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小说《日瓦戈医生》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前后离奇伤感的故事

 苏联小说《日瓦戈医生》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前后离奇伤感的故事

    一.小说历史背景
    
苏俄内战

    1917年冬,布尔什维克俄罗斯建立苏维埃政权;1918年托洛茨基领导的红军与邓尼金、高尔察克领导的白卫军在俄罗斯境内进行了长达三年的内战,交战双方最初均有100万军队。

    战争结果,红军获胜,可军人死亡约300万,平民死亡1500多万(平民多因相互屠杀、饥荒、疾病而死),这种死亡比例对于当时仅有一亿多人的俄罗斯,无疑与后来的二战死亡率相当,极为惨烈。

    战争不仅严重破坏了国内经济,农村大批村庄也在相互报复中焚毁,平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俄罗斯成为人间地狱。



二.《日瓦戈医生》作者帕斯捷尔纳克获诺贝尔文学奖前后的故事




    帕斯捷尔纳克1890年2月10日生于莫斯科一个特殊的犹太家庭,使他从小就受到多方面的艺术熏陶。父亲列昂尼德•奥西波维奇•帕斯捷尔纳克是莫斯科美术、雕塑、建筑学院教授,著名画家,曾为托尔斯泰作品画过插图。母亲是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的学生。少年时代的帕斯捷尔纳克,还曾有幸先后邂逅了大文豪托尔斯泰和德语诗人里尔克。与父母过从甚密的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启发了他对诗歌的爱好,是他一生喜爱的诗人。童年时代他受到邻居、俄国著名作曲家斯克里亚宾的影响,立志当音乐家,在音乐学院教授指导下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除了家学的渊源,他曾接触过的当代文学艺术界的多位名家,对他也有深远的影响,包括大作家托尔斯泰、著名音乐家斯克里亚宾和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这促使他日后努力学习和写作,成为诗人和作家,同时在文学翻译上大有建树。[1]  

    1909年,他考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后转入历史语文系哲学班,1912年夏赴德国马尔堡大学,在科恩教授指导下攻读德国哲学,研究新康德主义学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回国,因腿部有残疾而免服兵役,暂在乌拉尔一家工厂当办事员。十月革命后他从乌拉尔返回莫斯科,任教育人民部图书馆职员。帕斯捷尔纳克的处女诗作发表于1913年。1913年,他开始同未来派诗人交往,在他们发行的杂志《抒情诗刊》上发表诗作,并结识了勒布洛夫和马雅可夫斯基。他以后的创作受到未来派的影响。1914年,第一部诗集《云雾中的双子星座》问世,1916年,他出版第二部诗集《在街垒之上》,步入诗坛。在1922年至1932年的10年中,出版了诗集《生活啊,我的姐妹》 (1922)、《主题和变调》(1923)、叙事诗《施密特中尉》(1926)、《一九〇五年》(1927),帕斯捷尔纳克在从事诗歌创作的同时,也陆续写了一些散文和小说。1922年发表了中短篇小说《柳威尔斯的童年》(1922)、《空中路》(1924)、自传体散文《安全证书》(1931),确立了他在诗坛上的地位。其中,《生活啊,我的姊姊》集中体现了他的美学观点:着重表现人与大自然的一致性。十月革命后的苏联现实对帕斯捷尔纳克的创作影响很大。1926年,他写成长诗《施密特中尉》,接着又发表长诗《1905年》。诗人将视角转到现实与历史方面来,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苏联反法西斯战争前夕,诗人完成了组诗《在早班车上》(1943),文字风格趋向明朗。1956-1957年编著的《诗集》,则较为集中地表现了他早在《生活啊,我的姊姊》中确定的美学观点。

    二十年代后期,帕斯捷尔纳克受到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攻击,很难发表作品,转而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他翻译了许多西欧古典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 《罗密欧与朱丽叶》 、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 《麦克白》、《奥赛罗》 、 《亨利四世》 、 《李尔王》 ,歌德的《浮士德》,席勒的《玛丽亚•斯图亚特》等。

    1934年在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布哈林树帕斯捷尔纳克为诗人的样板,以他取代马雅可夫斯基和别德内。但帕斯捷尔纳克并非时代弄潮儿那类作家,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一年后又被逝世的马雅可夫斯基所取代。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他曾于1943年奔赴奥勒尔战场,采访和报道战事,写有不少战地特写和报告文学作品。

    他在国内默默无闻,但欧洲文化界都知道苏联有个帕斯捷尔纳克。自1945年至1957年,他十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这必然招致作协领导人的嫉妒。他们想出种种压制帕斯捷尔纳克的办法,不发表他的作品,迫使他向他们靠拢、低头。帕斯捷尔纳克并未屈服,见诗作无处发表,便译书维持生计。

    1946年55岁的他结识了比他小20岁的作协秘书、寡妇、崇拜帕斯捷尔纳克的 伊文斯卡娅,后两人发展成为情人

    尽管帕斯捷尔纳克遭致苏联当局压制,他依然潜心写小说《日瓦戈医生》,并把写好的章节读给邻居楚科夫斯基、伊万诺夫和伊文斯卡娅听。有时,他还在伊文斯卡娅家给她的朋友们朗读。作协为了教训帕斯捷尔纳克,阻止他写《日瓦戈医生》,想出一个狠毒的办法,1949年10月9日逮捕了伊文斯卡娅,罪名是她伙同《星火画报》副主编奥西波夫伪造委托书。帕斯捷尔纳克明白伊文斯卡妞与此事无关,逮捕她的目的是为了恫吓自己,迫使他放弃《日瓦戈医生》的创作。他无力拯救自己心爱的人,除悲愤和思念外,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小说写作中。伊文斯卡娅在劳改营里关了五年,1953年才被释放。

    伊文斯卡娅释放后,帕斯捷尔纳克急于见她又怕见她,五年的折磨不知会把人变成什么样?帕斯捷尔纳克见到伊文斯卡娅后惊喜万分,劳改非但未摧毁她的精神,也未改变她的容颜,依然楚楚动人。他们的关系更加密切,伊文斯卡娅不仅是帕斯捷尔纳克温柔的情人,还是他事业的坚决支持者。拉拉的形象可以说是他们共同创造的,伊文斯卡妞的亲身经历丰富了拉拉的形象。形象原型参与塑造形象在文学史上也属罕见。从此,帕斯捷尔纳克的一切出版事宜皆由伊文斯卡娅承担。这是帕斯捷尔纳克的妻子奈豪斯无法胜任的。帕斯捷尔纳克对这两个女人的态度同日瓦戈医生对妻子东尼娅和拉拉的态度一样,对妻子深感内疚,下不了决心同她离异,因此也无法同伊文斯卡娅正式结合。

    1956年,帕斯捷尔纳克写完《日瓦戈医生》,把稿子同时交给苏联《新世界》杂志和文学出版社。《新世界》编辑部认为小说呢有诋毁苏俄革命的内容,否定了小说,把稿子退还给作者,还附了一封由作协领导人西蒙诺夫、费定等人签名的信,严厉谴责小说的反苏和反人民的倾向。接着,文学出版社也拒绝出版小说。1957年,意大利出版商费尔特里内利通过伊文斯卡娅读到手稿,欣赏备至,把手稿带回意大利,准备出版意文译本。他同帕斯捷尔纳克洽商时,帕斯捷尔纳克提出必须先在国内出版才能在国外出版。伊文斯卡娅又去找文学出版社商议,恳求他们出版,并提出他们可以随意删去他们无法接受的词句以至章节,哪怕出个节本也行,但遭拒绝。这时,被称为“灰色主教”的苏共意识形态主管领导人苏斯洛夫出面了,要求帕斯捷尔纳克以修改手稿为名向赛尔特里内利索回原稿。帕斯捷尔纳克照苏斯洛夫的指示做了,但费尔特里内利拒绝退稿。苏斯洛夫亲自飞往罗马,请求意共总书记陶里亚蒂出面干预,因为赛尔特里内利是意共党员。没料到赛尔特里内利抢先一步退党,并在1957年底出版了《日瓦戈医生》的意文译本,接着欧洲又出版了英、德、法等各种语言的译本,《日瓦戈医生》成为1958年西方最畅销的书。苏联领导人最终发怒了。

    1957年,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这部对历史深沉思考的长篇小说在西方出版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因为他在当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罗斯叙事文学传统领域中,都取得了极为重大的成就”,195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获奖,在苏联引起轩然大波,不仅作品受到严厉批判,作家本人也被开除作协会籍。有人甚至扬言取消作者的公民权,驱逐出境。在这种情况下,帕斯捷尔纳克被迫拒绝诺贝尔文学奖,并写信给赫鲁晓夫,恳求不要对他采取极端措施。从此他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1960年5月30日,他孤独地在莫斯科郊外彼列杰尔金诺寓所中病逝。

    帕斯捷尔纳克成为了诺贝尔奖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不仅未曾因获奖而取得荣誉,却反而招致屈辱和灾难的作家。

    帕斯捷尔纳克逝世后,伊文斯卡娅同二十岁的女儿伊琳娜同时被捕,罪名是向国外传递手稿并领取巨额稿酬。伊文斯卡娅除了在莫斯科给意大利出版商看过《日瓦戈医生》手稿外,从未向国外传递过任何手稿,至于稿酬则更是一戈比也未领取过。当局把对帕斯捷尔纳克的气都撒在伊文斯卡娅身上,她被判处四年徒刑,伊琳娜两年。赫鲁晓夫下台后,伊文斯卡娅才被释放。她同帕斯捷尔纳克相爱了十三载,共同经历了人生旅途的惊涛骇浪。她把这一切都写入了《回忆时间的俘虏》中。书名取自帕斯捷尔纳克一九五六年所写的抒情诗《夜》的最后一节:

    1986年苏联作家协会正式为帕斯捷尔纳克恢复名誉,并成立了帕斯捷尔纳克文学遗产委员会。

    1989年,帕斯捷尔纳克的女儿到瑞典为其父领奖。




   三.苏联小说《日瓦戈医生》 (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尤里•日瓦戈是小说的中心人物。日瓦戈的命运折射出俄罗斯一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他的生活和命运充满了苦难和无法弥补的缺憾。日瓦戈虽是富商之子,但到10岁就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在动荡的历史时期,日瓦戈等一代知识分子在苦难的年代里耗尽了青春,他们承载着苦涩的爱情,他们的理想和志向在动荡的历史年代里难以实现,而他们与生惧来的美好性灵在民族忧患的年代里毁灭殆尽。苦难是俄罗斯知识分子普遍的生存境遇,正如日瓦戈诗中所写:“我们的相会是为了分手,我们的欢宴是为了留言,让那苦难的暗流,温暖生活的冷酷。”作为对人类和民族的生存发展有良知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帕斯捷尔纳克面对民生疾苦在文学中表现出了一种特别的善良温情和人文主义的执著探索。苦难与缺憾是帕斯捷尔纳克小说存在主题的基本特征!
日瓦戈从莫斯科的一名医科大学生、经受过历次战争和革命风雨的洗礼,到20年代末成为一个潦倒知识分子的遭遇,构成作品的基本情节线索。处于日瓦戈周围、并对他的性格与命运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的人物,则有他的舅舅兼抚养人、还俗神甫韦杰尼亚夫,他的岳父、化学家格罗米科,他的妻子冬妮娅,他的情人拉拉及其丈夫安季波夫,他的同父异母兄弟叶夫格拉夫,与他一直保持着友谊的童年时代的朋友戈尔东和杜多罗夫等人。作品通过日瓦戈的坎坷经历,借助于他的札记、创作、书信、独白和思考,经由他和上述所有人物之间的交往和对话,从这一批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的视角,勾勒出那个风云变幻的历史时代的一幅幅生动侧影。读者可以看到因城市里夜间发生战斗而倒在人行道上的伤员,街头张贴的政府公告和法令,身穿皮夹克的权力无边的委员,被战火和饥荒踩踏的村庄,却很少能看到关于社会重要事件的具体而直接的描写,因为作品着重表现的不是历史真实本身,而是人物关于这些历史事件的预感、反应、评说和联想。正如俄国流亡批评家费•斯捷蓬所说,在作品所勾画的全部“混乱“之上,“始终闪现着精神的折光”。如作品中写到二月革命后日瓦戈从一战前线返回莫斯科,在列车上遇见一位年轻猎人以一种心安理得的语调,断定不久就会发生一场毁灭性的社会震荡;日瓦戈同他争辩说:“进行这种冒险性的试验不合时宜。应该让国家有一段清醒的时间,从一个转折走向另一个转折之前要有喘息的机会。”这番对话,正反映了俄国两次革命之间人们对历史进程的不同看法。十月革命即将爆发时,日瓦戈曾预言“闻所未闻、史无前例的事件正在逼近”,同时也有了某种不幸的预感,已经意识到自己将来的无能为力。这也是那一特殊时期许多人共有的感觉。[1]  
日瓦戈第一次从报纸上看到革命胜利的消息时,曾自言自语地赞叹道:“多么高超的外科手术阿!一下子就巧妙地割掉了发臭多年的溃疡……这是空前的壮举,是历史上的奇迹。”岳父格罗米科听到了这番话,当时并未表达任何意见,却在他们一家由莫斯科迁往乌拉尔的途中重提此事,认为革命举措当初的确以其坦诚直率赢得了人心,但紧接着又强调:“不过,这类事情只能存在于创业者头脑的原始纯洁性之中,只能存在于宣告胜利以后的第一天。政治的诡谲多变第二天就可以把它翻个里朝外。”后来,当日瓦戈在尤里亚金又一次看到贴满墙壁的公告、法令和演说词时,想起自己当年对革命消息的最初反应,觉得自己“生平只有一次赞许过这种专断的言辞和这种直率的思想”,认为那是“一次不慎的赞许”在为了躲避战乱而举家迁往乌拉尔山区之后,日瓦戈在他的札记中写道;“什么东西妨碍我任职、行医和写作呢?我想并非穷困和流浪,并非生活的动荡和变化无常,而是到处盛行的说空话和大话的风气,诸如此类的话:未来的黎明,建立新世界,人类的火炬。”这其实相当准确地揭示了那个时代的一种风气。被红军游击队抓去当随军医生的经历,更使日瓦戈目睹了许多人们彼此杀戮的场面,感到人们似乎是在“比赛残酷,你报复我,我报复你,使暴行成倍增长。”他确信,“用暴力是什么也得不到的。应该以善为善。”耳闻目睹的一切,使日瓦戈觉得“这不是生活,而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荒诞不经的怪梦。”这就是一位在传统俄罗斯文化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年轻知识分子对穿越两个时代的历史事件的印象、感受和思索。[1]  
日瓦戈的理想和原则信仰站在战乱(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革命和接下来的俄国内战)所带来的残酷和恐怖 的对立面。书中有很大的部分在描述理想主义是如何的被布尔什维克、叛军和白军所摧毁。尤利必须在那动乱的时代亲眼目睹食人、分尸和其他无辜平民所遭受的恐怖事件。甚至于他一生的挚爱—拉拉,都从他身边被夺走。
他对于战争可以把整个世界变得无情、把之前和平相处的人们变得水火不容而深思良久。他那横跨俄国的旅程可以说是有种史诗的感觉,因为他所经历过的世界是那样的不同。他渴望可以找到一个地方可以逃离这一切,这驱使着他横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最终回到莫斯科。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隐约的批评了苏联的意识形态:他不同意“锻造一个新人” ,因为这违反了人性。这也是这个小说的主体思想。

四.影片《日瓦戈医生》





影片《日瓦戈医生》根据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同名小说改编,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1965年出品。
该片获奥斯卡十项提名,最终收获其中五个大奖----
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奖!
影片描写理想主义者的医生日瓦戈和热情奔放的护士娜拉之间的爱情故事。剧情曲折,壮丽的北国风光和动荡的革命背景亦增强了影片的可看性。奥玛•沙里夫饰汪日瓦戈,他从小被唐雅的父母收养长大后就娶了唐雅为妻。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瓦戈认识了裁缝漂亮的女儿娜拉,两人坠入爱河时却碰上十月革命发生而被逼分离。日瓦戈回到旧地与妻子团聚时,却意外与娜拉重逢,压抑多时的热情遂一发不可收拾。当日瓦戈被红军俘虏押往前线,他为了见娜拉而冒险逃出,但结果还是不免分手的命运。
《日瓦格医生》的核心是一部知识分子的命运史。作家在小说中以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为依托,把对众多问题的思考统统熔铸在了命运遭际之中。小说是诗人那个善感的心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变革时代人生存境况的真实领略。[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