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河山待后生》背后的故事

来源: 东坡学士 2015-08-28 10:05:1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131 bytes)

《重整河山待后生》背后的故事

栏目:陈景往事     2013年 第3期  
 
 
 

    1985年,随着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在全国播放,电视剧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演唱者骆玉笙成了家喻户晓、万人瞩目的人物。连骆玉笙自己也没有想到,两分钟的唱段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当初她还不想唱呢!


    那是在2月份,雷振邦的女儿雷蕾和作曲家温中甲来到天津骆老的家中,想请骆老给《四世同堂》唱主题歌。骆老说:“这个事儿你们还得先找组织,我听组织的,我这人一向组织纪律性非常强,不论大、小事,我从不背着组织,我想这是一个共产党员最起码的组织观念。”


    经得组织上同意后,他们又拿着谱好的曲子,二次来到骆玉笙家中,雷蕾先唱了一遍,一共八句唱词,倒是挺抒情的。可骆老觉得抒情的气氛还不够,节奏也有些快,特别是“月圆之夜人不归”这句,曲调太平太真,没有舒展开。骆老便唱了一句,把“人不归”三字慢了下来,又加了点小腔,雷蕾听罢高兴得拍手叫好:“太好了,太好了,你再唱一遍!”骆老说:“哎哟,忘了,我也不知道刚才是怎么唱的啦!”大家都笑了。雷蕾说:“不要紧,我刚才把谱子给记下来了。”还有“花香之地无和平”中的“和平”两个字,又按照骆老的唱法在高腔的地方加了装饰音,最后一句“重整河山待后生”又融进了评弹名家刘天韵演唱的《林冲踏雪》的尾声唱腔。雷蕾马上按骆老的唱法对原曲进行了修改,把曲子抄好一份,并请骆玉笙老师一周后到北影录音棚去录音。


    骆老答应了。她说干就干,马上把乐队找来抓紧时间排练。因为过去她演唱的曲目,不管大段小段,多数是她自己定腔说谱曲,唱着舒服也能记得住,唱别人谱的曲子,不管长短,哪怕只有几句,也总是记不准。唱来唱去总算背下来了,不过总觉得受曲调约束,放不开。


    到北京当天晚上,剧组的乐队指挥告诉骆老不要受乐队的影响:“您只管唱您的。”于是他唱着过门,用手拍着桌子代替定音鼓,噼噼啪啪地连唱带敲,告诉骆老哪儿应该唱,哪儿是音乐过门。骆玉笙哪儿听过这个呀,他这连喊带敲的,骆老当时脑袋里都乱了。


    这一夜,骆玉笙心里七上八下,直后悔不该接这个任务,明天还不知录成什么样子呢?


    第二天一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四世同堂》的导演林汝为同志热情地拉着骆玉笙的手:“我们还真怕请不动您的大驾呢!这个主题歌就得您唱,大家伙提了好多人,雷振邦同志就是不同意,非您不可呀!”站在旁边的雷振邦说:“请您进录音棚吧!”嚯!进去一看,黑压压的一大片,乐队至少有四五十人,骆玉笙虽然有60多年的舞台经验,让这么大的一个管弦乐队伴奏还是头一回!那些乐队的同志也是一愣,他们给不少知名的歌唱家伴奏过,可给这么一位白发苍苍、深度近视、走路都要拄拐杖的老太太伴奏却是头一遭。骆老要求把自己乐队的三弦、四胡、琵琶三位弦师放在前面,让自己能看到他们,耳朵能听到他们的伴奏声。


    这时雷振邦发出口令:“《四世同党》主题歌第一遍开始!”骆玉笙耳边响起了沉重的鼓声和悲愤、激昂的合奏,由弱到强,由慢到快,她心跳加快了,腿肚子也哆嗦了,耳朵也不听使唤了,光想唱词了,第一遍没唱好。第二遍乐队不齐,第三遍又不知哪儿出了差错,一直到第四遍才算完成。唱完了,也录完了,总算完成了任务,她心里一块石头才落了地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忽然乐队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拉大提琴的那位乐师一手拿弓子一手敲着琴,骆老一愣忙问导演:“是哪位首长来了?大伙儿给谁鼓掌呢?”林导演和雷老都笑了,“给您鼓掌哪!您一进来时,人家就泄气了,没想到您唱得这么好!”骆老心说:哎哟!我的天哪!我过去唱45分钟的京韵大鼓都没含糊过,今天腿都哆嗦了!


    随着《四世同堂》连续剧的播放,骆玉笙名字和《重整河山待后生》这部电视剧主题曲传遍全中国。这首主题歌不仅赢得了热爱曲艺中老年朋友的欢迎,也受到不熟悉曲艺,甚至根本不晓得京韵大鼓是什么的青少年的喜爱。


    (摘自天津人民出版社《骆玉笙传奇》  编著:孟然 等)

《重整河山待后生》

作词:林汝为

作曲:雷振邦、温中甲、雷蕾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

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

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

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

创作背景:

1984年,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总导演林汝为请著名作曲家雷振邦担任音乐总策划。于是,雷振邦便指导中央歌剧舞剧院的温中甲和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的女儿雷蕾一起创作《四世同堂》的音乐。雷先生提出,《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之一,最好是选择最具老北京韵味的曲调,而京韵大鼓的韵律恰恰最接近这一表现形式,而且通俗、自然,易于被百姓接 受。老舍先生也非常喜欢京韵大鼓。于是他们决定汲取京韵大鼓中的韵律精华作为主题曲的基本曲调。随着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播放,骆玉笙先生演唱的《重整河山待后生》迅速成为 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老先生的出色演绎使更多的人领略了京韵大鼓的艺术魅力。这首歌曲也被评选为“建国40周年最令人难忘的歌曲一等奖”。

 

骆玉笙,女,京韵大鼓演员。艺名小彩舞。

4岁随养父骆彩武在上海大世界演唱,她9岁拜苏焕亭为师学唱京剧老生,14岁在南京登台清唱,17岁正式改唱京韵大鼓。1934年拜鼓王刘宝全的弦师韩永禄为师学唱刘派大鼓曲目。1936年起辗转于北京、天津演出。她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在“刘派”基础上,又集“白派”、“少白派”之长,充分运用和发挥她那甜美的嗓音,宽广的音域,尤其是带有一种自然悦耳的颤音,创造形成了令人喜爱的“骆派”京韵大鼓。她长于歌唱,尤以激越、挺拔的“嘎调”最为动人,被誉为“金嗓鼓王”。骆玉笙代表作《剑阁闻铃》、《伯牙摔琴》、《红梅阁》、《击鼓骂曹》、《光荣的航行》、《卧薪尝胆》、《重整河山待后生》等,让听众百听不厌。骆玉笙演唱了多半个世纪的《剑阁闻铃》,如今已成为一代绝唱。她所录制的唱片,销售量超过了50万张。为此,骆玉笙于1989年获得了中国唱片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大奖。而大多数中青年朋友,则是通过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而听说“小彩舞”并了解京韵大鼓的。出版有《骆玉笙京韵大鼓演唱选集》、《檀板弦歌七十秋》(自传)及声像作品。

中共党员。曾获美国纽约艺术中心“终生艺术成就奖”,中国唱片社首届“金唱片奖”。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名誉主席。
 


 

所有跟帖: 

多谢,一直喜欢。这一部应该是迄今为止拍得最好的电视剧。 -FarewellDonkey18- 给 FarewellDonkey18 发送悄悄话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8/2015 postreply 10:11:42

每次听到此歌,几乎都会有泪水模糊自己的眼睛。。。 -reader007- 给 reader007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8/2015 postreply 21:09:45

相信很多人都和你同样的感觉。 -东坡学士- 给 东坡学士 发送悄悄话 东坡学士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9/2015 postreply 10:22:3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