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血》 第十章

来源: 美国严教授 2015-02-19 12:02:2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9321 bytes)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第十章

     赵紫阳结束了朝鲜的访问,回到了北京,领导当局和学生们的对立情绪缓和了下来,而且新闻媒体开始积极报导学生活动的发展。开明的赵紫阳五月三日和四日发表了两次同情示威群众的演讲,肯定了学生关切官员贪腐问题是正当的,是一种爱国行为,基本否定了“四二六社论”的内容。五四那天,大约有十万学生举行了纪念五四运动的游行,学生们人潮涌动,从各高校向长安街天安门进发,大家举着旗子,上面写着许多语句:“打倒官倒”、“反对腐败”、“要民主,要自由”、“人民万岁”、“共和国万岁”、“人民日报,胡说八道”、“参考消息,胡乱参考”。
     房间里靠在姚奇身上看中文电视转播的王小艺说:“瞧这些标语,比我们八六年游行大胆开放多了,这次真的不一样了,来劲!”
     姚奇说:“国家总是要进步的,你们八六年一闹,给大家心里起到了鼓舞作用,留下了火种。虽然当时压下来了,可心里都憋着一股气,腐败问题不解决,国无宁日,不平则鸣,现在终于爆发出来了。”
     “这么说国家还是有希望啰。”
     “应该是吧。”
     “唉,要是国家没有希望就好了。”王小艺又使起了小心眼,嘴一撇。
     姚奇一个脑筋急转弯没有转过来,问:“何出此言?”
     “那你就不会惦记着回去啦,留下来陪我。”
     姚奇被揶揄,猛不丁地在王小艺的腰肢上绕了两下,王小艺一躲,掉到了地上。她一面笑一面说,“看来你永远都是祖国第一,我第二了。打倒国家,打倒爱国,还我Boyfriend,爱情万岁!”
     姚奇对这个贫嘴的女友没有办法,心里涌出了一股甜蜜。他伸出手,在王小艺的短发上轻轻抚摸,两人继续看电视。
     电视里的学生游行队伍在西单长安街附近停了下来,拥挤不前。王小艺忙问:“怎么了?”
     “好像前面有警察拦住了。”这时镜头切换到了六部口附近,果然警察们组成了一道人墙,在汹涌的人流面前显得非常单薄,像海潮的薄薄浪花线一样伸缩。
     “也是的,那些警察也是年轻人,大家都是同龄人,没上大学而已,让他们干这个难为他们了。我看他们是有心无力,这么多学生,你看那阵势,警察如同蚂蚁面对洪水,支撑得了吗。”果然,过不久学生们又向前走动,重新高呼口号,警察们退到两旁观望,有的还和学生们互相打招呼。
     “肚子饿不饿,我去拿ice cream。”王小艺从冰箱里取出两块方方的锡子包的冰淇淋,自己一块,姚奇一块。接下来她又拿了桔子,和姚奇一人一个。
     “赵姐呢?怎么还没回来?”姚奇接过冰淇淋和桔子问。
     王小艺又坐到了姚奇身边说:“她最近加班很多,想在孩子生下来之前赶完实验。”
     “难为她了,丈夫不在身边,一个人撑着。她人真好,稳重,事业心强,而且助人为乐,帮过我们大家许多忙。你要多帮助她。”
     “知道,她的衣服都是我拿到楼下洗衣店去洗的。现在我抢着做饭,她回来基本吃现成的。我的厨艺水平大有长进,什么时候我做一顿给你吃。好不好?”王小艺带着向往的表情。
     “好哇。不过我能想象得出,赵姐是皱着眉头吃下你做的饭菜的。”姚奇开着玩笑。
     “我也吃呀,不是太难吃的。”王小艺眨着眼睛辩解道。
     “什么不是太难吃,等你的水平超过了‘不是太难吃’的阶段,我再吃你做的饭菜。”
     “说实话,我觉得做贤妻良母比做实验难,许多东西要学。”王小艺坦白道,有点底气不足。
     “那你可以有另外一个选择。”姚奇接着话题往下说。
     “我不要另外一个选择。”王小艺才不上当呢。她将话题转回到了赵旒华身上:“女留学生本来很少,希望赵姐不要打退堂鼓才好。”王小艺记起了赵旒华对她说过她丈夫想让她休学一年的事情。
     “不会,我了解她。”虽然没有公开,姚奇知道赵旒华是党员。有一次在领事馆开留学生联谊会,姚奇有事到教育组去,正好撞见赵旒华在交纳党费,而且是五年一次交清的那种。看见熟人,赵旒华不好意思,两人出来后她对姚奇说请保守住秘密,留学生中的党员是不公开的。学校里姚奇和赵旒华比较谈得来,虽然差一年级,他们一起修过几门课。姚奇也把赵旒华当做大姐,两人常常一起去唐人街买东西,偶然还一起下馆子吃顿饭,谈理想,谈抱负,谈将来回国报效祖国。姚奇自己没有下过乡,但是姐姐的下乡经历让他知道像赵旒华这种当过知青的人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们懂得取大舍小,吃苦耐劳。
     “快看,‘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的记者也参加了游行队伍!”王小艺吃着冰淇淋,兴奋地喊叫起来。姚奇果然看见记者队伍里举着醒目的标语:“我们有笔想写文章不能写”、“我们有口想说真话不能说”、“我们要说真话,不要迫我们造谣”。
     “真的要实现新闻自由了,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向往国家真正实现民主的那一天。”王小艺话语不断,兴奋点不断增长。
     游行结束时,“高自联”宣布明天北京各大院校复课。
     王小艺关上电视,姚奇带着赞赏的口吻说:“学生们见好就收,是明智之举。”
     “同意高见。”王小艺附和着。“有好几个人对我说,Brooklyn botanic
garden的花都开了,非常美艳,我们去不去看?”

     姚奇点点头赞同,“我去过一次,非常值得看,要不就这个周末?”
     “就我们两人。”王小艺要求道。
     “当然。”姚奇回答。
     王小艺想上去吻一下姚奇,又忍住了,想起了他们之间的约定。

     随着国内的形势日趋激烈,关点又电话召集一些留学生开了一次碰头会,姚奇自然在列。这次的气氛比上次热烈许多,大家都看了不少听了不少国内的新闻,讨论着国内大快人心的民主局面。关点激动地说:“昨天的天安门广场游行我想大家都看了转播,游行会场上发表了‘五四宣言’,我这里刚从国内搞到全文,给大家念一遍:


     同学们,同胞们,七十年前的今天,天安门前也曾聚集了一大批莘莘学子,中国的歷史从此开始了伟大的新篇章。今天我们在此云集,不光是为了纪念这伟大的一天,更是为了把「五四」的民主科学精神发扬光大。今天,在我们古老民族的象徵——天安门前,我们可以自豪地向全国人民宣称,我们无愧於七十年前的先驱们。
     一百多年以来,中华民族的精英们一直在探索着古老破旧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巴黎和会后,面对著帝国主义列强的分割,面对着封建腐朽势力的死而不僵,他们挺身而出,举起了「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五四」以及其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学生爱国民主运动的第一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从此,中国歷史开始了全新的一步。
     由於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及知识分子本身的缺陷,「五四」「民主与科学」的理想並没有立即在中国实现,七十年的歷史告诉我们,「民主与科学」並不能一蹴而就,焦躁与失望都无济於事,中国共產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在中国的经济文化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所以,新中国一方面一直在向现代化迈进,另一方面却极大地忽视了民主建设。虽然强调科学的作用,却不重视科学的精神——民主。目前国內存在的诸如政府机构臃肿、贪污严重、知识贬值、通货膨胀等问题,都是我国政府继续深化改革、坚持现代化建设的严重障碍。这说明,没有「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及其实现的程序,在社会生活中与社会化大生產根本对立的各种各样大量的封建的因素及旧制度陈渣就会再度泛起,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为此,发扬「五四」精神,加速政治经济体制上的改革、保障人权、加强法制,已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同学们,同胞们,民主的精神,就是集思广益,真正发展每个人的能力,保护每个人的利益;科学的精神,就是尊重理性,科学立国。现在,我们更需要总结「五四」以来歷次学生爱国民主运动的经验教训,使民主和理性成为一种制度,一种程序,「五四」提出的课题才能进一步深化,「五四」精神才能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崛起愿望才能在地球上实现。
     同学们,同胞们,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紧地牵繫著我们的每一颗心。这次学运的目的只有一个,即: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把人民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自由、人权、法制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为此,我们促请了政府加快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採取切实措施,保障宪法赋予人民的各项权利能得到保障,实现新闻法、允许民间办报,铲除「官倒」、加强廉政建设、重视教育、重视知识科学立国,我们的思想与政府並不矛盾,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同学们,同胞们,这次学运是继「五四」以来最大规模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是「五四」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是史无前例,极其成功的,十多万大学生(不包括数十万计的北京市民)走上街头,喊出了我们的口號,表达了我们的心愿,学运的功绩表现在:一大批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成了学运的领导和主干力量,使整个行动更为成熟、更为理智,我们还在学运中成立了一个在各校学生自发成立的群眾性组织基础,由四十七所高校代表选举產生的「学生自治联合会」,这是一个全新的组织,是这次学运的壮举,它表现了同学们高度的民主意识和运用民主手段促进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它对日后的民主改革肯定会大有裨益,起到推进作用,尤其令人鼓舞的是,学运中,几十万市民及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帮助並支持了我们的行动,这也是前所未有的,学运的胜利是民主运动的胜利,是全体人民的胜利,是「五四」精神的胜利。
     但是,同学们,同胞们,这个胜利是极其微弱的,几千年的文明不仅无法为我们拿出一个富国强民的现成方案,而且长期受带有封建色彩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其基础农业文明极大地影响了,並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歷史时期內將继续极大地影响著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为此,我们目前的任务是,首先,在学运的发祥地——校园內率先实行民主体制改革的尝试,校园生活民主化、制度化。第二,学生积极参政,坚持要求与政府对话,促进政府的民主政治体制改革,反对贪污腐化。促进新闻立法,我们认为,这些近期目標虽然只是民主改革的第一步,而且是细小而蹣跚的一步,但確实是伟大的一步,可喜的一步,我们应该为这一步而奋斗,为这一步而欢呼。
     同学们,同胞们,民族的昌盛是我们这次学生爱国民主运动的目標,民主、科学、自由、人权、法制是我们数十万大学生共同奋斗的理想,几千年的文明希望著,十一亿伟大的人民注视著,我们有什么可顾虑的呢?我们有什么可怕的呢?同学们,同胞们,让我们在这富有象徵意义的天安门下,再次为民主、科学、自由、人权、法制,为中国富强而共同探索,共同奋斗吧!

让我们的吶喊来唤醒年轻的共和国!

一九八九年五月四日


     大家静静地听完,被感动着,沐浴在激情里,体验着广场上的气氛,都是年轻人,自然同意里面的观点。关点念完了,有人禁不住说:“哇塞,连‘新五四’的旗号都打出来了,写得有点水平。学生们这回应该满意了,目的基本达到。看来党中央还是开明的,能做到这样不容易。”

     “这帮学生真是好样的,敢为人先。四化要建设,但必须警惕贪污腐败,当心出轨。”
     有人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广场上太乱,我没有看见一个或一群核心人物可以出来领导这个局面。如能到此为止,不再闹下去,就是一个不错的结局了。大家都能接受。”
     “我也同意这个关点。到目前为止这只是一场自发的学生运动,比较涣散。我觉得这个宣言有和‘四二六社论’对着干的味道,上面有人会不高兴。”访问学者秦姨说。
     “太过头,那帮党内元老们不会答应的,捋了他们的虎须。”一个当过红卫兵的中年留学生也附和说。
     姚奇没有发言,坐在一旁想,到底是大哥哥大姐姐,经历得比较多,见多识广,考虑问题也比较成熟全面,他们看见了一些广场学生看不见的东西。
     关点说:“大家说得有道理。这几天我读了《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刊登的赵紫阳在亚洲开发银行理事会上的讲话,里面有一段精辟的分析,总书记认为目前的学运高涨有两条原因。”说着关点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纸条念道:“一是由于法治不健全,缺乏民主监督,以致某些确实存在的腐败现象,不能及时地得到举报和处理;二是由于公开化不够,透明度不够,有些传言,或是张冠李戴,或是无限扩大,或是无中生有。。。。。当然,腐败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但这个问题必须也只能同完善法制、民主监督、扩大透明度等改革措施结合进行。”他将纸条收起,然后继续说:“连共产党的总书记都认识到了体制改革和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性,我们不必有太多的顾虑。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人民大众觉醒了,要用自己的行动推动历史的进程,发出自己的声音。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宜将剩勇追穷寇’,对于官倒,对于腐败,一定要铲除干净,还我中华一片干净乐土。我国内的同学昨天在电话里对我说,他们正在酝酿一个更大的计划,可能会举行绝食斗争。他说现在全国都在支援他们,就剩我们海外留学生了。他动员我回国,代表海外留学生。我想暂时休学,把这里的学习停掉,回去投身到天安门广场学生运动中去,和他们并肩战斗。他说得对,全国都动员起来了,我们海外的留学生不能落到后面。”
     “你说什么?!”
     “还闹?”
     “你疯了,不要太冲动。”
     “你都快毕业了,论文答辩完了再回去不迟呀。”
     几个人惊呼起来,大家对关点的决定大吃一惊,也对国内学生中的一些过激行为不以为然。再闹下去,恐怕会吃大亏,前功尽弃。
     关点不为所动,显然经过深思熟虑。他做了一个标准潇洒的列宁动作,将手伸出举过头顶,“我们出国留学为什么,还不是想建设一个富强的中国。现在祖国在召唤我们,是我们献出自己青春和热血的时候了。天下大事,匹夫有责。我要为振兴中华尽一份责任,出一份力。希望大家能够响应我的号召,多几个人回去,投身到滚滚的洪流中去。”
     对于关点的理想主义举动,有赞成的,有反对的,不过有一点,都不愿意这时回国闹革命。经过文革的折腾,大家心有余悸,谁会抛弃自己的学业冒然回去搞没有头绪的政治呢,弄不好要杀头的。
     “关点,你这有些像当年孙中山复兴的意思,从海外杀到海内。等你革命成功,我们都回来讨口饭吃,给我们分一个部长局长的干干。”
     “哈哈哈。。。。”大家开怀大笑。

     散会后,关点将姚奇留下来,问:“怎么样,回国找工作的想法定好了吗?”
     姚奇摇摇头。
     “是不是舍不得女朋友?能够理解。”关点拍拍姚奇略显瘦削的宽肩。“不管你是否真想回国找工作,先回去看一下再说,了解一下国内现在的状况,顺便看看父母,一举两得。完了回到美国和女友从长计议,想回国就回国,想留下来就留下来,再做决定也不迟。回国找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先探个路,以后慢慢落实。另外我也想有个伴,互相有个照应。”
     姚奇非常思念在国内的父母,出国后已经有好几年没有看见他们了。打电话不方便,父母要到他们居住的中心城市的电话总局才可以连接国际长途。由于不方便,他们只通过一次国际长途电话,互相刚报完平安,母亲嫌电话费太贵就挂断了。他们一直以来就是靠写信联系,两个星期一来回,互相牵挂,互道珍重。关点的这个建议很对姚奇的心思,回去先看看,如果看了后不满意,就回到美国做博后,陪王小艺。如有可能,把父母接来探亲一起住住,也是一个不错的孝敬老人的主意。想通了这个道理,姚奇心里开朗了不少。虽然王小艺嘴上不求自己,可是自己心里已经有点舍不得她了。
     看着姚奇略微舒展的眉头,关点问:“怎么样,这主意不错吧?”
     姚奇说:“好主意。容我再考虑考虑。”
     “好的。快点啊,机票要提前预订。我等你。”两人在街头分了手,各奔东西。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