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首相曾拜鬼 后悔悟亡羊补牢 来源:世界新闻报 内容见内

来源: 香山 2016-12-30 16:39:0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7888 bytes)
  中曾根:停止参拜是正道
  了解实情后亡羊补牢,发誓将为中日友好奋斗终生
  继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等3名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以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内阁总理大臣”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了名为“真榊”的祭品之后,由日本跨党派国会议员组成的“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168名成员于4月23日上午集体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这是2005年10月以来首次超过100名国会议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而面对中韩等亚洲邻国对日本政府此举的强烈反弹,安倍晋三24日竟然回应称,“我阁僚不会向威胁屈服”。
  靖国神社,原是日本神道教专门祭祀历次战争中阵亡者的神社,建于1869年,原名“东京招魂社”,1879年改称靖国神社。
  神道教,从明治时期起就被日本政府作为国家宗教,以崇拜天皇为中心,以“尽忠报国”为主要教义。相应的,神道教的靖国神社,就被赋予了一种超过一般神社的特殊地位,成为推行军国主义政策的精神支柱。
  到1931年,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以后,参拜靖国神社更是变成了一种“超宗教”的国家祭祀活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宗教理由为借口,拒绝参拜。凡是在战场上丧生的人,入祀靖国神社以后,就变成了“护国神灵”,受到众人的参拜。对于日本人来说入祀靖国神社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任何无名小卒,一旦变为“护国神灵”,就可以得到天皇、大臣的参拜。所以,日本过去的军人在诀别上战场的时候,往往会互相说“靖国神社再见”,可见其所起作用之大。
  战后,盟军(实为美军)占领日本。为了打击军国主义势力,在日本实行民主化、非军事化的占领政策,占领军对神道教发布了“神道指令”,宣布国家和宗教分离,政治和宗教分离,神道教只能作为一种普通的民间宗教存在。相应的,靖国神社也就丧失了其特权地位,成为一个普通的宗教法人。
  到1947年,“政教分离”列入日本国新宪法,政府不能优待任何宗教,当然,政府成员也就不能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了。
  可是,随着日本元气的恢复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对侵略战争的积极评价又沉渣泛起。一些有影响的势力不断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重新将靖国神社交由国家管理和实现所谓的“正式参拜”。为此,从1969年起,他们5次向国会提出“靖国神社法案”。这个法案居然在1974年4 月在内阁委员会和众议院通过,只是由于遭到日本社会舆论和在野党的强烈反对,在提交给参议院后,未能进行审议而搁置起来,最终成为一个废案。但尽管如此,人们仍从中可以看出,要求“正式参拜”的势力很大,一直深入到政府和国会之中。
  日本政府成员参拜靖国神社也早已成风。从1957年岸信介上台起至1985年,历届首相,除了池田勇人之外,都在靖国神社春、秋两次大祭时以“私人身份”前往参拜。
  到1975年,三木武夫首相首次在8月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这个特定日子前去靖国神社参拜,由此产生了一个对战争性质的评价问题。因为,他不在春祭,也不在秋祭,而是选在8月15 日日本宣布投降的这个特定的日子,明显带有政治性。但当时三木宣称,这纯粹属于私人参拜。
  1978年10月17日,14名甲级战犯(7名绞死,7名狱死)入祀靖国神社。这一事件在靖国神社的参拜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此之后,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带有了更加强烈的政治意味。也也因如此,之前经常参拜靖国神社的昭和天皇深感不妥,并于此后,未再参拜过。
  但日本政府依然继续参拜。而且,从1980年起,不仅首相,几乎所有的内阁大臣也都在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
  1982年8月15日,铃木善幸首相前去参拜时,首次签名“内阁总理大臣”,当记者问他是以私人身份还是以公职身份参拜时,他只称“恕不作答”,并说“不作答自有它的意义”,比以前更进了一步。
  中曾根康弘上台以后,一直矢志于实现阁僚正式参拜靖国神社。首先,他在内阁官房长官主持下,设立了“阁僚正式参拜靖国神社恳谈会”,由“恳谈会”提出报告,说首相和阁僚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并不违反日本宪法。
  1985年初,日本媒体传出风声,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将在终战日(8月15日)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消息一出,中国政府立即提出抗议。紧接着,中国政府召见时任日本驻华大使中江要介,严正声明中国人民不能容忍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立场,希望中曾根康弘不要参拜。中江要介当时表示“无法理解”。中日关系一时之间迅速降温。
  8月15日,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前往靖国神社参拜,并在签名册上写下“内阁总理大臣中曾根康弘”。这位一手推动中日关系走入蜜月期的政治家也成为第一位因参拜靖国神社而遭中国抗议的日本首相。面对中国和亚洲国家的强烈抗议,中曾根解释说,甲级战犯入祀,是神社的决定,他们参拜的对象是一般牺牲者,军国主义决无复活的可能。
  而在中国方面,鉴于当时中日关系的良好气氛,中国政府没有将事件升级,而是寻找渠道加强与日本沟通,最终,胡耀邦在一次中南海的午餐会上说服了当时的日本驻华大使中江要介。据中江要介回忆,在此之前,他并没有意识到中方反应如此激烈的原因是靖国神社内供奉着14名日本甲级战犯,在胡耀邦向他亲自说明之后,他才恍然大悟。而后,中曾根康弘也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并表态将为中日友好奋斗终生。在那之后,他再也没有参拜过靖国神社。1986年,中国方面依然按照计划邀请中曾根康弘访华,而在会谈中,邓小平也没有提起此事。
  不仅如此,在后来因小泉纯一郎不断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中日关系陷入冰点之时,中曾根康弘还于2005年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坚持自己的信仰当然不错,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重要的是要考虑,参拜(靖国神社)会给日本这个国家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他强调,“停止参拜靖国神社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决定。”
  本文为《世界新闻报》供凤凰军事稿件,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所有跟帖: 

挖空心思为十次参拜战犯灵位的日本首相辩解,太怪异了吧?安倍才参拜一次,有十分之一这种待遇吗? -羌金松- 给 羌金松 发送悄悄话 羌金松 的博客首页 (128 bytes) () 12/30/2016 postreply 18:38:0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