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反毛学人良心的苏醒:毛岸英是去朝鲜镀金的

来源: 淡黄柳 2015-05-31 11:05:4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5417 bytes)



一美国大学学人研究毛泽东被感动,挺身为良知鸣不平

     原文:   

我们站在毛泽东个人地位的角度考虑,为他培养儿子接班的大局考虑,最好的选择不是派毛岸英去朝鲜,而是根本就不要打这场战争。因为当时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已经很巩固了,领导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统一全中国,这个功劳还不够大?中国历史上,从纯粹的草根底层出身,白手起家,统一中国成为最高领袖的人只有三个,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还有就是毛泽东。平均一千年才出一个。到了这个地步了,你还追求什么?朝鲜战争打赢了,你还是最高领袖,没办法进步了。那万一要是打输了? 
一、毛岸英
关于毛泽东的谣言很多,有一些层次很低的,我们就不用细说了。比如说什么他在全国各地为自己修建了很多行宫别墅。其实大部分都是建国以前蒋介石就修好的,还有一些是接待国内外贵宾的宾馆,毛泽东不过去住过几天,就被说成是他的行宫别墅了。
这些事情,只要稍微认真的加以辨别一下,都比较容易搞清楚。但是有一些传言就没有那么容易辨别了。比如说,这个,第一个,毛泽东把他的儿子毛岸英送到朝鲜战场上去,是为了让他去镀金的。增加点参加战争的资历,好为将来培养儿子接班做准备。但是想不到竟然牺牲了。有些人的话还说的很难听,说要感谢美国飞行员,把未来的太子给炸死了。不然我们就没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了,我们今天就是毛家王朝。
1.培养接班人的步骤问题
这种说法很难简单的去驳斥它,因为人已经死了,我们没办法验证说如果毛岸英活着会是什么样。
但是这个事情也不是完全没有线索,因为封建世袭制度被消灭以后,领袖人物要想培养儿子接班,就必须要一步一步的历练上来,不能直接封为“太子”就行了。不管你是真共和还是假共和,面子总要装的。要培养他在军队的势力,在党内的势力,还要逐步的把他提拔到一个很接近领袖的位置上,这样领袖死了以后才能够顺利的接班。
最典型的就是蒋介石,他是让他的儿子蒋经国接班的。1937年蒋经国从苏联学习回国以后,首先就是到军队历练,1938年获封少将军衔,过了一年,就派到江西去当赣南地区行政专员和保安司令,政权军权一把抓。然后逐步的提升为江西省防空司令、省委委员。1945年,又提拔到中央来,当三民主义青年团和青年军的领导。这是干什么呢,就是让他在青年团和青年军里边发掘人才,建立自己未来接班的政治和军事的班底
蒋经国的这个成长路线,明显是蒋介石精心安排的。就是这么党政军内各个方面都去历练,熬资历,再一步一步提拔,后来到了台湾以后,又当国防部主任、行政院副院长。最后当上行政院院长,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的国务院总理的职位。这样只等老蒋一死,他以总理的身份接这个国民党主席和总统的职位,那就顺理成章了。
所以,如果老毛也想要让儿子接班,他也要按照这个程序来。军队里边的历练,那是必不可少的。等毛岸英从朝鲜战场回来,有了军功,就好进一步提拔了嘛。对不对?所以这个逻辑啊,看起来还是挺
 

 所以当时毛泽东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做出这个决定的。自己关起门来想了七天,这才最后决定初步朝鲜。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艰难、风险非常大的决定。当时想让林彪带兵去朝鲜,林彪说我去不了,我有病;然后又想让粟裕去,粟裕说,我也去不了,我也有病。当然他们是不是真的病到不能带兵,我们不去研究啊。反正两员大将都不去,这就让毛泽东更难办了。但他还是坚持要出兵,就做了两个决定,首先是让彭德怀挂帅,解决主帅问题。第二,就是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解决党内团结的问题。

  彭德怀在红军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战功很大,但在最后的这个解放战争里边表现并不突出,主要原因是因为他负责的西北战区不是主战场,没有指挥几十万人的大兵团作战的机会。所以毛泽东这次派几十万大军入朝,首先想到的是指挥过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的林彪和粟裕。选彭德怀是没办法了。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我作为共产党的主席,不派自己的儿子去,又派谁的儿子去?”

  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在解放战争的时候毛泽东没有这样想?

  因为那个时候党内意见很一致,仗打的比较顺,派自己儿子去参军,就有培养接班人的嫌疑。只有到了朝鲜战争,为了说服党内同志团结起来支持入朝作战,为了鼓舞志愿军的士气,他才决定让毛岸英入朝作战。

  注意,这个决定不会是毛岸英主动请战的,而是毛泽东自己的决定。因为毛岸英入朝的时间是在援朝战争爆发之前。是和派彭德怀入朝同时做出来的决定。当时关于是否参战的争论拖了很久,党内没有一致意见。一直到10月份,美军都已经快打倒鸭绿江边了,形势非常危险了,再不做出决定就来不及了。

  10月4日,彭德怀还在西北地区主持规划建设大会,根本没有出国打仗的准备。突然接到通知让他去北京开会,会开到一半就走了。当天下午到了北京,毛泽东就找他谈朝鲜战争问题。彭德怀当时没有表态,回去想了一晚上,才来告诉毛泽东:我赞成你的决定。也就是说10月5日才最终定下来出兵朝鲜。

  根据聂荣臻的回忆,毛泽是10月6日告诉他让毛岸英去给彭德怀当俄语翻译。10月19日,彭德怀就带着一个秘书和两个警卫员秘密进入朝鲜;10月23日,彭德怀的第一批司令部成员进入朝鲜跟他回合。而毛岸英就在10月23日入朝的这第一批人中间。整个过程都是高度保密的。直到11月2日,志愿军已经跟美军交上了火以后,国内才发表声明支持志愿军入朝作战,开始进行公开的政治宣传。

  也就是说,毛岸英决定入朝的决定,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前就做出了。在这么紧张和高度机密的战争节奏中,不会出现在工厂里工作的毛岸英听说朝鲜战争爆发,然后主动要求去参战的情况。毛泽东也不会有这个闲心来考虑说,诶,这次打朝鲜是个好机会,可以让我们家岸英去捞点资历,回来以后好提拔他做官接我的班。就算要考虑,那也应该是这段最紧张最惊险的时间过去了再说。因为早在10月9日,毛岸英入朝前半个月,斯大林就通知毛泽东,我们的空军还没有准备好,暂时不能给你们进入朝鲜提供掩护,大概要再过两到三个月才能准备好。如果说真的要去熬资历、去镀金,那可以等两三个月以后有了苏联空军保护之后再去嘛,那不是安全得多了?

  实际上,就在10月22日晚上进入朝鲜的路上,跟毛岸英同一批入朝的人中间,39军司令部参谋处长何凌登,就在汽车上被美军飞机的子弹打中牺牲了。所以那是极端危险的,由于美军具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和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任何人,包括彭德怀在内,只要一踏入朝鲜,就随时有生命危险,不会因为你是当参谋还是当翻译而有所区别、不会因为你是主席的儿子还是农民的儿子而有所区别。入朝之后一个月,毛岸英就牺牲了,死于美军的空袭。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有理由相信,毛泽东派毛岸英入朝作战,绝不是为了把他培养成接班人,而是在顶着党内大多数反对意见,做出抗美援朝的、关乎国运的这么一个重大战略决策的时刻,面对美国这么强大的对手,为了取得党内高层的支持,激励志愿军战士的士气,让全党全军团结起来不惜一切代价争取战争胜利,主动做出的这么一个决定。这是一个伟大的决定,一个富有献身精神的决定。绝不是为了镀金,国家主席的儿子冒这么大危险去镀金,还就是个俄文翻译,不值得。

  你看人家蒋经国,回国三个月就封为少将,还不用去前线,在后方当上几年保安司令,就晋升为中将了,这才叫镀金,这才叫培养接班人。从朝鲜战争之前毛泽东对毛岸英的安排来看,也没有要培养他接班的意思。在横扫国民党残兵败将的时候,他没有派自己的儿子去抢功劳,而把功劳留给大家;在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个仗打不赢的时候,在粟裕林彪这样的虎将都称病不出的时候,他派自己的儿子顶着美军的飞机上了战场。所以说,哪些所谓的要感谢美国飞行员、感谢蛋炒饭之类的话,都是非常荒谬的。

头像
所以当时毛泽东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做出这个决定的。自己关起门来想了七天,这才最后决定初步朝鲜。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艰难、风险非常大的决定。当时想让林彪带兵去朝鲜,林彪说我去不了,我有病;然后又想让粟裕去,粟裕说,我也去不了,我也有病。当然他们是不是真的病到不能带兵,我们不去研究啊。反正两员大将都不去,这就让毛泽东更难办了。但他还是坚持要出兵,就做了两个决定,首先是让彭德怀挂帅,解决主帅问题。第二,就是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解决党内团结的问题。

  彭德怀在红军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战功很大,但在最后的这个解放战争里边表现并不突出,主要原因是因为他负责的西北战区不是主战场,没有指挥几十万人的大兵团作战的机会。所以毛泽东这次派几十万大军入朝,首先想到的是指挥过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的林彪和粟裕。选彭德怀是没办法了。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我作为共产党的主席,不派自己的儿子去,又派谁的儿子去?”

  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在解放战争的时候毛泽东没有这样想?

  因为那个时候党内意见很一致,仗打的比较顺,派自己儿子去参军,就有培养接班人的嫌疑。只有到了朝鲜战争,为了说服党内同志团结起来支持入朝作战,为了鼓舞志愿军的士气,他才决定让毛岸英入朝作战。

  注意,这个决定不会是毛岸英主动请战的,而是毛泽东自己的决定。因为毛岸英入朝的时间是在援朝战争爆发之前。是和派彭德怀入朝同时做出来的决定。当时关于是否参战的争论拖了很久,党内没有一致意见。一直到10月份,美军都已经快打倒鸭绿江边了,形势非常危险了,再不做出决定就来不及了。

  10月4日,彭德怀还在西北地区主持规划建设大会,根本没有出国打仗的准备。突然接到通知让他去北京开会,会开到一半就走了。当天下午到了北京,毛泽东就找他谈朝鲜战争问题。彭德怀当时没有表态,回去想了一晚上,才来告诉毛泽东:我赞成你的决定。也就是说10月5日才最终定下来出兵朝鲜。

  根据聂荣臻的回忆,毛泽是10月6日告诉他让毛岸英去给彭德怀当俄语翻译。10月19日,彭德怀就带着一个秘书和两个警卫员秘密进入朝鲜;10月23日,彭德怀的第一批司令部成员进入朝鲜跟他回合。而毛岸英就在10月23日入朝的这第一批人中间。整个过程都是高度保密的。直到11月2日,志愿军已经跟美军交上了火以后,国内才发表声明支持志愿军入朝作战,开始进行公开的政治宣传。

  也就是说,毛岸英决定入朝的决定,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前就做出了。在这么紧张和高度机密的战争节奏中,不会出现在工厂里工作的毛岸英听说朝鲜战争爆发,然后主动要求去参战的情况。毛泽东也不会有这个闲心来考虑说,诶,这次打朝鲜是个好机会,可以让我们家岸英去捞点资历,回来以后好提拔他做官接我的班。就算要考虑,那也应该是这段最紧张最惊险的时间过去了再说。因为早在10月9日,毛岸英入朝前半个月,斯大林就通知毛泽东,我们的空军还没有准备好,暂时不能给你们进入朝鲜提供掩护,大概要再过两到三个月才能准备好。如果说真的要去熬资历、去镀金,那可以等两三个月以后有了苏联空军保护之后再去嘛,那不是安全得多了?

  实际上,就在10月22日晚上进入朝鲜的路上,跟毛岸英同一批入朝的人中间,39军司令部参谋处长何凌登,就在汽车上被美军飞机的子弹打中牺牲了。所以那是极端危险的,由于美军具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和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任何人,包括彭德怀在内,只要一踏入朝鲜,就随时有生命危险,不会因为你是当参谋还是当翻译而有所区别、不会因为你是主席的儿子还是农民的儿子而有所区别。入朝之后一个月,毛岸英就牺牲了,死于美军的空袭。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有理由相信,毛泽东派毛岸英入朝作战,绝不是为了把他培养成接班人,而是在顶着党内大多数反对意见,做出抗美援朝的、关乎国运的这么一个重大战略决策的时刻,面对美国这么强大的对手,为了取得党内高层的支持,激励志愿军战士的士气,让全党全军团结起来不惜一切代价争取战争胜利,主动做出的这么一个决定。这是一个伟大的决定,一个富有献身精神的决定。绝不是为了镀金,国家主席的儿子冒这么大危险去镀金,还就是个俄文翻译,不值得。

  你看人家蒋经国,回国三个月就封为少将,还不用去前线,在后方当上几年保安司令,就晋升为中将了,这才叫镀金,这才叫培养接班人。从朝鲜战争之前毛泽东对毛岸英的安排来看,也没有要培养他接班的意思。在横扫国民党残兵败将的时候,他没有派自己的儿子去抢功劳,而把功劳留给大家;在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个仗打不赢的时候,在粟裕林彪这样的虎将都称病不出的时候,他派自己的儿子顶着美军的飞机上了战场。所以说,哪些所谓的要感谢美国飞行员、感谢蛋炒饭之类的话,都是非常荒谬的,非常可耻的!



 

所有跟帖: 

毛泽东以自己的儿子为中华民族的崛起献祭! -绿客- 给 绿客 发送悄悄话 (21 bytes) () 05/31/2015 postreply 11:49:48

真不是迫不得已。是取义成仁,生死以之。当此际,圣贤豪杰与凡夫俗子,差别只在于此。 -绿客- 给 绿客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31/2015 postreply 13:37:13

什么是“反毛学人”?这种没有明确定义的用词,随便将人乱贴标签的行为就是一小癞皮的思维方式。文章的真实性可想而知 -聂耳- 给 聂耳 发送悄悄话 聂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31/2015 postreply 13:25:28

毛泽东的确没有培养儿子当接班人的打算,但毛岸英去朝鲜确实是他自己提出的,如果毛的卫士的回忆没有错误的话。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254 bytes) () 05/31/2015 postreply 14:39:21

鼔吹待在司令部里的“翻译”(实为监军)?谁当一线战士? -Nick32- 给 Nick3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1/2015 postreply 05:03:1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