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的贡献没有多大!!!

来源: 沈成涵 2015-05-18 20:45:1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3387 bytes)
对中国来说,“一号作战”是二战末期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一号作战”和中国军队第二次出征缅甸几乎同时发生。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更能清楚看出史迪威在抗战中的作用:他没做很大贡献,他的领导方法也不行。
史迪威在情报部门、训练部门工作过,担任过驻华武官,但他从来没有指挥过任何部队,在利文沃思(军事学院)也没有听过指挥课。马歇尔要把史迪威塑造成一个美国的英雄:他是唯一的、在亚洲打日本人打得很好的美国人。二战以后,因为有国民党的失败,很多学者利用史迪威来批评蒋介石,以史迪威的英明、勇敢证明蒋介石的无能、懦弱。
缅甸战场对中国当然很重要,因为那是通向盟国援助的通道,而且对国民党而言,它使得英美两国全卷入抗日战争,并且使得中国在战争中与英美平起平坐。但问题是1942年春天盟军根本没有谁打算在缅甸认真作战。丘吉尔相信,储藏丰富石油的中东才是拯救英国的关键。马歇尔在给英美联军参谋长的备忘录说得更直接:“不可能为了在中国或缅甸的职责而抽调美国地面部队。”“重新开辟中缅公路”是“把中国拖在战争中”的最佳方案。
英国人的目的是利用中国军队保护他们撤退到印度——这是蒋介石自己跟史迪威说的,情况也确实如此。盟军在南缅甸基本不设防,日本人从南到北,一路从仰光打到东吁、腊戌。这时候史迪威提出,中国军队应该在东吁和仰光进行反攻。蒋介石不同意,因为当时中国军队只有一支快速反应部队第二百师在附近,反攻需要坦克,但英国没有按照允诺运送石油。坦克还留在后方。而史迪威要调配的是中国最精锐的部队,一旦损失,中国在本土战场就没有预备队了。史迪威不听蒋介石的,下令反攻,4天之后惨败。
1943年,在开罗会议上(斯大林没有参加),东南亚司令部提出三个行动计划:英国和中国重入缅甸的“泰山”计划、占领苏门答腊角的“火枪”计划、在孟加拉湾发起“海盗”两栖登陆行动。蒋介石离开开罗的时候,罗斯福承诺他:盟国军队比国民党在云南的军队更早进入孟加拉湾战场。
可是在紧接着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蒋介石没有参加),斯大林提出迅速击败德国人的“霸王”计划和“铁砧”计划。结果,罗斯福同意取消“海盗”计划,并且给蒋介石发电报:由于欧洲的进攻,尤其是对登陆工具的需要,孟加拉湾两栖行动是不切实际的。
蒋介石极力反对,1944年1月1日,他给罗斯福发电报:“从德黑兰会议的宣言中,日本会马上推测出,盟军的全部重心将实际上用于欧洲前线……因此可以预料,日本不久将对中国发起一场全面进攻,将中国战场变成其后方。”
事实也如此。1944年1月初,日本最高统帅部批准了“一号作战”计划:要求驻华北的日本军团从4月开始夺取平汉铁路;6月,驻武汉的日军打湖南、广西,一个月后与集结在广东的日本军队会合,然后控制桂林到河内的黔越铁路。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