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发特稿报道周家庄:唯一幸存的人民公社

来源: 东坡学士 2015-06-22 10:05:0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650 bytes)



新华网北京6月20日电(记者 梁赛玉 郭鑫 曹国厂
白林)70岁的张锁印是河北省晋州市周家庄乡第八生产队农民。60多年来他的工作一直由生产队长分配,记工分,分口粮,收入由乡里统一年终分红……彷佛定格在半个世纪前的人民公社时期。

 “家中没病人,外面没官司,兜里有钱花,手中有粮食”——谈到周家庄乡人对“幸福”的定义,刘国运说了这样四句朴实的话,这似乎也代表着这个悠久农耕文明的国度中,农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周家庄自1951年将土地从一家一户集中,成立合作社,搞集体经济。但在中国农村早已“改天换地”的今天,这个人口1.3万的乡村却依然保持着集体生活的形态。


周家庄乡在河北省会石家庄不远处


河北晋州市周家庄乡号称“最后的人民公社”,是目前我国唯一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乡镇

  从晋州市区出发约5分钟车程,伴随着大片的金黄麦田涌入眼帘,车已经驶入了周家庄乡。乡里的马路笔直平坦,干净整洁的独门独户随处可见,乡政府大喇叭有时候还会播放一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革命歌曲。

  张锁印干了一辈子农活,从不操心地里该种些什么,因为这些都是集体统一来安排。现在他的工作是看管小公园,打扫卫生,年底能分红1万多元。除此之外,他还享受着乡里发放的养老津贴等11项福利。

  2013年,周家庄乡人均纯收入14104元,高于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高出近6000元。

  “自从有了集体,粮食产量上去了,分钱也多了,这几年,分红一年比一年多。”张锁印说。

  除了集体耕作,从1982年开始,周家庄乡还统一为社员们盖楼。张锁印说,“没有条件的乡里资助,盖房子集体盖。”其后的12年间,他给自己的三个儿子盖了三套婚房。如今,他还打算搬进即将竣工的高楼,水、电、供暖、燃气一应俱全,像城里人一样生活。

  张锁印觉得这都是“集体的功劳”:“咱集体把决策一定下来,就干。这是很大的优越性。”他说,集体力量大,集中力量办大事。“乡里有建筑队,俺们全乡的公路、街道、小巷子这两年全部硬化了。”

  周家庄乡很容易让人想起上世纪的人民公社,虽然提起人民公社,有些人会联想到“大跃进”“大锅饭”等名词,不过,周家庄乡人不以为然。

  1978年安徽小岗村带头改革。到1982年底,“家庭联产承包制”成为全国农村主要的生产形式。但周家庄是个例外,依据中央文件“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精神,周家庄也曾组织社员投票表决,但多数人表示不同意,乡里至今还收藏着那份按满手印的“不分家”协议。

  张锁印回忆道:“当时国家也说,不搞一刀切,农民搞得好的可以按情况决定。当时投票的时候社员们不愿意分,人们同声说要搞集体,就一直到现在了。”

  周家庄乡党委书记雷宗奎说:“集体实力雄厚,管理到位,老百姓们不愿意散。”周家庄历史上从来没有搞过“大锅饭”,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探索“三包一奖”,即包工、包产、包投入,实行劳动质量管理,“干多干少不一样”,这走在全国的前面。

  乡顾问刘国运说,社员收入逐年增加,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交足国家的,留足自己的,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加上以身作则的领导班子,这些都是“大集体”得以延续的原因。


资料图:人民公社印象城

  历史潮流仍在向前奔涌,周家庄并非孤立于岸边。在国家提倡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当下,雷宗奎——当年领头人雷金河的孙子,带领这个大集体走上“外部接市场,内部搞规划”的路子。

  周家庄由于具有土地规模化经营优势,红地球葡萄、鸭梨、高档苗木、小麦和有机蔬菜,千亩成方,百亩一色。“挑选效益最高的农作物根据订单生产,在10个生产队中分配,防止重复投入。”

  在市场规律下,这里的集体经济依然红火。第九生产队经营着特色农业观光采摘园,自2007年至今,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旅游收入增加4000万元;乡里的奶牛场饲养着1100多头奶牛,是石家庄地区最大的奶牛场。

  “家中没病人,外面没官司,兜里有钱花,手中有粮食”——谈到周家庄乡人对“幸福”的定义,刘国运说了这样四句朴实的话,这似乎也代表着这个悠久农耕文明的国度中,农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资料图:周家庄的幸福生活

  在刘国运眼中,目前周家庄的这种水平就是中国梦所意味的好日子。“如果全国三分之一的农村达到这个样子,2020年就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在中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浪潮下,周家庄再一次面临抉择。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解决“三个一亿人”问题。农村城镇化也被视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观察人士指出,周家庄乡或能提供另一种答案。作为农村就地城镇化的案例,周家庄乡对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共同富裕都有借鉴意义。

  “农民都进城了,种地怎么办?吃饭怎么办?我们要守着自己的土地,把环境搞好。”雷宗奎说,周家庄有自己的仓库,农民上楼了,粮食可以存放仓库,农具还可以统一摆放。

  刘国运认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当下,除了提倡机械化,农民应该有一种精神,有点“劳动精神”,周家庄乡60多年不分家,农民在集体中接受熏陶、培养和教育,和其他地方的农民不太一样。

  张锁印所在的第八生产队主要任务是农活和果园里的活儿,收入并不如第九生产队,但却并不眼红。“每个队都搞旅游,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来,不如集中搞一个。”他说。

  现在,张锁印的三个儿子都已不在集体干活,三个孙儿也开始陆续长大成人,大孙子在外读大学。“那是国家的人,不会回来的。”张锁印说。

  原题:特稿:中国最后一个“农村大集体”的变迁


百度百科资料:【周家庄乡】

  河北晋州市周家庄乡号称“最后的人民公社”,是目前我国唯一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乡镇。位于河北省晋州市中部,西距石家庄市50公里。周家庄乡1949年创办互助组,1952年建合作社,1958年建人民公社,1983年建农工商合作社。自1952年至今,合作社始终集体统一经营,体制一直未变,已有55年历史。而我国其他地区的人民公社只存在了24年,1982年就已经解体。

  我国唯一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乡镇---周家庄乡河北晋州市周家庄乡是现唯一仍存活着的“人民公社”,从1962年至今,周家庄人民公社已经存活了52年,那里的许多社员仍依赖着集体计划经济生活,记工分、分口粮、集中耕作、统一分配是周家庄的主要劳动形态。2013年,周家庄乡人均纯收入14104元,高于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高出近6000元。

  周家庄乡现辖6个自然村,划分为10个生产队,土地面积21035亩,人口13068人。全乡实行集体经营、统一核算、专业承包、分工分业的管理模式,是目前全国惟一实行乡级核算管理体制的乡镇。先后荣获“国务院嘉奖”、“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中国乡镇之星”等荣誉称号70多项(次),自1985年至今连续被河北省委命名为“文明乡镇”。

  在市场规律下,这里的集体经济依然红火。第九生产队经营着特色农业观光采摘园,自2007年至今,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旅游收入增加4000万元;乡里的奶牛场饲养着1100多头奶牛,是石家庄地区最大的奶牛场。

  多年来,该乡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农业上建成了4000亩红地球葡萄、3000亩鸭梨出口、1000亩高档苗木和10000亩优质小麦繁育四个专业生产基地。投资1200万元,筹建了奶牛养殖示范园区。工业上建起了阀门厂、彩色胶印厂、建筑公司、纸箱厂等集体企业10多家。其中阀门厂成为长江以北大型阀门生产企业之一。村镇建设上对全乡6个自然村进行了高标准规划设计,统一建起了二层住宅楼房。建设了农民文化宫、农民影剧院、图书阅览室、岗前综合培训中心和农民乐园,对全乡所有街道进行了水泥硬化、绿化、亮化和净化。同时,该乡借助独特体制和现有旅游资源的优势,进一步打造周家庄品牌,开发建设了周家庄乡特色旅游项目。随着经济的发展为广大群众办了养老津贴、退休制、用电补助、集体负担新农合筹资款等11项福利事业。全乡形成了“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稳定、环境文明”的良好局面。

  行政沿革

属于河北省晋州市,面积17.5平方千米,人口12811人。乡政府驻周家庄合作路9号,邮编052260。[区划]
辖第一生产队、第二生产队、第三生产队、第四生产队、第五生产队、第六生产队、第七生产队、第八生产队、第九生产队、第十生产队共10个生产队。

  因乡政府驻地而得名周家庄乡。周家庄乡的前身是曹同义农业合作社。1958年春,在高级社合并为联村社的基础上,首先建起了公社,命名“黎明人民公社”,同年下半年撤销归属“东风人民公社”。1961年分出以周家庄为驻地建周家庄公社,1984年改周家乡至今。周家庄乡一直为集体经营,不设村委会,是全县唯一的乡生产队,“两层楼”的管理体制,本乡共设10个生产队、6个自然村,直属乡领导。

所有跟帖: 

象中国这么大国家,本来就应该容许多种所有制并行,而不是压一个保一个 -huiming1234- 给 huiming1234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10:23:27

当年“可以并存”? 当年说的是不换脑子换位子。雷金河是开了大后门,立了军令状才保住的 -国人甲- 给 国人甲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10:40:34

一样,当年小岗村,人家也是压了血手印 -huiming1234- 给 huiming1234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11:12:04

现在小岗村怎么样? -国人甲- 给 国人甲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18:39:05

小岗村还是穷,记得有个沈浩吗? -Chiyankun- 给 Chiyankun 发送悄悄话 Chiyanku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22:09:37

百度如是说: -Chiyankun- 给 Chiyankun 发送悄悄话 Chiyankun 的博客首页 (1227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22:14:40

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过去60多年里,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那些是需要改进,完善的。应区分是方向的问题,制度的问题,体制 -糊里糊涂2020- 给 糊里糊涂2020 发送悄悄话 (1110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12:10:07

又要搞人民公社了? -醉卧花底间- 给 醉卧花底间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15:49:06

一个个自私的小岗村人,最多混个温饱,给他人当廉价劳动力的命,适合邓走资要求,特别适合圈地运动。人民公社则不行。 -Weipan- 给 Weipan 发送悄悄话 Weipa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15:59:30

人家 小岗村人冒着杀头坐牢的风险逃离人民公社,求的就是一个温饱。为了温饱,人家坐牢都不怕,给他人当廉价劳动力算的个球? -党戴飚- 给 党戴飚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13:01:29

安徽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 -888-1- 给 888-1 发送悄悄话 (2445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18:56:30

包产到户后,人人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田,水利没人搞了,年年发大水,水利还在吃毛时代的老本。 -ymck- 给 ymck 发送悄悄话 ymck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18:58:08

很多农村地方还是需要实行合作社形式的经营管理。----或叫农庄合作社。免得有些人对你一提“人民公社”就反感 -杨子- 给 杨子 发送悄悄话 杨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20:39:32

为什么有人反感就不敢提纳? -三笑- 给 三笑 发送悄悄话 (119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07:42:03

雷宗奎—当年领头人雷金河的孙子。这个是不是有世袭的可能,要防微杜渐。当年大邱庄的禹作敏,扶持自己的儿子,结果父子俩都倒了。 -你怎么能这样呢?- 给 你怎么能这样呢?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2/2015 postreply 22:13:33

老布什,小布什,三布什。。。 -zd3y- 给 zd3y 发送悄悄话 zd3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09:19:26

可他们是帝国主义头子呀,怎么可以拿人民公社的l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12:06:14

包子这么干还是有前途的 -三笑- 给 三笑 发送悄悄话 (254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07:32:51

大寨也是被分家之后,社员全力抵制,87年又恢复了集体所有制。南街村也是。 -reader007- 给 reader007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11:57:28

我还以为是“高家庄”和马家合子呢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12:14:24

一首歌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221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12:21:01

新华网说“幸”存了吗?---好奇而已 -越王- 给 越王 发送悄悄话 越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12:37:08

实践是检验经历的唯一标准。公社时代80+的农业劳力,80%以上的人口饥寒交迫,现在不到20%农业劳力,99%的人温饱无虞 -党戴飚- 给 党戴飚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12:48:35

人民日报还没理呀?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12:51:52

当然,别人也可以说这是毛时代打下的基础,才让邓时代风光的 -huiming1234- 给 huiming1234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13:04:56

拿小岗村来证明还是人民公社好,什么逻辑?人冒着牢狱之危险逃离公社实现温饱,这是失败?批判去集体化“罪恶”,应拿深圳村来说事 -党戴飚- 给 党戴飚 发送悄悄话 (219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13:16:14

有的人总以群众的代言人自居,包括毛,却从不愿意作个真正民意测验来验证,你是否真能代表? -huiming1234- 给 huiming1234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13:28:09

三个代表听说过吗?共产党就是代表你的。 -雪夜读书- 给 雪夜读书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4/2015 postreply 06:44:44

私营/个体农业风险是很大的,一是发展资本主义,二是有亡国先例如沙俄。但联产产承包,并非刘邓万赵发明,“首恶”是商鞅。 -党戴飚- 给 党戴飚 发送悄悄话 (1899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14:02:48

国有?国又是谁的?500个家族的后代世袭拥有? -雪夜读书- 给 雪夜读书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4/2015 postreply 06:46:02

一个村庄不是孤岛, 没有周围的市场和产业链, 哪里会有他们的今天. 点搞的好, 扩展到线扩展到面就可能搞砸锅. -封泥巴- 给 封泥巴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14:20:18

人民公社才是中国农村真正的出路! -jyx-003- 给 jyx-00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18:17:09

还有一个人民公社的典范---天下第一富村的江苏华西村! -jyx-003- 给 jyx-00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18:24:06

南街村的富与集体化没有关系,靠的是对没有南街村户口的“民工”奴工般的盘剥,我去过,了解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18:29:03

如果每个人都拿出干私活的劲头,那集体一起干肯定好。 -聊聊看- 给 聊聊看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19:14:50

社会主义其实不错 -topmusic- 给 topmusic 发送悄悄话 (57 bytes) () 06/23/2015 postreply 21:45:55

如果你是那500个家族的成员,那就更不错了。 -雪夜读书- 给 雪夜读书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4/2015 postreply 06:46:44

只字未提是否有负债/贷款/政府拨款。。。/银行贷款??? -johniewalker- 给 johniewalker 发送悄悄话 (57 bytes) () 06/24/2015 postreply 14:33:06

匆促的否定“集体致富、计划经济、国企”是极大的错误! -Wiserman- 给 Wiserman 发送悄悄话 (183 bytes) () 06/24/2015 postreply 23:25:2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