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翦伯赞文革中被迫害自杀

来源: 草草了事 2015-08-18 00:02:5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2941 bytes)

文革中被迫害自杀[

文化大革命前,翦伯贊是历史学界历史主义派的主帅,研究了古代的许多历史事件。因其所持的让步政策的观点与毛泽东观点相左,以及反对姚文元吴晗的《海瑞罢官》的批判,1960年代後期即被批判。

 

1951年2月,翦伯赞在《学习》杂志上发表《论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指出:“每一次大暴动都或多或少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因为在每一次大暴动之后,新的统治者,为了恢复封建秩序,必须对农民作某种程度的让步,这就是说,必须或多或少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这样就减轻了封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拘束,使得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又有继续发展的可能,这样就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因而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农民暴动或农民战争,可以说,都是中国封建社会向前发展的里程碑。”[14]

 

1961年以来,翦伯赞先后为历史专业组撰写了《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目前史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关于处理中国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等文章,针对当时史学研究中的一些观点,提出既要重视阶级观点,又要注意历史主义。这些文章很受时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文教小组成员的周扬的赞赏,分别刊发于《简报》和《通讯》。

 

翦伯赞在《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中,对他十年前在《论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中的说法作了重要修改。他说:“在经历了一次大的农民战争以后,封建统治阶级为了恢复封建秩序,有时对农民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但不是对每一次农民战争都让步,他们对于那些小的局部的农民战争是不会让步的。让不让,让多少,这要决定于阶级对抗的形势,决定于农民战争带来的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14]让步政策的主要意义为,每次农民革命战争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改朝换代之后,新的王朝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恢复生产力的发展,会吸取前朝的教训,对农民阶级做一些让步,正是这些让步政策有力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1965年12月,《红旗》杂志发表戚本禹的文章《为革命而研究历史》,对翦伯赞的历史观点进行了批判,攻击翦伯赞的观点是“超阶级”、“纯客观”的资产阶级观点。12月21日,毛泽东发话:“戚本禹的文章很好,我看了三遍,缺点是没有点名。”1966年3月,《红旗》杂志又发表戚本禹等三人的文章《翦伯赞同志的历史观点应当批判》,给翦伯赞扣上“资产阶级史学代表人物”的帽子,说他的上述两篇文章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纲领”。[14]1966年3月28日-30日,毛泽东在上海三次同康生江青等人谈话,他说:北京市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要解散市委;中宣部是“阎王殿”,要“打倒阎王,解放小鬼”;说吴晗、翦伯赞是学阀,上面还有包庇他们的大党阀(指彭真)。[15]

 

文化大革命初,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被扣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帽子,备受肉体摧残,人格凌辱。毛泽东曾於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上发出“最高指示”,特别提到“对北京大学的翦伯赞、冯友兰要给出路”。但江青的手下依然通过秘密成立的“翦伯赞专案组”,对其进行逼供,要求他证明1935年刘少奇国民政府谈判时有变节行为。翦於1968年12月18日夜,夫妻双双吃下大量安眠药自杀身亡。死时口袋内有两张纸条,一张说“实在没有什么可交代的”;一张三呼毛主席万岁

 

   

所有跟帖: 

【文革中被迫害自杀】=【文革害死人】? -hillhawkus- 给 hillhawkus 发送悄悄话 hillhawkus 的博客首页 (56 bytes) () 08/18/2015 postreply 00:05:37

难道不等于,不相干?想要玩弄文字游戏? -草草了事- 给 草草了事 发送悄悄话 草草了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8/2015 postreply 00:06:37

彻底无语,无法沟通。 -hillhawkus- 给 hillhawkus 发送悄悄话 hillhawkus 的博客首页 (59 bytes) () 08/18/2015 postreply 00:14:01

你哪里有过一点沟通之意? -草草了事- 给 草草了事 发送悄悄话 草草了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8/2015 postreply 00:19:3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