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朝的那些事情---update ZT (09/08/2015)

来源: 老搬运工 2015-09-08 10:09:5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7175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老搬运工 ] 在 2015-09-08 11:12:2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红军的剽悍让十九路军大吃一惊,赶紧调重兵堵截,同时剩下的部队坚守工事,轻易不要出战。彭德怀在福建打到九月,好不容易吃掉一个团,实在没有太多战机的时候,才接到中央的命令:回江西,增援前线。

彭德怀打得有声有色,但他必须赶紧回去,因为中央苏区已经快不行了。

中央军一步一堡、稳步推进,红军则在优势火力面前节节败退。黎川已经被占领,眼看就要退到后方的广昌,博古虽然迟钝,却也感觉到危机的降临。

正当博古在瑞金发现有麻烦的时候,十九路军也在大伤脑筋。通过上海的关系看样子行不通,于是他们决定,直接同红军谈判,合作反蒋。

因为蒋介石的压力实在太大,接到十九路军的消息,周恩来、彭德怀都是十分高兴,几乎是立刻同意停火,并安排进行高层谈判。博古也很振奋,一面划定停火边界,一面指示说,红军可以同十九路军结盟、共同反蒋;甚至装模做样地说,彭德怀招待贵客不周,要提出批评。

彭德怀顿时哭笑不得。福建特使来的时候,他拿大脸盆装了猪肉、鸡肉招待,对缺油少肉的红军来说,已经是十分讲究的特别待遇了。不过领导的意见代表革命方向,博古显然不是研究猪肉盆子大不大的问题,而是真心实意想找个靠海的盟友。


很快,十九路军就同红军达成停火协议,两边不仅划定中立区,而且恢复通商、通邮,互派代表。周恩来十分兴奋,他明白同福建结盟的重大意义,只要再进一步,两家达到军事同盟,就可以从福建大批进口苏制武器,打破蒋介石的封锁、实现革命总胜利。

然而就在关键时刻,博古的态度突然变了。

博古本来是支持结盟的。但在请示上级后,他才明白过来,共产国际认为国民党高层不可能支持革命,十九路军一定是想利用红军,所以不能信任他们,最好是让他们同蒋介石斗得两败俱伤,再把部队吞并过来。作为一个党性十分坚强的大学毕业生,博古自已的主意不多,基本上都是按电报办事。于是他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并且告诉周恩来,红军同福建没条件好谈,也没协议可签,要打就打!

虽然博古不懂事,周恩来并没有发傻,收到博古的消息后,他还是努力搞出了停火协定和贸易协定。没想到博古干脆以中央名义通知内部:十九路军是第三党、中间派,比国民党还坏还危险,必须多加小心!

几天以前,彭德怀不惜血本,拿大盆猪肉、鸡肉招待客人,居然被批评招待不给力;一会工夫就变成比国民党更危险的敌人,要大家严防死守,真是翻脸比翻书还快。彭德怀十分想不通里面的缘故,但马列主义本来就是悬而又悬的东西,随时随地可以与时俱进,自相矛盾更加说明它的正确和玄妙,身为党员,他只能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当博古在瑞金一天三变的时候,福建的十九路军也在步步惊心。

十九路军名义上是蔡廷锴、蒋光鼐指挥,但背后还有一位缔造人,民国元老陈铭枢。

作为武昌起义时的敢死队员,陈铭枢可谓资历骄人,同蒋介石也是交情深厚。历次倒蒋运动里,他都明确阵营、站稳方向,坚定不移地团结在蒋介石为核心的国民党高层阵营周围。因此虽然是粤军杂牌,十九路军却是越混越爽,直到三一年底守备南京、上海,成为一等一的禁军。

然而这样一支铁杆军队,如今也要同蒋介石分道扬镳了,说到底,主要是主持人的眼光问题。九一八之后蒋介石名声狼藉,被汪精卫逼得下野,陈司令以为老蒋再也翻不了身,于是向孙科、汪精卫大送秋波;结果没多少时间,蒋介石居然重新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查旧帐。

朝三暮四的人,蒋司令是不会喜欢的。很快十九路军论“功”行赏,被安插到有钱但远离南京的福建,南京为了分化他们,故意对蔡廷锴奖励有加,却反复排挤陈铭枢;陈长官一气之下跑到法国散心,越散越窝火;五月份又跑回福建,串连反蒋。

对蒋介石,大家确实都没什么好印象。但陈铭枢的态度实在有点过于坚决,他竟然主张立刻推翻国民党,拉出一支兵马杀到南京,把蒋介石轰下台去。

陈铭枢兴致勃勃地找到广东的陈济棠,要求造反,陈济棠拒绝了;他又去找红军,周恩来、毛泽东(他还是苏维埃主席)都很感兴趣,可是博古却拒绝了;最后在内部开会,蔡廷锴也不支持,觉得风险太大。

大家都跟蒋介石没有交情,却都不赞成,肯定是有原因的。陈铭枢却认为,老蒋这厮实在可恶,树敌又多,只要十九路军一竖大旗,周围肯定全部响应支持,不用顾虑太多。总之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无论如何得造把反!

对陈铭枢的看法,蒋光鼐半支持半保留,蔡廷锴只能长叹一口气:反正十九路军是陈老大创出来的,他愿毁就毁了吧!

十一月二十号,陈铭枢召集李济深、陈友仁等人,在福州召开“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发表《人民权利宣言》,随即宣布脱离中国国民党,改国号为“中华共和国”;同时废除青天白日国旗,成立“生产人民党”,由陈铭枢担任总书记,脱离中华民国。

陈铭枢的独立十分突然,突然到谁都没有思想准备的地步,连十九路军内部也没有预告。不少官兵昨天还在出操,今天就看到广场上降青天白日旗,接着党员证也变了名号,全都莫名其妙,不少人还以为有特务捣乱。当蒋介石听到福建造反的时候,蒋介石既吃惊又不奇怪。

早在六月份陈铭枢找粤军陈济棠、胡汉民商量反蒋的时候,汪精卫就旁敲侧击地警告他说南方有问题,而蒋介石也完全明白是什么意思。只是蒋委员长比较有把握,对广东广西而言,目前半独立状态是最舒适的状态,一旦反叛立刻会引来中央军围剿,因此虽然关注得紧,却没有采取什么措施。一拖二磨,剿共又很忙,到了十月份陈济棠从广东发来电报,请中央“适当安置”陈铭枢、李济深,以免出大事;
甚至戴笠也警告过蒋委员长,都没当回事。

一直拖到十一月初,朱培德警告蒋介石福建有问题,蒋介石才开始重视,觉得可能需要重视一下。不过他的自我感觉仍然不错,认为风声虽然紧,却不会出大问题(消息渐紧,但无妨耳),终于到十一月十五号,内线告诉他确切情报:福建真的会造反,会造反!

不管从哪个角度上看,现在造反都不是好时机,可陈铭枢这厮居然还是反了,蒋介石顿时大惊失色,甚至一晚上睡不着觉。第二天,委员长实在觉得不对,又给蒋光鼐打电报,表示愿意封陈铭枢“军事总监”或“参谋总长”的官,如果还不喜欢也可以当内政部长,希望陈铭枢能以中央为重、以大局为重,不要跟党中央(国民党的)添乱。

电报发出去,什么回应也没有,蒋介石明白,十九路军是要跟他决裂了。

说到底,蒋介石并不把小小的十九路军放在心上。整个十九路军不过五个师,其中老部队三个师,其他的都是新兵,虽然号称有十二万人,但有经验、能打仗的不过三四万,根本不是中央军的对手。蒋介石担心的是所有迹象都显示不宜造反,陈铭枢却非要造反,很可能有他不知道的牌在手上,例如同广东广西联盟、同红军一道反攻、甚至拉外国势力(日本或苏联)进来,把水搅得浑而又浑。

于是福建得意洋洋,蒋介石忧心冲冲。过了不多久时间,蒋介石开始得意洋洋,福建则忧心冲冲。

蒋介石得意洋洋,是因为广东广西都跟福建划清了界限,不仅不跟着造反,还禁止人员来往,红军、外国更看不到掺和的迹象;福建忧心冲冲,也是因为陈铭枢发现北方的阎锡山、南方的陈济棠、李宗仁都没有动作,平时聚会时个个喊打喊杀,到头来只是喊了一顿口号而已。


口号是不能乱喊的,喊错了就会招打,很快中央军就从四面八方赶来平叛,为数不多的海军也来凑热闹。蒋介石虽然怕十九路军很能打,但他更知道不少军官在福建都已经成家立业,手上有了闲钱,不会象当初在上海那样拚命,所以这一仗的赢面相当大。

十一月二十九日,蒋介石开始调集重兵。愚蠢的博古果然没有让红军发动任何反攻,中央军一面防范,一面进剿福建,兵力上完全应付得过去,甚至他派重兵打通江西、福建边境的德胜关时,红军也没有什么反应,仿佛象木头一样。

德胜关不仅是联系福建、江西的通道,也是苏区的南北通道,德胜关一丢,红军就在南北两个方向被隔断,而黎川附近的丰富资源也成了蒋介石的战利品。红军不仅麻木不仁,甚至蒋军另一路大部队穿过苏区、斜插福建后路的时候,他们也是不声不响,仿佛蒋介石走的不是自已的地盘,而是异次元某个八杆子打不着的空间。


对红军的“深明大义”,蒋介石十分糊涂,因为谁都知道,打完福建下一步就是接着打红军,他们不帮福建,等于把自已往火坑里送。苏区如此配合中央军行动,有史以来还是第一次,天地良心委员长可没有通共,也没跟“匪”签任何秘密协议。


蒋介石莫名其妙,陈铭枢咬牙切齿,毛泽东则是痛心疾首。

蒋介石的第二路军从上饶、广丰出发,第四路军及总预备队两个师从浙西出发,五路军由江西苏区穿插,三路军从德胜关出发,已经全部到达攻击阵位,准备全方位进攻福建,海军还要进攻福州、厦门,十九路军芨芨可危。而最危险的是,所有部队打完福建后,顺势调个头就能剿共,连差旅费都不用多花。


眼看盟军要危险,博古却在瑞金的办公室里沾沾自喜。根据共产国际的阶级分析,蒋介石是军阀,十九路军也是军阀,两派人马没什么不同,不管哪一边打赢另一边,都代表反动势力的大削弱,当然也就代表说,红军势力相对增加了。因此他十分希望十九路军被打得落花流水,革命道路上好少一个危险的中间势力,并且给派去的军事代表专门叮嘱:你的任务不是去帮他们打仗,而是看情况多拉点队伍来红军,记住只要小兵,不要高级军官,高级的都反动!

三四年一月,蒋介石十几万大军安排完毕,开始对福建发起猛烈进攻,很快延平、古田、福州等重地都被攻克。李济深、陈铭枢等人见势不妙,赶紧坐船逃到香港,不到一个月工夫,曾经威震全国的十九路军土崩瓦解,全部被中央军收编,蒋介石重新执掌福建大权,声威大震。

得到十九路军完蛋的消息,博古十分平静地下了结论:十九路军内部软弱、革命性不够坚决,加上阶级性质反动,所以成不了气候。

做完结论后,他镇定地坐在屋里,看着革命坚决、阶级性质先进的红军,是如何打败反动蒋军的。

博古十分有把握地坚信,没有十九路军,红军照样能百战百胜,因为红军不仅代表共产主义的先进潮流,还有先进的军事指挥,具体来说是他的共产国际顾问,李德同志。

李德是应博古请求,在三三年九月份来到苏区的。共产国际知道他的水平,认为他只能当顾问,工作性质是帮红军出主意;但作为忠实粉丝,博古立刻把他上升为总指挥,任务是替红军拿主意。

好不容易有个正牌洋军校的指挥,博古立刻着手安排给李德的招待,以便让他宾至如归、以最宝满的精力投入到工作里去。首先给他安排了一所大房子,由伍修权担任专职翻译。住好点倒是没什么,咱们中国人讲究好客,给个人性化待遇不算过份。但接下来的事就有点骇人听闻了:博古下令,动用秘密交通线给李德买外国罐头。

根据地封锁得厉害,又不产火药、盐和西药,因此要建立秘密交通线,偷偷弄点紧缺物资,为了几瓶西药,有时能搭进好几条人命。按说一瓶西药一条人命的时候,代表们也该同甘共苦、帮根据地分忧解难才对,可洋领导的口味重过一切,为了他吃饭方便,交通员不得不冒着杀头的危险,翻山越岭背罐头。

好不容易安排完,博古以为可以消停点了,没想到李德毫不脸红地提出另一个要求,顿时让所有人都哭笑不得:他要女人。

共产国际军事顾问、红军总指挥李德认为,他的生活非常单调,必须给他找一个女人发泄性欲,否则不干。

别人闹情绪只是说说而已,李德闹情绪却是说到做到。他马上见漂亮女人就上去勾搭,不管对方有没有丈夫,顿时闹得鸡飞狗跳、人畜不安,只好继续向组织请示。

对李德的要求,大家都认为十分荒唐。但考虑到前任总书记向忠发非礼女秘书、纳妾的“光辉”事迹,党中央认为,普通战士想女人是资产阶级思想,共产国际代表想女人是革命工作需要,为了让领导们更好地指引红军在共产主义道路上前进,必须给他送女人。

很快,我党就给李德送了一个年轻女人过去,算是组织安排的老婆,白天做自已份内的工作,晚上陪李德睡觉,待遇收入全部分开核算,不许沾一点洋光。李德果然十分开心,但他虽然名字有个德字,做人却丝毫谈不上道德,不仅对她横眉竖眼,而且还老是疑神疑鬼,担心中国女人偷自已的东西吃。

虽然李顾问在女人问题上不是完全满意,但好歹总是解决了有无问题,可以放下包袱安心上班了。李德也明白,博古等人送吃送喝送女人不是没有代价的,他必须拿出点真功夫来,带领红军打碎蒋介石的围剿。

不懂中文,不明敌情,凭着手上几张简单的地图,李德开始了盲人骑瞎马般的指挥历程。

在很多资料介绍里,李德都是人头猪脑般的角色。据说此人只懂军校学到的条例,下令红军要把敌人挡在根据地以外,绝不能让一寸土地落到敌人手里,具体战术是跟国民党对着修碉堡、拚火力,企图摧毁敌人的工事。

这个说法总地来讲,是不靠谱的。

李德虽然蠢,却并没有蠢得失掉理智;而且他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边还有周恩来、项英、林彪等一大批战将辅佐,甚至莫斯科都专门发来电报,指示红军不应该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要发扬运动战精神,粉碎蒋介石的新一轮围剿。

毛泽东能用运动战打败蒋介石,李德当然认为,自己也有这个本事。要命的不是他能力不够,而是他碰到的对手太强:由于几次围剿失败,蒋委员长已经换了打法,决心静下心来修碉堡,一步步往前蚕食苏区。

从三三年中到三四年四月,蒋介石的几十万大军始终没有大动作,只管不计成本地建工事。苏区外围已经清理结束,游击队也找不到活动的空间,不管红军是诱敌深入还是主动出击,蒋军都不为所动,只管一层又一层地修堡垒。

红军火力太弱,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自然是束手无策。林彪绝望地发现,不管他如何示弱,对面的敌人就是不上当,始终不肯往根据地多走一步;甚至彭德怀也不得不承认,在堡垒纵横的地方无法运动作战,几次红军出击,都被工事里的敌人顶了回来。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