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让解放军笑到最后

来源: 玉米穗 2015-08-31 10:08:3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685 bytes)

  国共战争,国民党为什么打不过共产党?国民党军装备先进,资源地盘人数占优势,还有美国人在背后撑腰,为什么就是打不过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原因可以找出几大筐,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因为解放军有“政委”。

 “政委”就是政治委员,专门做政治思想工作的,你如果说是专门帮人洗脑的也无大碍。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将党支部建在连上,以确保党指挥枪。古田会议上党指挥枪的建军方针得以确立,之后发扬光大,成为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乃至于后来的解放军不同于国民党军的一个明显特征。在共产党的军队里党指挥枪的原则是通过各级政委来落实,贯彻和体现的,各级政委在军队里的威望及地位是与同级别的军事长官一样崇高的(营,连等较低级别的军事单位里没有政委,但有与营长连长同级别的营教导员,连指导员,履行相当于政委的职责,将党的意志灌输给每一位基层战斗员)。由于有了各级政委,党中央的各项政策和意图得以上传下达,毛泽东的“党指挥枪”,或者说得更明确点“我指挥枪”(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逐渐做到了:党中央就是毛泽东,毛泽东就是党中央)的原则得到了毫不含糊的贯彻与执行。

  在部队里设立政委的制度,并非毛泽东的独创。这种制度来源于十月革命后建立起来的苏联红军。而这种政委制对于凝结军心,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效果早在苏联国内战争时期就已经屡屡得到充分的证明。被称为苏联红军之父的托洛斯基认为:要建立一支新型的军队,必须有一种强力胶合剂。对苏联红军而言这种胶合剂是十月革命的思想。而把这种思想灌输给每一个战士,使大家牢不可破地胶合在一起就是政委们的工作职责。

  托洛斯基在他的回忆录《我的生平》中说到:“每一个团,每一个连都有各种各样的人。有觉悟的,有自我牺牲精神的是少数。另一头是极少数腐化分子,自私自利分子或自觉的敌人。居两者之间的则是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占多数的中间人物。当优秀分子牺牲或遭到排挤,自私自利分子或敌人占上风的时候,部队就会瓦解。在此种情况下,中间派就不知道跟谁走,而一旦出现危险,就会惊慌失措。”政治委员的职责和作用就是要在部队里最大化优秀分子,最小化劣质分子,使中间分子尽可能多地变成中坚分子。从而使得新型军队红军能够有力地胶合在党中央周围,保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和布尔什维克革命政权。托洛斯基曾对他手下的指挥人员说:“给我三千名逃兵,把他们编成一个团,我给它配上一名有斗志的团长,一名优秀的政治委员,合适的营长,连长,排长,那么这三千名逃兵在四个星期之内将在我们这个革命的国家里成为一个出色的团。”(托洛斯基作《我的生平》)托洛斯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政委制下的红军打败了白军,有力地保卫了苏维埃政权。

  苏联红军政委制的卓越成效不仅深刻影响毛泽东的建军思想,其实对孙中山,蒋介石也是有很大启发和触动的。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就有想借鉴吸收苏联及中共在政治思想组织方面的长处之意。他为了了解苏联的成功经验还特地派蒋介石赴苏联考察了几个月。蒋介石虽然对苏联布尔什维克的阶级斗争哲学深恶痛绝,但对红军的战斗力及政委制所起的作用是印象深刻的。然而蒋介石并没有在他的部队里设立并实行政委制。蒋介石相信军事实力,但他的军事实力是以武器装备和人数来衡量的。因此,在国共内战时,他才会相信凭借他占据优势的兵力和军事装备,他有把握消灭共产党的解放军。

  毛泽东却相反,他更相信人的因素。认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他更注重激发人的斗志,充分调动人的主观意志和积极性,注重部队的教育,给战士灌输为解放全中国全世界全人类而战的崇高的使命感,使得战士懂得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使得他的战士具有为革命勇于献身,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从实际效果看,毛泽东的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无疑是极其成功的,他使得处于劣势的解放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毛泽东通过土地改革运动,争取到了中国极大部分农民的支持,在土改运动中分得土地的农民成为他领导的共产党部队的源源不断的兵源。他通过政委们在部队里经常性地广泛举行类似于“三查”“三整”之类忆苦思甜似的政治思想教育运动,通过这样的运动,使他的战士们“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由淳朴无知的农民成长为勇于牺牲的自觉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一个由像董存瑞那样的“为了新中国”视牺牲自己性命为光荣的战士组成的部队是不可战胜的。

  与士气高昂,充满必胜信念的解放军相比,蒋介石的国民党军则显得士气低落,军无斗志。其实在“党指挥枪”或“我指挥枪”这一点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是不谋而合的。军人出身的蒋介石是共产党“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最好的教官和榜样。早期的蒋介石利用黄埔军校校长的身份,通过他的学生建立并控制了国民党军中央军,成功地收拾了各路军阀,结束了军阀割据与混战的混乱局面。然而当他围剿看似弱小的共产党的红军时却总是力不从心。红军败而不溃,总是难以彻底消灭。即使陷入被迫放弃根据地,爬雪山,过草地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绝境,也总是能够绝处逢生。为什么?因为红军有政委,通过政委使得“来自五湖四海”的红军战士“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奋斗到底,永不放弃。这样的有着坚定信念的军队是无法彻底消灭干净的。

  客观地说,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领导者,蒋介石对于中国的土改问题并非没有自己的设想。他想实行的是孙中山的主张:第一让农民得到土地,第二让地主也不受损失。但他不知道这种“和谐社会”的主张应该等到几十年之后由胡哥胡锦涛同志去倡导和推行,在他那个“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的动荡年代是行不通的。而且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委员们去宣传推广落实贯彻蒋委员长的政治思想和主张,下层贫苦农民既没有得到过他的好处,也不知道他是否有意给他们些好处。民心自然就跑到分土地给自己的共产党那里去了。

  常有人批评蒋介石事必躬亲,常常越级指挥。那是因为他没有政治委员有力地贯彻落实他的思想与意志。连卫立煌,杜聿明那样的高级指挥官都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他怎能不担心他的命令是否能够顺畅地传达落实到基层士兵?毛泽东是只管大事不问小节的。有层层政委忠实把关,他是不用担心自己的意志不能上传下达到每一个战士的。毛泽东早在建军之初,就为自己打好了将来只做甩手掌柜的基础,具体事宜由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罗荣桓,邓小平等等无数的优秀政委们去操心落实就是了。

  蒋介石军备先进,但军无斗志。他的没有斗志的士兵做了俘虏不仅把蒋军先进的美式军备缴械给解放军,许多人还反正投诚加入解放军,成为解放军的兵源之一,调转枪口打蒋军。最稀奇的是原本毫无斗志的蒋军兄弟一俟成为解放军,经过政委们的“洗脑”,转身就成了革命战士,“为了新中国”不怕牺牲了。如此,国民党军如何能够打得过解放军?

  所以,蒋介石输掉的国共战争,归根结底输在没有政治委员。《南征北战》电影里国民党军的参谋长说:不是我们无能,实在是共军太狡猾了。应该改为:不是我们无能,实在是共军有政委啊才对。

所有跟帖: 

既然“苏联红军政委制”有“卓越成效”?为什么苏联在二战期间放弃政委制,而实 行一长制?能论述一下吗? -老搬运工- 给 老搬运工 发送悄悄话 老搬运工 的博客首页 (184 bytes) () 08/31/2015 postreply 11:03:57

而且好象“一长制”是 列宁倡导的。 -老搬运工- 给 老搬运工 发送悄悄话 老搬运工 的博客首页 (5293 bytes) () 08/31/2015 postreply 11:05:14

搞单一首长制才能有效应对现代战争。共军还没有完全成为现代化国防军。作为党卫军,就必须有制约,政委就是干这个的。对付百姓有效! -相当冷静- 给 相当冷静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31/2015 postreply 12:09:26

现在的共军,无论是政委还是司令都是中共党员,并不见得政委比司令更听党的话。 -pta- 给 pta 发送悄悄话 pta 的博客首页 (86 bytes) () 08/31/2015 postreply 12:37:09

过去也是这样的。除了很早很早的时候。 -laha- 给 laha 发送悄悄话 lah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31/2015 postreply 14:42:34

政委制并不是军队政治工作的唯一选择。一长制也不等于取消政委。 -pta- 给 pta 发送悄悄话 pta 的博客首页 (701 bytes) () 08/31/2015 postreply 12:34:07

加跟帖:

当前帖子已经过期归档,不能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