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五国眼中的朝鲜战争

来源: 千里 2016-10-11 12:32:2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0528 bytes)

当事五国眼中的朝鲜战争

在苏联解体后,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演变,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间尖锐的对立也开始缓和。在这一时期,朝鲜战争的当事国开始调整宣传口径,美国和俄罗斯更是解密了一批档案。穿越60年的光阴,朝鲜战争的真实会呈现在世人面前吗?本文原载13期《多维CN》与10期《多维TW》。

朝鲜战争是冷战开始后西方和东方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爆发的第一场大规模战争,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朝鲜分治,以及冷战初期所形成的紧张国际形势,对以后的远东和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历史是个多面体,同样一场战争,在朝鲜、韩国、中国、美国、苏联等五大主要当事国的教科书中,却出现差异极大的解读,即使时间可以抹去历史恩怨,其内在的真相仍然未能呈现在世人面前。

朝鲜:金日成领导的胜利

朝鲜将这场战争称为祖国解放战争,直至今日,朝鲜的官方定性一直没有变过,他们认为朝鲜战争的责任完全在于美国和韩国,战争的胜利主要依靠金日成领导下朝鲜人民军的勇敢和牺牲。

1950年6月25日凌晨,获得斯大林首肯的金日成发动了朝鲜战争。在猛烈的炮击之后,朝鲜人民军全面攻击三八线以南的韩国军队。战争爆发后,金日成在对全体朝鲜人民的广播讲话中如此解释:

李承晚很早以前就在准备内战,他们“榨取南朝鲜人民的血汗,疯狂地扩充军备……不断地在三八在线挑起冲突事件,经常使我们的人民陷于不安。他们企图把这种挑衅性冲突事件的责任转嫁给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了准备战争,甚至按照美国的意志“肆无忌惮地走上了同朝鲜人民不共戴天的死敌--日本军国主义者相勾结的道路”。当“李承晚从三八线全线向共和国北半部地区开始了全面的进攻”后,共和国警备队挫败了进攻。金日成表示,在政府讨论了当前形势后,决定开展反攻,“朝鲜人民在反对李承晚匪帮的这场战争中,要坚决保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及其宪法,要推翻建立在南半部的卖国傀儡政权,从李承晚匪帮的反动统治下解放我们祖国的南半部,要在南半部恢复真正的人民政权--人民委员会,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旗帜下完成统一祖国的事业”。

然而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后,战场形势发生逆转,朝鲜官方对此解释说,“一、美国动员陆、海、空的大兵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敌我兵力对比上敌人占优势。二、潜入到人民军内部的金雄等反革命反党宗派分子和部分指挥人员,没有及时贯彻党和最高司令部正确的战略和作战方针。三、美李匪帮的屠杀政策和朴宪永、李承烨间谍集团的破坏。”

此时的朝鲜“面临着巨大的危险”,《朝鲜人民正义的祖国解放战争史》一书指出,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在朝鲜劳动党的正确领导和伟大的苏联及社会主义各国人民以及全世界爱好自由、和平人民的积极支持和声援下,英雄的朝鲜人民与朝鲜人民军,同英勇的兄弟般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并肩作战……在历时三年多的激烈战斗中,终于获得了伟大的胜利。”

战争结束后,朝鲜官方很少讨论这场战争,也不提及这场战争的损失。

在官方的语境中,金日成与金正日父子的作用与地位不断被强化。朝鲜官方将战争的胜利归结为“在上世纪50年代的祖国解放战争时期,朝鲜人民高喊着体现金日成同志天才睿智、卓越军事思想和百胜谋略的‘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和‘不要荒废一寸土地,更多生产哪怕一粒粮食!’等口号,迎来了象征胜利的‘7·27’”。

与此同时,中国志愿军的作用不断被减弱。

“明朗的朝阳从帘隙映入了洞口,李警卫小心翼翼地拉开了帘子。金日成将军放下了笔,吹灭了汽灯。他看着洞外,笑了笑:‘又是一夜过去了。时间过得这么快,不抓紧怎么行啊!’”自上世纪60年代末,《金日成将军和彭德怀司令》一文就开始出现在朝鲜教科书中。在美妙和谐的环境中,金日成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出场。接下来,教科书中所描绘的二人对话却很意外。

“困难很多,如果没有先前你们对美军的战斗,我们是没有经验的,也会更加困难。”彭德怀司令说。金日成将军则答道,“我们的战士都有和美军作战的经验,他们可以直接帮助你们指导。”

朝鲜的中学教科书中则如此描述,“在金日成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朝鲜人民军击退敌人的突然进攻,转入反攻,并以连续打击和围歼战置敌人于被动地位,在短时间内解放了南朝鲜的广大地区。”

在中国,由于官方的刻意引导,出版物也鲜有提及中国为这场战争付出的巨大代价,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经过10多年走访查证,于2010年公布中国志愿军在战场阵亡11.4万人,加上参战人员中伤病和其他原因死亡,总共阵亡183,108人,负伤22.1万余人,失踪、被俘2.9万余人,阵亡者中包括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中国战争费用开支以当时物价计算,超过62.5亿元人民币,消耗作战物资560余万吨。抗美援朝同时也使中共“解放台湾”的希望化为泡影。

虽然中国为朝鲜战争付出了巨大牺牲,但不少去过朝鲜的中国人都发现,在平壤的战争展览馆里,12个战功展览厅只有1个为中国志愿军战士专题,其余展览厅中展示的朝鲜人民军的作战行动,均被解释成与中国志愿军无关。

不过,朝鲜战争结束60周年前后是个例外,朝鲜中央通讯社曾于2012年的评论中,罕见地以《祖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是朝中两国共同的胜利》为题,将祖国解放战争定位为“朝中两国军民共同创造的辉煌胜利”。

2013年,平壤举行纪念朝鲜停战协议签署60周年阅兵仪式,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站在主席台前排,陪同金正恩一道阅兵。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长崔龙海在讲话中,特别感谢中国抗美援朝,称“朝中亲善友谊将永远在这种鲜血凝成的友谊之上继续发展下去。”“然而在实际行动中,朝鲜到底有没有珍惜这种血盟关系,全世界人民都看在眼里,中国更是甘苦自知。

韩国:中国阻碍南北统一

韩国将这场战争称为韩国战争或“6·25”战争。和朝鲜指责韩国挑起战争一样,韩国官方一直指责朝鲜南侵促发韩战,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在1976年起就成为韩国陆军士官学校教材的《韩国战争史》一书中,作者金阳明将战争根源归结为美国提出三八线,称这是“一大失策”:在美苏关系转冷后,“三八线便成为不是国境的国境线。从此南方和北方之间发生了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三八在线不断出现武装冲突,到头来,终于爆发了‘6·25’战争”。

在仁川登陆作战成功后,正当联合国军和韩国人即将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的时候,他们却遇到了一个异常强大的对手:中国人民志愿军。韩国人描述,他们在北部边境地区遭遇漫山遍野的中国士兵的阻击。

关于“中国为什么会出兵朝鲜”的问题,金阳明认为,“中共在背着一大堆复杂的国内问题的处境下,不惜冒着极大风险,以与联军决战的决心断然参战……剖析他们的停战条件看,显然是为了以同联军交战来夸耀自己的军事力量,以占据联合国席位来扼杀撤往台湾的国民政府,以外军撤出韩国来赤化韩半岛“。而在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上,则宣称是因为联合国军的越境轰炸造成了中国边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以及地缘政治上”唇亡齿寒”的经验教训。

韩国人一直认为中国志愿军靠“人海战术”取胜,在韩国战争纪念馆中体现了这一点:在4位志愿军士兵蜡人中,一位在吹笛子,一位在敲锣,由此鞭策中国军队前进。不过,金阳明承认,志愿军由于结合“我国的地理、气候和风土条件”,采用了野战条件下的运动战和防御战,才让战争陷入僵局。

这场持续3年的战争令韩国饱尝战争苦果。韩国的教科书中如此写道:“无数人民在此次战争中失去了生命和财产,使韩国土地荒废,工厂、发电站、建筑、桥梁、铁道等经济设施彻底遭到了破坏。不仅人员和物质的损失十分巨大,人们精神上的伤害也同样巨大。韩朝之间因为此次战争产生了严重的敌对情绪。”

不过韩国官方也高度肯定战争的结果,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说:“6·25战争不仅保卫了韩半岛免遭共产化,而且阻止了亚洲的共产化,从而最终防止了共产主义在世界的扩散。”但韩国并不认为自己取得了胜利,因为朝鲜半岛统一始终是韩国的目标。

20世纪80年代以后,韩国威权主义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化,人们开始反省权威主义时代的历史,从国际关系的格局重新审视这场战争。于是,李承晚政府的责任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其利用“反共”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渐渐成为社会共识。

但不论韩国人怎样认识这场战争,他们都感谢美国人的参战。从二战结束到朝鲜战争期间,韩国人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国家。当时,韩国国民不仅把美国看作是将韩国从可恶的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的解救者,而且还是为守卫韩国而流血的救援者。更不用说,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给韩国大量的经济援助。韩国战争纪念馆广场前的韩战纪念碑旁,两组美军和韩军士兵并肩作战的雕塑就体现了这一点。

另外,韩国官方从未指责朝鲜人民。虽然在朝鲜战争刚结束时,韩国对朝鲜抱有恐怖情绪,但韩国政府一直视这场战争为内战,认为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无法实现,双方长期处于对峙状态,民族悲剧持续至今。

因此,中国的介入使朝鲜半岛分裂,成为韩国人挥之不去的历史印记。韩国教科书指出,“在联合国军的支持下,为了实现统一的夙愿,两军开始向朝鲜境内进军。由于中国军队的介入,痛失统一良机。”从那时起,中国是阻碍韩国主导半岛统一的主要因素,成为韩国历史教科书的主流观点。

20世纪90年代,韩国教科书逐渐淡化“反共”色彩,1992年中韩建交后,韩国教科书也减少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歧视。不过,2010年中国学者在韩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仍有80.1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不支持朝鲜半岛南北统一,73.1%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对韩国构成军事威胁,对于中国在解决朝核问题上作出的努力,只有50.6%的受访者认为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从保家卫国到无妄之灾

朝鲜战争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直至今日,仍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中共和苏共曾在“到底是谁支持金日成发动战争”的问题上有过漫长的争论。然而到了意识形态领路的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这场战争成为“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最佳典范:“美国侵略者突然进攻北朝鲜”,并欲“以北朝鲜为跳板,进攻刚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志愿军抗美援朝是一种完全正义的、保家卫国的行动”。

文革结束30年后,北京仇视西方的立场得以改观。不过中国官方一直坚持,朝鲜战争是由美国人策划、李承晚政权发动的。现行中国初中教科书《中国历史》称:“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美军入侵中国领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公布了朝鲜战争的全部档案,俄罗斯也解密了部分档案,并发表了大量有关朝鲜战争的回忆录和采访录,中国也公布了一些有关的档案,出版了一批口述史料或回忆录。对此,大多数中国学者认为,应该把朝鲜战争放在当时世界的冷战格局中考察,并且大多赞同美苏对抗是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朝鲜战争已经回归到美苏争霸的背景:美国参战是因为“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既可以维护和扩大美国在东亚的利益,也可以借机向全球进一步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

在朝鲜停战协议签署60周年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介绍李源潮率团前往朝鲜出席纪念活动时,特别使用了“朝鲜战争”,而非惯常所用的“抗美援朝战争”。新华社的报导也只是称这是中国为了“捍卫和平、捍卫正义”而进行的战争。

然而,中国参战原因仍然是一个谜团。当时的中国无疑将经济建设以及收复台湾当成重点。因此,这场战争对中国来说就像是一场无妄之灾。有些中国学者强调为国防安全因素而出兵,有人强调为稳定国内局势需要而出兵。仅就安全因素而言,有人指出美国对中国的威胁,也有人认为是苏联以出兵东北给中国领导人施加压力。

不过相比这些,中国人更关心这场战争为中国带来了什么。

虽然毛泽东没能像中国宣传机器起初宣称的那样,“把朝鲜全境从美帝国主义的魔掌下解放出来”,然而,中共欢呼他们在保卫中朝、抵抗美国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中国官方宣称,这一胜利震撼了世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获得巨大威望,中国人的自信心大大增强。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宣布:“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门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后来,这句话被无数中国媒体引用。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人对这场战争的感情越来越复杂。尤其是随着更多档案的解密,中国人发现,中朝关系并非像两国宣告的那样,是用鲜血凝成牢不可破的。其实,朝鲜战争结束后,双方关系就开始走下坡路,并最终恶化。自2006年10月至2016年1月,朝鲜更是无视中国的核心利益与感情,不顾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先后4次进行核试验,一再违背中国的朝鲜半岛无核化主张,屡次将中国置于尴尬境地。这种状况在金正恩继位后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中国官方公开表达不满,学界和民间的争论更为激烈。

当前,中国民间舆情“弃朝论”的声音高涨,他们质疑中国付出了沉重代价、失去统一良机、牺牲了经济发展,去巩固朝鲜金氏政权是否值得。在朝鲜领导人屡屡搅动东北亚局势时,与朝鲜保持友好关系是否还符合中国利益。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反对“弃朝论”,他们认为现在“弃朝”是白白浪费掉18万人的牺牲,中国通过抗美援朝战争确立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和所产生的巨大国际影响,包括深植于朝鲜人民心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2014年,朝韩问题专家、浙江大学李敦球教授在《环球时报》撰文称,“有一些战略学者建议中国放弃朝鲜,问题异常严重”。“朝鲜是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它难有替代中国的地缘政治选择”。

美国:被遗忘的战争

作为积极卷入这场战争的美国,因为没有取胜,故朝鲜战争在美国几乎不是荣耀之词。很快,越南战争爆发,更使朝鲜战争的余波为人们忽略,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在美国逐渐被遗忘。

当时美国政府的掌权者杜鲁门(Harry S.Truman)、艾奇逊(Dean Acheson)、杜勒斯(Allen Dulles)、麦克阿瑟(Douglas Mac Arthur)、李奇微(Matthew Ridgway)等人都认为,是斯大林主谋,或者是金日成与毛泽东共谋发动了朝鲜战争。面对弱小的韩国的恳求时,虽然美国认为这个国家无关紧要,但杜鲁门仍然决定派遣美国地面部队参战,“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自由国家终于决心拿起它所拥有的各种和平武器来对付共产主义的危险挑战”。

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后,在关于是否允许美国部队越过南北分界线的问题上,华盛顿各方意见不一,美国《被忘却的朝鲜战争》纪录片中指出,“为了实现他一生致力的反共事业,麦克阿瑟下令联合国军向北推进,并准备把整个部队推至朝鲜最北端冰天雪地的无人山区”。

由于中国军队突然参战,让美军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当时,整个美国都被鸭绿江边的失败所震惊,报纸将其称为珍珠港事件以来美国遭受的最大失败。

不过,美国军人并不认为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胜利。当年美国等西方国家眼中的主要敌人是苏联。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利(Omar N. Bradley)在国会公开指出,如果因为攻击中国从而给了苏联进攻西欧或日本的好机会,就会导致美国“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因此,美军把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但中国军队的出现改写了美国赢得朝鲜战争的事实,让美国人无法接受。当时,对很多美国人来说,这是中国欲在亚洲推行共产主义的明显证据。后来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改变了这种看法。

《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的作者约翰·托兰(John W.Toland)认为,中国出兵与斯大林没有什么关系--不是为了推动世界共产主义,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一个威胁要使用核武器的强大敌人入侵,中国不情愿地卷入了朝鲜战争。

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在《论中国》中更进一步指出,“朝鲜是历史上入侵中国的必经之地,杜鲁门以为北京会接受美军进入这个地方,毛泽东则将其视为侵略。中国和美国对彼此战略意图的错误解读使中国一触即发,双方又因自己的行动进一步加深了误会,结果导致了两年的战场厮杀和20年的敌对疏离。”

美国评论家约翰·托兰说的更加干脆,“中国出兵朝鲜,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如果苏联侵略墨西哥,那么美国在5分钟之内就会决定派军队去!”

重新审视这场战争的美国人认为,朝鲜战争对于中国尤其不幸。在美国现今最流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中就有这种观点,“中国失去收复台湾的希望,更为不幸的是西方强化了对新中国政府孤立立场,结果,中国无法获得各种形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赖于苏联。”

约翰·托兰指出斯大林在冲突爆发最初几天曾盲目乐观,但联合国军重新占领汉城,使他相信已丢掉这场战争。他曾电告北京:““金日成同志只好去中国东北建立流亡政府。”当得知毛泽东已决定出兵后,据说他潸然泪下。然而,对于《纽约时报》的哈里森·索尔兹伯里(Harrison Salisbury)来说,这是鳄鱼的眼泪。他认为斯大林用一把钢钳把毛泽东给死死地夹住了。

但基辛格并不认为中国是不幸的,中国在朝鲜战争的记忆,后来成为美国对越战略的一个重要制约。战场上的胜利使中国在经过几十年的软弱挨打之后,获得了精神上的重生。尽管战争打完后中国已是筋疲力尽,但中国换了崭新的精神面貌。从广泛的意义上说,朝鲜战争对中国而言不只是平局。

美国普遍认为朝鲜战争是僵持的平局,不过时隔60年,奥巴马在韩国战争纪念仪式上说,“那场战争并非平手,而是韩国赢了。当5,000万韩国人生活在自由、强劲的民主与世界最蓬勃的经济体之一时,朝鲜的镇压与贫穷与韩国形成强烈对比,这就是胜利,这就是前人留下的遗泽。”

苏俄:从噤声到淡漠

作为朝鲜战争的知情者,甚至有可能是隐秘的策划者,苏联最有资格讲述朝鲜战争真相。自朝鲜战争爆发以来,苏联就开始定期出版专题资料,然而长期以来,关于朝鲜战争的著述都尽量回避苏联对战争的作用。

苏联虽然名义上没有正式宣布参战,但当时斯大林派出了两三个航空兵师参加了战争,并对参战的中国提供了大规模武器援助。美国对此心知肚明,但无论美国还是苏联都不想把苏联参战一事公开,当时双方都极力避免发生直接冲突。因此苏联对外总是宣称其行动仅限于苏联人民对朝鲜施以道义上的支持,为朝鲜停战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而斗争,帮助朝鲜恢复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而苏联在军事方面的援助则成为禁区。

赫鲁晓夫1970年在西方出版的回忆录中完全不顾及这些,他承认战争是由朝鲜发动的,并指责斯大林没有派出“哪怕一个坦克兵团”,以帮助朝鲜尽快夺取韩国。

当然,这种观点不能在苏联境内传播。在苏联的历史被整体重构以前,苏联对于这场战争的官方描述是,韩国发动了战争。这种观点反映在1974年出版的两卷本《朝鲜史》教材中,直到20世纪结束,该书都是苏联/俄罗斯以朝鲜为主题的唯一一版教科书。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苏联解体,俄罗斯的政治气候发生变化,俄罗斯对朝鲜战争的看法也随之改变。俄罗斯学者瓦宁指出,俄罗斯新政权消极对待苏联的过去,包括苏联处理国际事务的方针。而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也发生了急剧转变:与朝鲜的盟友关系变冷,甚至产生敌意,对韩国反而采取了全面改善关系的举措。

意识形态的剧变以及西方材料大量涌入,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对于朝鲜战争的叙述。不少学者彻底颠覆苏联时期的正统观点,认为朝鲜战争是一次旨在让共产主义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的行动。

不过更多的学者试图摆脱意识形态的禁锢,开始用史料解读当时的历史,他们得出“战争不可避免”的结论,因为朝鲜北南双方都想将朝鲜半岛收为己有。弗·季洪米洛夫认为朝鲜半岛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被美国以及西方世界为针对苏联而发动的冷战不断激化,最终引发了战争。俄罗斯学者沃龙佐夫和韩国记者在共同撰写的《俄罗斯与朝鲜(1945~1992)》中称,“不要专注于谁打响战争第一枪,更重要的是阐明引起50年代朝鲜人民悲剧的综合因素。”

在俄罗斯学界的讨论中始终存在一个核心问题,即朝鲜战争是不是一场“”斯大林的战争“。不过更多的人相信金日成要负更多的责任,俄罗斯《新闻时报》一篇题为《克里姆林宫的错误》的文章称,北朝鲜共产党领袖金日成多次劝说斯大林支持北朝鲜进攻南方。斯大林从开始时的无动于衷、模棱两可到最后改变态度,支持北朝鲜发动战争。促使斯大林改变态度的原因是,金日成说服斯大林朝鲜半岛南方的革命时机已经成熟。

然而,无论学界的争论如何激烈,俄罗斯民众对朝鲜战争的反应一直很淡漠。在朝鲜战争爆发60周年之际,除了屈指可数的几家俄罗斯报纸刊载了有关文章,以及学术界有少数讨论外,在俄罗斯几乎看不到任何有关的纪念活动。

 

所有跟帖: 

美国评论家约翰·托兰说的更加干脆,“中国出兵朝鲜,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如果苏联侵略 -我不信邪- 给 我不信邪 发送悄悄话 (395 bytes) () 10/11/2016 postreply 12:46:35

事关国家利益,对。空谈什么抗美援朝是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要考虑到新中国初建,老蒋天天在声称要反攻大陆。 -匆匆客- 给 匆匆客 发送悄悄话 匆匆客 的博客首页 (77 bytes) () 10/11/2016 postreply 13:14:17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其他啥也甭说了! -catchyou- 给 catchyou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2/2016 postreply 08:17:28

朝战是一场意识形态的战争,打群架,随着国际共运和苏联的解体,那场战争更显得毫无意义, -老商- 给 老商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1/2016 postreply 14:34:21

当毛同志和尼克松握手言欢举杯祝酒时,死去的亡灵和活着的家人,何感 ?! -老商- 给 老商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1/2016 postreply 14:42:14

在朝鲜战争中死去的亡灵, 他们就是为了尼克松来中国觐见毛泽东的这一天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感到的是自豪和骄傲。 -fnm66- 给 fnm66 发送悄悄话 (113 bytes) () 10/11/2016 postreply 15:07:10

打倒美帝消灭反动派是入朝参战的口号! -老商- 给 老商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1/2016 postreply 15:17:04

苏修与美帝“和平共存”,是背叛了“马列”,太祖与帝修反“和平共处”,又是捍卫了马列 。来源: 华峥嵘 -老商- 给 老商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1/2016 postreply 15:21:10

老商您好!觉得您这个静止孤立地看问题,机械化了。最近的清朝和明朝均在国力衰退之际毅然决然出兵朝鲜打倭寇…… -有言- 给 有言 发送悄悄话 有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1/2016 postreply 16:53:06

清朝在國力衰退之際兵敗朝鮮促成了清朝的滅亡。土共沒有因此滅亡,但也沒什麼好吹。有本事出兵收復外蒙。 -歡顏展卷林中坐- 给 歡顏展卷林中坐 发送悄悄话 歡顏展卷林中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1/2016 postreply 17:57:02

哈哈哈,一石三鸟啊,够泛滥的。 -有言- 给 有言 发送悄悄话 有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2/2016 postreply 02:11:50

出兵朝鲜是一着险棋, -老商- 给 老商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1/2016 postreply 18:29:17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道,哪能不险? -有言- 给 有言 发送悄悄话 有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2/2016 postreply 02:13:45

杜鲁门回忆录:美国制定并实施了侵略中国计划 -hwd99- 给 hwd99 发送悄悄话 hwd99 的博客首页 (1469 bytes) () 10/11/2016 postreply 18:38:18

首先,美军当时确实没有入侵中国的计划。另外,细菌战就别提了,丢中国人的脸面和信誉。 -相当冷静- 给 相当冷静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1/2016 postreply 21:57:35

从广泛的意义上说,朝鲜战争对中国而言不只是平局。 -hillmodel- 给 hillmodel 发送悄悄话 (619 bytes) () 10/18/2016 postreply 20:30:1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