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为何再也不提了?

来源: 千里 2015-11-24 10:03:1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341 bytes)

对越自卫反击战为何再也不提了?

    1979年发动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场战争时间上离我们最近但被遗忘似乎更快。朝鲜战争偶尔还有一些纪录片回忆录之类。但对越自卫反击战除了在战争期间及后来十年的边境冲突期间进行过宣传,九十年代中越边境冲突完全停止后就再没有任何宣传了。

    对 越自卫反击战的年代背景是越南刚刚赶走美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战争,而中国粉碎四人帮一个新的时代刚刚开始。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原因按照官方的说法是因为越南 排华反华在中越边境制造事端挑衅中国,中国忍无可忍所以发动了教训越南的自卫反击战。其实这些不过是表面现象,或者说是发动战争的借口。越南刚刚结束战争 不进行休养生息就主动挑衅中国这不合情理,当然有有更深层的原因。

    越战期间越南背后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老二中苏两个大国在同时 支持它,那时候中苏两国已经决裂,越南被夹在了中间,为了同时得到中苏两国的援助,所以越南努力在两国之间保持平衡。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后,中苏两 国的紧张关系发展到了极点,双方在边境陈兵百万,苏联准备对中国进行核打击,而中国开始了三线建设,到处挖洞进行战略转移。迫于苏联的强大压力,中国的外 交政策不得不开始转向与美国的关系缓和,而美国出于对苏的战略需求,也需要中国对苏联的牵制,双方一拍即合,这也促成了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当 时越南与美国还在打仗,中国的这一举动让越南非常不快,这无疑为后来越南倒向苏联埋下了伏笔,这里顺便说一下阿尔巴尼亚也是对中国与美国开始改善关系极为 不满,以致1974年MAO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时遭到了霍查的坚决批评与反对,这也是后来阿尔巴尼亚与中国决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还有经济上中国实在无 法满足阿尔巴尼亚的狮子大开口了。

    1975年由于美国支持的南越政府不给力及美国内反战情绪的高涨,美国不得不与越共签署协议撤 除越南。随后越共彻底打败了南越统一了全国。越南统一后中国由于国内经济已到了极为严峻的状况,因此减少了对越南的援助,并提出希望越南能够自力更生。这 对于习惯了靠中苏两国援助过活的越南来说极为不适应,也引起了越南的不满,这一点上与阿尔巴尼亚完全一样!

    而苏联并没有减少对越 南的援助,反而加大了力度,另外为了牵制中国,苏联也加大了与越南的更近一步的军事合作,租借了越南的金兰湾,越南的天平开始明显倾向苏联。越南挟打败美 国之余威,又得到了几百亿美元美国留给南越的武器等军事装备物资,也使得越南越来越骄横。这也让中国极为不快也感到了很大的压力。

    后 来柬埔寨波尔布特的红色高棉夺取了政权,实行了极端残酷的政策,大规模屠杀本国国民,三年多执政期间造成200多万国民非正常死亡,几乎占到了全国人口的 1/3,这其中在柬埔寨的2万越南裔几乎全部被杀光,43万华裔死亡21.5万人,一万老挝裔死了4000人,2万泰国裔死了8000人,25万伊斯兰教 徒死了9万人。

    我们曾经宣传说越南为了称霸东南亚而侵略柬埔寨,这不是事实,越南出兵柬埔寨的原因非常简单,实实在在的就是因为 红色高棉屠杀了2万越南裔!这引起了越南的极大愤怒。1978年12月25日越南对柬埔寨发动了闪电战,由于得到了柬埔寨人民的支持,越军只用了十几天时 间于1979年1月7日攻占了柬埔寨首都金边彻底打垮了红色高棉。从此每年的1月7日成了柬埔寨最重要的国家纪念日,用来感谢越南的入侵,结束了波尔布特 暴政!

    当时红色高棉是中国的盟国及最友好的国家,尽管有21万华裔被屠杀,却没有任何反应。越南占领柬埔寨一个月后,1979年 2月17日中国发动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毫无疑问越南对柬埔寨的入侵是中国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一个重要的直接原因。目的当然是惩罚越南完全倒向苏联对中国 的背叛及挽救红色高棉政权。

    这场战打得也很不顺,战争的头几天每天都有数千人伤亡,这是由于刚刚结束文革,军队建设及战斗力也受 到了极大影响,甚至武器装备都不如越南,而越南刚结束与美国的战争,明显战争经验上胜了解放军一筹,尽管越南的主力部队还都在柬埔寨。中国也不愿意恋战, 再加上苏联在北方边境动作频频,解放军在攻克谅山后宣布撤军,结束了一个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