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创造力

来源: Luumia 2015-10-12 11:10:2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504 bytes)
朋友在微信上发了一个短片链接,是个口香糖广告。在不到2分钟的时间内,讲述了一个以口香糖起缘的爱情故事。朋友感叹道“很喜欢老外这些创意。都是口香糖广告,我们的只会原地转圈钻地板!” 我回贴写到“我们国家这些靠点子吃饭的人小时候玩的太少了!” 后来想想自己这句话,根本没有展开,现在索性在自己的博客里清理一下思路。
 
能创造出真正艺术作品的人最起码具备不凡的感受力。他能感受到大自然不同形态的美,更能感受到人的情感精神上的各种幸福与苦难。没有这样的感受力,雨果写不出“悲惨世界”这部恢宏巨著;米兰•昆德拉完成不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部清晰通透的哲理小说;余华也创作不出“徐福贵”这一承受所有生命之重的土地人形象;更不提凡高,如果没有这样的感受力,他的画笔下也不能有那种奔放的生命和敏感美好的心。
 
这种感受力从何而来?神奇的造物主赋予人类在生命之初都有珍贵敏锐的感受力。在随后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得到了呵护和营养,感受力就会加强;受到忽视或践踏,感受力就会渐渐减弱甚至消失。就如一枝梅树,如果种在大自然里,经历春雨夏阳秋霜冬雪,积年累月它就会成长为一棵姿态舒展感应时令的自然之子;如果放在“梅馆”里,那么时间就会将它雕凿为一株让龚自珍痛心疾首的“病梅”!
 
孩子也一样。如果从小生活在一个自由,理性的常态社会中,与生俱来的感受力不会被破坏。如果学到的还都是真正的知识,讲授传递这些知识还用着优美的情感,那么孩子就会用之初的敏感的心感触生活的真实色彩。在这个过程中接受的人文素养特别关键,它引导着孩子从具体到抽象,从表浅到深入,感受世界,启发心智,培养思辩,从而奠定着人一生中最根本的精神追求。我手中有套三联出版社重印的1949前叶圣陶执笔丰子恺绘画的“开明国语课本”,翻开书页,篇篇犹如春风拂面,讲授的全是真正的知识,蕴含的都是优美的情感。
 
反观生于70年代的我们,当美好的童心需要阳光雨露时,得到的却是政治说教。我们从小就感受着一个戴假面具的社会,潜移默化中就会用“假大空”感受“假大空”表达“假大空”,因为除了这我们没有其它的语言。生命之初敏感易动的心就渐渐失去柔软,结了一层不被自己意识到的壳。记得长大了时看到一些美国的“读者文摘”,于我那是一个新奇的世界,当然更多的是不解:为了在我们眼里那么微小不足挂齿的小事,他们可以舒展那么一片情感?在后来能看一些对外国人的采访了,感叹他们流畅真性的表达和丰富自然的面部表情。想必当时西方人看我们就如现今我们看北韩人一样吧!
 
现在的孩子教育中的政治说教应该少了,但为了赢得未来的生存空间,孩子们在教室在各种补习班和才艺班度过童年青少年。没有了学业之外的自由天地,让他们能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在空白的时间里让想象力漫游。那么久而久之感受力曾经敏锐的触角就会渐渐迟钝。
 
中文“感受”这两个字很奇妙,“感”意味着接触外界,“受”意味着内化所接触到的外界。同样的“感”在不同的人身上“受”是不同的。人的情绪情感能力,个体的经历,思维能力及思想深度决定了不同的感受。除了个体的经历,另外三方面都是后天可以培养提升的,即是可以通过学习训练获得的。
 
没有了感受力,创造力就是空中楼阁。有了超凡的感受力加上激情的表现力,创造力自然会迸发。表现力是技的方面,可以通过严谨的学习训练达到——当然因为个体天分和努力的不同,达到的高度会不一样。但再好的表现力如果没有超凡的感受力,也只能诞生技艺高超却没有灵魂,不能走入入内心的作品。相反,如果表现力并未到高山之巅,但感受力超凡,一样地可以诞生更具个性的作品甚至杰作,生前未被世人认可的凡高就是杰出的代表。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