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平邦:追忆英雄赶派克

来源: 东坡学士 2015-06-21 15:32:4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057 bytes)

司马平邦:追忆英雄赶派克 

这是我使用了多年的一支英雄牌100型全钢金笔,即著名的中国笔王“英雄100”,至今我还收着它的包装盒,当年我买它的时候是138元,现在上网一查,同类型商品价格已经翻倍了。

英雄100,有一个最著名的故事,就是“英雄赶派克”,其实这不但是英雄钢笔的一个著名故事,也是中国工业的一个著名故事,但我不知为什么李总理会在今年年初到达沃斯开会时,竟然突然发现人家的笔很好用,他居然特意问有关部门,中国制造的笔能不能做到书写这么流畅?


 

1931年 10月26日,商人周荆庭在上海开设华孚金笔厂,开始生产一款叫做“新民”的钢笔,1951年 8月,华孚厂申请公私合营,之后经过一系列的兼并重组,华孚厂成为全国著名的公立制笔企业,1955年新民牌钢名英雄牌,英雄钢笔正式诞生。


 

1958年,其实正是大跃进期间,华孚钢笔厂的技术人员确立了12项具体生产指标,包括抗漏、圆滑度、间歇书写、减压、耐高温、耐寒等方面,把企业产品的生产质量标准订在赶超当时世界最著名的钢笔品牌派克(派克51型)上,在接下来的1959年,该厂新研制的英雄100型金笔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在这12项指标中,有11项赶甚至超过了当时的派克51,这就是那个著名的“英雄赶派克”。


 

几乎同一时间,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著名导演桑弧(曾导演《梁山泊与祝英台》《子夜》),带领着主演冯喆、杨梦昶、张雁等依据英雄100的研制和生产拍摄了一部电影,就叫《英雄赶派克》,其主要剧情为,上海华孚金笔厂职工提出在二至四年的时间,使该厂生产的英雄100钢笔赶上美国派克钢笔的质量,电影将生产技术上的保守与革新的冲突作为核心矛盾,思想保守的技术员担心赶不上,怕外国人讥笑,但经过全厂两个多月的努力,使4项指标赶上了派克,于是他们又提出用25天时间赶上派克,全厂职工争分夺秒,勇于创新的技术员小魏和老工人胡师傅一起进行数十次试验,终于在规定的期限全部12个指标都赶上了派克——请注意,之所以能完成赶超目标,是由缘于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的通力合作。


 

在新中国的文艺为现实生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指导思想下生产出的电影,我们在电影里看不到现在最多能看见的所谓情感与悬念的戏剧性,《英雄赶派克》里,中国工人阶级承认自己的制笔工艺落于美国而后奋起直追,以及如何追赶上美国的先进制笔工艺才故事的最大戏剧性,现在看这样的电影有点儿像纪录片,但在那时,它却可以真正地感召和激励无数普通的中国人民建设新国家的干劲。


 

大跃进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不成熟的共和国和不成熟的执政党曾做过相当相当多不成熟的大事小事,然而英雄赶派克是可以被历史证明的一件绝对正确的事,因为此事虽已过去近60年,英雄100仍然可以作为中国产的最好的钢笔没有被后来的产品所替代,而且,就其产品的质量(包括李总理说的书写流畅性)来说,英雄100金笔仍是世界一流顶尖的工业产品。


 

所谓的文革余孽,其实英雄100就是典型一个,但是,实在没有办法,至今的中国制笔业却仍然被这个文革余孽统治着。


 

其实,在改革开放之前,若能有一支英雄100金笔在手,是件相当荣耀的事,因为它不但质量一流,而且价格相对当时中国人的收入水平也相当昂贵,更重要的,是它的产量不充裕,一支难求;我在大学毕业后,终于自己赚了工资,曾买过好几支英雄100(及英雄200A)金笔,其中大部分都被我炫耀地送给了朋友,并告诉他们,这是中国最好的钢笔,也是世界最好的钢笔之一,而且确实它非常好用。


 

当然,我喜欢英雄100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我同时也是硬笔书法爱好者,自觉得自己能够更专业地使用书写工具,也更希望有这样的书写工具一支傍身。


 

改开以来,直到2010年代,上海英雄钢笔厂(1966年厂名从华孚改为英雄)都在随着时代的改变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改变,尤其是2012年11月,上海英雄(集团)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进行招标,以底价250万元转让生产英雄金笔的上海英雄金笔厂有限公司49%股权。创业近80年的伟大钢笔品牌,终以被贱卖收场;如果李总理真的关心中国的制笔业,是否应对2010年英雄钢笔厂被以250万元贱卖掉49%股权这件事也能上上心。


 

不过,其实从改革开放开始,直到现在,又是英雄100最为露脸的时期,可能是因为中国老一代领导人多喜欢毛笔书写,而新一代领导人的书写习惯多以使用钢笔为主,所以,近三四十年中国几乎所有的重大外交事件中的协议文书的签署,如香港、澳门回归,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入世,中国申奥,等等,都少不了英雄钢笔和英雄100的出场;而自互联网电子商务诞生以来,英雄100仍然是国产钢笔里卖得最贵的和卖得最好的。


 

这些,说起来还都缘于1958年华孚钢笔厂那批技术精英们当年的那口不服之气——但现在看来,这口中国工人阶级在50多年前就已经提起来的气,到今天或者因为一句漫不经意的疑问,就给吐得差不多了。


 

其实,单纯从制笔产业看,即使有英雄100这样的顶尖产品,中国的制笔行业还是仍被远远甩在世界强手的后面,也就是说,虽然中国制笔业早就突破了李克强总理所要求的“我们的笔和人家的一样流畅”的工业技术障碍,这其实在50多年前就已经达到了,但如何把这等中国好笔包装好,在全中国和全世界都能卖出更高的价,创造更多的利润才是英雄100和中国制笔业的明显短项。


 

而关于英雄钢笔和中国的制笔业,其实更可悲的,是现在在这个行业里业肯定已找不到如1958年上海华孚钢笔厂里的那批爱国、自信而有顽强创业精神的,提着一口气工作的生产技术人员。


 

当然,虽然中国钢笔不行,但我们还有中国高铁嘛----我相信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百姓,许多人也都会如此思考这个问题。


 

那请问,诞生于1959年的英雄100金笔,与诞生于其后五六十年的中国高铁之间,它们从前是何样的关系?它们未来将会是何样的关系?


 

还有,现在的中国领导人们每每站在世界舞台,看似以极度自信的口气推销着本国的高铁技术,他们谈吐里的那口气,与1958年上海华孚钢笔厂的普通技术生产人员心中憋着的那口气,到底又是种何样的关系?


 

说到底,一个国家,它到底是那么一口气,还是那支书写流畅的钢笔,或是那列疾速奔驰的高铁车?

文章来源:人民网

所有跟帖: 

当时上海几乎每一个产品都定了多少天之内赶超世界顶尖产品的 -华府采菊人- 给 华府采菊人 发送悄悄话 华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页 (242 bytes) () 06/21/2015 postreply 15:40:55

笔这玩意,没外国人是不行的,中国几千年都没发明个硬笔,别指望上海几年就能搞出什么来 -abookl- 给 abookl 发送悄悄话 (123 bytes) () 06/21/2015 postreply 17:22:03

听说派克胜诉中国一制笔厂侵犯其专利,不知道是不是英雄笔? -不开窍- 给 不开窍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1/2015 postreply 16:49:39

我上中学时,英雄329是我的最爱。 -tellUlater- 给 tellUlate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1/2015 postreply 17:07:46

我记得好像2元3角一只 -tellUlater- 给 tellUlate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1/2015 postreply 17:32:18

好文章,有中国人的正气! -拉兄弟一把- 给 拉兄弟一把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1/2015 postreply 17:37:47

饮水思源:有没有人想到周荆庭创办华孚金笔厂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其间几经波折,历尽劫难呢?到49年工厂已有职工近500人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2015 bytes) () 06/21/2015 postreply 18:25:50

英雄赶派克的结果是在中国资本家20多年艰辛创业和的发展的基础上而来的,而不是靠什么“一穷二白”,更不是靠什么毛泽东思想。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21/2015 postreply 18:39:42

八一三战争爆发后,华孚金笔厂大部分厂房被毁。工厂处于停工状态。民国27年上海租界呈现“孤岛繁荣”,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232 bytes) () 06/21/2015 postreply 18:52:46

华孚金笔厂从创建31年到49年前后曾历经5次解散,5次迁移可谓历尽艰难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21/2015 postreply 18:59:51

派克51型金笔也很好使。 -吾道悠悠- 给 吾道悠悠 发送悄悄话 (6 bytes) () 06/21/2015 postreply 19:11:5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