓。为一己私利置中国前途于水火之中,此人之卑鄙可见。 -小百脸- 给 小百脸 发送悄悄话 小百脸 的博客首页 (572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09:12:51

老毛私利第一是肯定的,他也许是想成就更大的功名,而不顾其他人的死活。 -QualityWithoutName- 给 QualityWithoutName 发送悄悄话 QualityWithoutNam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09:41:51

好像毛主席到底想要什么自己都不清楚,否则不会那么变过来变过去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80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10:29:43

1地鸡毛。 -大江川- 给 大江川 发送悄悄话 大江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12:52:17

黑暗似乎越来越深沉。。。 -FarewellDonkey18- 给 FarewellDonkey18 发送悄悄话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页 (677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09:14:11

这其中有浪漫理想主义的一脉相承。。。 -FarewellDonkey18- 给 FarewellDonkey18 发送悄悄话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09:17:37

问题是什么是“这浩大的工程”?管他的,干起来再说,不行咱换个工程。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10:32:41

人类迄今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干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干强,哪怕是干错了。因为没有人事先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FarewellDonkey18- 给 FarewellDonkey18 发送悄悄话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页 (128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10:49:44

明儿下令填太平洋也比坐那儿强。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12:07:19

不是年复一年地填太平洋,哪来的上海滩。。。 -FarewellDonkey18- 给 FarewellDonkey18 发送悄悄话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页 (41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16:35:58

今年填长江明年再挖开, 一主席填二主席挖三主席一面填一面挖, 填挖均有, GDP统统计算上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17:00:33

也许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6/2016 postreply 20:14:0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