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党人与现代政治(一)姚文元批判邓拓

来源: 宜城渔翁 2016-10-20 14:17:2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716 bytes)

东林党人与现代政治(一)姚文元批判邓拓

   

    东林党人的出现,是中华文化演变过程中一个独特现象。中国的启蒙理论出现于宋理学,中国的政党萌芽出现于明中晚期。明代东林党人,既是启蒙理论宋理学的载体,又是企图干预皇帝一统政治的群体。它的情结对于中国文化人,无异具有强大和深远的诱惑。东林党人的情结,甚至滲透到现代政治中。

   

    上世纪六十年代,邓拓以一首《七绝》咏东林党人:

 

“东林讲学继龟山,事事关心天地间。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

诗韵铿铿,明代东林党人的情结跃然纸上。

   

    1966年5月10日,上海《解放日报》和《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文章,评“三家村”--《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的反动本质 ” ,《人民日报》等报刊都作了转载。姚文元在文中批判邓拓,为何赞美东林党人。

 

    东林书院的创立者顾宪成(1550―1612),有一副名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姚文元谴责邓拓,利用顾宪成的这副名联,来表达他“按照其‘政治目的’行事”的夙愿。文章讥讽邓拓崇拜“封建”制度的“腐败”官僚,要求个人进行社会批评的权利,甚至提出成立一个新东林党。

  姚文元批判邓拓,把复辟资本主义的希望,特别寄托在被罢的“清官”,反上的“傲士”, 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的身上。极力吹捧他们“自做主人,不当奴才”的“骨相”。姚文元还批判邓拓,一再推崇明代地主阶级内部的“反对派”东林党,十分欣赏他们“在政治上的抱负”。邓拓更严重的罪名是,号召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结成当代的“东林党”,莫发“书生空议论”,而要“关心政治”,为了“他们的政治目的”,哪怕“头颅掷处血斑斑”,也要“力抗权奸志不移”。

 

    邓拓(1912—1966), 福建闽侯人。 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1929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政法系,1931年转入上海法政学院经济系,从事中共地下活动。邓拓长期担任《人民日报》社长,1966年5月17日深夜, 在家中自杀身亡。

 

     邓拓临死前留下两封遗书,一封是写给北京市委的,另一封是写给妻子丁一岚。

 

  在写给北京市委的遗书中,邓拓写道:

 

  。。。许多工农兵作者都说:“听了广播,看了报上刊登邓拓一夥反党反社

会主义的黑话,气愤极了”。我完全懂得他们的心情。我对于所有批评我的人绝无半点怨言,只要对党对革命事业有利,我个人无论经受任何痛苦和牺牲,我都心甘情愿。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永远是这样。

 

  接下来,邓拓用了不少篇幅,认真分析自己写《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

记》时的背景与不足,竭力表白自己并非“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

 

    “文痞”姚文元, 是“四人帮”之中,唯一一个活着走出监狱的人。

 

附姚文元文章摘录

 

评“三家村”--《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的反动本质 ”

姚文元

 

《三家村札记》的登台,则是紧接着吴晗《海瑞罢官》序。一九六一年八月,正是国内的反动阶级加紧进攻的时期,吴晗在剧本的前言中特别指明,“这个戏着重写海瑞的刚直不阿,不为强暴所屈,不为失败所吓倒,失败了再干的坚强意志”,积极鼓动、支持“罢”了“官”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向党重新发动进攻。他在序言中得意地说到他的“朋友”如何为他出谋划策,并且声明要“抛砖引玉”,“引”出大批毒草来。接着一九六一年十月五日,《燕山夜话》中登出了一篇《事事关心》,引用了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十分激动地说:这“充分地表明了当时的东林党人在政治上的抱负”,“这副对联的意义实在是相当深长的”。东林党是明代地主阶级内部的“反对派”,邓拓这么欣赏“东林党人在政治上的抱负”,是因为“反对派”引起了他内心的共鸣。很明显,邓拓觉得现在阵阵“风声、雨声”,歪风黑雨,很不平静,应当进一步施展“政治上的抱负”,“事事关心”,更加公开地向党向社会主义发动进攻了!只隔几天,一九六一年十月十日出版的邓拓主编的《前线》中,公开挂出了“三家村”的牌子,把暗地里的地下工厂变成一个公开的合伙公司,集中三家的火力,开始几期就射出了《“伟大的空话”》等等极其恶毒地攻击党中央的领导的炮弹。 

三月二十九日,冒出了一篇《为李三才辩护》。题目就很奇怪:今天并没有什么人攻击四百年前的李三才,有什么必要大声疾呼地“为李三才辩护”呢?据说,李三才“是一个正面的历史人物”,是“攻击封建黑暗政治”的大英雄。一查《明史》,不对了,这是一个血腥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大猾积盗,广设方略,悉禽灭之”,一生血债累累。这是一个死心塌地为“封建黑暗政治”服务的地主阶级走狗,一再上疏要求彻底扑灭所谓“祸乱”“巨盗”,“永保”地主阶级的天下。为这样的人物“辩护”真正的用意何在呢? 

  原来,李三才是一个想爬进内阁去的野心家,他因为同当时地主阶级当权派有矛盾,以“反对派”的身份不断攻击当权派,在奏疏中提出过“为民请命”的口号,在狗咬狗的矛盾中“罢”了“官”。邓拓吹捧这个“辞官”的“反对派”,把他捏造成一个大英雄,是为了借这个死人替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辩护”。邓拓把笔锋集中在“罢官”之后:“甚至在李三才终于退归故里以后,他们还要把‘盗皇木营建私第’等罪名,加于李三才身上”,“李三才又一再上疏,……而万历的朝廷却不敢彻底查究这个事实。”所谓“不敢彻底查究这个事实”是为了影射之用而捏造的,历史上明明记载着一批官吏“往勘”。邓拓不过借此极力吹捧当时已经“罢”了“官”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阴挠革命的人们继续查清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罪恶活动的斗争,竭力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翻案,大力支持“罢官”之后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再次用“上疏”向党猖狂进攻。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