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薛宝钗“金玉良缘”的天大谎言!

来源: xibeifenglai 2016-07-10 05:20:5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8457 bytes)

为何要说金玉良缘是谎言?


  首先,所谓宝钗的"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是薛姨妈到处散布的,而非哪位真神仙现身点拨贾府人的!自说自话,无凭无证,谁能确定宝钗的金锁不是自己特意打出来的?


  其次,这书中但凡有和尚道士现身,都是劝人出家,比如劝过甄士隐、英莲、黛玉还有妙玉出家。可宝钗碰到的和尚却是为她撮合姻缘,出家人怎变得如此热心红尘情事了?


  还有,宝钗为了让金玉良缘入了宝玉的心,煞费苦心地与丫鬟莺儿联手做了一场好戏,看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描写:

“宝钗看毕,【甲戌双行夹批:余亦想见其物矣。前回中总用草蛇灰线写法,至此方细细写出,正是大关节处。】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甲戌侧批:可谓真奇之至。】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甲戌侧批:是心中沉吟,神理。甲戌眉批:《石头记》立誓一笔不写一家文字。】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甲戌双行夹批:请诸公掩卷合目想其神理,想其坐立之势,想宝钗面上口中。真妙!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甲戌双行夹批:又引出一个金项圈来,莺儿口中说出方妙。甲戌眉批:恨颦儿不早来听此数语,若使彼闻之,不知又有何等妙论趣语以悦我等心臆。】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甲戌双行夹批:补出素日眼中虽见而实未留心。】我也鉴赏鉴赏!”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没有什么字。”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甲戌双行夹批:一句骂死天下浓妆艳饰富贵中之脂妖粉怪。】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甲戌侧批:细。】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甲戌双行夹批:按,璎珞者,颈饰也!想近俗即呼为项圈者是矣。】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亦曾按式画下形相:

  璎珞正面式
  音注云:不离不弃。
  璎珞反面式
  音注云:芳龄永继。【甲戌侧批:合前读之,岂非一对?】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甲戌双行夹批:余亦谓是一对,不知干支中四注八字可与卿亦对否?甲戌眉批: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文字是也。】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和尚在幻境中作如此勾当,亦属多事。】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甲戌侧批:写宝钗身份。蒙侧批:云龙显影法,好看煞!】一面又问宝玉从那里来。【甲戌侧批:妙神妙理,请观者自思。】
  


  宝钗也是有学问的人,八个如此简单明了的字她念了两边,于是大家都看出了问题,脂砚批道【甲戌双行夹批:请诸公掩卷合目想其神理,想其坐立之势,想宝钗面上口中。真妙!。宝钗念了两遍不是看不懂,而是等着她的托儿莺儿说她们事先约好的台词罢了。因为这台词从宝钗嘴里出来便效力打了折扣,所以脂砚批道:【甲戌双行夹批:又引出一个金项圈来,莺儿口中说出方妙。可是我们看到莺儿配合得并不够好,居然在宝钗念了两遍后,还没反应,甚是迟钝,逼得宝钗说:“你在这里发呆做什么,赶紧地讲你的台词!”这才点醒了莺儿,赶紧背台词,由此带出来金项圈,才引得宝玉非要看不可。从而完成了对宝玉的“金玉良缘,我们俩才是天作之合”的心理催眠,真是心思用尽!如果真是天作之合,自有机缘,何必如此费尽心机?

 

     这莺儿一看宝玉入了套,一高兴就又多说了两句想为主子加强效果,可这话一多了便说漏了嘴,急得宝钗慌忙讲她打断。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和尚在幻境中作如此勾当,亦属多事。】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

 

    大家可看出了问题?前面薛姨妈说“金锁是个和尚给的’ ;可莺儿说的却是:“只有这八个字是和尚送的!” 这两下一对照可就揭了宝钗金锁的老底,所以急得宝钗慌忙截住莺儿的话头,免得再说露了什么。脂批的和尚在幻境中作如此勾当,亦属多事。】正是为了暗示这所谓的八个字也是有问题的,幻境中的和尚不去度人出世,怎会作如此勾当!


  最后,在第三十五回里我们发现:“薛蟠道:‘妹妹的项圈我瞧瞧,只怕该炸一炸去了。’宝钗道:‘黄澄澄的又炸他作什么?” “炸一炸”,就是给金器翻新,关键是这不是神仙给的吗?这带了仙气的宝物还需要炸?而且听宝钗这个“”字说明这金项圈至少已经被炸过一次,原来还是个易磨损的凡品,这说明什么?说明金项圈是宝钗家自己打的! 不然何苦需要不断翻新呢?什么“神仙”癞头和尚跟本就是薛家编来骗贾家的,“金玉良缘”根本就是宝钗母女俩编造的彻头彻尾的谎言!

 -------------------------------------------------------------------------------

    

红楼梦中关于“金玉良缘”的描写将宝钗的处心积虑和心机深沉写得入木三分,作者是如何想到这样的奇妙的构思的呢?

  其实创作来源于生活,这金玉良缘的骗局是在崇祯身上真实上演过的,想不到吧?今天我就揭开这“金玉良缘”的一段真实的明末历史

  宝钗影射的是周后,这“金玉良缘”的骗局自然就是源于名字里有“”的周后!

  史书记载:“陈文庄仁锡,尝舍于周皇亲家,后少时出见仁锡,奇其容貌,谓后父曰“君女,天下贵人!”陈仁錫,东林党人,是周后家的房客,陈仁錫对周奎说:“君女天下贵人,使以通鉴教之。”意思就是:“你女儿是要母仪天下的! 应当让她学习《资治通鉴》以了解如何治国!”于是教周后学习《资治通鉴》。《資治通鑑》是干什么用的?是为帮助皇帝从历史经验中学习如何治国的! 这位东林党先生真是来的直接干脆:周氏她就是要当皇后治国安邦的!立马就把周后包装成了皇后的不二之选!

  周后的父亲周奎职业就是北京前门大街上摆摊的算命先生,史书记载周奎“谈命为生”,那可是专家,可是这位职业算命先生十多年却从未看出自己的女儿有任何过人之处,而门外汉东林党陈仁錫居然一眼就发现了算命先生的女儿是有利于国家的“天下贵人”!如果陈仁錫真有预测的本事,为何算不出明朝灭亡以及周后被迫自缢的悲惨结局? 最终的历史证明:母仪天下的明朝的大贵人周皇后不仅没为明朝带来中兴,反而成为了明朝的末代皇后。

 

        让我们来一起看看明朝最权威的朝廷御设的专门研究天文历法星象预测的司天监的两则预测

 

     《崇祯遗录》:“二月四日,皇长子生(睿名慈烺),周皇后出,星家所谓虎生中堂不祥,孰甚益日月,皆逢寅也。”周后生的太子乃是国家的不祥之兆。

 

     崇祯在田秀英怀六皇子时特意传旨为她占六甲:“丁丑十月癸丑日辛酉时,大司礼讳化淳曹公奉上传令灵台牌子太监陈国用占东宫田妃六甲”,占卜的结果田妃必生男,但是卦相显示田妃已被众小人包围,卦相十分凶险。在其后的五年里,田妃的六皇子莫名奇妙在三岁时夭折,而最心爱的五皇子更是被周后以装神弄鬼之术活活吓死,在周后的暗算下,田妃于崇祯15年7月病死,之后年仅2岁的七皇子又莫名夭折。

 

     《崇祯宫词》记载:“(崇祯16年)正月,司天奏帝座下移。帝谕后宫同日修省。后五月,轩辕绝续不常,大小失次,至九、十月间乃复。轩辕者,后妃之舍,主内政,以弼太微。为周后同殉之象 。“ 天象示警:明朝即将灭亡,周后也要殉国!

 

     这专业的国家级预测就是不一样,看到没?周后其实是亡国之相,但却被东林党打造成了”天下贵人“

 

     原来这没谱的预言造势正是东林党陈仁錫先生为周后一手打造的金玉良缘的黄金项圈!


  周后是以第三名也就是最后一名进入选美的最后一关的,因为明朝的选美规矩是八轮淘汰,最后一轮决赛仅剩三人:宫中选大婚,一后以二贵人陪升(共三人)”。崇祯宫词》记载:“当(周)后选入宫,名在第三,懿安见其丰容端丽,特拔之为信王妃。”丰容端丽是场面话,放到排名在周后前面的田秀英和袁妃二人身上也是同样适用的。就连东林党吴梅村再千方百计地维护周后也不得不承认田妃是“丰容盛鬋无双”,但朝廷总不能说真相只是因为昭妃迷信东林党的“天下贵人”的预言想图个吉利吧,这种话怎能公开说呢?

  其实懿安太后张嫣对排名最后的周后不甚满意,发现周后并没有听说的那么好: “懿安后疑后弱小,将及其次,昭妃力赞之曰:“今虽弱,后必长大。”因册为信王妃。”


  刘昭妃的理由是周后以后会长大的。问题是这最后三人中,周后岁数最大,只比崇祯小一两个月而已,周后能长,比周后年少但排名却在周后前面的田秀英和袁妃也能长啊!没道理只有周后会往好里长的,这算神马理由?刘昭妃七十多岁了,估计是要比二十多岁的懿安迷信,老人家年纪大了都喜欢讨个彩头,既然有人说周后是“天下贵人”,这预言到底准不准不知道,但就当是为了图个吉利吧,万一真能旺夫强国不就好了么?没有刘昭妃的极力推荐,当时排名第三的周后就只能是个侧妃,估计以后的地位还比不上袁妃。

 

 

看到了周后是如何的逆袭成功了的么?


  “东林名士” 预言 “君女天下贵人” + 王者读本《资治通鉴》----- ---->我是帝王妻!


  “癞头和尚” 赠送 “8字黄金项圈” + “必须有玉的才能婚配” ---------->我是宝玉妻!


  精准直白的定位,充分全面的准备,再加上宣传造势,成就了周后/宝钗的不可能的梦想!

 

 

崇祯登基后,东林党全面复起,阉党被彻底铲除。周后投桃报李,“协谋除魏逆,称贤功”,周后又特意向崇祯推荐为自己造势成功出了大力的东林党人陈仁錫,《崇祯宫词》、《罪惟录》等载:“一日,皇后与皇帝,同看除目。后见陈文庄名,指之曰:“此吾家探花也!”上不悦。曰:“既是汝家翰林,莫想得阁老?”后因言他事,以解之。”可惜周后的推荐没成功,反而被崇祯怒斥:“既然他是你家翰林,就休想做阁老!”,陈仁錫因此而不被崇祯重用。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宝钗心计深沉,其实更为合适在这种大家族里生存 -紫色海洋- 给 紫色海洋 发送悄悄话 紫色海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0/2016 postreply 06:51:0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